模拟电路:放大电路的分析与实际应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分析、电压放大倍数计算,以及晶体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接法如共集和共基。重点讲解了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和实际应用中的元件选型策略,包括电源电压、晶体管选择和Rc/Re值的确定。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最近在复习模电,把落下的东西补起来,再做一个记录备忘

目录

一.共射放大电路的分析

        1.基本分析·

        2.静态工作点的分析(直流通路)

        3.电压放大倍数的分析(动态分析)

二.典型的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

        1.电路组成和Q点稳定原理

        2.静态工作点的估算

        3.动态参数的估算

三.晶体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接法

        1,基本共集放大电路

                A.电路的组成

                B.静态分析

                C.动态分析

         2.基本共基放大电路

 最后总结

四.放大电路的求解(简单的实际应用)

        1.静态分析

        2.交流电压放大倍数

        3.选型

        A.确定设计规格

        B.确定电源电压

        C.选择晶体管

        D.确定Rc和Re的方法

        E.基极偏置电路的设计

        F.确定电容的方法


        首先必须要明确一点直流通路是在直流电源作用下直流电流流经的通路,也就是要去分析的静态工作点,交流通路是输入信号作用下交流信号流经的通路,两者一般分开分析

一.共射放大电路的分析

        1.基本分析·

 当输入信号\Delta _{u1}加入时,输入回路方程为

         这个图其实很好理解 找的就是这个Q点,能够把\Delta _{u1}不失真地在负载线上表示出来

让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就行,以满足三极管的工作条件

        2.静态工作点的分析(直流通路)

在直流电源的单独作用下直流电源流经的通路

静态电路表达式

U_{CEQ}大于U_{BEQ}时,说明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再求出r_{be}r_{be}\approx r_{bb{}'}+\boldsymbol{\beta }\frac{U_{T}}{I_{CQ}}

其中r_{bb{}'}为三极管固有电阻为常数,U_{T}一般取26mV,

这些数据也就是在分析动态参数中所需要用到的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

I_{B}为纯直流;i_{b}为仅有交流;i_{B}为直流和交流的瞬时值;\dot{I}_{b }为交流的向量

        3.电压放大倍数的分析(动态分析)

可以看出三极管在共射放大电路的情况下,变成了一个电阻和一个电流源组合;则有

\dot{U}_{i}=\dot{I}_{b}(R_{b}+r_{be})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总结:在分析放大电路时,

1对于模电还是要抱着以电路分析的角度去思考,

2秉持着“先静态,再动态”分析电路

3分析的角度总之是把非线性系统转变为线性系统

4抓住通交隔直来化简电路

.典型的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

        影响放大电路工作的三个点:电源电压的波动,元件的老化,以及温度的变化,其中电源电压的波动可以通过加电容或者改善器件来稳定,元件的老化不可避免,温度对晶体管参数的影响是最主要的

        1.电路组成和Q点稳定原理

通过采取引入负反馈的办法来补偿,增加电阻R_{e},

在c图可以看到I_{2}=I_{1}+I_{BQ}

为了稳定Q点,使参数满足I_{1}\gg I_{BQ}

        这里R_{b1}确保I_{B}的独立性用电源提供一个上抬的电压,保证信号源不失真的通过,直流电源不会影响信号源

        2.静态工作点的估算

可以发现最后求的就是电流

        这里就可以估算静态工作点Q

        3.动态参数的估算

        有旁路电容,电容就可以视为短路,则电阻R_{e }不存在,对交流信号视为短路 则有:

         没有旁路电容,则有: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分析的过程就是对电路分析的应用,主要还是需要有将非线性电路去线性化的思维,找到我们所关心的那个未知量

三.晶体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接法

晶体管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有共射,共基,共集三种基本接法,各有特点,适合在不同的电路要求中使用。首先应该清楚一点,我们需要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就有:

u_{BE}>U_{on},u_{CE}\geqslant u_{BE}

        1,基本共集放大电路

                A.电路的组成

注:这里存在V_{BB}是直流电源,用来把信号源托起来

                B.静态分析

还是电路分析

                C.动态分析

         这里可以发现如果R_{e}很大,则放大倍数近似为1

         这里R_{o}有点复杂,运用戴维南定理先短路输入信号,在输入端加正弦电压U_{o}就可以产生一个电流I_{o } 可以发现由两部分组成,电流源的电流和两电阻串联所产生的电流。

        通过分析输入输出电阻,可以发现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因而从信号源的地方索取的电流小,而且带负载能力强,所以常用于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级,减少电路间相连带来的影响,起缓冲作用

         2.基本共基放大电路

 注意基极,集电极,发射极的位置

 从交流等效电路不难看出,输入的是电流i_{E}输出的是i_{c},所以无电流放大能力,但是当Re为0时,则有足够的放大能力

 最后总结

  •  共射电路既能放大电流又能放大电压,输入电阻具三种电路之中,输出电阻较大,频带较窄。参见为低频电压电路的单元电路
  • 共集电路只能放大电流,不能放大电压,是输入电阻最大的,输出电阻最小的电路,并具有电压跟随的作用,常见于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入级和输出级,做功率放大
  • 共基电路只能放大电压不能放大电流,输入电阻小,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电阻与共射电路相当,是三种接法中高频特性最好的电路,常用作宽频带放大电路 

四.放大电路的求解(简单的实际应用)

主要针对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各项元器件选型

        1.静态分析

        2.交流电压放大倍数

\Delta i_{e}=v_{i}/R_{E}

这里基极的电压全是由输入口所提供·,所以由基极到发射极就是一条通路,全部由R_{E}吸收

则又有

一般认为\Delta i_{c}=\Delta i_{e}

则有\Delta v_{c}=\Delta i_{e}*R_{c}=\frac{v_{i}}{R_{E}}*R_{C}

我们认为输出口就是交流输出信号,即\Delta v_{c}

由此解决了电路的雏形,然后就是确定放大倍数,也就是Rc和Re的比值,

这一部分看起来有点绕,但其实就是我的输入直接给到了Re电阻,进而在Vc上产生输出,而生成一个比值,所以在共射电路中输入和输出的比值确定放大比例,记住所有的分析都是基于最基础的电路分析而来

        3.选型

        A.确定设计规格

                电路增益 5倍;最大输出5V_{p-p}

        B.确定电源电压

        结果肯定要比5V大(为了使集电极电流流动,发射极电阻Re最低价1~2V的电压)这里采用15V

        C.选择晶体管
  •         直流参数
  •         交流参数
  •         极限参数
  •         晶体管封装和引脚
  •         晶体管的频率限制

        D.确定Rc和Re的方法

令Av=5 取R_{C}:R_{E}=5:1

V_{E}的电压为2V,I_{E}的电流为1mA,则有:

        E.基极偏置电路的设计

         确定I_{E}就可以确定R2的电位Vb=Ube+Ve,同时在R1和R2上流动的电流取大一点(比ib大10倍)由此

R_{1}=\frac{V_{cc}-V_{b}}{i_{R}}

R_{2}=\frac{V_{b}}{i_{R}}

注:i_{R}为R1和R2上的电流

        F.确定电容的方法

 耦合电容·

去耦电容

最后附上参考资料资源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KA3WWDB1-2Rfb5uBt6D3w?pwd=ast8
提取码:ast8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