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信协议选择
不同的协议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关键在于数据传输的需求,如:实时性、带宽、可靠性等。下面是几种常见通信协议的适用场景:
- WebSocket
适用场景:实时、双向数据传输、低延迟、持久连接
特点:
WebSocket协议允许建立一个持久的全双工(双向)连接,数据可以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实时双向传输。
它特别适合用于实时系统,如工业仿真软件中的状态更新、机器人路径跟踪、实时数据流、传感器数据和AR/VR设备的实时互动。
适合处理快速交互、大量小数据包传输的场景。
典型应用:实时监控、实时协作(多人虚拟环境中)、机器人控制系统、传感器数据流、动态场景更新。 - TCP/IP
适用场景:可靠的长连接、需要保证数据传输的顺序、稳定性要求高
特点:
TCP(传输控制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确保数据包的可靠性、顺序性和完整性。通过TCP/IP连接的通信可以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适合要求高可靠性和低丢包率的应用。
常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PLC控制系统等环境,在这些场景中,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至关重要。
延迟较大,不如WebSocket实时,但对于大多数工业应用,可靠性和数据顺序优先。
典型应用: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自动化生产线、PLC系统、长时间连接的设备(如监控设备)。 - RESTful API(基于HTTP)
适用场景:请求/响应模式、无持续连接、简洁、易于集成
特点:
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