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6位半万用表硬件电路分析

开源6位半手持式万用表

  这里用的LM399H参考源,单片机是STM32L152,里面还用了MACHXO2-1200FPGA。
万用表由两块PCB组成。

硬件组成部分

电源管理电路

  1. 电源用的是6-10V,电源管理部分,首先用来一个ADP5070芯片(内部含有非同步整流boot和buck电路),其中buck电路用于负电压的升降压,其中经过boot升压(经过升压电感和分压电路),将0.8V的参考电压上升到19.8V,其中R14和R18串联部分没有必要,而且合起来的阻值过大。然后用buck电路,将其变成-19.8V。电路图如下:
    图1 ADP5070
  2. 19.8V电压经过C15低通滤波后输入到芯片ADP7142降压到18V(其中又用到了同样的串联分压电路)。ADP7142是一个LDO(线性稳压器)芯片,最高输入可以到40V,最大输出电流可以到200ma。压差最大是0.42V。同样将-19.8V变成-18V和-14V。
  3. 做电源部分一定要用到线性电源,因为其文波比开关电源小。
  4. 通过MCP1703-50,将输入降为为+5V,通过MCP1703-33将其降为3.3V,通过NDM2866F33将输入电压降为3.3V。电路图如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2 MCP1703

参考电路

  1. 用了LM399H,它是一个参考源,对于参考源,最看重的一个指标是他的温度技术,就是温度变化的时候,他的阻值变化大不大。这个芯片用了个稳压二极管,搭配一个恒温电路。经过一个同相放大器稳定输出,对于这份同相比例运算放大器,要求就是Vos越小越好。其中电路图如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 LM399H

  2. 用了四个干簧管继电器,经过74HC锁存器芯片,进行引脚所存(这里是为了防止引脚不够用而设计的电路)

  3. 如果测电压,K2开关闭合,R3-R18进行分压,接下来K4闭合,通过R19,电感往右走,送到ADC进行采集。如果用欧姆档,K3闭合,K1闭合,K2和K4断开,待测电阻一边接到GND,另一边接到电流源,通过K1往右走,测量电压,根据电压除以电流得其电阻阻值,其中电流需要很小,不然电流会在待测电阻上发热导致电阻测量不稳。其电路图如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4 电压和电阻测量电路

恒流源电路

  产生横流电压源,流过待测电阻,测量待测电阻上的电压除以恒流源的大小然后知道待测电阻的大小。电路图如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 恒流源电路

FPGA电路

  用了40M的有源晶振。电路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6 FPGA电路图

STM32单片机

  包含按键电路,还要驱动一个LCD。
电路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7 STM32单片机电路

ADC采集电路

  用来一个积分器和一个电压比较器,其特点是精度比较高,但是采集速度比较慢。
电路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8 ADC采集电路

  1. 积分型ADC:它由1个带有输入切换开关的模拟积分器,一个比较器和一个计数单元构成。第一步,将参考电压接好开关给电容充电。然后输入到电压比较器判断升到高电平的时间,然后给电容电放掉,输入电压接开关给电容充电,计算第二个时间,他们之间的时间差就可以知道输入电压是多少。电路图如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9 ADC电路
其中用了DGND,AGND,GND,0V。
数字手持电表设备功能概述: 电源: 3.0V~6V供电可用单节磷酸铁锂(3.2V), 单节钴酸锂(3.7V) , 单节锰酸锂(3.6V),三节碱性电池(4.5V),三节镍镉或镍氢电池(3.6V),功耗250mW(开启数据保存),2.9V低电压关机(为了保护锂电避免过放电),软件电源开关,待机电流10G高阻抗输入, 10V ,100V 9M 低阻抗输入(新版批量采购1.1M的电阻就是标准的10M,后文详述)。 电阻测量 100R 1K 10K 100K 1M 采用恒流方式(对应为1mA ,1mA, 100uA,10uA,1uA)开路电压5V,支持4线模式。 温度测量 采用PT100传感器,可处理到 -200摄氏度~850摄氏度,分辨率0.01度。 除温度测量外都有25%的超量程测量(例如1V可测到1.25V)当开启自动量程转换时连续三个测量读数都超量程时向上换档,连续三个测量读数都欠量程(< 0.11)时向下换档. 系统和软件: 支持SD卡数据存储,导入校准数据,从SD卡更新固件(新版功能)。 支持实时时钟,可设置自动关机,以及定时唤醒数据采集模式。 支持自动量程,0补偿,数字滤波。 带有简单的帮助。 详细的测量数据可见 lymex 的专题文章 https://bbs.38hot.net/read.php?tid=4594# 一些测试视频(详细电路设计及分析将附件内容) flash: https://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EyMDM1MDI0/v.swf flash: https://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EyMDM1NTg0/v.swf flash: https://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EyMDM2MTI0/v.swf flash: https://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EyMDM0Mzg4/v.swf
数字多用电表是常用的测量仪器,目前市场常见的是3.5(三)和4.5 手持电表,用于一般测量,另外高端的则是6.5以上的台式表,价格较高,用于高精度测量。 该六数字电表设计思想: 选用成品的通用元件:高端DMM采用以恒温深埋齐纳基准——前端为Dual JFET的混合低噪声运算放大器——多斜率积分高速高分辨率ADC 为主轴的测量系统,其中每个部分的制作难度都非常高,而且需要昂贵的仪器进行调试、校准,这样的要求在业余条件下是难以满足的,所以这里采用了相对低成本可靠通用IC 精密带隙基准——单片低噪声斩波稳零放大器——24Bits低噪声ΣΔ ADC来替代,这样的既可以减少元件采购难度,降低整体成本,最重要的是能得到可靠的性能保证,就是说可以根据DataSheet上标明的最差指标可以计算出系统的整体性能。 放弃高电压,大电流量程:首先对这些量程进行高精度测量本身难度就非常高,而且对系统的输入选择、保护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元件质量要求高,PCB面积占用大,最重要的是要为用户人身安全负责,为了避免出现安全问题所以没有设置危险的测量量程。 放弃长期稳定性:要靠数字多用表本身来保证长期稳定性意味着整个系统每个部分都要有很高的长期稳定性,基准要用深埋齐纳基准,分压电阻要用精密电阻网络等等,成本会显著提高,相对而言购买或制作标定好的基准(LYMEX有售)要便宜的多,而且在进行对比测量时可以将整体的精度提高到接近外部基准的水平。 放弃交流测量:由于没有设计交流测量系统的条件,所以没有做。 采用手持设备架构:由于现代MCU的集成度非常高,开发工具越来越简便,加之笔者最近在学习STM32,所以就做成手持设备了. 总的讲设计要素的优先关系如下 低成本〉小巧〉低功耗〉高性能。 实物截图: 六数字电表更多资料下载: 六数字手持电表解决方案(原理图+设计说明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