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区域经济名词解释
第一章 导论
相关概念的界定
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
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源流
老实证主义:建立在经验事实基础上,肯定实验、经验,反对超验的形而上学问题,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以及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规律是什么,不属于实证知识的范畴。
新实证主义:原理都应该是从公式化的理性假设中推演出来的,从实际出发的数理统计方法取代以往古典数学函数运算的实证研究技术,数学方法成为主流的分析工具。
规范主义:合理的经济应当如何运行。
证伪主义:理论不能被证实,而只能被证伪。
实用主义:眼前问题的合理解决。
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演变和发展
1、证伪主义普遍化
2、分析工具数量化
3、研究对象个量化
4、研究手段交叉化和古典分析的回归化
数学在民族区域经济中的应用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客观概率:建立在大量随机实验的基础之上。
主观概率:经济主体认为某个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一种主观判断。
理性预期:其主要假设是经济主体关于某个随机事件的主观期望和该事件的出现的客观期望(也称数学期望)是相等的,即主观期望和客观期望是一致的。
预期管理:中央银行或者政府部门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手段和工具,试图改变经济主体对未来的预期,以达到稳定经济、促进消费和投资等目的。
先验概率:事情还没有发生,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判断事情发生的概率。
后验概率:事情已经发生了,有多种原因,判断事情的发生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洛伦兹曲线:全面且直观地刻画了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
基尼系数:刻画收入不均等程度(收入分配差异程度)
基尼系数=A的面积/(A+B)的面积45 度对角线和洛伦兹曲线两者之间的图形面积与 45 度线下方三角形面积的比例就叫基尼系数。
当收入变量非负数时,基尼系数取值在 0 到 1 之间.
收入绝对不平均,基尼系数=1
收入绝对平均,基尼系数=0
一阶随机占优:一个在火灾的时候赔你1万,在洪水的时候赔你1万5,在地震的时候赔你3万;另一个在火灾的时候赔你2万,在洪水的时候赔你2万5,在地震的时候赔你5万,这样无论未来发生哪一种状态,你从第二个保险里得到的赔偿都更高。此时第二个保险一阶占优于第一个保险
分位数:分位数把一个概率分布图分成两部分,左边那一部分的概率等于 某个值α,其中α在 0 和 1 之间,而剩下来的右边那一部分的概率就是 1-α。
风险价值:风险价值其实就是一个分位数。假设随机投资收益率的损失超过某个值Var的概率等于α,即:P(X<-Var)=α,其中,X代表收益率,那么Var就叫做在水平α上的风险价值。
价值规律:就是一个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生产平均劳动时间来决定。
商品价值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平 均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生产力水平成反比。
均值:一个概率分布的位置中心
方差:对中心位置的偏离度(离散程度),即刻画一个随机变量对均值的偏离度的大小。
投资组合理论是均值与方差在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应用。投资收益率均值代表了投资组合的期望回报率,方差则代表投资组合的风险。
第Ⅰ类错误:如果原假设是正确的,但我们错误地将它拒绝了。
第Ⅱ类错误:如果原假设是错误的,但我们却错误地接受它。
模型风险:因为模型误设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第二章 经济学发展简史及其研究方法的变迁
启蒙阶段(重商主义、重农主义)-18世纪60年代以前
重商主义: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政策体系,其基本假设是出口为国家带来财富。
重农主义:只有农民的劳动属于生产性劳动,其他阶级都属“价值瓜分”。重农主义者以此为依据将国民分为三个阶级,即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和不生产阶级。
古典经济学派-18世界60年代~19世纪60年代
体系的创造者,亚当.斯密
古典经济学:信奉经济自由主义。他们坚信,自由竞争市场势力的自发作用能够保证经济生活的协调和稳定增长,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经济增长理论(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源泉是劳动,国民财富的增长取决于劳动生产力的增进,而后者又取决于分工。分工的程度取决于交换的能力或市场范围,货币只是一种流通工具。
商品的真实价格由工资、利润、地租三部分构成。由此他第一次将社会分为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
扩大市场规模和资本积累是提高国民财富水平的前提。
资本总公式:G—W—G′(G+ΔG),货币—商品—货币。ΔG是运动过程中的价值增值额,称为剩余价值(m)。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按等价交换的原则,不会引起价值量的变化。而资本总公式却通过流通过程,使价值量发生了增值。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资本家必须在流通领域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有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且能够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成资本的前提。
理性主观主义经济学说
萨伊定律:供给创造需求,从全社会来看,总供给一定等于总需求,产品过剩的经济危机不可能出现,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
利息论:古典经济学派学者认为,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投资的需求和供给。DD代表投资曲线,利息率(投资所支付的代价)越高,投资量越小;反之,则越大。因此,DD向右下方倾斜。
SS代表投资的供给,即代表一个社会的储蓄量,因为用于投资的款项最终必来源于储蓄。利息率(储蓄带来的收益)越高,储蓄量越大;反之,则越资小。因此,SS向右上方倾斜。
DD和SS相交于E点。此时,投资量等于储蓄量**。投资者为了进行一定量的投资而愿意支付的利息率(投资的代价)正好等于人们为了获取利息率(储蓄的收益)而愿意提供的储蓄量。
如果出现图中所表示的储蓄大于投资的情况,即该图中CG大于CF的情况,那么,由于储蓄者找不到足够的投资者,储蓄的收益OC即利息率便会降低,一直降低到OA的水平,使储蓄等于投资时为止。通过利息率的自动下降和上升,社会的储蓄量总是和它的投资量相等。
就业论:按照古典经济学派学者的说法,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对劳动的需求和劳动的供给。
只有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给资本家带来的利益)至少与实际工资(资本家所支付的代价)相等时,资本家才会雇用一定数量的劳动量。
由于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会随着劳动量的增加而持续降低, 资本家支付的实际工资会随着雇用劳动量的增加而持续降低。图中的DD线所表示的就是这种情况。DD线被称为劳动的需求曲线。对劳动者而言,只有当实际工资至少等于劳动的边际负效用时,他才愿意出卖劳动,图中的SS线所表示的就是这种情况。SS线被称为劳动的供给曲线。
只有在E点(DD与S的相交点),劳动的供给量和劳动的需求量才相等。实际工资一方面等于(可以补偿)劳动的边际负效用,另一方面又等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即劳动给资本家带来的利益。相应于E点的劳动量为OB,OB即为整个社会的就业量。
OB还代表社会的充分就业量。充分就业并不指一切能够劳动的人都已就业的情况,而是指一切愿意为现行工资(即OA)而出卖劳动的人都已就业(OB)便算是充分就业。
摩擦失业:由于转业、迁居等原因而暂时失业。
自愿失业:即嫌现行工资太低,低到不足以补偿他们的劳动的边际负效用,从而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以致失业。(由图中的BC表示)
凯恩斯对就业论的批判:质疑供给曲线(SS)。实际工资并不等于劳动的边际负效用(物价上涨、找不到工作、物价的涨落)。
悲观的经济增长:从马尔萨斯到李嘉图
马尔萨斯:提出两个基本的公理性命题:其一工人阶级人口会以几何指数增长,其二而粮食产量则由于优质土地有限而以递减的速度递增。人口增长超粮食增长速度
劳动价值论:①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但并不是个别生产者在生产商品时实际所耗费的劳动,而是必要劳动。
②商品的交换价值取决于他们的绝对价值。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为他是表现其它商品价值的媒介。
分配理论:在既定的收入格局下,地租是主动的,首要的,最有保证的;工资有其固定不变的法则和水准,是发展生产不得不支出的代价;利润则是支付了地租和工资之后的余额,最容易受到损害。
比较贸易优势理论:对外贸易的扩张虽然大大有助于一国商品总量的增长,从而使享用品总量增加,但却不会直接增加一国的价值总量,因为价值总量由本国商品所包含的劳动决定。但是,如果存在比较成本差别,则国际分工可以带来劳动节省和效率提高,因此,他主张贸易完全自由。
李嘉图恶习:使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大量简化相关变量来推演相关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并用此结论来解释现实问题。
古典经济学的终结
市场价值:取决于供给和需求;
自然价值:取决于它获取的难易程度。
新古典主义-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边际效用:每增加购买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总效用的变化量。
边际效用价值论:人对物品的欲望会随其不断被满足而递减。如果供给无限则欲望可能减至零甚至产生负效用,即达到饱和甚至厌恶的状态。
于是,物品的边际效用递减,从而它的价值会随供给增加会随之减少甚至消失。
四种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
20世纪以来
帕累托最优:也称为帕累托效率,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这就是帕累托改进或帕累托最优化。
帕累托最优效率: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在不使他人境况变坏的同时使自己的情况变得更好,那么这种状态就达到了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科斯定理:
- 科斯第一定理。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不管权利如何进行初始配置,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交易费用为0
- 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配置界定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交易费用不为0
- 科斯第三定理。因为交易费用的存在,不同的权利界定和分配,则会带来不同效益的资源配置,所以产权制度的设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达到帕累托最优)。综述前两种情况
博弈论:又称为对策论、赛局理论等,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指的是参与人的这样一种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策略都不会得到好处。换句话说,如果在一个策略组合上,当所有其他人都不改变策略时,没有人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则该策略组合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囚徒困境
假设有两个小偷A和B联合犯事、私入民宅被警察抓住。警方将两人分别置于不同的两个房间内进行审讯,对每一个犯罪嫌疑人,警方给出的政策是:
1、如果一个犯罪嫌疑人坦白了罪行,交出了赃物,于是证据确凿,两人都被判有罪 如果另一个犯罪嫌疑人也作了坦白,则两人各被判刑8年;
如果另一个犯罪嫌人没有坦白而是抵赖,则以妨碍公务罪(因已有证据表明其有罪)再加刑2年,而坦白者有功被减刑8年,立即释放。
2、如果两人都抵赖,则警方因证据不足不能判两人的偷窃罪,但可以私入民宅的罪名将两人各判入狱1年。
关于案例,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1年。
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首先应该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事双方都会怀疑对方会出卖自己以求自保,都会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进行选择。
这两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盘算过程:
1.假如他坦白,如果我抵赖,得坐10年监狱,如果我坦白最多才8年;
2.假如他要是抵赖,如果我也抵赖,我就会被判一年,如果我坦白就可以被释放,而他会坐10年牢。
3.综合以上几种情况考虑,不管他坦白与否,对我而言都是坦白了划算。两个人都会动这样的脑筋,最终,两个人都选择了坦白,结果都被判8年刑期。
总供给(总需求):
图中的ZZ代表总供给曲线,DD代表总需求曲线。
ZZ与DD相交于E,EN0即为凯恩斯所说的有效需求。由此可见,有效需求是能使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的国民收入。由于这一数值的国民收入能使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所以它也是均衡的国民收入。
萨伊定律认为Z恒等于D,即在图中,ZZ和DD重叠在一起。而在事实上,只有在偶然的情况下,二者才能相交于充分就业点。换言之,资本主义可以经常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的状态,而充分就业只是偶然的情况。 也就是说,有效需求原理可以同时说明充分就业和小于充分就业的情况,而传统的说法只能解释其中一个,即只能作为充分就业的特例。
第四章 民族区域经济研究的常用数量分析方法
指数研究方法
拉斯贝尔价格指数(简称拉氏价格指数)含义:
- 第一:基期数量与本期价格的总额与基期数量与基期价格的总额的比值。
- 第二,以本期与基期价格比例为权重的平均价格份额。其中价格份额反映了每种商品的相对重要程度。这里所使用的价格份额指基期(S)份额。
帕煦(Passche)指数(又称帕氏价格指数):用本期数量份额作为权重。
第一:本期数量与本期价格的价格总额与基期价格与本期数量价格总额的比值。
第二,本期价格份额为权重计算的相对价格的加权调和平均。
拉斯贝尔(Laspeyres)指数和帕煦(Passche)指数的区别:
- 拉斯贝尔指数:在假设销售量保持基期不变的情况下报告价格变化水平,这指数可以单纯反映价格的变化水平,不同时期的指数具有可比性。但却不能反映出消费结构的变化。
- 帕煦(Passche)指数:以本期销售量为权数,因此不能消除权数变动对指数的影响,不同时期的指数不具有可比性。但却能够同时反映出价格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如果:
即基期和本期一篮子商品的相对价格保持一致,即拉斯贝尔(Laspeyres)指数和帕煦(Passche)指数能够相等。
费希尔(Fisher )指数:拉斯贝尔指数和帕煦指数之间的差异定了一种这两种指数的集合平均数,作为另一种常用的指数,即是费希尔指数。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消费支出总额(或总收入)的比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恩格尔系数较高,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低,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穷。反之,恩格尔系数较低,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高,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富裕。)
CPI指数=(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总额/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总额)×100%。
GDP平减指数又称GDP缩减指数、GDP折算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增长之商(也可是名义GDP与真实GDP之比)。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例题:假设一家奶茶店。2018年,葡萄多多25元/杯,草莓多多28元/杯,满杯柠檬15元/杯。当年,这三种饮品分别卖出了1000、1200、800杯。当年的名义GDP是25·1000+28·1200+15·800=70600。2019年,奶茶店涨了一波价:葡萄多多27元/杯,草莓多多30元/杯,满杯柠檬18元/杯。这三种饮品分别卖出了1200、1500和1000杯。那2019年的实际GDP和名义GDP分别是多少呢?
名义GDP,即以2019年的定价乘以销量计算:27·1200+30·1500+18·1000=95400(元);
实际GDP,以2018年为基年价格计算:25·1200+28·1500+15·1000=87000(元)。
层析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多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
构造判断矩阵,求出其最大特征值,及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归一化后,即为某一层次指标对于上一层次某相关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值。
例题:作为项目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厂址选择对工业项目成功实施的影响重大。无论企业生产什么,以何种工业设备生产,以及以多大规模生产,都必须以一定的地点作为平台。厂址选择包括工程条件、经济条件,而后者又包含建设投资和运营经费两个部分。(下面值只展示目标层到中间层的计算过程)
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也称主分量分析,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
主成分分析法的数学推理步骤:
设有m条n维数据。
- 将原始数据按列组成n行m列矩阵X
- 将X的每一行(代表一个属性字段)进行零均值化,即减去这一行的均值
- 求出协方差矩阵
- 求出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及对应的特征向量
- 将特征向量按对应特征值大小从上到下按行排列成矩阵,取前k行组成矩阵P
- Y=PX即为降维到k维后的数据。
第五章 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与贫困治理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贫困治理的理论框架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
1.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地区受耕地少而山地多的客观条件限制,传统种养殖业无法成为地方支柱产业。贫困者只能处于贸易流通链、产业链的最底端。
2.政治维稳的特殊性:在国防安全战略上,贫困问题不利于固土戍边。
3.社会治理的特殊性:在社会基层治理上,贫困人口动态管理难度大。
4.文化建设的特殊性:部分贫困者“等靠要”思想严重,对生产中新技术新品种难以接受,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受生产生活习惯与传统的思维定式影响,一部分人缺乏脱贫的勇气和致富的信心。
5.生态保护的特殊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矛盾突出。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贫困的测度方法
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用以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指数包含“预期寿命、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人均GDP)
缺点:不全面 无微观 缺乏实践基础(无权重)。
人类贫困指数(HPI):不仅包括人均国民收入等经济质保,也包括寿命、卫生、教育和生活条件等社会文化因素。并且针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使用了不同的维度指标,相较于HDI,维度更加丰富。
多维贫困指数(MPI):是对人类贫困指数(HPI)和人类发展指数(HDI)的进一步完善,MPI可以反映多维贫困发生率还能反映多维贫困发生的强度,同时还能反映个人或家庭的被剥夺量。
多维贫困指数(MPI)的计算步骤:
第一,设立一个指标体系,确定每个指标的临界值,将未达到临界值的指标判断为不达标指标。
第二,加总每个个体不达标的指标个数,并判断该个体是否贫困。
第三,计算多维贫困发生率,即贫困个体数量占全部个体数量的百分比;再计算所有个体平均不达标程度,即不达标指标个数占全部指标个数的比重。
第四,计算多维贫困指数,等于多维贫困发生率与平均不达标程度的乘积,相当于贫困广度和平均深度的乘积。
指标体系分为3个维度,共选用10个指标。
当一个家庭的不达标指标加权分数大于等于1/3时,这个家庭被认为是多维贫困。
分别计算地区1、地区2的多维贫困发生率、平均不达标程度、多维贫困指数?
多维贫困发生率 | 平均不达标程度 | MPI指数 |
---|---|---|
60/1000 | 3000/(1000*10) | 0.018 |
100/2000 | 5000/(2000*10) | 0.0125 |
第六章 制度需求和供给与民族地区农村发展
制度建设与农村发展论
制度的含义:是一套被制定出来的、影响人们行为选择和行为方式的规则系统。制度是社会的博弈规则,并且提供特定的激励框架,从而形成各种经济、政治、社会组织。制度有正式规则(法律、宪法、规则)、非正式规则(习惯、道德、行为准则)及其实施效果构成。
制度变迁:
- 制度变迁
- 诱致性制度变迁
- 引导性制度变迁
阻力:
1.路径依赖:并不是因为某项制度对人们的社会与经济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是因为有较多的人习惯于该项制度而不愿意轻易改变,改革制度会给他们带来适应性成本。
2.制度变迁的另一个重要阻力是意识形态的力量。
3.在制度变迁中,利益集团的格局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市场与农村发展
市场:
1.狭义:指人们进行交易或交换的公共场所。
2.广义:将市场与社会联系起来,市场社会是一种非个人化、商品本质取向、无情感义务以及不受个人联盟支撑的相互关系,市场行为是对利益的理性追求(马克斯.韦伯)。
存在形式:
- 江南农村:个村庄之间、农民一天能往返一趟路程的中心集镇
- 西部农村:农村市场在地理上的分布呈现出“六边形模型”,每个六边形的中心都是基层市场社区的中心集市。
- 华北农村:市场的形式主要有集市和庙会。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制度具有两个功能:节约功能、提高效率。
农村市场转型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市场结构的不对称性:初级产品和廉价劳动力的供给,消费市场或较高水平的需求发展有限。供给一需求不对称
- 市场运行的不稳定性: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大量外出流动,出现了生产与消费场所的分离和不稳定。
- 农村市场的不完备性:农村产品和要素市场是有限的、不全面的,这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市场发展水平。
- 农村市场发展的辅助制度不健全:农村相应的市场经营和管理组织、法制建设等都相对滞后,这些问题无疑增加了交易费用,从而也会制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制度创新: 如何克服上述两类四个方面的问题?
1.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制创新: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创新劳动力市场的开放机制,将激励农户向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
2.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农村土地市场的培育和完善,是农村要素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
3.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从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来看,城乡二元的社会体制是其中之一。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辅助性制度,这些体制也需要加以改革和创新,否则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4.市场合作组织及管理组织的发展:要让市场组织进入农村,就必须创新激励机制,也就是在制度安排上,对培育和发展农村市场组织予以支持和激励。
农村发展的制度供给策略
制度供给关注点:
1.制度系统的整体设计和规划尤为重要
2.制度供给需要根据设计系统地供给
政府在制度供给中的定位:
1.主动向农村建设提供资源支撑。
2.通过激励政策引导农民的建设积极性。
3.积极创新制度,促进农村市场健康发展。
第七章 城乡体制改革与民族地区农村发展
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国有企业改革。二是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存在。三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单位制:是与计划经济体制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管理体制,即由各个企业、事业单位承担起职工的社会福利、养老保险、子女入学乃至就业等社会性事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企业办社会”现象。
单位制改革:主要包括将政治,以及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医疗和养老保险等社会事务从企业管理中分离出来,用宏观调控机制和社会管理体制加以替代,以便企业能集中精力提高经济效率。
户口因素作用分析
户籍制度:
1、将公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身份制。
2、根据户口辖地管理原则,对异地户口迁移实行严格的行政控制
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与农村发展
城乡二元体制:是指在经济、行政和社会管理的制度或政策安排中,按照城市和乡村的行政区划加以分割,并采取不同等的要素资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方式。
城乡二元体制所包含的实质性体制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
第一,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户口划分,以及对“农转非”和户口迁移进行行政控制,加上把资源配置与户口挂起钩来,实际上赋予了城镇与乡村居民的不平等法律地位。
第二,城乡有别的土地资源配置体制。城市实际上执行的是土地国有制,而在农村,实行的则是土地集体所有制。相对于城市居民直接从国家那里享受土地资源,农村居民所得到的土地资源权益是间接的且权限范围更小。
第三,城乡隔离的劳动力市场体制。城市和乡村的劳动就业体制几乎是完全隔离的,农村居民只有通过考学、参军转干、征地工顶职等儿种途径才能进人城市就业系统,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都要留在农村集体从事农业或就业。
第四,城乡分离的财政及公共管理体制。国家财政偏重于向城市投入,乡村建设得到的国家财政支持相对较少。
第五,城乡分割的社会福利与保障体制。城乡二元格局还包括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不同政策和制度安排。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国家提供的医疗、住房、教育、生活补助、失业和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而农村居民除了可以得到社会救助外很少享受国家福利和社会保障。
二元体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二元体制构筑了城乡之间不均衡发展及不和谐的社会结构。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城乡发展上的不均衡,社会结构出现城市与乡村的不和谐裂缝,在现代化过程中,伴随着城市的繁荣,出现农民及乡村社会的滞后发展.
2、二元体制拉大了城乡差距和社会不公。重要生产和生活资源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不公平配置,意味着收入流或收入机会是不均等的。机会的不均等和乡村的弱势地位,使得在市场竞争中城乡收人差距和社会不平等进一步加剧。
3、二元体制严重制约农民及乡村社会的发展。从结构上看,农村和农民仍处在只有增加而无发展的状态之中,农村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城乡户籍从二元迈向一元
从路径依赖分析城乡户籍从二元迈向一元的困境:
1.计划生育工作的执行困境。几乎各地的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都是基于户籍制度而制定和执行的。城镇和农村计划生有指标的差别是,对城镇人口实行一孩政策,对农业人口实行有条件可以生育第二胎政策。所以,在实行元化户口登记之后,就不能从户口身份上区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了。
2)社会保障制度的执行困境。当前,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二元户口制,如城镇低保制度挂靠于户籍之上,那么低保制度的执行者非常担忧户口一元化改革会带来制度操作的困难。
3)教育资源的配置困境。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户籍是教育资源配置的最为重要的依据之一。 义务教育阶段的就近人学原则、高中及高考在户籍地参加考试原则,在执行过程中都依赖户口身份证明。所以,教育部门担心户口一元化改革后,会带来户口的易变动性,以至影响教育机会的配置和教育管理。
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些观念主要包括“重城市轻农村”的观念,以及“超稳定”的管理理念。
2.积极推进制度创新。户籍制度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劳动就业制度创新。社会保险、保障制度创新。公共财政与公共管理体制的创新。
第八章 资源禀赋与民族区域经济发展
资源禀赋理论
【简答】资源禀赋理论主要可以分为三类:“资源优势论”、“资源诅咒论”、“资源中性论”。
资源优势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其丰富的矿产资源。
资源诅咒论:自然资源禀赋不仅不能够有效驱动区域经济发展,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
挤出效应:对资源禀赋的依赖导致了制造业衰退和制度的弱化,并最终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资源开发对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具有挤出效应,阻碍了区域经济发展。
资源中性论: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不是单一线性关系,而是动态非线性关系。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证据。
区域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
区域异质性因素概括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产业发展类型、交通运输能力三个主要因素。
异质性因素:
1.经济基础异质性。
2.经济体制异质性。
3.产业发展异质性。
4.交通运输能力异质性。
【简答】异质性因素作用下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的路径:
第一,优化产业结构,多元产业类型,延伸产业链条。从宏观层面构建较为合理的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发挥“有形资源”价值的同时(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进一步深挖“无形资源”的价值(如:民族文化、风俗传统、生态环境等);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区域分享资源价值链红利的能力。
第二,健全经济支撑体系,完善经济制度。民族地区现行经济制度已经成为限制其经济发展的枷锁之一。因此应当在不影响民族经济文化特色性的前提下,着重加强经济制度建设,扩大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加强经济往来交流。
第三,加强基础设计建设,改善区位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加大人才引进、基础教育完善、科技支撑能力等层面的投入,缓解东部地区对民族地区所产生的极化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发展。
产业承载力与经济发展
1.在资源足够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调整第一产业内部的组成结构,挖掘附加值高,产业形势多样的特色农林牧渔产品。
2.第二产业适度发展,注重技术效率提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要任务,走集约发展路线,严格控制产业发展强度在产业资源承载能力以下。
3.提前谋划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发展阶段内(T1-T3),应当高度重视对第三产业的资本投入和支持力度,提前T2期,提高第三产业资源承载能力,释放第三产业资本红利。
第九章 制度变迁与民族区域经济发展
诱致性与引导性制度变迁
制度: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 或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 与竞争关系。
制度变迁:
(一)诱致性制度变迁:技术角度 内生性 无中心力量推动
(二)强制性制度变迁:国家或政府的作用密切相连;政治力量的推动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意识形态的影响明显。
(三)引导性制度变迁:*政府通过各种具体政策或策略帮助和激励生产经营者的某些经济活动,以达到引导人们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之目的。*特征:多中心性;多样性;灵活性;可操作性。
政府引导与制度变迁
政府的行为大体上可概括为三大类:一是牵线搭桥;二是财政扶持;三是政府投资。
撒谬尔森:一个人的市场收入即为他出售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乘以每种要素的单价。
现代高效农业对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主要依靠两种途径:
一是使用现代农业技术,如现代化的大棚种植、规模化的养殖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也就是通过农业技术的变迁来实现增效;
二是运用现代农业经营或营销模式,像延庆县的现代高效农业,主要通过塑造生态、绿色、无公害食物品牌,形成生态食品的生产基地,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大大提高农业的边际收益率。
新要素市场形成的制度条件
【简答】农村新要素市场的培育和成长,需要满足一些基本的制度条件:
首先,要有保证市场足够开放的制度,即开放市场的制度安排。
其次,要有清晰的产权制度。
最后,要建立起维持新要素市场持续运行的制度系统。
第十章 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与市场行为
农户的非农业经营
弱关系:即一般相识关系,由于能够提供更多的路径更短的团体间信息传播渠道,因而对求职和职业流动更具优势。
强关系:即在与市场经济不同的再分配体制中,职业位置是由主管部门和单位分配和控制的。职业们系主要按照上下级关系有序传道,对于待业者来说,获得信息对得到职位并无直接意义。
社会资本理论:将关系网络与社会资本联系起来,认为关系网络涵盖了多种社会资源,人们可以通过关系网络来获得自已想要的社会资源,因而关系网络就是重要的社会资本,成为影响社会结构和个人行动的重要力量。
农户关系网络对非农化转移的作用
闯市场机制:体制外; 共同创造;不确定性。
市场意识与农村市场发展
市场:是基于供求关系、自由交换和完全竞争来配置资源及劳动产品的一种经济与社会机制。
市场意识:是指人们对市场存在及其功能的理解、认识、观念和态度。
小农意识:主要指传统农民在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小规模、合作少、约東少和交换少的农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心理、价值倾向、思想观念和认知模式。
人们常赋予小农意识这样几个典型特征:保守、小富即安、自私自利、缺乏合作、交换意识淡薄等。
舒尔茨:曾用“一个便士的资本主义”案例来说明农民并不是不具有市场和资本意识,也非保守和不思进取,小农经营相对于他们所处的境地而言是有效率的 。
波普金:用理性小农来概括农民的意识及行为特征。所谓理性小农,是指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农民与其他群体并无实质差别,同样也具有理性人特征。农民的观念、意识及行为选择等,都符合理性选择的逻辑,即自我效用最大化原则。
斯科特:在对越南农民的历史和经验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小农的经济意识及经济行为具有道义性特征,即小农经济属于道义经济。小农道义经济特征体现在小农家庭始终把生计和伦理置于首要位置,即农民在经济活动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家庭生计第一或伦理第一,小农家庭之所以坚持自耕自作、自给自足,即便是高价租借地主的土地和生产资金而无赢利希望,甚或面临破产风险,也要坚持农业生产,是因为农民首先必须考虑的是养家糊口,维持家庭生计既是他们的基本需要,也是他们所认同的伦理责任。由此看来,农民并不是怕冒风险,农民坚持低收益率的农业生产,主要是为了使家庭生计有保证。
影响农民市场意识的因素
影响农民市场意识的因素:
1.区域因素决定论假设。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是农村市场中心形成的主要因素。
2.农民需求影响论假设。如果市场意识反映的是人们对市场的需求,即人们希望通过市场来获得资源或机会,那么,农民的市场意识是强烈还是淡薄,就与他们对市场的需求程度有关。 农民的生产与生活越是趋于自给自足,那么对市场作用的需求就会越少,发展市场的愿望或市场意识倾向就会越弱。
3.个体因素综合作用论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