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六版)复习提纲4

本文探讨了计算机网络的两种主要体系结构——OSI七层和TCP/IP四层模型,重点阐述了物理层在数据传输中的作用以及网络协议的构成要素。同时,解释了物理层基本概念,包括规程、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三类体系结构:
OSI七层:物理层比特位传输,链路层相邻链路传输检验,网络层进行路由选择,运输层实现端到端进程通信,会话层连接管理,表示层数据格式,应用层应用通信;(ISO提出,周密的结构)
TCP/IP四层:网络接口层是OSI物理链路层合并,运输和网络不动,把OSI的应用、表示和会话层合并到TCP/IP的应用层;
五层协议:把OSI上三层合并,其他不变,总共五层。
发送方:层层加头
接收方:层层去头
路由器没有运输层和应用层,因为路由器不存在端到端通信,只关心信息要去哪,只涉及下三层,而发送接收方五层都有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
网络协议:简称协议,是为网络中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三个组成要素: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格式)、语义(如何对信息做出响应等)、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协议表示中,语言文本会造成二义性,因此有形式化表示协议来解决这个问题。
作业:1-19,1-28,1-29

第二章:物理层
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作用:尽量屏蔽掉不同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差异。

SS2.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不可靠,可能出现—1.出错 2.丢失 3.乱序
1.用于物理层的协议叫做规程。(延用)
2.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
i.机械特性:接线器的形状尺寸等
ii.电气特性:线的电压范围
iii.功能特性
iv.过程特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鸥梨菌Honevid

心想事成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