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e初了解--常用配置总结

初次学习Vite,配置信息看不懂,慢慢进行了解,这里先对其配置信息进行一个简单的了解

(默认的配置项,如果不想进行改动,可以不用写,真实项目中可能就只需要写几项配置信息即可)

  • mode:指定应用程序的模式,可以是开发模式(‘development’)或生产模式(‘production’)。在开发模式下,Vite 会启用一些调试工具和优化,而在生产模式下,会进行代码压缩和优化。
  • resolve:用于配置模块解析行为的选项。可以指定别名(alias)来简化导入路径,指定扩展名(extensions)来处理不同类型的模块,还可以配置模块的查找顺序(mainFields)等。(配置别名,为了简化导入路径,一般用的也较多)
  • root:指定项目的根目录,默认为当前工作目录。
  • base:指定在构建生产版本时,HTML 文件所在的基础路径。默认情况下,它是一个相对路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更改。
  • publicDir:指定公共资源文件夹的路径,默认为 ‘public’。在构建过程中,该文件夹中的内容将被复制到输出目录。
  • build:构建相关的配置选项。
    • target:指定构建的目标浏览器环境,默认为 ‘modules’,表示构建为支持原生 ES 模块的浏览器。可以设置为 ‘esnext’ 或 ‘browserslist’,以根据项目需求选择构建目标。
    • outDir:指定构建输出目录,默认为 ‘dist’。
    • assetsDir:指定静态资源的输出目录,默认为 ‘assets’。在构建过程中,这些资源将被复制到输出目录。
    • sourcemap:控制是否生成源映射文件,默认为 true。
    • rollupOptions:通过该选项可以自定义 Rollup 打包的配置。可以配置 Rollup 的插件、模块解析方式、代码拆分等。(一般在此会进行代码打包优化)
  • plugins:配置插件。Vite 使用插件系统来扩展其功能。可以通过该选项引入各种插件,如编译 TypeScript、处理 CSS、压缩代码等(该部分一般在项目中使用较多,多数会配置一些插件)
  • server:开发服务器相关的配置选项。
    • host:指定服务器绑定的主机名,默认为 ‘localhost’。
    • port:指定服务器监听的端口,默认为 3000。
    • proxy:配置代理服务器,用于解决开发过程中的跨域问题。
    • open:控制是否在启动开发服务器时自动打开浏览器,默认为 true。

更多配置信息,可以到官网文档中进一步了解 Vite配置信息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时雨.`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