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的影响因素
——以铁离子和碘离子可逆反应和制取氯气的反应为例
摘要:本文以铁离子和碘离子的可逆反应和制取氯气的反应为例,探究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电极电势、勒夏特列原理以及能斯特方程等理论,结合实验记录,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实际生活及生产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引言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广泛存在于生活、生产及其他领域。正确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对于化学工业生产、生物体内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铁离子和碘离子的可逆反应为例,探究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的影响因素,以此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查找资料
- 电极电势:电极电势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的重要参数。标准氢电极作为参照,其他电极的电势与之比较,可得相对电极电势。电极电势的正值表示氧化反应容易进行,负值表示还原反应容易进行。标准电极电势是指特定状态下(温度为298K,压力为1atm,浓度为1mol/L),某一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的电势。标准电极电势的数值越大,表示氧化反应越容易进行。
-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就是化合价的变化,尤其是原电池反应中,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即化合价降低),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即化合价升高)。那么我们在书写原电池正负极方程式的时候,要注意如下两点。 首先要注意负极的方程式和正极的方程式相加为总方程式,简单来说,即为负极和正极转移的电子数相同,电荷、元素种类等守恒。其次,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电子代表的是负电荷,因此写完后要检验方程两边电荷是否守恒。
- 勒夏特列原理:又名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用通俗的话来说,便可以理解为一个反应方程式的两边,哪边的物质缺少了,反应就会向哪一边移动。这里可以用氯气和水通过可逆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来举例,在反应中,如果将新制氯水放置在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里面次氯酸会变成氧气和盐酸,在这一段化学平衡中缺少了次氯酸,因此平衡被打破了,反应由氯气和水向次氯酸和盐酸的方向进行。
4.能斯特方程:能斯特方程是描述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与电极电势之间的关系。通过能斯特方程,可以计算出氧化还原反应在非标准状态下的平衡常数。
5.吉布斯自由能与电池电动势的关系: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是否能发生,通常依据电极电势的差异。如果一个反应的氧化电势大于还原电势,那么该反应在标准状态下是可以自发进行的。但在非标准状态下,需要考虑焓变、熵变以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使用能斯特方程进行计算,以确定反应是否能够发生
6.各项物质的检验
(1)硫氰化钾能够与铁离子络合,形成硫氰合铁络合物,呈现血红色
(2)铁氰化钾与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铁氰化亚铁沉淀,呈现蓝色
(2)淀粉与碘单质反应,淀粉分子链每一圈可以容纳一个碘分子,通过朝向圈内的羟基上的氧与碘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蓝色的“淀粉—碘”络合物,显现蓝色
三、进行实验:铁离子与碘离子的可逆反应
1.实验步骤
(1)在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氯化铁溶液和碘化钾溶液,混合均匀后,将所得溶液等量分成三份
[1] 第一份溶液加入硫氰化钾溶液
[2] 第二份溶液中加入铁氰化钾溶液
[3] 第三份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
(2)观察实验现象
[1] 第一份溶液有部分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有三价铁离子)
[2] 第二份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二价铁离子)
[3] 第三份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溶液中有碘单质)
2.实验原理
(1)这是一个可逆反应,故铁离子可以氧化碘离子,碘单质也可以氧化亚铁离子
(2)硫氰化钾可以检验铁离子,铁氰化钾可以检验亚铁离子,淀粉溶液可以检验碘离子
(3)实验中正反应、逆反应同时进行,故可以同时检验到铁离子、亚铁离子、碘单质,以此为依据,定性地证明有因素可以影响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
四、做出假设: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有许多外界因素可以影响氧化还原反应进行0方向,因此假设浓度、温度、盐离子可以影响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
五、定量研究
(1)用能斯特方程求得在亚铁离子1mol/L的溶液中,当铁离子浓度大于某一浓度的时候,铁离子氧化碘离子,即平衡向左移动;当铁离子浓度小于某一浓度的时候,铁离子被碘单质氧化,即平衡向右移动,浓度相关假设成立
(2)用能斯特方程证明只有加热才能让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温度相关假设成立
(3)证明向溶液中加入银离子,平衡向左移动,盐离子相关假设成立
六、进行分析 - 通过改变浓度,使电动势发生改变,当电动势改变到一定程度时,吉布斯自由能正负发生改变,即可逆反应的反应方向发生改变
2.温度是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改变温度,使电动势发生改变,当电动势改变到一定程度时,吉布斯自由能小于零,反应能够进行 - 通过加入某些盐离子,使反应离子浓度发生改变(溶度积不变),从而进一步改变电动势,当电动势改变到一定程度时,吉布斯自由能正负发生改变,即可逆反应的反应方向发生改变
计算过程如下:(温度均为推导式温度①假设Fe2+浓度为1mol/L,求得I-为Fe3+的3.0倍时,I2氧化Fe3+②假设Cl2分压为101kPa,Mn2+浓度为1mol/L,求得H+浓度为12.6mol/L时,制取氯气的反应即可发生③证明加热能使制取氯气反应顺利进行)
七、得出结论
本文以铁离子和碘离子的可逆反应为例,探究了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的影响因素。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浓度是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的影响因素。
2.温度是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的影响因素。
3.盐离子是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对于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判断反应进行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氧化还原反应还广泛存在于化学工业生产、生物体内代谢等领域,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八、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有很多用途,例如在如今全球都在关注的环境问题上,可以通过氧化反应,使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转换为二氧化碳和氮气,达到净化汽车有害尾气的效果。自从日本私自排放核污水以来,水污染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那么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随着新材料的研发,我们可以用氧化还原反应,解决海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带来的污染。当然氧化还原反应还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例如在食品加工中,我们日常吃的面包就是淀粉在高温条件下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形成焦糖香味和颜色,还有我们平时使用的电池也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储存和释放电能。具体一点,例如锂离子电池中锂金属通过氧化反应生成锂离子,并在放电过程中通过还原反应重新与电池中的正极结合,从而实现电池的储能和供能。
九、结语
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深入研究了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脱离书本束缚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判断对于化学工业、生物体内代谢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本研究还揭示了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呼吸作用、合成氨等。这些实例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性,从而能提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我们还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上得到了锻炼。我们从查找资料、了解实验原理、共同商讨实验步骤,到具体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每一个环节都深入参与,充分发挥了每一位同学的主观能动性。这次研究性学习对我们各方面的能力都起到了提升作用,使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价值观与情感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