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GIS技术应用指南(ch06)

城市规划GIS技术应用指南(ch06)

地形坡度坡向分析

坡度分析

对TIN数据的坡度分析

步骤1:启动 ArcMap ,加载 TIN 数据【chp06\练习数据\坡度坡向和纵断面分析\原始地表面】
步骤2:在【目录】面板中,浏览到【工具箱\系统工具箱\3DAnalysis Tools \ Terrain 和 TIN 表面\表面坡度】,双击该工具,启动【表面坡度】对话框,
设置【输入表面】为【原始地表面】。
→设置【输出要素类】为【chp06\练习数据\坡度坡向和纵断面分析\三维建模. mdb \分析过程数据\地表面坡度】。
设置【坡度单位】为【 DEGREE 】,即"度"。另一个可选项是【 PERCENT ,即"百分比"。认可其他默认设置,点【确定】开始计算。计算结果是一个多边形要素类,其【 Sl -opeCode 】属性记录的是坡度的分级,具体分为1-9级,1级对应0-10度,每级递升10度。设置如下图所示.图6-1
对它作基于【 SlopeCode 】的【唯一值类型】符号化后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栅格地表面的坡度分析步骤

步骤1:启动ArcMap,加载栅格数据[chp06\练 习数据\坡度坡向和纵断面分析\三维建模. mdb\原始地表面]
步骤2:在[目录]面板中,浏览到[工具箱\系统工具箱\3D Analysis Tools\栅格表面\坡度],双击该工具,启动[坡度]对话框,或者在[搜索]面板中,输入坡度,点击坡度工具
步骤3:选择所需的内容,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坡向分析

对TIN数据的坡度分析

步骤1:启动 ArcMap ,加载栅格数据【chp06\练习数据\坡度坡向和纵断面分析\三维建模. mdb 原始地表面】
步骤2:在【搜索】面板中,输入表面坡向,双击表面坡向工具,输入内容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栅格地表面的坡向分析

步骤:在【搜索】面板中,输入坡向,双击坡向工具,输入内容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道路纵断面分析和设计

步骤1:启动 ArcMap ,加载 TIN 数据【chp06\练习数据\坡度坡向和纵断面分析\原始地表面】和栅格数据【chp06\练习数据\坡度坡向和纵断面分析\三维建模. mdb 用地规划图】。
步骤2:显示【3D Analyst 】工具条。在任意工具条上点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3D Analyst 】,显示【3D Analyst 】工具条
步骤3:绘制两条代表道路中心线的3D线。

(1)在【3DAnalyst】工具条中,将【图层】栏设置为【原始地表面】。
(2)点击【线插值】工具鱼,然后如图6-10中偏南边的选线,从左向右描出一号方案的道路选线。
(3)点击【选择元素】工具,然后双击描出的道路中心线,显示【属性】对话框,将颜色改为蓝色,宽度改为【3】。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类似地,再绘制一条二号方案的道路选线,将颜色改为【红色】,宽度改为【3】如下图中偏北边的选线
步骤4:生成现状纵断面图。

(1)点击【选择元素】工具,选中两条道路中心线(按住 Ctrl 键不放,可以允许选择多个要素)。
(2)点击【创建剖面图】工具,显示【剖面图标题】对话框,如图下所示。图中 x 轴代表长度, Y 轴代表高程。从图中,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两个方案的坡度差异。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右键点击【剖面图标题】对话框中的空白区域,在弹出菜单中选择【高级属性.…】,点击左侧列表中的资料 】项,右侧表格中显示了道路纵断面数据,结果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构建规划地表面和场地填挖分析

构建规划地表面

构建规划地表面的基本思路是:

首先勾出场地边界线;
然后清除场地边界线内的地形;
接下来根据竖向规划,绘制所有二维的标高控制线,并将其叠加到现状地表面以形成现状的三维标高控制线;
之后,逐折点调整标高控制线的折点标高至规划标高;
最后,用规划的三维标高控制线更新地形即可。

步骤1:准备工作:
启动 ArcMap ,新建一个空白地图。复制【原始地表面】成【规划地表面】。在【目录】面板中,找到并右键点击 TIN 数据【chp06\练习数据\规划地表面构建\原始地表面】,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复制】,然后再右键点击【规划地表面构建】目录,在弹出菜单中选择【粘贴】,重命名复制的数据为【规划地表面】。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2:启动【 TIN 编辑】工具条和3D analyst工具条。
在任意工具条上点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 TIN 编辑】,显示【 TIN 编辑】。同理,在任意工具条上点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3D analyst】,显示【 3D analyst】
步骤3:加载 TIN 数据【规划地表面,并在【内容列表】面板中,点击该图层下的【硬边】前的符号,显示【符号选择器】对话框,将硬边的【颜色】改为黑色,宽度改为【2】,使其更清楚地显示。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4:把刚刚新建的规划地表面加入arcmap中,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5:加载栅格数据【chp06\练习数据\规划地表面构建\三维建模. mdb \用地规划图】,并将其置于【规划地表面】图层之上。调整【用地规划图】图层的透明度。打开【图层属性】对话框,调整其【显示】选项卡的【透明度】为【50】,此时透过【用地规划图】图层可以看到地形。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6:添加场地外边界线。
场地外边界线用于规定地形改变的外边界,例如边坡或挡土墙的外边界。场地外边界拥有原始地形的高程,在 TIN 模型中是硬断线类型。

(1)点击【 TIN 编辑】工具条中的【添加 TIN 线】按钮,显示【添加 TIN 线】对话框,设置【线类型】为【硬断线】,设置【高度源】为【自表面】,如下图所示。意味着绘制的 TIN 硬断线将跟着地形走。
(2)注意:绘制场地外边界线。注意尽量一次完成, ArcGIS 在该功能中没有回退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7:清除场地外边界线内的所有 TIN 断线。
点击【 TIN 编辑】工具条中的【除 TIN 结点】工具旁的下拉按钮,选择
【按区域删除 TIN 结点】。然后沿着场地外边界线内部绘制一个多边形,多边形内部的所有 TIN 结点将被删除,删除后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8:删除外边界线内的所有 TIN 断线
进一步删除边界线内的剩余 TIN 断线。点击【删除 TIN 断线】工具,逐条删除
边界线内的剩余 TIN 断线,删除过程中 TIN 会实时更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9:绘制规划的二维标高控制线。

竖向规划一般用道路的控制点标高来控制地形,因此我们主要沿道路绘制规划的二维标高控制线。

在【chp06\练习数据\规划地表面构建\三维建模. mdb \分析过程数据】下新建要素类【标高控制线(无标高)】,注意要在【新建要素类】对话框中勾选【坐标包括 Z 值( Z )。用于存储3D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设置【输人表面】为【原始地表面】,因为要获取原始地表面的标高。设置【输人要素类】为【标高控制线(无标高)】。
(2)设置【输出要素类】为【chp06\练习数据\规划地表面构建\三维建模. mdb \分析过程数据\标高控制线(带高程)】。
(3)勾选【仅插值折点】,否则系统将每隔一段距离新添一个折点并赋予它标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点击完成,如下图所示(注:图片备注有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10:新建要素类标高控制线(无标局)
编辑【标高控制线(无标高)】要素类。,按图中所示绘制标高控制线。这些控制线主要是道路中线或边线、坡脚线、坡顶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11:

(1)在【目录】面板中,浏览到【工具箱\系统工具箱\3DAnalysis Tools \功能性表面\插值 Shape 】,双击该工具,启动【插值 Shape 】对话框。
也可以在【搜索】面板中,输入插值 Shape,设置如下图所示。
绘制标高控制线
(2)设置【输人表面】为【原始地表面】,因为要获取原始地表面的标高。设置【输人要素类】为【标高控制线(无标高)】。
(3)可以设置【输出要素类】为【chp06\练习数据\规划地表面构建\三维建模. mdb \分析过程数据\标高控制线(带高程)】,下图选择了别的路径。
(4)勾选【仅插值折点】,否则系统将每隔一段距离新添一个折点并赋予它标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12:设置每个标高控制线折点的规划标高。

(1)启动编辑【标高控制线(带高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点击编辑工具,双击某条标高控制线,进入编辑折点状态,显示【编辑折点】工具条
(3)点击【草图属性】工具囚,显示【编辑草图属性】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以逐个折点地编辑其坐标和标高( Z )
此处参考书本内容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13:用【标高控制线(带高程)】更新规划地形
在【目录】面板中,浏览到【工具箱\系统工具箱\3D Analysis Tools \ TIN 管理\编辑 TIN 】,双击该工具,启动【编辑 TIN 对话框,设置如图6-22所示。其中【 SF _ type 】设置为【硬断线】,【 height _ field 】设置为【 SHAPE 】,【 use _ z 】设置为【 true 】,意味着用几何的 Z 值作为高程属性。点【确定】后得到更新好的规划地形。在 ArcScene 下查看完成后的规划地表面,基于该地表面制作的三维用地规划图,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参考书 TIN 数据"chp06\练 结果示例\规划地表面构建\规划地表面(最终效果)"比较完成后的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填挖方分析

本小节将根据上节构建的[规划地表面]和[原始地表面] TIN,进行填挖方分析。B步骤1:启动ArcMap, 加载之前构建的[原始地表面]和[规划地表面],也可以直接加载随书数据中提供的示例数据“chp06\练习数据\填挖方分析\规划地表面(最终效果)也可接着上文继续练习
步骤2:在[目录]面板中,浏览到[工具箱\系统工具箱\3D Analysis Tools\ Terrain和TIN表面\表面差异],双击该工具,启动[表面差异]对话框,或者采用在[搜索]面板中,输入表面差异,点击表面差异工具,输入需要选择的内容,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3:打开[填挖分析]要素类的属性表(图6-26)。其中[体积]字段代表每个多边形的填挖量,[编码]字段代表填或挖,其值为0代表没有填挖,1代表填,–1代表挖。对[填挖分析]图层进行[唯–值类别]的符号化,[值字段]取[编码]。调整其透明度为50%,最终效果如图6-27所示(其中浅色代表挖,深色代表填),效果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步骤4:计算填挖量
打开填挖分析要素类的属性表,对[编码]字段作分类汇总。右键点击[编码]字段,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汇总…],对[体积]字段求总和,打开汇总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章小结

本章总结了一套快速构建规划地表面的方法,具体步骤是:
(1)勾出场地边界线;
(2)清除场地边界线内的地形;
(3)根据竖向规划,绘制所有二维的标高控制线,并将其叠加到现状地表面以形成现状的三维标高控制线;
(4)逐折点调整标高控制线的折点标高至规划标高;
(5)用规划的三维标高控制线更新地形即可。

写文小结

第一次写文,文章必然有缺少和不足之处。本文虽旨在记录学习arcgis的过程,但同时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补充本文不足之处,互相学习交流,在此共勉。

  • 8
    点赞
  • 3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城市规划GIS技术应用指南光盘是一款针对城市规划领域设计的电子产品,提供了丰富的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指南和资源。 该光盘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提供了城市规划GIS技术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介绍了GIS技术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这有助于用户对GIS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为后续的应用指南提供了基础。 其次,光盘中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城市规划GIS应用指南。这些指南涵盖了城市规划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和需求,例如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评价等。指南中对应用的流程、方法和技巧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提供了相关的案例和数据资源,方便用户进行学习和参考。 此外,该光盘还提供了一些常用的城市规划GIS软件和工具的资源下载和安装指南。这些软件和工具能够帮助用户完成城市规划中的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等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精确度。 最后,光盘中提供了一些进阶的GIS技术应用指南,包括三维GIS建模、遥感图像处理等。这些指南适合那些已经熟悉基本操作的用户,帮助他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应用GIS技术。 总之,城市规划GIS技术应用指南光盘是一款面向城市规划领域的实用工具,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GIS技术应用指南和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GIS技术,提高城市规划的效果和质量。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