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G070RBT6迷你开发板制作总结
目录
前言:G0系列芯片主打性价比与低功耗,内核是Arm Cortex-M0+,带有128KB Flash存储器、36KB RAM、64MHz CPU、4xUSART、定时器、ADC和通信接口,2-3.6V。与常用的F0系列相比,主频更高一些(最高64M),可通过时钟树将内置的晶振倍频到最大频率而无需外部晶振电路,只占用一对引脚作为电源接口,使得引脚利用率达到了93%。本人制作此开发板的主要用途是用于FOC无刷电机控制软件验证。

1.组成概述
本迷你开发板通过集成type-c线使用CH549G芯片对MCU进行调试和串口信息传输,并板载一块0.96的oled进行数据显示。板上带有8M晶振和32.768kHz晶振,使用ams1117线性LDO降压芯片将5V电平转为3.3V电平。所有的元件总成本在20以内。
1.原理图绘制
系统组成
本系统由五部分构成:电源,晶振,复位电路、调试接口,调试芯片电路,USB保护设计,LCD显示,核心控制芯片。
电源
一般情况下,进行调试使用的是5V或者3.3V的下载器,在此开发板上,主要的供电来源于数据线的5V,但是芯片是工作在3.3V电压下,所以需要对输入的电压进行降压处理。由于此款MCU芯片只有一组电源接口,通过查阅其数据手册可以发现,内部所有的外设均接在此电源口上,所以要求电源的纹波小,因此选择ams1117线性降压芯片作为电源供给,值得注意的是,要想使得AMS1117发挥出LDO具有的稳定性好、负载响应快、输出纹波小特点,所加的电容中含有钽电容会更好。此外,输入输出端口根据数据手册紧靠引脚放置封装大一
不一样的一大一小容量电容。
晶振
晶振需要根据数据手册选用合适的容量和匹配的电容。
通过数据手册中的典型应用电路和对应的特性表可以看出,芯片高速晶振引脚内部已经并联了一个100k的电组,这个是f103系列没有的,因此典型电路中只有晶振和电容,通过典型值可以看到,可以选用8MHz的晶振与10pF的电容组合。但是在网上10pF的电容并不常见,所以在实际中使用较为接近的12pF电容
低速晶振电路及参数同样可以通过数据手册得出
复位电路
芯片在上电启动时,需要对芯片内部进行复位,在使用时出现了特特殊情况时,也需要进行硬件复位,这时就需要一个硬件复位电路,同样的在数据手册中也可以找到复位电路,可以看到,上拉电阻也同样集成到了芯片内部,外部电路仅仅需要连接一个按键和一个电容即可。其原理是在上电瞬间,NRST引脚被电容充电,相当于接地状态,芯片进行复位,电容充电完成后,由于上拉电阻的作用,NRST引脚为高电平,芯片正常工作;当按键按下时,NRST接地,芯片复位。
调试接口
使用sw下载方式进行调试,并且为了方便后续的使用,将WCHLink与芯片的引脚通过跳线帽相连。

调试芯片电路
本电路参考沁恒官网WCH-Link仿真调试器模块 - 南京沁恒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使用3.3V供电。

USB保护设计
为了防止由于各种问题导致的短路从而造成电路大电流烧毁电脑端口,以及防静电,因此在经由type-c口的电流进入到板子后,先经过自恢复保险丝进行电流保护,再经过TVS器件对突然的静电大电压或者电源不稳导致的浪涌电流进行吸收。

LCD显示
采用的LCD是一款0.96寸80160的插接款TFTLCD,实物图如下,由于厂家没有封装,自己根据规格书绘制了一个封装及一个简单的3D模型。需要注意在绘制封装时LCD的焊接方向,插接口有上接和下接两种接口,注意分辨。

核心控制芯片
根据引脚名称连接好网络端口即可,所有的引脚通过排针引出,根据自己的需要放置按键和led。
(未完待续)
2.PCB绘制
布局
注意事项
3.焊接调试
芯片焊接
type-c焊接
下载调试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