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前三章测试题总汇

1, ISP是什么?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

2.客户和服各器的特征是什么?

客户是服务请求它

服务器是服务提供者

3.路由器的作用?

转发分组

4.网络中的时延的组成部台?

发送时还、传播时延、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

5.互联网的组成

(1)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用来进行通信和资原共享,

(2)核心分“由大量网俗和在接区些网络的路器且成这部分是为血缘观分提供的.

6.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用的是什么?

路由器

7.具有五层协以的网络体系值构内容.

(1)应用层 (2)运输层 (3)网络层(4) 数据链路层 (5)物理层

8. Internet最早起源于(A)

A、ARPANE T    B、以太网

C、NSFNET     D、环状网

9.被称为是事实上的国际标准为.: TCP/IP

10.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两大类{

1.客户一服务器方式

2.对等方式(P2P方式)

11.在0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B

A.数据链路层    B、运输层

C会活层        D应用层

12.计算机网络完成的基本动能是? (AB)(多选)

A.数据处理   B.数据传输

C.报文发选    D.报文存储

13.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撒指构?

速率、带宽、谷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

14.协认用户单元(PDU)包括那两个部分?

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

15. 电话网使用下列哪一种交换方式?( A )

A.电路交换B.分组交换

C.报文交换D.以上都不是

16、从作用范围来分,校园网属于(A

A、LAN      B、WAN

C、MAN     D、PAN

17、任意把几个计算机网络互联起来,并且能相互通信,这样构成的网络是( A、D

A、互连网     B、互联网

B、Internet    D、internet

18、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错)

19、往返时间表示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来自接收方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间      (对)

20、OSI体系结构定义有五层,TCP/IP是三层体系结构       (错)

1.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则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对))

2.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就一定可以找到某种办法来实现无差错的传输。(对)

3.传输媒体可分为两大类:  导引型传输媒体和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4.信道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 

5.通信双方信息交互的三种基本方式:

(单向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双向同时通信。)

6.物理层描述的特性(4个):

(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

7. 简述调制解调器的主要功能

答:信号转换;确保信源和信宿两端同步;提高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实现信道的多路复用。

8.STP是什么?UTP是什么?

屏蔽双绞线 STP (Shielded Twisted Pair)
带金属屏蔽层

无屏蔽双绞线 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

9.FTTx是什么?

FTTx是一种实现宽带居民接入网的方案,代表多种宽带光纤接入方式

10. 不受电磁干扰和噪声影响的传输介质是(   D  )

A.屏蔽双绞线    B.非屏蔽双绞线

C.同轴电缆      D.光纤

11. 数据运送信息的实体。

12. 信号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13.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14.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15. 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

16. 带通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

17. 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18.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

19. 码元在使用时间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20. 数据在信道重的传输速率受哪些因素的限制? 

答:码元传输速率受奈氏准则的限制,信息传输速率受香农公式的限制。

21. 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 

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传信率,就可实现无差传输。

22.“比特/每秒”和“码元/每秒”有何区别?

比特/s是信息传输速率的单位;码元传输速率也称为调制速率、波形速率或符号速率。一个码元不一定对应于一个比特。

1.链路和数据链路的概念:

链路: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

数据链路:在链路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必要的硬件(网络适配器)和软件(协议的实现)。

2.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

点对点信道和广播信道

3.数据链路层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

4.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封装成帧:数据前后添加首尾部(帧定界),接受不完整的就丢弃;

透明传输:出现“SOH”和“EOT”插入转义字符“ESC”(字符填充或字节填充);

差错检测

5.ppp协议采用什么技术实现透明传输:零比特填充方法

6.循环冗余检验CRC和帧检验序列FCS的区别:

循环冗余检验CRC:一种检测方法

帧检验序列FCS:添加在数据后面的冗余码

7.适配器的作用有哪些?

进行串行,并行转换;对数据进行缓存;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安装设备驱动程序;实现以太网的协议。

8.以太网的工作方法是什么?

采用无连接的工作方式;使用曼彻斯特编码;采用CSMA/CD(在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

9.判断题:以集线器为中心的星型拓扑结构是局域网的主要拓扑结构之一。(√)

10.以太网帧的最小长度是: (C)

A、32字节B、48字节C、64字节D、128字节

11.在以太网交换机中,转发方法延迟较小的是(B)

A、全双工B、存储转发方式C、碎片隔离D、直接交换方式

12.吉比特以太网的标准IEEE.802.3z在(全双工方式)方式下使用CSMA/CD协议,在(半双工方式)方式下不使用

13.在铜缆100M bit/s以太网,网段的最大长度是:100米

14.在OSI参与模型的各层中,(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送单元是帧

15.在不同网络之间实现数据帧的存储转发,并在数据链路层进行协议转换的网络互连器称为:网桥

16.对于CSMA/CD而言,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够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至少要等于信号传播时延的(2)

17.以太网交换机的特点:

  1. 有多个接口网桥;
  2. 每个接口都直接与一个单排主机或另一个以太网交换机相连
  3. 一般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
  4. 以太网交换机具有并行性
  5. 相互通信的主机都是独占传输,媒体无碰撞的传输数据
  6. 有存储器可以缓存
  7. 即插即用设备. 内部的帧交换表是通过自学习算法自动地逐渐建立起来的

18.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于(  B   ),用于将两个局域网连接在一起,并按MAC地址转发帧。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D.运输层

19.ATM 技术主要是解决( )。

A.带宽传输问题

B.网络成本问题

C.带宽接入问题

D.带宽交换问题

【答案】D

【解析】ATM 技术是一种交换技术(快速分组交换,帧长固定,称为信元,也叫信元交换),通过 ATM 交换机组建起一个骨干网络,主要解决带宽交换问题。异步传输是指信元被异步地复用到 SDH 序列中。ATM 网络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将传输数据切分为固定长度(53Bytes)的信元传送,可根据业务类型对带宽的需要动态分配信元,执行异步信元交换。从而容纳不同的业务类型;采用纯交换技术,每个连接都有自己的独占带宽,数据传送效率高,带宽可达 25Mbps~625Mbps。

20.( )是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A.流控

B.线路控制

C.差错控制

D.上面 3 项都是

【答案】D

【解析】数据链路层必须负责帧的定界,实现一种能够识别帧的开始和结束的结构。帧的结构可以包含错误检测机制,错误纠正可以后向地通过帧的重传获得,也可以前向的通过冗余编码获得。对于某些数据链路连接, 还应该能够提供保序和流控功能,保证在链路层连接上收到的帧能够以和发送时相同的顺序递交给网络层实体, 并协调发送方和接收方的节奏,保证发送方不会一太快的速度使得接收方被淹没。

21. 以太网地址是由( )字节组成的。

A.3 B.4 C.5 D.6

【答案】D

【解析】以太网地址由 48 比特组成,常用 6 个字节表示。而 IPv4 的地址由 32 比特组成,常使用 4 个字节表示。

22.CSMA/CD 是一种( )工作方式。

A.全双工

B.半双工

C.单工

D.其他方式

【答案】B

【解析】CSMA/CD 方式中,每个时刻总线上只能有一路传输,如果有两路传输就会产生冲突,但总线上的数据传输方向可以是两个方向。

23.就交换技术而言,局域网中的以太网采用的是( )。

A.分组交换技术

B.电路交换技术

C.报文交换技术

D.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结合技术

【答案】A

【解析】电路交换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其线路的传输效率往往很低。分组交换则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分组交换在传送数据之前不必先占用一条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24.在以太网中,当一台主机发送数据时,总线上所有计算机都能检测到这个数据信号,只有数据帧中的 目的地址与某主机的地址一致时,该主机才接收这个数据帧。这里所提到的地址是( )。

A.MAC 地址

B.IP 地址

C.端口

D.地理位置

【答案】A

【解析】数据帧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指的是 MAC 地址。

25. 在 Internet 的几种路由协议中,( )采用了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A.RIP  B.BGP  C.OSPF  D.NAT

【答案】C

【解析】OSPF(开放的最短路径优先)内部网关路由协议采用了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RIP 协议采用距离-矢量路由算法。BGP 采用路径向量路由选择算法,NAT 协议不属于路由协议。

26. 具有 24 个 10M 端口的交换机的总带宽可以达到( )。

A.10M B.100M C.240M D.10/24M

【答案】C

【解析】交换机属于多端口网桥,是数据链路层设备,由于其各端口是独立的,并非共享链路,可以分割冲突域,因此不同端口上的主机同时发送数据时不会发送冲突,所以总带宽可以达到 24*10=240M。

27. 下列网络连接设备都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是( )。

A.中继器和集线器

B.集线器和网桥

C.网桥和局域网交换机

D.集线器和局域网交换机

【答案】C

【解析】中继器和集线器属于物理层设备,网桥和局域网交换机属于数据链路层设备。

28.HDLC 和PPP 协议分别是面向( )的数据链路层控制协议。

A.比特、比特   B.字节、比特

C.字节、字节   D.比特、字节

【答案】D

【解析】HDLC 协议是面向比特的,它使用零比特填充法来组成帧。PPP 协议是面向字节的,即所有 PPP

帧的长度都为整数个字节。

29.下列关于循环冗余校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逐个校验每一个字符

B.能查出任意奇数个比特的差错

C.查不出偶数个比特的差错

D.没有奇偶校验可靠

【答案】B

【解析】循环冗余校验(CRC)是广泛用于数据链路层的一种校验方式,其特点是:每个 CRC 标准都能检小于 r+1 比特的突发差错;在合适的假定下,长度大于 r+1 比特的突发差错被检测到的概率是 1-0.5r;每个

CRC 标准也都能检测任何奇数个比特的差错。

30.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即CSMA( )。

A.只用于总线拓扑结构

B.只用于环形拓扑结构

C.只用于星形拓扑结构

D.既能用于环形也能用于总线形拓扑结构

【答案】A

【解析】CSMA 协议是从 ALOHA 协议改进而来的,而 CSMA/CD 协议又是在 CSMA 协议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这三种协议都只用于总线拓扑的局域网(或物理结构为星形网但逻辑结构仍为总线形的局域网)。CSMA

/CA 协议虽然也是从CSMA 协议改进而来,但它主要用于无线局域网。用于环形拓扑局域网的是令牌传递协议。

  • 2
    点赞
  • 1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