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之常见的高速信号科普以及PCB设计注意事项

本文详细介绍了高速信号的分类,包括物理接口(如USB、PCIe等)和逻辑电平类型,重点对比了USB3.0和USB3.1的特性,以及USB3.1Type-C接口的特点。此外,还涵盖了高速信号PCB设计的关键步骤和处理原则。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高速信号的分类

常见的高速信号以物理接口分类,包括:USB、RJ45、S-Video、VGA、DVI、HDMI、PCIe、PCI、SAS/SATA 等;

按照逻辑电平分类,包括:LVDS、CML、PECL等。

USB3.0

USB3.0引脚定义:

首先是前4根,也就是向下兼容的USB2.0部分。因为USB2.0传输的是半双工的差分信号,所以传输数据需要至少3根线——D+/D-/地线(上行下行共用两根数据线),再加上正极供电的红线,一共4根。之后的5根才是USB3.0的高速数据传输线,因为USB3.0传输的是全双工差分信号,所以需要两对数据线和一根屏蔽地线。

USB3.1

USB 3.1 Gen 2×1(SuperSpeed+,官方全名:SuperSpeed USB 10 Gbps)是基于USB 3.0(USB 3.1 Gen 1×1)改良推出的USB连接接口的最新版本。2013年底,负责制定USB 3.0规范的组织USB 3.0 Promoter Group公布了下一代USB 3.1接口的标准规范。2014年4月,负责USB接口规范的USB开发者论坛(USB-IF)公布了USB 3.1连接接口设计图,包括Type-A、Type-B以及全新设计的Type-C。

标准的Type-A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USB接口,Type-B主要用于打印机和传真机等设备,而Type-C用于更轻薄、更纤细的手持设备。2017年后推出的智能手机,其充电传输接口几乎都从之前的microUSB改为USB Type-C。

USB 3.1与USB 3.0比较​​​​​​​:

  • 理论最高传输速度由USB 3.0的5 Gbit/s提升为10 Gbit/s
  • 供电最大100W,电压和电流都会提高
  • 新增Type-C接口,其插座和线材不会兼容原有Type-A / Type-B
  • 降低编码损耗,将编码方式由8b/10b改为128b/132b,让编码损耗从原来3.0的20%降低为3%
  • 虽然向下兼容USB 2.0/1.0,但如果要得到10Gb/s的传输速度仍需在主机、目标端同时具备对应的芯片才能达成

1 、速度
3.0的速度是5GT/s,3.1是10GT/s,可以理解为传输速度翻倍,但是实际速度就不是翻倍了,因为编码方式的更换,实际有效速度翻了一倍不止。

2 、Type-C
需要注意的是,Type-C只是一种接口,和USB的版本没有任何关系,就像现在大部分手机的Type-C还是2.0的一样。但是3.1的微型接口方案一般都是Type-C,某些空间充足的地方也用Type-C来表现自己的先进性,也给广大用户一种3.1=Type-C的错觉。

3 、编码方式
3.0的编码方式是8b/10b,也就是每10位数据中只有8位是有效数据,剩下2位是编码时额外加入的,作用是代替时钟信号线来表示时钟信号用于同步。而3.1的编码方式换成了128b/132b,也就是132位数据中只有4位是无效的,这样的编码方式有助于提高效率,所以3.0的有效速度是500MB/s,而3.1的有效速度达到1.212GB/s,而传输速率只是翻倍。

另外说一下,PCI-E1.0和2.0也是8b/10b,3.0及即将到来的4.0换成了128b/130b,比128b/132b还要高效。雷电3也是PCI-E 3.0,所以也是如此编码的。

4 、颜色
3.1母口和公头的塑料结构的颜色由3.0的蓝色换成蓝绿色,这并不是强制的,厂商愿意做成红的或者黑的都没什么问题,只是一定要注明是3.1Gen.2,要不然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5 、供电
官方的说法是提高到100瓦,至于实际还是得看设备厂商,毕竟让两根细线传输20安培也不现实,提高电压的话还要看设备之间的适配。

二者的区别大概就是这些。剩下的引脚定义之类的基本上完全相同。

​​​​​​​

高速信号PCB设计流程

1、高速信号前仿真分析

根据硬件电路模块划分与结构初步布局,仿真评估关键高速信号质量是否过关,如果不过关则需要修改硬件模块架构甚至系统架构;仿真信号质量通过的情况下,给出电路板大体模块布局方案及高速信号拓扑结构与设计规则。

2、PCB布局设计

3、PCB布线设计

根据电路板实际布线的情况,如果与前仿真制定的设计规则有出入,则需要再次仿真分析高速信号质量是否满足要求,例如:电路板线路布线密度过高、实际设计的线宽比前仿真设计规则要小、可能造成高速信号线路损耗过大、接收端信号幅度不满足芯片输入要求而导致电路板功能无法实现。

高速信号PCB设计处理原则

通用的高速信号PCB设计处理原则如下: 

(1)层面的选择:处理高速信号优先选择两边是GND的层面处理;

(2)处理时要优先考虑高速信号的总长;

(3)高速信号Via数量的限制:高速信号允许换一次层,换层时加GND VIA,如图

3.jpg

(4)如果高速信号在连接器有一端信号没有与GND相邻PIN时,设计时应加GND VIA如下图:

4.jpg

(5)高速信号在连接器内的走线要求:在连接器内走线要中心出线;

(6)高速信号应设置不耦合长度及本对信号的长度误差,在做长度误差时须考虑是否要加 PIN DELAY;

(7)高速信号处理时尽量收发走在不同层,如果空间有限,需收发同层时,应加大收发信 号的距离;

(8)高速信号离12V要有180 MIL的间距要求,距离时钟信号65mil间距。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wowowo猫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