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无刷驱动器电路设计(进行中)
第一章 电源部分:DC-DC电源芯片LM5164DDAR的使用
第二章 电源部分:DC-DC电路之BUCK升压电路总结
文章目录
简述Buck电路
Buck电路是直流转直流的降压电路,通常有两种,异步Buck和同步Buck。
拓扑如下:
异步Buck
同步Buck
- 异步Buck和同步Buck的区别只要在于二极管换成 MOS 管,计算时少了二极管的导通压降(效率更高)其余基本通用。
我们主要围绕异步Buck电路研究
一、我们要什么?
我们搭建Buck电路需要的是如何选择外围器件的参数,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我们已知的参数是什么?
1:输入电压:Vi
2:输出电压:Vo
3:输出电流:Vo/R
3:开关频率:f
4:我们需要达到的纹波要求:△Vi,△Vo
我们需要计算的是什么?
电感量:L
输入滤波电容:Ci
输出滤波电容:Co
我们要了解的相关问题:
1:如何计算电感大小?
2:如何计算电流纹波?
3:如何计算输入电压纹波?
4:如何计算输出电压纹波?
二、我们如何选?
1.工作原理
- 先看一下工作原理,分为两个状态:导通和截止。
电感相关公式:
导通:
导通时:
Vi和Vo都是定值,即电感两端电压恒定L * di(on) / dt(on) = Vi-Vo即:
d
i
(
o
n
)
/
d
t
(
o
n
)
=
(
V
i
−
V
o
)
/
L
=
常数。
di(on) / dt(on) = (Vi-Vo) / L=常数。
di(on)/dt(on)=(Vi−Vo)/L=常数。
截止:
截止时:
电感续流,产生反电动势,二极管导通压降Vd,二极管阳极接地电压为零,则阴极极电压为-Vd,
因为输入和输出电压不变则:L * di(off) / dt(off) = -Vd-Vo,即 di(off) / dt(off) = -(Vo+Vd)/L=常数。
由两种工作状态看出,基本原理就是电容和电感的充放电,明白工作原理接下来好分析。
2.计算过程
1:伏秒法则
(以电流从左向右为正)
开关导通的时候,电感两端电压是: Vi-Vo,di(on) 为正;
开关断开的时候,电感两端电压是:-Vo-Vd,di(off) 为负;
即:
L
∗
d
i
(
o
n
)
/
d
t
(
o
n
)
=
V
i
−
V
o
;
L * di(on) / dt(on) = Vi-Vo;
L∗di(on)/dt(on)=Vi−Vo;
L
∗
d
i
(
o
f
f
)
/
d
t
(
o
f
f
)
=
−
V
d
−
V
o
;
L * di(off) / dt(off) = -Vd-Vo;
L∗di(off)/dt(off)=−Vd−Vo;
又因为电路稳定后电感充电量等于放电量,则,| di(on) | = | di(off) |;相比之后得到:
T
(
o
n
)
∗
(
V
i
−
V
o
)
=
T
(
o
f
f
)
∗
(
V
o
+
V
d
)
−
−
−
−
−
−
−
−
−
伏秒法则
T(on) * (Vi-Vo)=T(off) * (Vo+Vd) ---------伏秒法则
T(on)∗(Vi−Vo)=T(off)∗(Vo+Vd)−−−−−−−−−伏秒法则
结合 T = Ton + Toff = 1/f 得到
如果是同步Buck,把 Vd=0 可得:
2:电感选型
电感选型时需要考虑:
先看平均电流:
输出电压不变,则输出滤波电容的电流为零。
即: I L = I o = V 0 / R , 平均电流也即输出电流: I L = I 0 ; 即:IL = Io = V0/R, 平均电流也即输出电流:IL = I0; 即:IL=Io=V0/R,平均电流也即输出电流:IL=I0;
再看纹波电流
前面可知,在开关导通时电感电流增大,在关断时,电感电流减小,纹波电流就等于在开关导通时电感电流增大的值,也等于关断时电感电流减小的值(| di(on) | = | di(off) |)。
由
可得:
能看出来:电感电流的纹波跟负载电流的大小没有关系
峰值电流
峰值电流就是电感的平均电流加上纹波电流的一半
电感选型时:
电感的饱和电流必须大于峰值峰值电流,并且留够余量;
纹波电流为平均电流的0.2~0.4之间。
3:输入滤波电容
实际工作中,Buck输入电源的前级供电存在较大电感,没法提供快速变化的电流,也就没办法快速响应Buck电路的电源需求。
通常将输入电流看成平均输入电流:Ii
求输入平均电流
根据功率求输入平均电流:
P
总
=
P
无
+
P
有(
P
无
=
二极管消耗,
P
有
=
负载)
P总 = P无 + P有(P无 = 二极管消耗,P有 = 负载)
P总=P无+P有(P无=二极管消耗,P有=负载)
一个周期中:
二极管只在开关关断时工作(计算时要考虑到)
- 平均电流等于电感的平均电流:IL=Io;
- 电流流过的时间为:T(off);
- 导通压降为 Vd;
归纳为:
求输入滤波电容的容量
输入电压纹波就是输入电容上面的电压变化,其:
所以电压纹波应该是:
△
V
i
n
=
U
q
+
U
e
s
r
△Vin=Uq+Uesr
△Vin=Uq+Uesr
1.求Uq
分析该节点: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节点电流和为 0
电源输入的电流恒定为 Ii
输入电容电流的变化量必然等于开关电流的变化量
- 开关断开时,开关电流为 0:
电源输入的电流全都流进输入电容,电容被充电,充电电流为输入的平均电流 Ii。
- 开关导通时,电感需要续流:
电源输入的电流和输入滤波电容二者共同提供电流,电容此时放电。
- 稳定时:一个周期中,电容的充电和放电的电荷量一定相同。
计算充电的时间(好计算):
- 根据 Q = I * t,电荷量为 Q = Ii * Toff
- 根据 Q = Uq * C,得电压增量 Uq=Q/C=Ii*Toff/C
归纳为:
2.求Uesr
由U = I * R 来看,想要知道 ESR 造成的纹波大小,我们只需要知道流过电容的电流就好。
电容的电流波形:
根据时间点分析:
-
开关导通的前一瞬间:
电感一直在放电,所以切换时电感电流最小。
-
开关导通的后一瞬间:
该点和为零,则此时输入电容的电流为:( IL - △IL / 2 是Buck电路输出的最大电流)
-
电容的电流由该值,线性增大至:( IL + △IL / 2 是Buck电路输出的最大电流)
由此可知:
- 开关断开时,ESR 上面产生的压降是恒定的,为:Ii*ESR
- 开关导通后,ESR 上面产生的最大压降是:-(IL+△IL/2-Ii)*ESR
- 两者相减,得到的就是一个周期内 ESR 引起的纹波大小,也就是:Uesr=(IL+△IL/2)*ESR
归纳为:
根据△Vi=Uesr+Uq可得总纹波公式:
可以看出纹波参数和电容本身的参数有关:ESR 和容量 C
考虑到我们的电容实际使用情况:
陶瓷电容 ESR 小,容量小,Uq 对纹波起决定作用
所以输入纹波电压可以近似为 Uq,如果我们要限定纹波不能大于△Vi,那么 Uq≤△Vi。
铝电解电容容量大,ESR 大,Uesr 对纹波起决定作用
所以输入纹波电压可以近似 Uesr,如果我们要限定纹波不能大于△Vi,那么 Uesr≤△Vi
根据上面两点,我们就可以去选择合适的电容了。
陶瓷电容根据容量值去选
铝电解电容根据 ESR 去选
4:输出滤波电容
输出纹波△Vo 同样由电容容量和 ESR 决定
1:电容电荷量变化引起的 Uq
节点电流和为0;
节点的电流有 3 个:
- 一个是来自负载,可以看作是恒定的,为 Io=Vo/R
- 一个节点是输出滤波电容
- 一个节点是电感(最大电流IL+△IL/2,最小电流IL-△IL/2)
节点电流和为 0,并且负载的电流恒定,那么电感电流的变化量必然等于电 容电流的变化量
电容电流大于 0 时,电容在充电,电容电流小于 0 时,电容在放电。并且图中也可以看到,电
容充电和放电时间长度是一样的,都是周期的一半,T/2
输出电容的电流变化就是功率电感的电流变化:电感纹波电流△IL = 电容纹波电流 △IL
又因为电容的平均电流是 0所以电容的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都是△IL/2
由:
Q
=
I
∗
t
,
Q
=
U
q
∗
C
可得
U
q
。
由:Q = I * t,Q = Uq * C 可得Uq。
由:Q=I∗t,Q=Uq∗C可得Uq。
归纳为:
2:电流流过电容的 ESR 造成的压降 Uesr
电容的充电电流最大是△IL/2
放电电流最大就是-△IL/2
(负号表示电流方向)
ESR 引起的总的压降是:
U e s r = △ I L / 2 ∗ E S R − ( − △ I L / 2 ∗ E S R ) = △ I L ∗ E S R Uesr=△IL/2*ESR-(-△IL/2*ESR)=△IL*ESR Uesr=△IL/2∗ESR−(−△IL/2∗ESR)=△IL∗ESR
归纳为:
则,已知 Uq 和 Uesr。
可得总的输出电容纹波大小:
△
V
o
=
U
e
s
r
+
U
q
△Vo=Uesr+Uq
△Vo=Uesr+Uq
可以根据以上选择合适的电容了
陶瓷电容根据容量值去选:
陶瓷电容 ESR 小,容量小,Uq 对纹波起决定作用;
所以可以近似为 Uq,如果我们要限定纹波不能大于△Vo,那么 Uq≤△Vo。
铝电解电容根据 ESR 去选:
引申思考:
- 电感量增大会怎样?
- 电容量增大会怎样?
- 工作频率的大小会影响什么?
致谢
硬件工程师炼成之路
本文是看完该博主关于Buck电路的讲解后,进行的自我总结,其目的是记录自我的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