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群算法ACO求解TSP问题

目录

一、蚁群算法特点

二、基本蚁群算法及其流程

三、改进蚁群算法

1.精英蚂蚁系统

2.最大最小蚂蚁系统

3.基于排序的蚁群算法

4.自适应蚁群算法

四、例题


一、蚁群算法特点

(1)自组织算法
组织力和组织指令来自系统内部
(2)并行算法
蚂蚁搜索过程彼此独立,仅通过信息素进行通信
(3)正反馈算法
信息素堆积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

二、基本蚁群算法及其流程

    算法初始时刻,将m只蚂蚁随机放到n座城市,同时,将每只蚂蚁的禁忌表tabu的第一个元素设置为它当前所在城市。此时个路径上的信息素相等,接下来每只蚂蚁根据路径上残留的信息素量和启发式信息(两城市距离)独立地选择下一座城市,在时刻t,蚂蚁k从城市i转移到城市j的概率p_{ij}^{k}(t)为:

当所有蚂蚁完成一次周游后,各路径上的信息素更新:

其中\Delta \tau _{ij}表示本次迭代中边ij上信息素的增量,即

\Delta \tau _{ij}^{k}表示第k只蚂蚁在被刺迭代中留在边ij上的信息素两,如果蚂蚁没有经过,则其值为零。

M。Dorigo提出了3中蚂蚁系统,上面这种称为ant-cycle模型,另外两种模型称为ant-quantity模型和ant-density模型,其差别主要在于\Delta \tau _{ij}^{k}

ant-quantity模型

ant-density模型

实验结果表明,ant-cycle模型比ant-quantity和ant-density模型有更好的性能。这是因为ant-cycle模型利用全局信息更新路径上的信息素量,而ant-quantity和ant-density模型使用局部信息 

三、改进蚁群算法

1.精英蚂蚁系统

该算法将已经发现的最好解称为T^{bs}(best-so-far),而该路径在修改信息素轨迹时,人工释放额外的信息孙,以增强正反馈的效果。信息素修改功式为

式中,e式调整T^{bs}影响权重的参数,而\Delta\tau^{bs}_{ij}由下式给出

L_{bs}是已知最优路径的长度 

2.最大最小蚂蚁系统

该算法主要有三方面不同

1)每次循环,只有一只蚂蚁进行信息素过呢更新,该蚂蚁可以是本次循环最优解,也可以是全局最优解

2)信息素轨迹量的值域限制在[\tau_{min},\tau_{max}]

3)信息素初始值设置在\tau_{max}

3.基于排序的蚁群算法

蚂蚁按旅行长度排名(短的靠前),蚂蚁释放的信息素的量要和蚂蚁的排名相乘。每次循环中,排名前w-1位的蚂蚁和精英蚂蚁才允许释放信息。排名第r位的蚂蚁乘以系数w-r

4.自适应蚁群算法

自适应地改变\rho的值。\rho的初始值\rho(t_{0})=1;当算法求得的最优值在N次循环内没有明显改进时,\rho减为

四、例题

    旅行商问题(TSP问题)。假设有一个旅行商人要拜访全国31个省会城市,他需要选择所要走的路径,路径的限制是每个城市只能拜访一次,二球要最后回到原来出发的城市。路径的选择要求是:所选的路径的路程之和中的最小。

    全国31个省会的坐标为[1304 2312;3639 1315;4177 2244;3712 1399;3488 1535;3326 1556;3238 1229;4196 1044;4312  790;4386  570;3007 1970;2562 1756;2788 1491;2381 1676;1332  695;3715 1678;3918 2179;4061 2370;3780 2212;3676 2578;4029 2838;4263 2931;3429 1908;3507 2376;3394 2643;3439 3201;2935 3240;3140 3550;2545 2357;2778 2826;2370 2975]

 解:仿真过程如下:

(1)初始化蚂蚁个数 m=50,最大迭代次数 G=200,信息素重要程度Alpha=1,启发式因子重要程度Beta=5,信息素蒸发系数 Rho=0.1,信息素增加强度系数Q=100

(2)将m个蚂蚁置于n个城市,计算待选城市的概率分布,m只蚂蚁按概率函数选择下一座城市,完成各自的周游。

(3)记录本次迭代最佳路线,更新信息素,禁忌表清零

(4)判断是否满足终止条件:若满足,则结束搜索过程,输出优化值;若不满足,则继续进行迭代优化

%%%%%%%%%%%%%%%%%%%%蚁群算法求函数极值%%%%%%%%%%%%%%%%%%%%%%%
%%%%%%%%%%%%%%%%%%%%%%%%%初始化%%%%%%%%%%%%%%%%%%%%%%%%%%%%%
clear all;               %清除所有变量
close all;               %清图
clc;                     %清屏
m=20;                    %蚂蚁个数
G_max=200;               %最大迭代次数
Rho=0.9;                 %信息素蒸发系数
P0=0.2;                  %转移概率常数
XMAX= 5;                 %搜索变量x最大值
XMIN= -5;                %搜索变量x最小值
YMAX= 5;                 %搜索变量y最大值
YMIN= -5;                %搜索变量y最小值
%%%%%%%%%%%%%%%%%随机设置蚂蚁初始位置%%%%%%%%%%%%%%%%%%%%%%
for i=1:m
    X(i,1)=(XMIN+(XMAX-XMIN)*rand);
    X(i,2)=(YMIN+(YMAX-YMIN)*rand);
    Tau(i)=func(X(i,1),X(i,2));
end
step=0.1;                %局部搜索步长
for NC=1:G_max
    lamda=1/NC;
    [Tau_best,BestIndex]=min(Tau);
    %%%%%%%%%%%%%%%%%%计算状态转移概率%%%%%%%%%%%%%%%%%%%%
    for i=1:m
        P(NC,i)=(Tau(BestIndex)-Tau(i))/Tau(BestIndex);
    end
    %%%%%%%%%%%%%%%%%%%%%%位置更新%%%%%%%%%%%%%%%%%%%%%%%%
    for i=1:m
           %%%%%%%%%%%%%%%%%局部搜索%%%%%%%%%%%%%%%%%%%%%%
        if P(NC,i)<P0
            temp1=X(i,1)+(2*rand-1)*step*lamda;
            temp2=X(i,2)+(2*rand-1)*step*lamda;
        else
            %%%%%%%%%%%%%%%%全局搜索%%%%%%%%%%%%%%%%%%%%%%%
             temp1=X(i,1)+(XMAX-XMIN)*(rand-0.5);
             temp2=X(i,2)+(YMAX-YMIN)*(rand-0.5);
        end
        %%%%%%%%%%%%%%%%%%%%%边界处理%%%%%%%%%%%%%%%%%%%%%%%
        if temp1<XMIN
            temp1=XMIN;
        end
        if temp1>XMAX
            temp1=XMAX;
        end
        if temp2<YMIN
            temp2=YMIN;
        end
        if temp2>YMAX
            temp2=YMAX;
        end
        %%%%%%%%%%%%%%%%%%蚂蚁判断是否移动%%%%%%%%%%%%%%%%%%
        if func(temp1,temp2)<func(X(i,1),X(i,2))
            X(i,1)=temp1;
            X(i,2)=temp2;
        end
    end
    %%%%%%%%%%%%%%%%%%%%%%%更新信息素%%%%%%%%%%%%%%%%%%%%%%%
    for i=1:m
        Tau(i)=(1-Rho)*Tau(i)+func(X(i,1),X(i,2));
    end
    [value,index]=min(Tau);
    trace(NC)=func(X(index,1),X(index,2));
end
[min_value,min_index]=min(Tau);
minX=X(min_index,1);                           %最优变量
minY=X(min_index,2);                           %最优变量
minValue=func(X(min_index,1),X(min_index,2));  %最优值
figure
plot(trace)
xlabel('搜索次数');
ylabel('适应度值');
title('适应度进化曲线')
%%%%%%%%%%%目标函数
%%%%%%%%%%%%%%%%%%%%%%%适应度函数%%%%%%%%%%%%%%%%%%%%%%%
function value=func(x,y)
value =20*(x^2-y^2)^2-(1-y)^2-3*(1+y)^2+0.3;
end
  • 0
    点赞
  • 1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蚁群优化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是一种模拟蚂蚁寻找食物的行为方式,用于解决旅行商问题(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TSP)等组合优化问题。其基本流程如下: 1. 初始化信息素和蚂蚁群:将每个城市之间的信息素初始化为一个较小的常数,每个蚂蚁随机放置在一个城市中。 2. 蚂蚁按照一定的策略选择下一个城市:蚂蚁在每个城市中选择下一个要访问的城市,具体选择策略可采用概率选择法,即根据当前城市到其他城市的信息素浓度和启发式因子(即距离等因素)计算出每个城市被选择的概率,然后随机选择一个城市。 3. 更新信息素:蚂蚁经过一条路径后,会更新路径上经过的每个城市之间的信息素浓度,具体更新策略可采用蚁群系统中的正反馈机制,即路径上信息素浓度越高的城市被选择的概率越大。 4. 重复步骤2和3,直到所有蚂蚁都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路径。 5. 更新最优路径:统计所有蚂蚁完成的路径长度,选择其中长度最短的路径作为当前最优路径,并更新全局最优路径。 6. 重复步骤2到5,直到满足终止条件(如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全局最优路径不再改变等)。 7. 输出最优路径和路径长度。 需要注意的是,蚁群优化算法的性能受到一些参数的影响,如信息素浓度、启发式因子、蚂蚁数量等,需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