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物理海洋学 第三章 海水的物理特性和世界大洋的层化结构

本章会稍多一点干货,有一些公式和方程

一、海水的主要热学和力学性质

海水一种溶解有多种无机盐、有机物质和气体以及含有许多悬浮物质的混合液体。

1、纯水的特性

(1)水分子的结构特殊

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的。假如两个氢原子和氧原子如图那样简单地结合在一起,那么,正、负电荷的极性可恰好抵消。水分子的结构却如图那样呈不对称结构、正、负极性不能相互抵消,所以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各水分子之间因极性又互相结合,形成比较复杂的水分子,但水的化学性质并未改变,这种现象称为永分子的缔合。缔合分子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促使缔合分子离解,温度降低时有利于分子缔合,从而导致水与其它液体或其它氧族元素的氢化物相比,在性质上产生异常。

(2)水的溶解力很强

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溶解能力很强。其原因是水分子有很强的极性,容易吸引溶质表面的分子或离子,使其脱离溶质的表面进入水中,海水正是水溶解了许多物质的一种复杂溶液,所以其性质与纯水有差异。

(3)水的密度变化有反常

“热胀冷缩”是一般物质的性质。纯水在大气压力下,温度4℃时密度最大, 等于1000kg·m-3;  在4℃以上时,密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但在4℃以下时却 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即所谓“反常膨胀”。水结冰时体积增大,密度减小,可达 916.7kg·m^-3,所以冰总是浮在水面上。

水的密度随温度的这种不正常变化,是由水分子的缔合造成的。因为温度 低于4℃时,有利于水分子的缔合;冻结为冰时,这些水分子则全部缔合成一个 巨大的分子缔合体,称为分子晶体。由于其晶格结构排列松散,故密度减小。当 水温从0℃升至4℃以前,主要过程是较大的缔合分子逐渐地离解成为较小的缔 合分子,所以体积收缩,密度增大;高于4℃以后,由于水分子的热运动加强,导 致体积膨胀,所以密度又随温度的增高而减小。因此纯水在4℃时具有最大的 密度。

(4)水的热性质特殊

与其它液体相比,水的热性质有许多异常。同是氧族的氢化物,但水H₂OH₂S H₂Se  H₂T。相比,水的熔点、沸点、比热、蒸发潜热和表面张力值等都 比氧的同族化合物高。例如,在同族化合物中, 一般是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 大,其熔点和沸点温度相应升高。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其理论上的熔点和沸 点应分别为-90℃和-80℃左右,而实际上却分别为0℃和100℃。 其原因就在于在熔化和汽化时,缔合分子的离解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

2、海水的盐度

海水中的含盐量是海水浓度的标志,海洋中的许多现象和过程都与其分布和变化息息相关。但要精确地测定海水中的绝对盐量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长期以来人们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引进了“盐度”以近似地表示海水的含盐量。

(1)基于化学方法的盐度的首次定义

1902年,Knudsen 等人基于化学分析测定方法,定义盐度为:“1kg 海水中的 碳酸盐全部转换成氧化物,溴和碘以氯当量置换,有机物全部氧化之后所剩固体 物质的总克数。“单位是g/kg, 用符号‰表示。

按上述方法测定盐度相当烦琐。1891 年马赛特发现“海水组成恒定 性”——海水中的主要成分在水样中的含量虽然不同,但它们之间的比值是近似 恒定的。据此,如果能测定出海水中某一主要成分的含量,便可推算出海水盐度…

已知海水中的氯含量最多,且可方便地用 AgNO₃ 滴定法加以测定,基于海水组成恒定性规律,归纳出用测定海水氯含量的方法来计算盐度的公式:

S‰=0.030+1.8050*Cl%                                                                                                  (3-1)

称为Knudsen 盐度公式,式中C1%称为海水的“氯度”,即“1kg 海水中的溴和碘 以氯当量置换,佩离子的总克数。”单位是克每千克,以%号表示。可见氯度的量 值要稍大于海水的实际氯含量。

 AgNO₃ 滴定法测定海水的氯度时,需要知道AgNO₃ 的浓度,国际上统一 使用一种其氯度值精确为19.374%的大洋水作为标准,称为标准海水。其盐度值对应为35.000‰。

(2)盐度的重新定义

依式(3-1)计算盐度是很方便的,它一直延续使用到20世纪60年代。

随着电导盐度计的问世,测定盐度的方法更为方便,且精度大为提高。考克斯等(Cox    R.A.et    al.,1967)对由大洋和不同海区不深于100m 水层内采集的 135个水样,准确地测定其氯度值计算盐度,同时测定水样的电导比 R15,  得出盐度 S% 与电导比 R15 有关系式:

S%=-0.08996+28.29720R15+12.80832R15^2-10.67869R15^3+5.98624R15^4-1.32311R15^5 

  (3-2)

 式中 R15 为15℃,“一个标准大气压”(101325Pa) 下,水样的电导率 C(S,15,0)与盐度精确为35.000‰(C1%=19.374‰)    的标准海水电导率 C(35,15.0) 之比 值。依此方法测定盐度的精度高且速度快。因此,国际“海洋学常用表和标准联 合专家小组”(JPOTS)  于1969年推荐该式为海水盐度的新定义。

(3)1978年实用盐度标度(PSS78)

为使盐度的测定脱离对氯度测定的依赖,JPOTS 又提出了1978年实用盐度标度(the Practical Salinity Scale,1978),并建立了计算公式,编制了查算表,自1982年1月起在国际上推行。

Ⅰ建立实用盐度的固定参考点

实用盐度仍然是用电导率测定的。为使海水的盐度值与氯度脱钩,所以选 择一种精确浓度的氯化钾(KCl) 溶液作为可再制的电导标准,用海水相对于 KCl 溶液的电导比来确定海水的盐度值。

为保持盐度历史资料与实用盐度资料的连续性,仍采用原来氯度为 19.374‰的国际标准海水为实用盐度35.000‰的参考点。配制一种浓度为 32.4356‰高纯度的 KCl 溶液,它在“一个标准大气压力”下,温度为15℃时,与氯度为19.374‰(盐度为35.000‰)的国际标准海水在同压同温条件下的电导率恰好相同,它们的电导比

K_{15}=\frac{C(35,15,0)}{C(32.4356,15,0)}=1                                                                                                   (3-2)

也就是说,当K15=1  时,标准KCl 溶液的电导率对应盐度为35.000‰。把这一 点作为实用盐度的固定参考点。

Ⅱ实用盐度的计算公式

S=\sum_{i=0}^{5}a_{i}K_{15}^{i/2}                                                                                                               (3-3)

式中 K15 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力”下,温度15℃时,海水样品的电导率与标准 KCl溶液的电导率之比。式中 ao=0.0080,a₁=-0.1692,a₂=25.3851,a₃=14.0941,a₄=-7.0261.a5=2.7081; 适用花围为2

≤S≤42实用盐度不再使用符号“%”,因而实用盐度是旧盐度的1000倍。

由于海水的绝对盐度(SA)——海水中溶质的质量与海水质量之比值,是无 法直接测量的,它与测定的盐度S  显然有差异,因此也称 S  为实用盐度(PSU)

四 、在任意温度 t  的条件下测定电导比R,,  其计算盐度的公式为

                                                                                                                       (3-4)

其中\Delta S=\frac{t-15}{1+K(t-15)}\sum_{i=0}^{5}b_{t}R_{t}^{i/2}是温度变化引起的盐度改正值。系数 a 值与式(3-3)中相同。系数 b 分别为:

bo=0.0005,b₁=-0.0056,b₂=-0.0066

b₃=-0.0375,b₄=0.0636,bs=-0.0144

利用CTD 现场观测资料计算海水盐度的方法

利用CTD 观测到的电导率是在其盐为S,  度为 t(℃),    压力为 p(kPa) 情况下取得的,记为 C(S,t,p)。  因此,不能直接利用式(3-3)和(3-4)计算其实用盐度,必须经过适当处理(原理从略)。

实际工作中可直接根据国际海洋学常用表查算。

回顾海水盐度的初始定义,它似乎更应该属于海水化学范畴。但海水却因 为有了“盐度”,性质产生诸多异常,海水运动也迥然特殊,因此使盐度成了物理海洋学中的重要参数。正因为它重要,世界海洋学者和机构才反复研究屡予定义。

3、海水的主要热性质和力学性质

海水的热性质一般指海水的热容、比热容、绝热温度、位温、热膨胀及压缩 性,热导率与比蒸发潜热等。它们都是海水的固有性质,是温度、盐度、压力的函 数。它们与纯水的热性贡多有差异,这是造成海洋中诸多特异的原因之一。

(1)热容和比热容

海水温度升高1K(或1℃)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热容,单位是焦耳每开尔文 (记为J/K) 或焦耳每摄氏度(记为J/℃)。

单位质量海水的热容称为比热容单位为焦耳每千克每摄氏度,记为 J·kg1·℃-1 。 在一定压力下测定的比热容称为定压比热容,记为 cp; 在一定体 积下测定的比热容称为定容比热容,用cv表示。海洋学中最常使用前者。

cp 和cv都是海水温度、盐度与压力的函数。由于比热容在海洋学中具有重 要意义,因此许多学者对 cp 的计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表(3- 1)是气压为 101325Pa 时海面的比热容cp 。可以看出,c。值随盐度的增高而降低,但随温度 的变化比较复杂。大致规律是在低温、低盐时c。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高温、高盐时c。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在盐度 S>30,  温度 t>10℃ 时 ,cp 值则全部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定容比热容cv的值略小于定压比热容cp。 一般而言cp/cv为1~1.02。

海水的比热容约为3.89×10³J·kg~1·℃-1,    在所有固体和液态物质中是名 列前茅的,其密度为1025kg·m-³,    而空气的比热容为1×10³J·kg-1·℃-1,     密 度为1.29kg·m~³ 。 也就是说,1m³ 海水降低1℃放出的热量可使3100m³的空 气升高1℃。由于地球表面积的近71%为海水所覆盖,可见海洋对气候的影响 是不可忽视的。也正因为海水的比热容远大于大气的比热容,因此海水的温度变化缓慢,而大气的温度变化相对比较剧烈。

(2)体积热膨胀

在海水温度高于最大密度温度时,若再吸收热量,除增加其内能使温度升高 外,还会发生体积膨胀,其相对变化率称为海水的热膨胀系数。即当温度升高1K(1℃) 时,单位体积海水的增量。以η表示,在恒压、定盐的情况下或                          

(3-5,6)

\eta的单位为℃-1。它是海水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函数。上式中a 为海水的比体 积(单位体积的质量),在海洋学中习称比容。由图3-4可以看出,海水的热膨  胀系数比纯水的大,且随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在大气压力下,低温、 低盐海水的热膨胀系数为负值,说明当温度升高时海水收缩。热膨胀系数由正  值转为负值时所对应的温度,就是海水最大密度的温度tφ(max),它也是盐度的函 数,随海水盐度的曾大而降低。有经验公式为

tp(max)=3.95-2.0×10~¹S-1.1×10-³S²+0.2×10~⁴s³                                                                          (3-7)

海水的热膨胀系数比空气的小得多,因此由海水温度变化而引起海水密度的变化,进而导致海水的运动速度远小于空气。

值得注意的是海水的热膨胀系数随压力的增大在低温时更为明显。例如盐 度为35的海水,若温度为0℃,在1000m 深处(p≈10.1MPa)的热膨胀系数比 在海面大54%,而温度为20℃时,则仅大4%。所以上述影响在高纬海域更显著。

(3)压缩性、绝热变化和位温

Ⅰ压缩性

单位体积的海水,当压力增加1Pa 时,其体积的负增量称为压缩系数。若海水微团在被压缩时,因和周围海水有热量交换而得以维持其水温不变,则称为等温压缩。定盐条件下的等温压缩系数为

                                                                                                         (3-8)

βt的单位为Pa¹,式中α为海水的比容。

若海水微团在被压缩过程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称为绝热压缩。

海水的压缩系数随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与其它流体相比,其压 缩系数是很小的。故在动力海洋学中,为简化求解,常把海水看作不可压缩的流 体。但在海洋声学中,压缩系数却是重要参量。由于海洋的深度很大,受压缩的 量实际上是相当可观的。若海水真正“不可压缩”,那么,海面将会升高30m 左 右。

Ⅱ绝热变化

由于海水的压缩性,当一海水微团作铅直位移时,因其深度的变化导致所受压力的不同,将使其体积发生相应变化。在绝热下沉时,压力增大使其体积缩小,外力对海水微团作功,增加了其内能导致温度升高;反之,当绝热上升时,体积膨胀,消耗内能导致温度降低。上述海水微团内的温度变化称为绝热变化。 海水绝热温度变化随压力的变化率称为绝热温度梯度,以F表示。由于海洋中 的现场压力与水深有关,所以F的单位可以用开尔文每米(K/m) 或摄氏度每米  (C/m)   表示。它也是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函数。可通过海水状态方程和比热容计算或直接测量而得到。海洋的绝热温度梯度很小,平均约为0.11℃/km。

Ⅲ位温

海洋中某一深度(压力为 p) 的海水微团,绝热上升到海面(压力为大气压 po)时所具有的温度称为该深度海水的位温,记为\Theta。海水微团此时相应密度,称为位密,记为P_{\Theta }

海水的位温显然比其现场温度低。若其现场温度为 t, 绝热上升到海面温 度降低了△t,则该深度海水的位温Θ=t-△t。

在分析大洋底层水的分布与运动时,由于各处水温差别甚小,但绝热变化效应往往明显起来,所以用位温度分析比用现场温度更能说明问题。

(4)蒸发潜热及饱和蒸汽压

Ⅰ比蒸发潜热

使单位质量海水化为同温度的蒸汽所需的热量,称为海水的比蒸发潜热,以 L表示,单位是焦耳每千克或每克,记为J/kg 或 J/g 。 其具体量值受盐度影响很小,与纯水非常接近,可只考虑温度的影响。其计算方法有许多经验公式,迪特里希(Dietrich,1980)  给出的公式为

L=(2502.9-2.720t)×10³J/kg                                                                                                             (3-9)

适用范围为0~30℃。

       在液体物质中,水的蒸发潜热最大,海水亦然。伴随海水的蒸发,海洋不但 失去水分,同时将失去巨额热量,由水汽携带而输向大气内。这对海面的热平衡 和海上大气状况的影响很大。例如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热带气旋,其生成、维持 和不断增强的机制之一,是“暖心”的生成和维持。“暖心”最重要的热源之一,则 是海水蒸发时,所携带巨额热量的水汽进入大气后凝结而释放出来的。

海洋每年由于蒸发平均失去126cm 厚的海水,从而使气温发生剧烈的变 化,但由于海水的热容很大,从海面至3m 深的薄薄一层海水的热容就相当于地 球上大气的总热容,因此,水温变化比大气缓慢得多。

Ⅱ饱和水汽压

对于纯水而言,所谓饱和水汽压,是指水分子由水面逃出和同时回到水中的 过程达到动态平衡时,水面上水汽所具有的压力。蒸发现象的实质就是水分子 由水面逃逸而出的过程。对于海水而言,由于“盐度”存在,则单位面积海面上平 均的水分子数目要少,减少了海面上水分子的数目,因而使饱和水汽压降低,限 制了海水的蒸发。海面的蒸发量与海面上水汽的饱和差(相对于表面水温的饱 和水汽压与现场实际水汽压之差)成比例,所以海面上饱和水汽压小,就不利于 海水的蒸发。这样一来,海洋因蒸发而损失的水量和热量就相对减少了。

(5)热传导

相邻海水温度不同时,由于海水分子或海水块体的交换,会使热量由高温处 向低温处转移,这就是热传导。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热量,称为热流率,单位为“瓦特”(W) 。 单位面 积的热流率称为热流率密度,单位是瓦特每平方米,记为 W·m~² 。 其量值的大 小除与海水本身的热传导性能密切相关之外,还与垂直于该传热面方向上的温 度梯度有关,即

                                                                                                         (3-10)

式中n为热传导面的法线方向,λ为热传导系数,单位是瓦特每米每摄氏度,记为W·m-1·℃-1 。  仅由分子的随机运动引起的热传导,称为分子热传导,热传 导系数λ,为10~¹量级。例如在101325Pa气压和10℃时,纯水的λ=0.582W·m¹·C-1,30℃时,λ=0.607W·m-1·℃-1,即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水的热传 导系数在液体中除水银之外是最大的。由于水的比热容很大,所以尽管其热导 性好,但水温的变化相当迟缓。海水的热导系数λ,比纯水的稍低,且随盐度的增大略有减小。λ主要与海水的性质有关。

若海水的热传导是由海水块体的随机运动所引起,则称为涡动热传导或湍流热传导。涡动热传导系数λA主要和海水的运动状况有关。因此,在不同季节、不同海域中,λA 有较大差别,其量级一般为10²~10³。所以涡动热传导在海 洋的热量传输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而分子热传导只占次要地位。例如,据计算,在温度0℃的海洋中。如果海面温度保持30℃,单靠分子热传导,则需要1000 年的时间才能在300m 的深度上使温度上升到3℃。当然在讲述“双扩散”对流时,分子热传导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类似热量的传导,海洋中的盐量(浓度)也能扩散传输。同样也有分子盐扩散和涡动盐扩散两冲方式,且不同盐度的海水,其盐扩散系数也不同。大体上分子盐扩散系数仅为分子热传导系数的0.01 左右。盐扩散率表达式的形式与式 (3-10)的形式相对应。

另外,海水的动量传输的表达式,也与式(3-10)具有相似的形式。

(6)沸点升高和冰点下降

海水的沸点和冰点与盐度有关,即随着盐度的增大,沸点升高而冰点下降。 在海洋中,人们关心的是海水的冰点随温度的变化。Doherty等(1974)给出了如下关系式

tf=-0.0137-0.051990S-0.00007225S²-0.000758Z                                                                            (3-11)

式中Z 为海水的深度(m)。 在上述基础上,Millero等(1976)又提出了新的公式       

 tf=-0.0575S+1.715023×10-³S³12-2.154996×10-4S²-7.53×10-8p                                                                  (3-12)

式中 S 为实用盐度,p 的单位为帕(Pa)。

虽然海水最大密度温度 tp(max)与冰点温度 tf都随盐度的增大而降低,但前者降得更快。当S=24.695 时,两者的对应温度皆为-1.33℃,当盐 度再增大时,tp(max)就低于tf了。

(7)海水的一些力学性质

Ⅰ海水的粘滞性

当相邻两层海水作相对运动时,由于水分子的不规则运动或者海水块体的随机运动(湍流),在两层海水之间便有动量传递,从而产生切应力。

摩擦应力的大小与两层海水之间的速度梯度成比例。界面上单位面积的应力为

                                                                                                        (3-13)

式中 n 为两层海水界面的法线方向,v 为流速,μ称为动力学粘滞系数(粘度,Viscosity),单位是帕秒,记为 Pa·s;\mu /p 称为运动学粘滞系数,单位是平方米每秒,记为m²·s~1 。μ随盐度的增大略有增大,随温度的升高却迅速减小。

单纯由分子运动引起的μ的量级很小。在讨论大尺度湍流状态下的海水 运动时,其粘滞性可以忽略不计。但在描述海面、海底边界层的物理过程中以及 研究很小尺度空间的动量转换时,分子粘滞应力却起着重要作用。分子粘滞系 数只取决于海水的性质,而涡动粘滞系数则与海水的运动状态有关。

Ⅱ海水的渗透压

如果在海水与淡水之间放置一个半渗透膜,水分子可以透过,但盐分子不能透过。那么,淡水一侧的水会慢慢地渗向海水一侧,使海水一侧的压力增大,直至达到平衡状态。此时膜两边的压力差,称为渗透压。它随海水盐度的增高而增大。低盐时随温度的变化不大,而高盐时随温度的升高增幅较大。

海水渗透压对海洋生物有很大影响,因为海洋生物的细胞壁就是一种半渗透膜,不同海洋生物的细胞壁性质有别,所以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不同。这是海洋生物学家们所关注的问题。

海水与淡水之间的渗透压,依理论计算可达水位差约250m 的压力。

Ⅲ海水的表面张力

在液体的自由表面上,由于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所形成的合力,使自由表面趋向最小,这就是表面张力。海水的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增高而减小,随盐度的增大而增大。海水中杂质的增多也会使海水表面张力减小。表面张力对水面毛细波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海水的其它物理性质,诸如海水的电导性,声学与光学性质,海水的结冰等等,包括海水的密度,将在后继的章节中另外进行讨论。

4、海水密度和海水状态方程

(1)海水密度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定义为海水的密度,用符号“p” 表示,单位是千克每立 方米,记为kg·m*³ 。 它的倒数称为海水的比容,即单位质量海水的体积,单位 是立方米每千克,记为 m³·kg-',    其关系

                                                                                     (3-14)

由于海水密度是盐度、温度和压力的函数,因此,海洋学中常用p(S,t,p) 的形式书写。它表示盐度为S,温度为 t,压力为 p 条件下的海水密度。同样,比容的书写形式相应为a(S,t,p)。

海水密度一般有6~7位有效数字,且其前两位数字通常是相同的。为便于书写起见,历史上在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的情况下,曾采用 Knudsen 参量σ 与v 分别表示海水的密度与比容。即

σ =(p-1)×10³                                                                                                                  (3-15)

v=(α-0.9)×10³                                                                                                                (3-16)

例如,当p=1.02768时,对应比容 α=0.97307,      则

σ =(1.02768-1)×10³=27.68

v=(0.97307-0.9)×10³=73.07

在海面(p=0)    海水密度仅为盐度和温度的函数,此时记为

σ₁=〔p(S,t,0)-1〕×10³                                                                                                      (3-17) 

称为“条件密度”。当温度为0℃时,记为

σ0=〔p(S,0,0)-1〕×10³                                                                                                    (3-18) 

它仅是盐度的函数。                         

依海洋学国际单位制(SI),   已不再推荐使用参量σ、σt,而σt,属极力劝阻使用的符号。

(2)密度超量

由于密度单位采用千克每立方米,所以提出另一参量,称为密度超量(y), 其定义为

γ=ρ-1000kg·m-³                                                                                                             (3-19)

它与密度具有同样的单位。它与σ之间的量值相等,因此,也保持了海洋资料使用的连续性。

(3)比容偏差(异常,距常)和热比容偏差

海洋学中经常用到的不是现场比容α(S,t,p),而常使用的差值。

δ=α(S,t,p)-α(35,0,p)                                                                                                          (3-20)

δ称为比容偏差,也可将其记为δ(S,t,p)。式中α(35,0,p)  是海水盐度为35,温度0℃,海压为 p 时的比容。海洋学中还常使用热比容偏差,有人也称为热盐比容偏差,用符号△或 △(S,t)   表示。

△(S,t)=α(S,t,0)-α(35,0,0)                                                                                                        (3-21)

它表示在海面上(海压为0)的比容与盐度为35,温度为0℃时的比容偏差。

因为在浅海或1000m 以浅的海洋上层,海水的密度或比容主要取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的变化,因此常用△(S,t)作为描述海洋上层密度特征的一种参数。已知a(35,0.0)=0.97266204×10~³m³.kg~' ,由式(3-19)与(3-21)可 得

(4)海水状态方程

表层海水的密度可以直接测量,但海面以下深层的海水密度至今尚无法直接测量。然而海水密度在大尺度海洋空间的微小变化,其影响却是异乎寻常的。 因此,长期以来,海洋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便通过海水的温度、盐度  和压力间接而又力求精确地来计算海水的现场密度。

海水状态方程是海水状态参数温度、盐度、压力与密度或比容之间相互关系 的数学表达式(因此有人称之为 p-V-t 关系)。依此,可根据现场实测的温度、盐度及压力来计算海水的现场密度。

海水状态方程已提出的形式为数不少,在此不一一列举,而只给出1980年 国际海水状态方程(EOS80),JPOTS  推荐从1982年1月1日启用。

Ⅰ“一个大气压国际海水状态方程”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海压为0)下,海水密度p(S,t,0)      与实用盐度S和温度 t(℃)的关系式为

p(S,t,0)=pw+AS+BS³l²+CS²                                                                                                (3-23)

式中A=8.24493×10~1-4.0899×10~3t+7.6438×10~5t²-8.2467×10-7t³+5.3875×10-9t⁴

B=-5.72466×10-3+1.0227×10-4t-1.6546×10-⁶t²

C=4.8314×10~4

而pw=999.842594+6.793952×10-²t-9.095290×10-³t²+1.001685×10-⁴t³-1.120083×10-⁶t⁴+6.536332×10-9t⁵

式3-23的适用范围是:温度-2~40℃,实用盐度0~42。

Ⅱ高压国际海水状态方程

高压下海水密度g(S,t,p)      与实用盐度S, 温度 t(℃)  和海压 p(Pa)  的关系 式为

                                                                                          (3-24)

式中 p(S,t,0)如式(3-23)所示;K(S,t,p)为割线体积模量,由下式给出:K(S,t,p)=K(S,t,0)+A·(np)+B·(np)²

其中K(S,t,0)=Kw+(54.6746-0.603459t+1.09987×10-²t²-6.1670×10-5t³)S+(7.944×10-²+1.6483×10-²t-5.3009×10-⁴t²)S³2

A=Aw+(2.2838×10-³-1.0981×10-⁵t-1.6078×!0-6z²)S+1.91075×10~⁴S³2

B=Bw+(-9.9348×10-⁷+2.0816×10-8t+9.1697×10-10t²)S

割线体积模量中的纯水项由下式给出:

Kw=19652.21+148.4206t-2.327105t²+1.360477×10-²t³-5.155288×10-⁵t⁴

Ay=3.239908+1.43713×10-³t+1.16092×10~⁴t²-5.77905×10-⁷t³

Bw=8.50935×10-⁵-6.12293×10-⁶t+5.2787×10-8t²

该方程的适应范围是:温度-2~40℃,实用盐度0~42,海压0~10°Pa, 压力匹配因数(1)n=10~5。

式(3-24)也可写成比容的计算形式

                                                                                       (3-25)

高压状态方程的一个优点是,比原有的其它形式的状态方程更为精确,用于计算海水的体积热膨胀系数或压缩系数等,精度也很高。另一优点是,方程的结构简明,能清楚地给出海水体积模量的“纯水项”,“标准大气压项”和“高压项” 这给理论研究和实验、计算带来很大的方便。将来若调整上述任一项时,不会对其它项产生影响。

在式(3-24)或(3-25)中的温度皆采用1968年国际实用温标(IPTS-68),1990年国际温标(ITS-90)     与其有如下关系

t90=0.99976t68或t68=1.00024t90

t68与t90除在0℃之外,是有差别的。如以上所提到的纯水的冰点为0℃,严格 说应是0.010℃(IPTS-68或 ITS-90),沸点为100℃(IPTS-68),但 用 ITS-90时则为99.974℃;相应地,其最大密度时的温度变为(3.984±0.005)℃(t90)。鉴于ITS-90    温标的公布,国际海水状态方程中的温度,应相应地由t68换为t90。

Ⅲ海水状态方程的应用

除可直接用于计算海水的密度外,尚可利用它计算海水的热膨胀系数、压缩系数、声速、绝热梯度、位温、比容偏差以及比热容随压力的变化等,在此不详细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考有关文献。

二、海  

由海水冻结而成的冰称为海冰。但在海洋中所见到的冰,除海冰之外,尚有大陆冰川、河流及湖泊流滑入海中的淡水冰,广义上把它们统称为海冰。世界大洋约有3%~4%的面积被海冰覆盖,对船舶航行、海底采矿及极地海洋考察等形成严重障碍,甚至造成灾害。它对海洋水文状况自身的影响,也成为海洋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1、海冰的形成、类型和分布

(1)海冰形成条件及过程

海冰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海水温度降至冰点并继续失热、相对冰点稍有过冷却现象并有凝结核存在。海水最大密度温度随盐度的增大而降低的速率比其冰点随盐度增大而降低的速率快,当盐度低于24.695时,结冰情况与淡水相同;当盐度高于24.695时(海水盐度通常如此),海水冰点高于最大密度温度,因此,即使海面降 至冰点,但由于增密所引起的对流混合仍不停止,因此只有当对流混合层的温度  同时到达冰点时,海水才会开始结冰。所以海水结冰可以从海面至对流可达深  度内同时开始。也正因为如此,海冰一旦形成,便会浮上海面,形成很厚的冰层。

海水的结冰,主要是纯水的冻结,会将盐分大部排出冰外,而增大了冰下海水的盐度,加强了冰下海水的对流和进一步降低了冰点,又兼冰层阻碍了其下海水热量的散失,因而大大地减缓了冰下海水继续冻结的速度。

(2)海冰的分类

Ⅰ按结冰过程的发展阶段可将其分为:初生冰最初形成的海冰,都是针状或薄片状的细小冰晶;大量冰晶凝结,聚集形成粘糊状或海绵状冰,在温度接近冰点的海面上降雪,可不融化而直接形成粘糊状冰。在波动的海面上,结冰过程比较缓慢,但形成的冰比较坚韧,冻结成所谓莲叶冰。

尼罗冰初生冰继续增长,冻结成厚度10cm 左右有弹性的薄冰层,在外力的作用下,易弯曲,易被折碎成长方形冰块。

饼状冰破碎的薄冰片,在外力的作用下互相碰撞、挤压,边缘上升,形成直径为30cm 至 3m,厚度在10cm 左右的圆形冰盘。在平静的海面上,也可由初生冰直接形成。

初期冰由尼罗冰或冰饼直接冻结一起而形成厚约10~30cm 的冰层。多呈灰白色。一年冰  由初期冰发展而成的厚冰,厚度为30cm 至 3m 。时间不超过一个冬季。老年冰至少经过一个夏季而未融化的冰。其特征是,表面比一年冰平滑。

Ⅱ按海冰的运动状态可分为固定冰和流冰两类。固定冰是与海岸、岛屿或海底冻结在一起的冰。当潮位变化时,能随之发生升降运动。其宽度可从海岸向外延伸数米甚至数百千米。海面以上高于2m的固定冰称为冰架;而附在海岸上狭窄的固定冰带,不能随潮汐升降,是固定冰流走的残留部分,称为冰脚。 搁浅冰也是固定冰的一种。流(浮)冰,自由浮在海面上,能随风、流漂移的冰称为流冰。它可由大小不、厚度各异的冰块形成,但由大陆冰川或冰架断裂后滑入海洋且高出海面5m 以上的巨大冰体——冰山,不在其列。

流冰面积小于海面1/10~1/8者,可以自由航行的海区称为开阔水面;当没 有流冰,即使出现冰山也称为无冰区;密度4/10~6/10者称为稀疏流冰,流冰一 般不连接;密度7/10以上称为密集(接)流冰。在某些条件下,例如流冰搁浅相 五.挤压可形成冰脊或冰丘,有时高达20余米。

(3)海冰的分布

海冰和冰山是高纬海区特有的海洋水文现象。北冰洋终年被海冰覆盖,覆冰面积每年3~4月最大,约占北半球面积的5%;8~9月最小,约为最大覆冰面 积的3/4;多年冰的厚度一般为3~4m。流冰主要绕洋盆边缘运动,其冰界线的平均位置约在58°N 。格陵兰是北半球主要的冰山发源地,每年约有7500座冰山由此进入海洋,仅随拉布拉多寒流进入大西洋的就有388座/年,其中约5%到达48°N,0.5%可达42°N。冰山的平均界限为40°N。个别冰山曾穿过湾流抵 31°N海域。在北冰洋边缘的附属海,还有白令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波罗的 海以及中国的渤海和黄海每年冬季都有海冰出现。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冰库,周围海域终年被冰覆盖,暖季(3~4月)覆冰面积为(2~4)×10°km², 寒季(9月)达(18~20)×10km² 。南极大陆周围为固定冰架,一年冰的厚度多为1~2m;在南太平洋和印度洋流冰界分别在 50°~55°S和45°~55°S 之间,南大西洋则更偏北,在43°~55°S 之间。南大洋海域经常有22万座冰山在海上游弋,曾观测到长335km,宽97km 的大冰山。南 大洋中冰山的平均寿命为13年,是北半球冰山平均寿命的4倍多。

冰山和流冰的漂移方向主要受风和海流共同制约。无风时,其漂移方向与 速率大致与海流相同;单纯由风引起的漂移速度约为风速的1/50~1/40;方向则偏风矢量之左(南半球)或右方(北半球);在强潮流区,主要受潮流制约。

2、海冰的物理性质

(1)海冰的盐度

海冰的盐度是指其融化后海水的盐度, 一般为3~7左右。

海水结冰时,是其中的水冻结,而将其中的盐分排挤出来,部分来不及流走 的盐分以卤汁的形式被包围在冰晶之间的空隙里形成“盐泡”。此外,海水结冰时,还将来不及逸出的气体包围在冰晶之间,形成“气泡”。因此,海冰实际上是淡水冰晶、卤汁和气泡的混合物。

海冰盐度的高低取决于冻结前海水的盐度、冻结的速度和冰龄等因素。冻 结前海水的盐度越高,海冰的盐度可能也高。在南极大陆附近海域测得的海冰 盐度高达22~23。结冰时气温越低,结冰速度越快,来不及流出而被包围进冰晶中的卤汁就越多,海冰的盐度自然要大。在冰层中,由于下层结冰的速度比上 层要慢,故盐度随深度的加大而降低。当海冰经过夏季时,冰面融化也会使冰中 卤汁流出,导致盐度降低,在极地的多年老冰中,盐度几乎为零。

(2)海冰的密度

纯水冰0℃时的密度一般为917kg.m-3,   海冰中因为含有气泡,密度一般低  于此值,新冰的密度大致为914~915kg.m-³ 。冰龄越长,由于冰中卤汁渗出, 密度则越小。夏末时的海冰密度可降至860kg.m-3 左右。由于海冰密度比海水小,所以它总是浮在海面上。

(3)海冰的热性质和其它物理性质

海冰的比热容比纯水冰大,且随盐度的增高而增大。纯水冰的比热容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而海冰则随温度的降低有所降低。在低温时,由于其含卤汁少, 因此随温度和盐度的变化都不大,接近于纯水冰的比热。但在高温时,特别在冰点附近(-2℃),由于海冰中的卤水随温度的升降有相变,即降温时卤水中的纯水结冰析出,升温时冰融化进入卤水之中,从而使其比热容分别有所减小和增 大。其减小和增大值因其盐度而有极大差异,低盐时其比热容小,而高盐时其比热容将比纯水冰大数倍,甚至十几倍。

海冰的融解潜热也比纯水冰的大。海冰的热传导系数比纯水冰小,因为海冰中含有气泡,而空气的热传导系数是很小的。海冰的热传导系数略大于海水的分子热传导系数,因而海冰限制了海洋向大气的热量输送,而且也使海洋的蒸发失热大为减少,从而形成了海洋的保护层。

由于海冰上部的空隙比下层的空隙多,所以其热导系数也随深度,即由冰面向下的厚度而增大,超过1m 的海冰其热传导系数就与纯水冰相差不大,在表面附近约为纯水冰的1/3左右。

海冰的热膨胀系数随海冰的温度和盐度而变化。对低盐海冰,随着温度的降低,它开始是膨胀,继之变为收缩。由膨胀变为收缩的临界温度值随海冰盐度的增加而降低。对于高盐海冰,随温度降低始终是膨胀的,但膨胀系数越来越小。

海冰的抗压强度约为纯水冰的3/4,这显然是因其存在许多空隙造成的。海冰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远比海水的大,海水的反射率平均只有0.07,而海冰可高达0.5~0.7。由于海冰的覆盖面积比陆冰还大,故其反射的能量无论对海洋自身或者气候状况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

3、海冰与海况

(1)对海洋水文要素铅直分布的影响

由于结冰过程中存在的海水铅直对流混合常达到相当大的深度,在浅水区可直达海底,从而导致所有海洋水文要素的铅直分布较为均匀。这一过程又能把表层高溶解氧的海水向下输送,同时把底层富含浮游植物所需要的营养盐类 的肥沃海水输送到表层,有利于生物的大量繁殖。因此,有结冰的海域,特别是极地海区往往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例如南极的鳞虾和鲸渔场闻名世界,与此即有直接关系。融冰时,表层会形成暖而淡的水层覆盖在高盐的冷水之上,出现密度跃层,这又会影响各种水文要素的铅直分布和上下水交换。

(2)对海兴动力现象的影响

海冰的存在对潮汐、潮流的影响极大,它将阻尼潮位的降落和潮流的运动, 减小潮差和流速;同样,海冰也将使波高减小,阻碍海浪的传播等。

(3)对海水热状况的影响

当海面有海冰存在时,海水通心蒸发和湍流等途径与大气所进行的热交换 大为减少,同时由于海冰的热传导性极差,对海洋起着“皮袄”的作用。海冰对太 阳辐射能的反射率大,以及其融解潜热高等,都能制约海水温度的变化,所以在极地海域水温年变幅只有1℃左右。

(4)极地海区形成大洋底层水

特别在南极大陆架上海水的大量冻结,使冰下海水具有增盐、低温从而高密的特性,它沿陆架向下滑沉可至底层,形成所谓南极底层水,并向三大洋散布,从 而对海洋水文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总之,海冰不仅对海洋水文状况自身,对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它能直接封锁港口和航道, 阻断海上运输,毁坏海洋工程设施和船只;俄罗斯北方航线的某些区段,每年通 航期仅有2~4个月。冰山更是航海的大敌,45000吨的“泰坦尼克”号大型豪华 游船,就是在1912年4月14日凌晨在北大西洋被冰山撞沉的,使1500余人遇 难。中国的海冰也能造成灾害,1969年2~3月间,渤海曾发生严重冰封,除了 海峡附近外,渤海几乎全被冰覆盖,港口封冻,航道阻塞,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被冰推倒,海上航船被冰破坏,万吨级的货轮被冰挟持,随冰漂流达4天之久,海上活动几乎全部停止。在1936年和1947年也曾发生过相当严重的冰情。

20世纪40年代以来,高纬沿海国家相继开展了海冰观测和研究工作,发布冰山险情和海冰预报。目前,利用岸站、船舶、飞机、浮冰漂流站、雷达及卫星等多种途径对海冰和冰山进行观测,并利用数理统计、天气学和动力学数值方法发布海冰的长、中、短期预报。中国目前也已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

三、世界大洋的热量与水量平衡

世界大洋中的温度、盐度和密度是海洋学中极为重要的三个基本物理参量。 可以说海洋中的一切现象几乎都与它们有密切的关系。而海洋中热量与水量的收支情况则是制约其分布与变化的最重要因素。

1、海面热收支

(1)通过海面进入海洋的太阳辐射能Qs

世界大洋中的热量来自太阳辐射能,它们几乎全部通过海气界面到达海洋。 通过海底向大洋输送的热量,除在个别热活动比较强烈的区域外,影响不大;由 于海洋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裂变以及生物、化学过程与海水运动所释放出来的热 能更是微不足道,因此,对整个世界大洋而言,在考虑其热平衡时都可忽略不计。 当然,在研究极小尺度的海洋空间时,有时则另当别论。

海洋学研究表明,在几十年至几百年的时间尺度内,就整个世界大洋平均温 度而言,并未发现它的变化,因此,可以认为海洋中获得的热量应与支出的热量相同。而这种收入与支出又主要是通过海面进行的。

通过海面热收支的主要因子有,太阳辐射(Qs) 、海面有效回辐射(Qb) 、 蒸发或凝结潜热(Qe) 以及海气之间的感热交换(Qn) 。 即

Qw=Qs-Qb±Qe±Qn                                                                                                           (3-26) 

Qw 为通过海面的热收支余项。把世界大洋作为一个整体,长期而言,应有 Qw=0,   但对局部海区,在短时期内,例如1天,1个月或1个季度,则 Qw≠0;Qw>0  时海水净得到热量,反之,Qw<0时,海洋失去热量。对于特定海域,尚需考虑降水、大陆径流及结冰与融冰等因素的影响。

(1)通过海面进人海洋的太阳辐射能 Qs

太阳表面温度高达6000K 以上,它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太空辐射巨大的能 量。太阳辐射也是地球的最主要的能量源泉。地球每年接受太阳辐射能量约为 5.5×1024J,相当于人类全年消耗各种能源的8.7万倍。

太阳辐射能量的99.9%集中在0.2~10.0μm 波段内,其中可见光0.40~ 0.76μm部分的能量占44%,红外部分(>0 . 76μm)  占 47 % , 紫 外 部 分 (<0.40μm)占9%。

地球在地日平均距离处,和太阳光线垂直的大气上界的单位面积、单位时间 接受的总辐射能称为太阳常数,记为 So, 其值为

So=1367±7W·m-2                                                                                                                 (3-27)

因为地球近似为圆球形,故全球平均值只有 S₀ 的1/4。当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紫外部分的能量绝大部分被臭氧吸收;红外部分的 能量也被大气中的水汽、CO₂ 等部分吸收。同时部分能量又被大气中的分子、微粒等散射,而其中的一部分也可到达海洋。因此射达海面的太阳总辐射是太阳 直达辐射和散射辐射两部分之和。

根据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任何高于0K的物体都能以辐射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它与绝对温度 Tk 的4次方成正比,即

E=FσTK  ^4                                                                                                                (3-28)

式中σ称为 Stefan-Boltzmann 常数,

σ=5.67051×10-8W·m 2·K~4                                                                                                 (3-29)

F 为辐射体的透明系数。对绝对黑体,F=1,   绝对透明体,F=0。

辐射能量最大的波长与辐射体表面的绝对温度 Tk 成反比,由恩维定律给 出:

λ=C/Tk                                                                                                                  (3-30) 

式中C=2898(μm·K) 。由式(3-30)可计算出太阳辐射能最强的波长为 0.475μm,故称短波辐射。它对应于可见光中的青光波段。到达海面的太阳辐射与大气透明度和天空中的云量、云状以及太阳高度 H (太阳光线与地球观测点的切线之间的夹角)有关。平均而言,它只有太阳常数 的一半。到达海面的太阳辐射又有部分被海面反射到大气中去。因此,真正进入海洋的部分可由经验公式

Qs =Qso(1-0.7C)(1-As)                                                                                                  (3-31)

计算。式中 Qso 为晴空无云时到达海面的总辐射;C 为云量(0~1);As 为海面反射率,即从海面反射的入射辐射与到达海面总辐射之比,它与太阳高度与海面状况有关。平均而言,As只有7%,然而在高纬海区,由于冰雪覆盖以及太阳高度低,所以As值大;而在低纬海区则相反。

若考虑到太阳高度的变化对到达海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强度的影响,有如 下公式进行计算

QH=Qs·sinH                                                                                                          (3-32)

可见,一年中在低纬海区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要大于高纬海区;同理,在一天内,中 午前后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要大于早、晚。

太阳辐射总量在一个月或一年中的分布变化,对整个世界大洋水温的分布 与变化有极大的影响。以6月份代表北半球夏季,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变低,因此海洋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少,但其日照时间却随纬度的增高而加长,两者对辐射量的作用是相反的。因此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分布差异不显著。换言之,即梯度较小:12月份可代表北半球的冬季,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增高迅速变低,甚至在北 极圈内出现24小时黑夜,即无日照。两者的共同作用,使辐射总量随纬度的增高迅速减少。也就是说,从赤道到高纬之间辐射量的梯度很大。辐射量的这种冬夏变化是导致北半球大洋水温南北方向的梯度冬季大于夏季的主要原因。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月总辐射量的最大值出现在副热带海域。这…方面与 太阳高度大相对应,同时又因为在副热带高压区云量少有直接关系。在赤道海 域却由于云量较多而影响了辐射量,因此相对较低。在高纬海区尽管夏季的辐 射量大,但由于冰雪的融化,消耗了大量的热量,所以水温仍然很低,在·年中不 会引起很大变幅。

(2)海面有效回辐射

海洋在吸收太阳短波辐射的同时,也要向大气辐射能量,世界大洋表层的平 均温度为17.4℃,根据恩维定律,它向大气辐射最强的波长

λ=2898/(273+17.4)÷10(μm)                                                                                                   (3-33)

因此称为长波辐射。而海洋辐射的能量90%以上集中在4~80μm范围之内。

海面向大气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为大气中的水汽和CO₂ 所吸收,连同大气直接从太阳辐中吸收的能量,同时也以长波的形式向四周辐射,向上部分进入太 空,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回辐射,几乎全部被海洋吸收。所谓海面有效回辐射,即指海面的长波辐射与大气回辐射(长波)之差。

大气的平均温度为13.7℃,比海面温度低。根据式(3-28),视海面近似为 绝对黑体,即 F≈1;   大气为半透明体,即 F<1 。 因此,海面的长波辐射要比大气 回辐射的量值大,交换的结果恒为海洋失去热量。海面有效回辐射主要取决于海面水温,海上的水汽含量和云的特征。

当相对湿度一定时,海面有效回辐射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 因为当海面温度升高时,虽然海面的长波辐射增大,但与此同时,海面上的水汽 量也增加,而且随温度的升高呈指数性增加,结果大气回辐射比海面长波辐射增  大得快,从而使海面有效回辐射减小。同理,当温度一定时,随相对湿度的增大, 海面有效回辐射也减小。

当天空有云时,大气回辐射强,海面有效回辐射减小。这正是在冬季早晨阴 天时比晴天时暖和的原因。

由于海面水温和海面上层的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和年度变化相对较小,因此海面有效回辐射的地理变化和季节变化比较小。平均而言,全球的太阳辐射 Qs 比海面有效回辐射Qb 大,故 Qs-Qb>0,这部分热盈余称为辐射平衡。归根结底,它又以其它方式返回大气。

海面有效回辐射的计算方法,常用经验公式给出。尽管形式各异,但其参数都离不开与湿度、温度及云有关的因子。

(3)蒸发耗热 Qe

蒸发和水汽凝结本来是可逆过程。海面蒸发,使海水变成水汽进入大气,海洋中的部分热量以潜热的形式被带入大气,海洋失去热量;当大气中水汽凝结时,又将热量释放出来,但这部分热量却几乎全部留在大气中,成为大气的热源之一。因此蒸发只能使海洋耗热。

平均而言,海洋每年蒸发掉约126cm 厚的海水,由于海水的蒸发潜热很大,所以蒸发使海洋失去巨额热量。据计算,约占世界大洋辐射平衡热盈余的90%。当然,大洋不同海域的蒸发耗热不同,这主要由其蒸发量不同所致。蒸发的速率与近海面空气层中水汽的铅直梯度成比例。通常,紧贴海面的水汽含量可视为是饱和的,如果其上部气层中的水汽量越少,则越有利于水汽向上扩散,从而使蒸发得以继续进行。因此,海面上部气层中在铅直方向上的水汽压差,是维持海水蒸发的先决条件。海面水温(tu)  与近海面气层的温度(ta)  差与蒸发的速率有着密切关系。

当tw>ta时,由于海洋向大气传导热量,使近海面气温升高,从而发生热力对流,结果将水汽源源向上输送,而上部水汽含量较少、温度较低的空气下沉至海面;与此同时,海面降温、增密下沉,其下的相对高温水上升至海面。这一过程维持着海气温差的继续存在。因此,由于tu>ta所引起的海气中的热力对流过程使蒸发不断地进行。

当tw<ta时,由于大气向海洋传导热量,使近海面气温降低,导致气层的层结稳定,同样海面升温,也产生稳定层结。由于近海面的水汽不能迅速地向上输送,甚至发生凝结,以致蒸发停止。

青岛近海在春末夏初的海雾,就是由于暖空气流过冷海面所形成的。在秋末冬初,正好相反,因此也是一年中蒸发最强的季节。

在实际海洋的蒸发过程中,风对上述蒸发的物理过程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海面上的风,实际上是以湍流形式存在的,它一方面极大地加强了海气之间的热传导,同时又将近海面水汽迅速地向外输送,它对蒸发的加速,远远超过单纯由 上述物理过程的贡献。同时,风所引起的海浪,又增大了海洋的蒸发面,甚至当 波浪破碎时,直接将海水输向大气。

海洋蒸发耗热理论上可由下式计算,即

Qe=L×E                                                                                                                 (3-34) 

式中 L 为蒸发潜热,E为蒸发量。但海面蒸发量难以直接测量,因而多借助于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布德科提出如下经验公式

E=k(eo-es)W                                                                                                            (3-35)

式中 E 为蒸发量;eo 与 e₂ 分别为依海面水温计算的水汽压与在Zm 高处依气温计算的水汽压。W  为风速;k 为一系数,它与风速有关。

大洋上的蒸发速率是不均匀的,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赤道海域蒸发量较小,因为那里空气中相对湿度大而风速又小;高纬海区由于气温低,大气容纳的水汽量小,因而蒸发量也小;副热带海区和信风带,空气干燥、气温高,风速大, 所以蒸发量大;特别在大西洋湾流区和太平洋黑潮区出现极大值,其原因是暖流北上到中纬海域,水温远高于气温,尤其冬季又盛行偏北风,所以蒸发特别强烈。

就季节变化而言,一般冬季大于夏季,这主要由于冬季水温高于气温,空气层结不稳定,且冬季风速较大所致。

(4)海洋与大气的感热交换Qn

由于海洋表层水温和气温一般是不相等的,所以两者之间通过热传导也有 热量交换。这一交换过程主要受制于两个因素:海面风速和海一气温差。其交 换的物理机制同3中所述。

当然,不同海区和不同季节,海一气的感热交换有明显差别。冬季盛行寒冷气流,出现较大的向上的热通量,特别是在湾流、黑潮经过的中纬海域和高纬的海面上更是如此;夏季感热交换通常是相当小的;在寒流及上升流区可出现向下的热通量。

平均而言,世界大洋通过感热交换向大气输送热量,相当于辐射平衡热盈余的10%。在一些海洋学书刊中将感热交换 Qh与蒸发耗热Qe之比称为鲍恩比。 它是计算海洋热平衡的一个重要参数。

(5)海面热收支随纬度的变化

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的分布如图3-8所示。(Qs-Qb) 为 通过海面进入海水的净辐射量。在25°N~20°S之间最大,然后随纬度的增高而 急剧减少。蒸发所耗热量 Q。的量级与(Qs-Q)相当,在中、高纬度的变化趋 势也极为相似,但在低纬热带海区,则由于海面上湿度大,蒸发量显著低于副热 带海区,因此导致蒸发耗热 Q。呈双峰分布形式。由图还可看出,海一气感热交 换 Q 随纬度变化不大,且量值较小。各热收支分量合成的结果如图中 Q, 所 示,其变化十分显著。从23°N~18°S 的热带海域热平衡余项 Q, 为正,即海水 有净的热收入;由此向两极方向的中、高纬海域 Q, 皆为负,即海水有净的热量 支出。

全年平均有热量净收入的海域,由于热量的积累,水温应不断升高,反之在热量有净支出的海域水温应不断降低,但事实并非如此。虽然热带海区表层水 温比中高纬温带与寒带海域的水温明显高,但它们的年际变化却不大。这一事 实说明在大洋内部必然存在着自低纬向中高纬的热量输送。这是由大洋径向环流来完成的。

图3-8 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的分布

2、海洋内部的热交换

如上所述,对整个世界大洋而言,其热收支应该相等,但对局部海域而言,在不同的时段内其热收支并不一定平衡。这就涉及到通过海一气界面所进行的热 交换的余额在海洋为部如何重新分配的问题。海洋内部的热交换方式可由诸多因素引起,但其表现形式无非是在铅直方 向上和水平方向上的热量输运。

(1)在铅直方向上的热输运(Qz)

主要是通过湍流进行的,它是通过海面上的风、浪和流等引起的涡动混合,把海面的热量向下输送的。由于湍流混合在一年四季中,在任何海域都能发生,因此它是海洋内部铅直热交换的主要角色。 一般说来,它的作用多是将海水表层所吸收的辐射能向海 洋深层输送。在海面有净热量支出的海域,往往由于降温增密作用引起对流,对流的结果却使热量向上输送。

当然,海洋中铅直方向上的热交换尚有其它因素引起,如埃克曼抽吸和大风卷吸作用能导致下层冷水上涌;在有升、降流的海域,尽管其速度只有10~6~10~4m/s 的速度,但由于其常年存在,所输运的热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从而导致升、降流区的水温出现异常分布,等等,这在研究局部海域的热平衡时,无疑是不可轻易忽视的。

(2)在水平方向上的热输送(QA)

主要是通过海流来完成的。在海洋内部水平方向上的热输运是相当可观 的。单位时间内通过与海流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上所输送的热量

q=C_{p}\rho V_{t}                                                                                                             (3-36)

式中V 为流速,cp、ρ、t 分别为海水的定压比热、密度和温度。可见海流所输送的热量除与流速有关外,还由水温高低决定。但是,影响海流流经海区热状况变化的关键却不是水温绝对值的高低,而是在海流方向上的水温梯度 (n为海流方向)。即有

 Q_{A}=-C_{p}\rho V\frac{\partial t}{\partial n}                                                                                                       (3-36)

式中负号说明热量输送方向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

整个世界大洋的海面热平衡呈纬向带状分布,从而水温分布亦相似。因此, 海流在大洋中水平方向的热输送,沿经向最为明显。

(3)海洋中的全热量平衡

式(3-26)给出了通过海面的热平衡方程,在此基础上再同时考虑到海洋内 部的热交换,即有

Q=Qs-Qo±Q±Qn±Qz±QA                                                                                             (3-37)  

该式称为海洋全热量平衡方程。它适用于任何时段和局部海区的热平衡计算。 一般而言,方程中右端各项的代数和

Qt≠0                                                                                                              (3-38)   

当Qt>0时,海水有净的热量收入,水温将升高;反之,当 Qt<0   时,水温将降 低,Ω,的绝对值越大时,则相应地升温或降温的速率将越快。当 Qt 由正值转 为页直时,此 Qt=0, 对应于温度的极大值;反之当 Qt由负值转为正值,Qt=0 时,则为水温极小值。

3、海洋中的水平衡

海洋与外界还不断地进行水量交换。对整个世界大洋而言,也存在着水量 收支平衡的关系,但它与海洋热平衡有着质的差异。海洋的热量基本上只靠太 阳辐射这一外部热源输入,然后在各种过程的制约下,得以达成某种平衡。而海 洋中水量平衡却不然,水的来源及支出都是在地球系统自身之内进行循环的,所 以又称为水循环,而海洋热平衡却不能称为热量循环。海洋中的水量收支影响 着盐度的分布与变化。

(1)影响水平衡的因子

海洋中水的收入主要靠降水(Precipitation) 、陆地径流(Runoff) 和融冰;支出则主要是蒸发和结冰。

1、蒸发  蒸发不仅使海洋失去热量,同时又使海洋失去水量。据计算,海洋每年失去的水量:为(440~454)×10³km³。蒸发将使海洋每年下降124~ 126cm。由图3-9可见,蒸发在海洋中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赤道附近小,南、北副热带海域出现两个极大值,蒸发量可达140cm,  向高纬迅速减小,至两极海域不足10cme

2、降水  降水是海洋水收入的最重要因子。每年可达(411~416)× 10³km³,但其分布也是不均匀的。由图3-9可见,在赤道附近的热带海域降水量最大,年平均降水量可达180cm 以上,在副热带海域降至60cm 左右,而南北 两半球的极锋附近又显著增多,然后向极方向迅速减少。它与蒸发量之间,除大 于50°的高纬海域外,其变化曲线几乎是反位相的。因为它们是海洋水量支出与收入的主要影响因子,可想而知,必对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产生巨大的影响。

3、大陆径流  大陆径流,包括地下水入海是海洋水量收入的另一重要因子。其分布在世界各大洋中也是极不均匀的。进入各大洋的径流量最大的要算大西洋,其中仅亚马孙河就几乎占全世界径流量的20%;另外尚有刚果河,密西西比河及欧洲许多河流的流入,致使大西洋的入海淡水居世界之首。它们可使大西洋平均洋面上升23cm/a 。印度洋次之。对太平洋来说,注入最大的河流是中国的长江,但其径流量只及亚马孙河的18.9%,由于太平洋面积广阔,所有陆地径流量平均只能使其水面上升7cm/a。

4、结冰与融冰  结冰与融冰是海洋水平衡中的可逆过程。海冰被海水冲击到陆地上使海洋失去水量,相反,冻结在陆地上冰的融化会使海洋水量增加。

降水差(E-P)和盐度(S) 的经向分布(据 Wüst,1954)如果被冻结在陆地上的冰全部融化流入海洋,将使海平面上升66m 。就目前而言,结冰与融冰的量基本上是平衡的。但在个别海域,不同季节,不平衡的情况仍然存在。例如,在南极大陆上的冰川,以每天1m 的速度向海洋推进,断裂入 海后形成巨大的冰山;北极海域的格陵兰岛也是冰山发源地,这些冰山终将融化,对局部海域水平衡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2)水量平衡方程

对整个世界大洋而言,水量的收支应该是平衡的。但对局部海域而言,不一 定时时都能平衡,从而导致水位的上升或下降,这又会引起海水的流动,以达到 水量与水位的调整。考虑到海洋中水量收支的各种因素,其全水量平衡方程可 写为下列形式

q=P+R+M+Ui-E-F-Uo                                                                                                       (3-39) 

式中 P为降水,R为陆地径流,M(Melt)为融冰,Ui(In)  为海流及混合使海域获得的水量,E(Evapotation)为蒸发,F(Freeze)  为结冰,U₀(Out)  为海流及混合使 海洋失去的水量,余项q 为研究海域在某时段内水量交换的盈余(q>0)或亏损 (q<0)。

对整个世界大洋而言,结冰(F) 与融冰(M) 是可逆过程,相互抵消,由海流混合带入的水量(U;)  和带走的水量(Uo)  也应相等,因此有

q=P+R-E                                                                                                             (3-40)

该式对某些特定海域有时也可直接引用。因为在大多数海域可不考虑结冰与融 冰的影响;在具有封闭环流的海域内,例如某一海湾中,可视为 Ui=Uo。                         

式(3-40)表明,大陆径流、蒸发和降水三个因子是决定世界大洋水量平衡 的基本因子。布速科(1974)计算,就世界大洋总平均而言,R=12cm/a,P=114cm/a,E=126cm/a,     故 q=0。

当然对某个大洋,只考虑P、R和E三项,就不能保持 q=0。如太平洋因降水与径流之和大于蒸发,水量有盈余;大西洋则因蒸发大于降水与径流之和,导致水位损失12cm/a;北冰洋因蒸发少,径流多而有水量盈余。因此,大西洋需要太平洋和北冰洋的水进行补充。

海洋中水量盈余将使盐度减小,反之使盐度增大。在大洋的东西两边,由于流向相反,它们对盐度的影响,平均后基本可以抵消,而大洋中部,由于径流的影响很小,因而表层盐度随纬度的变化,就基本上受制于蒸发与降水之差(E-P)的变化了。乌斯特(1954)发现,在60°S~40°N大洋表面盐度分布与(E-P)的经向分布十分相似,并给出如下公式

S=34.47+0.0150(E-P)               10°N~40°N

S=34.92+0.0125(E-P)               60°S~10°N

说明盐度与(E-P)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四、世界大洋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和水团

1、海洋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与变化

世界大洋的温度、盐度和密度的时空分布和变化,是海洋学研究最基本的内 容之一。它几乎与海洋中所有现象都有密切的联系。

从宏观上看,世界大洋中温、盐、密度场的基本特征是,在表层大致沿纬向呈 带状分布,即东—西方向上量值的差异相对很小;而在经向,即南—北方向上的 变化却十分显著。在铅直方向上,基本呈层化状态,且随深度的增加其水平差异 逐渐缩小,至深层其温、盐、密的分布均匀。它们在铅直方向上的变化相对水平 方向上要大得多,因为大洋的水平尺度比其深度要大几百倍至几千倍。图3-10 为大洋表面温、盐、密度平均值随纬度的变化。

(1)海洋温度的分布与变化

对整个世界大洋而言,约75%的水体温度在0~6℃之间,50%的水体温度 在1.3~3.8℃之间,整体水温平均为3.8℃。其中,太平洋平均为3.7℃,大西 洋4.0℃,印度洋为3.8℃。

当然,世界大洋中的水温,因时因地而异,比上述平均状况要复杂得多,且一 般难以用解析表达式给出。因此,通常多借助于平面图、剖面图,用绘制等值线的方法,以及绘制铅直分布曲线,时间变化曲线等,将其三维时空结构分解成二 维或者一维的结构,通过分析加以综合,从而形成对整个温度场的认识。这种研 究方法同样适应于对盐度、密度场和其它现象的研究。

Ⅰ海洋水温的平面(水平)分布

1、大洋表层的水温分在  进入海洋中的太阳辐射能,除很少部分返回大气 外,余者全被海水吸收,转化为海水的热能。其中约60%的辐射能被1m 厚的表层吸收,因此海洋表层水温较高。

大洋表层水温的分和,主要决定于太阳想射的分布和大洋环流两个因子。在极地海域结冰与融冲的影响也起重要作用。大洋表层水温变化于-2~30℃之间,年平均值为17.4℃。太平洋最高,平均为19.1℃;印度洋次之,为17.0℃;大西洋为16.9℃。相比各大洋的总平均 温度而言,大洋表层退相当温暖的。

各大洋表层水盛的差异,是由其所处地理位置、大洋形状以及大洋环流的配 置等因案所造成的。太平洋表层水温之所以高,主要因为它的热带和副热带的面积宽广,其表层温度高于25℃的面积约占66%;而大西洋的热带和副热带的 面积小,表层水泻高于25℃的面积仅占18%。当然,大西洋与北冰洋之间和太 平洋与北冰洋之间相比,比较畅通,也是原因之一。

大洋在南、北两半球的表层水温有明显差异。北半球 的年平均水温比南半球相同纬度带内的温度高2℃左右,尤其在大西洋南、北半球50°~70°之间特别明显,相差7℃左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南 赤道流的一部分跨越赤道进入北半球;另一方面是由于北半球的陆地阻碍了北 冰洋冷水的流入,而南半球则与南极海域直接联通。

具有如下共同特点:

1)等温线的分布,沿纬线大致呈带状分布,特别在南半球40°S 以南海域,等 温线几乎与纬圈平行,且冬季比夏季更为明显,这与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密切 相关。

2)冬季和夏季最高温度都出现在赤道附近海域,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近赤 道海域,可达28~29℃,只是在西太平洋28℃的包络面积夏季比冬季更大,且位 置偏北一些。图中的点断线表示最高水温出现的位置,称为热赤道,平均在7°N 左右。

3)由热赤道向两极,水温逐渐降低,到极圈附近降至0℃左右;在极地冰盖 之下,温度接近于对应盐度下的冰点温度。例如南极冰架之下曾有-2.1℃的 记录。

4)在两半球的副热带到温带海区,特别是北半球,等温线偏离带状分布,在  大洋西部向极地弯曲,大洋东部则向赤道方向弯曲。这种格局造成大洋西部水  温高于东部。在亚北极海区,水温分布与上述特点恰恰相反,即大洋东部较大洋西部温暖。大洋两侧水温的这种差异在北大西洋尤为明显,东西两岸的水温差, 夏季有6℃左右,冬季可达12℃之多。这种分布特点是由大洋环流造成的:在副  热带海区,大洋西部是暖流区,东部为寒流区;在亚北极海区正好相反。在南半  球的中、高纬度海域,三大洋连成一片,有著名的南极绕极流环绕南极流动,所以  东西两岸的温度差没有北半球明显。

5)在寒、暖流交汇区等温线特别密集,温度水平梯度特别大,如北大西洋的 湾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之间和北太平洋的黑潮与亲潮之间都是如此。另外在大洋暖水区和冷水区,两种水团的交界处,水温水平梯度也特别大,形成所谓极锋 (the  polar  front)。

6)冬季表层水温的分布特征与夏季相似,但水温的经线方向梯度比夏季大。

2、大洋表层以下水温的水平分布大洋表层以下,太阳辐射的直接影响迅 速减弱,环流情况也与表层不同,所以水温的分布与表层差异甚大。图3-13为 水深500m 水温的分布,显见水温的经线方向梯度明显减小,在大洋西边界流相 应海域,出现明显的高温中心。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南部高温区高于10℃,太平 洋北部高于13℃,北大西洋最高达17℃以上。

1000m 的深层上,水温的经线方向变化更小,但在北大西洋东部,由于高温 高盐的地中海水溢出直布罗陀海峡下沉,出现了大片高温区;红海和波斯湾的高 温高盐水下沉,使印度洋北部出现相应的高温区。在4000m 层,温度分布趋于 均匀,整个大洋的水温差不过3℃左右。至于底层的水温主要受南极底层水的 影响,其性质极为均匀,约0℃左右。

Ⅱ水温的铅直分布

图3-14是大西洋准经线方向断面水温分布。可以看出,水温大体上随深 度的增加呈不均匀递减。低纬海域的暖水只限于薄薄的近表层之内,其下便是 温度铅直梯度较大的水层,在不太厚的深度内,水温迅速递减,此层称为大洋主 温跃层(the   main   thermocline),相对于大洋表层随季节生消的跃层(the    seasnal thermocline)而言,又称永久性跃层(the permanent thermocline)。大洋主温跃层 以下,水温随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但梯度很小。

大洋主温跃层的深度并不是随纬度的变化而单调地升降。它在赤道海域上 升,其深度大约在300n; 左右;在副热带海域下降,在北大西洋海域(30°N 左 右),它扩展到800m 附近,在南大西洋(20°N 左右)有600m; 由副热带海域开始 向高纬度海域又逐渐上升,至亚极地可升达海面,大体呈“W”形状分布。

以主温跃层为界,其上为水温较高的暖水区,其下是水温梯度很小的冷水 区。冷、暖水区在亚极地海面的交汇处,水温梯度很大,形成极锋。极锋向极一 侧的冷水区一直扩展至海面,暖水区消失。

暖水区的表面,由于受动力(风、浪、流等)及热力(如蒸发、降温、增密等)因 素的作用,引起强烈湍流混合,从而在其上部形成一个温度铅直梯度很小,几近 均匀的水层,常称为上均匀层或上混合层(upper   mixed    layer)。上混合层的厚度 在不同海域、不同季节是有差别的。在低纬海区一般不超过100m,赤道附近只 有50~70m,赤道东部更浅些。冬季混合层加深,低纬海区可达150~200m, 中 纬地区甚至可伸展至大洋主温跃层。

在混合层的下界,特别是夏季,由于表层增温,可形成很强的跃层,称为季节 性跃层。冬季,由于表层降温,对流过程发展,混合层向下扩展,导致季节性跃层 的消失。

在极锋向极一侧,不存在永久性跃层。冬季甚至在上层会出现逆温现象,其深度可达100m 左右,夏季表层增温后,由于混合作用,在逆温层的 顶部形成一厚度不大的均匀层。因此,往往在其下界与逆温层的下界之间形成 所谓“冷中间水”,它实际是冬季冷水继续存留的结果。当然,在个别海区它也可由平流造成。

大西洋水温分布的这些特点 , 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也都存在。关于季节性跃层的生、消规律如图3-16所示。这是西北太平洋(50°N, 145°W)的实测情况。3月,跃层尚未生成,即仍然保持冬季水温的分布状态。随着表层的逐渐增 温,跃层出现,且随时间的推移,其深度逐渐变浅,但强度逐渐加大,至8月达到全年最盛时期;从9月开始,跃层强度复又逐渐减弱,且随对流混合的发展,其深度也逐渐加大,至翌年1月已近消失,尔后完全消失,恢复到冬季状态。

值得提出的是在季节跃层的生消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双跃层”现象,如图中 7月和8月的水温分布就是这样。这是由于在各次大风混合中,混合深度不同 所造成的。再者,在深海沟处有时会出现水温随深度缓升的逆温现象,这一方面可能由 于地热的影响,另外也常因为压力增大,绝热增温使然,因此在研究大洋深层海 水运动和水团分布时,最好采用位温为宜。

Ⅲ水温的变化

1、日变化  大洋中水温的日变化很小,变幅一般不超过0.3℃。影响水温日变化的主要因子为太阳辐射、内波等。在近岸海域潮流也是重要影响因子。

单纯由太阳辐射引起的水温日变化曲线,为一峰一谷型,其最高值出现在 14~15时左右,最低值则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般而言,表层水直接吸收太阳辐 射,其变幅应大于下层海水的变幅,但由于湍流混合作用,使表层热量不断向下 传播以及蒸发的耗热,故其变幅仍然很小。相比之下,晴好天气比多云天气时水 温的变幅大;平静海面比大风天气海况恶劣时的变幅大;低纬海域比高纬海域的 变幅大;夏季比冬季的变幅大;近岸海域又比外海变幅大。

由太阳辐射引起的表层水温日变化,通过海水内部的热交换向深层传播,其所及的深度不但决定于表层日变幅的大小,而且受制于水层的稳定程度。 一般而言,变幅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位相随深度的增加而落后,在50m 深度上的 日变幅已经很小,而最大值的出现时间可落后表层达10小时左右。如果在表层 以下有密度跃层存在,由于它的“屏障”作用,则会阻止日变化的向下传递。况且 内波导致跃层起伏,它所引起的温度变化常常掩盖水温的正常日变化,使其变化形式更趋复杂,水温日变幅甚至远远超过表层。

潮流对海洋水温日变化的影响,在近岸海域往往起着重要作用。由涨、落潮流所携带的近海与外海不同温度的海水,伴随潮流周期性的交替出现,它所引起水温在一天内的变化与太阳辐射引起的水温日变化叠加在一起,同样可以造成水温的复杂变化,特别在上层水温日变幅所及的深度更是如此,但在较深层次,则显现出潮流影响的特点,其变化周期与潮流性质有关。同样,深层内波的影响  也可被辨认出来。在浅海水域,常常三者同时起作用。

2、水温的年变化  大洋表层温度的年变化,主要受制于太阳辐射的年变 化,在中高纬度,表现为年周期特征;在热带海域,由于太阳在一年中两次当顶直 射,故有半年周期。水温极值出现的时间一般在太阳高度最大和最小之后的 2~3个月内。年变幅也因海域不同以及海流性质、盛行风系的年变化和结冰融 冰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

赤道海域表层水温的年变幅小于1℃,这与该海域太阳辐射年变化小有直 接关系。极地海域表层水温的年变幅也小于1℃,这与结冰融冰有关。因为当 海水结冰时,释出大翠结晶热,在结冰后,由于海冰的热传导性差,防止了海水热 量的迅速散失,所以减缓了水温的降低;夏季,由于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以及 融冰时消耗大量的融解热,因此减小了水温的增幅。年变幅最大值总是发生在 副热带海域,如大西洋的百慕大岛和亚速尔群岛附近,其变幅大于8℃,太平洋 30~40°N之间,大于9C; 而在湾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与黑潮和亲潮之间的交汇 处可高达15℃和14℃,这主要由于太阳辐射和洋流的年变化引起的。

南、北半球大洋表丽水温的年变化相比,北半球的变幅大,这与盛行风的年 变化有关,冬季来自大陆的冷空气,大大地降低了海面温度;而南半球的对应海 域,由于洋面广阔以及经线方向洋流不象北半球那样强,故年变幅较小。

在浅海、边缘海和内陆海,表层水温由于受大陆的影响,也比大洋年变幅大, 且其变化曲线不像中、高纬度那样呈现正规的正弦曲线状。例如日本海、黑海和  东海的变幅可达20℃以上,渤海和某些浅水区甚至可达28~30℃,其升温期也  往往不等于降温期。

表层以下水温的年变化,主要靠混合和海流等因子在表层以下施加影响, 一 般是随深度的增加变幅减小,且极值的出现时间也推迟。

(2)盐度的分布变化

世界大洋盐度平均值以大西洋最高,为34.90;印度洋次之,为34.76,太平洋最低,为34.62。但是其空间分布极不均匀。

Ⅰ盐度的平面分布

1、海洋表层盐度的平面分布由前所述可知,海洋表层盐度与其水量收支有着直接的关系。就大洋表层盐度的多年平均而言,其经线方向分布与蒸发、降水之差(E-P)有极为相似的变化规律(图3-9)。若将世界大洋表层的盐度分布(图3-17)和年蒸发量与降水量之差(E-P)的地理分布(图3-18)相对照,可以看出,(E-P)的高值区与低值区分别与高盐区和低盐区存在着极相似的对应关系。在大洋南、北副热带海域(E-P)呈明显的高值带状分布,其盐度也对应为高值带状区;赤道区的(E-P)  低值带,则对应盐度的低值区。

海洋表层的盐度分布比水温分布更为复杂,其总特征是:

1)基本上也具有纬线方向的带状分布特征,但从赤道向两极却呈马鞍形的双峰分布。即赤道海域,盐度较低;至副热带海域,盐度达最高值(南、北太平洋 分别达35和36以上,大西洋达37以上,印度洋也达36);从副热带向两极,盐 度逐渐降低,至两极海域降达34以下,这与极地海区结冰、融冰的影响有密切关系。但在大西洋东北部和北冰洋的挪威海、巴伦支海,其盐度值却普遍升高,则 是由于大西洋流和挪威流携带高盐水输送的结果。另外,在印度洋北部、太平洋西部和中、南美西岸这些大洋边缘海区,由于降水量远远超过蒸发量,故呈现出明显的低盐区,偏离了带状分布特征。

2)在寒暖流交汇区域和径流冲淡海区,盐度梯度特别大,这显然是由它们盐 度的显著差异造成的。其梯度在某些海域可达0.2/km 以上。

3)海洋中盐度的最高与最低值多出现在一些大洋边缘的海盆中,如红海北 部高达42.8;波斯湾和地中海在39以上,这些海区由于蒸发很强而降水与径流 却很小,同时与大洋水的交换又不畅通,故其盐度较高。而在一些降水量和径流 量远远超过蒸发量的海区,其盐度又很小,如黑海为15~23;波罗的海北部盐度最低时只有3。

4)冬季盐度的分布特征与夏季相似,只是在季风影响特别显著的海域,如孟加拉湾和南海北部地区,盐度有较大差异。夏季由于降水量很大,盐度降低;冬季降水量减少,蒸发加强,盐度增大。

平均而言,北大西洋最高(35.5),南大西洋、南太平洋次之(35.2),北太平洋最低(34.2)。这是因为大西洋沿岸无高大山脉,北大西洋蒸发的水汽经东北信风带入北太平洋释放于巴拿马湾一带。而南太平洋东海岸的安第斯山脉,却使由南太平洋西风带所携带的大量水汽上升凝结,释放于太平洋东部的智利沿岸。越过安第斯山脉以后下沉的干燥气流又加强了南大西洋的蒸发作用。印度洋副热带的高盐水,由阿古拉斯流带入南大西洋东部,使其盐度增高,但南太平洋东部,则因大量降水,使其盐度下降,故两个海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海洋表层以下盐度平面分布由于多种制约盐度因子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大逐渐减弱,所以盐度的水平差异也随深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水深500 m处,整个大洋的盐度水平差异约为2.3,高盐中心移往大洋西部。1000m深层约1.7,至2000m 深层则只有0.6。大洋深处的盐度分布几近均匀。

Ⅱ大洋盐度的铅直向分布

大洋盐度的铅直向分布与温度的铅直向分布有很大不同。

在赤道海区盐度较低的海水只涉及不大的深度。其下便是由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下沉后向赤道方向扩展的高盐水,它分布在表层之下,故称为大洋次表层水:具有大洋铅直方向上最高的盐度。从南半球副热带海面向下伸展的高盐水舌,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可越过赤道达5°N 左右,相比之下,北半球的高盐水势力较弱。高盐核心值,南大西洋高达37.2以上,南太平洋达36.0以上。

在高盐次表层水以下,是由南、北半球中高纬度表层下沉的低盐水层,称为 大洋(低盐)中层水。在南半球,它的源地是南极辐聚带,即在南纬45°~60°围绕 南极的南大洋海面。这里的低盐水下沉后,继而在500~1500 m 的深度层中向赤道方向扩展,进八三大洋的次表层水之下。在大西洋可越过赤道达20°N, 在 太平洋亦可达赤道附近,在印度洋则只限于10°S 以南。在北半球下沉的低盐 水,势力较弱。在高盐次表层水与低盐中层水之间等盐线特别密集,形成铅直方向上的盐度跃层,跃层中心(相当于35.0的等盐面)大致在300~700m的深度 上。南大西洋最为明显,跃层上、下的盐度差高达2.5,太平洋和印度洋则只差 1.0。在跃层中,盐度虽然随深度而降低,但温度也相应减低,由于温度增密作用 对盐度降密作用的补偿,其密度仍比次表层水大,所以能在次表层水下分布,同 时盐度跃层也是稳定的。

上述南半球形成的低盐水,在印度洋中只限于10°S 以南,这是因为源于红海、波斯湾的高盐水,下沉之后也在600~1600 m 的水层中向南扩展,从而阻止了南极低盐中层水的北进。就其深度而言与低盐中层水相当,因此又称其为高 盐中层水。同样,在北大西洋,由于地中海高盐水溢出后,在相当低盐中层水的 深度上,分布范围相当广阔,东北方向可达爱尔兰,西南可到海地岛,为大西洋的 高盐中层水。但在太平洋却未发现像印度洋和大西洋中那样的高盐中层水:

在低盐中层水之下,充满了在高纬海区下沉形成的深层水与底层水,盐度稍有升高。世界大洋的底层水主要源地是南极陆架上的威德尔海盆,其盐度在 34.7上下,由于温度低,密度最大,故能稳定地盘据于大洋底部。大洋深层水形 成于大西洋北部海区表层以下,由于受北大西洋流影响,盐度值稍高于底层水  它位于底层水之上,向南扩展,进入南大洋后,继而被带入其它大洋。

海水盐度随深度这种呈层状分布的根本原因是,大洋表层以下的海水都是 从不同海区表层辐聚下沉而来的,由于其源地的盐度性质各异,因而必然将其带入各深层中去,并凭借它们密度的大小,在不同深度上水平散布。当然,同时也受到大洋环流的制约。

由于海水在不同纬度带的海面下沉,这就使盐度的铅直向分布,在不同气候 带海域内形成了迥然不同的特点。图3-21 是大洋中平均盐度典型铅直向分 布。在赤道附近热带海域,表层为一深度不大,盐度较低的均匀层,约在其下 100~200m 层,出现盐度的最大值,再向下盐度复又急剧降低,至800~1000 m  层出现盐度最小值;然后,又缓慢升高,至2000 m 以深,铅直向变化已十分小了。 在副热带中、低纬海域,由于表层高盐水在此下沉,形成了一厚度约400~500 m  的高盐水层,再向下,盐度迅速减小,最小值出现在600~1000 m 水层中,继而 又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至2000m 以深,变化则甚小,直至海底。在高纬寒带 海域,表层盐度很低,但随深度的增大而递升,至2000m 以深,其分布与中、低 纬度相似,所以没有盐度最小值层出现。

Ⅲ大洋盐度的变化

1. 盐度的日变化大洋表面盐度的日变化很小,其变幅通常小于0.05。但在下层,因受内波的影响,日变幅常有大于表层者。特别在浅海,由于季节性跃 层的深度较小,内波引起的盐度变幅增大现象,可出现在更浅的水层,可达1.0 甚至更大。盐度日变化没有水温日变化那样比较规律的周期性,但在近岸受潮流影响大的海区,也常常显示出潮流的变化周期。

2. 盐度的年变化大洋盐度的年变化主要是由降水、蒸发、径流、结冰、融冰及大洋环流等因素所制约。由于上述因子都具有年变化的周期性,故盐度也相应地出现年周期变化。然而,由于上述因子在不同海域所起的作用和相对重 要性不同,致使各海区盐度变化的特征也不相同。

例如,在白令海峡和鄂霍茨克海等极地海域,由于春季融冰,表层盐度出现最低值(约在4月份前后);冬季季风引起强烈蒸发以及结冰排出盐分,使表层盐 度达一年中的最高值(12月份前后),其变幅达1.05。在一些降水和大陆径流集中的海域,夏季其盐度值常常为一年中的最低值,而冬季相反,且由于蒸发的加强使盐度出现最高值。

总之,盐度的年变化,在整个世界大洋中几无普遍规律可循,只能对具体海 域进行具体分析。

(3)海洋密度的分布变化

Ⅰ密度的水平分布

海水密度是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函数。在大洋上层,特别是表层,主要取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情况。

赤道区温度最高,盐度也较低,因而表层海水密度最小,密度超量γ约为 23kg.m-3, 由此向两极方向,密度逐渐增大。在副热带海域,虽然盐度最大,但 因温度下降不大,仍然很高,所以密度虽有增大,但没有相应地出现极大值,密度超量γ约只为26kg.m-3 。 随着纬度的增高,盐度剧降,但因水温降低引起的增 密效应比降盐减密效应更大,所以密度继续增大。最大密度出现在寒冷的极地 海区,如格陵兰海的密度超量γ达28kg.m~3  以上,南极威德尔海也达 27.9kg.m-3 以上。

随着深度的增加,密度的水平差异如同温度和盐度的水平分布相似,在不断 减小。至大洋底层则已相当均匀。

Ⅱ密度的铅直向分布

大洋中,平均而言,温度的变化对密度变化的影响要比盐度大。因此,密度随深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海水温度随着深度的分布是不均匀地递降,因 而海水的密度即随深度的增加而不均匀地增大。

在赤道至副热带的低中纬海域,与温度的上均匀层相应的一层内,密度基本上是均匀的。向下,与大洋主温跃层相对应,密度的铅直梯度也很大,此称为密 度跃层。由于主温跃层的深度在不同纬度带上的起伏,从而密跃层也有相应的分布。热带海域表层的密度小,跃层的强度大,副热带海域表面的密度增大,因 而跃层的强度就相对减弱。至极锋向极一侧,由于表层密度超量已达27kg ·  m~3左右或更大些,因此铅直向上已不再存在中、低纬海域中那种随深度迅速增密的水层。中、低纬海域密跃层以下及高纬海域中的海水密度,其铅直向变化已相当小了。

当然,在个别降水量较大的海域或在极地海域夏季融冰季节,使表面一薄层密度降低,也会形成浅而弱的密跃层。在浅海,随着季节温跃层的生消也常常存 在着密跃层的生消过程。密跃层的存在阻碍着上、下水层的交换。

海水下沉运动所能达到的深度,基本上取决于其自身密度和环流情况。由 于大洋表层的密度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增的,因此,纬度越高的表层水,下沉的深度越大。南极威德尔海的高密(27.9kg.m~3)冷水(0℃左右),可沿陆坡沉到海底,并向三大洋底部扩散;南极辐聚带的冷水则只能下沉到1000m 左右的深度 层中向北散布;副热带高盐水,因水温较高,其密度较小只能在盐度较低、温度很高的赤道海域的低密表层水之下散布。

由上可见,在海面形成的不同密度的海水是按其密度大小沿等密面(严格说 是等位密面)下沉至海洋各深层的,并且下沉后都向低纬海域扩展。因而,在低 纬海域,温度、盐度和密度在铅直方向上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洋表层经向上的分布特征。

Ⅲ海水密度的变化

凡是能影响海洋温度、盐度变化的因子都会影响海水密度的变化。

大洋密废的日变化,由于影响因子的变化小,因此微不足道。在深层有密跃 层存在时,由于内波作用,可能引起一些波动,但无明显规律可循。

其年变化规律,由于受温度、盐度年变化的影响,其综合作用也导致了密度 年变化的复杂性。

2、海洋水园

(1)水团的定义

早在1916年,B. 海兰一汉森就把水团(water   mass)这一术语引入海洋学 中。中国大百科全书(海洋卷,1987)对水团的定义是:“源地和形成机制相近,具 有相对均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及大体一致的变化趋势,而与周围海水存在 明显差异的宏大水体。”

可见,对水团内部的特征并非要求绝对相同,只是“相近”、“相对均匀”、“大 体一致”,但水团内部的特征与其周围水体相比差异则必须是“明显”的。在实际 工作中,对上述条件的掌握宽严不同,则使水团的划分有相对灵活的标准。例如,大洋水团的划分,对水团内部特征的“相近”可以从严要求,而对浅海水团的 划分应适当放宽,

水团从其源地所获得的各种特性,在运动过程中受环境变化影响或与周围海水交换、混合,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此即水团的变性,显然,浅海水团容易 变性而大洋水比较保守。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温盐特性作为分析水团的主 要指标。1916年由B. 海兰-汉森首创的温-盐图解(t-S      图解)至今仍被广 泛应用。

所谓温一盐图解,系指以温度为纵坐标,以盐度为横坐标,将测站上不同层 次的实测温、盐值对应地点在温、盐坐标系中,然后自表至底有序地把各点联结 起来的曲线(或折线)图。温-盐图解在应用中不断发展,如温一盐点聚图,温一 盐关系图等也成了常用的分析工具图。

显然,当水团内部的温、盐值完全相同时,则温-盐图解中的一个点就代表 一个水团,若水团内部的温、盐相对均匀(稍有差异),则一个密集的点簇,代表一 个水团。因此,可根据温一盐图解中点或者点簇的个数来判定水团的数目。图 5-18b 便是各大洋的温一盐图解。

(2)水团的分析方法

水团的分析工作,首先应是对研究海区的水团予以识别并进行划分。在此 基础上再对不同水团的特征与强度、源地与形成机制、消长与变性等规律进一步 分析。正因为水团的划分是基础工作,况且它与海洋环流以及渔场的研究等都 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长期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现有主要分析 方法有以下几类:

(一)定性的综合分析方法

绘制研究海区中各种特性的分布变化图及温-盐图解等图表,据此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比较,用逻辑推理方法,定性地进行描述,故亦称为经验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能够充分地体现分析者的经验,是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 参考。

(二)浓度混合分析方法

根据浓度混合理论,导出水团分析的t-S图解几何学方法,比较定量地确 定出水团边界的位置及水团之间的混合区。即依混合组成百分比等于50%处 为水团的边界,小于50%者为混合区。

(三)概率统计分析法

目前已被应用的主要有海水特征频率分析法、判别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 应分析法、场分解分析法等等。

(四)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随着模糊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中国海洋工作者率先用模糊集合理论对 水团的有关概念进行了讨论与定义,并将模糊数学的多种方法应用于海洋水团 的分析。

(3)水型和水系

Ⅰ水型(water   type)

斯维尔德鲁普1942年首次定义水型,其后广为引用。通常它是指温盐度均匀,在温-盐图解上仅用一个单点表示的水体。由于性质完全相同的水样,其观 测值皆对应于温一盐图解中的一个点,故水型实质上是“性质完全相同的水体元 的集合”。(1)

由此引伸,即可给出水团的集合论定义:“水团是性质相近的水型的集 合”。(1)

Ⅱ水系(water   system)

水系原为陆地水文学的术语,在海洋学中水系可定义为“符合一个给定条件 的水团的集合”。(1)换言之,水系的划分只考虑一种性质相近即可。在浅海水团 分析中,经常提到的沿岸水系和外海水系,就是只考虑盐度而划分的。前者指沿 岸低盐水团的集合,后者是指外海(受大陆径流影响较小的)高盐水团的集合。

3、海洋混合及温度、盐度、密度的细微结构

(1)海洋湍流与混合

在海洋中的各种动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海水不断地发生混合。混合 是海水的一种普遍运动形式,混合的过程就是海水各种特性(例如热量、浓度、动 量等)逐渐趋向均匀的过程。

海水混合的形式有三种:①分子混合,通过分子的随机运动与相邻海水进行 特性交换,其交换强度小,且只与海水性质有关;②涡动混合,它是由海洋湍流引 起的,也称湍流混合,是海洋中海水混合的重要形式。类比分子混合中分子的随 机运动,它是以海水微团(小水块)的随机运动与相邻海水进行交换,其交换强度 比分子混合大许多量级,它与海水的运动状况密切相关;③对流混合,是热盐作 用引起的,主要表现在铅直方向上的水体交换。由于湍流与海水混合有密切关系,在此首先对它的基本性质及其生消规律 加以简要说明。

Ⅰ湍流的基本特征

流体运动形式分为层流与湍流两种。层流是一种十分规则的流动,在两层 流体之间只能通过分子的随机运动进行特性交换。湍流运动则是在平均运动的 基础上,又叠加上了一种以流体微团的形式作紊乱的、毫无秩序的随机运动,这 是湍流的基本特征之一。其二是湍流的扩散性,即这些作随机运动的流体微团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这是造成流体扩散和混合的基本原因之一。另一基本特 征是对能量的耗散性。湍流中的速度梯度很大,由于其粘滞性消耗很多能量。 因此湍流运动的产生、发展必须有足够的能量供给它,否则湍流运动会很快 平息。

Ⅱ湍流的生消

湍流能量的产生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由平均运动中的速度剪切引起的。

可以证明,单位时间内通过速度剪切所产生的能量为,式中 Km 为动量扩散系数,u为平均运动速度。这一过程称为湍流能量的切变生成。另外,当海水的铅直稳定度为负值时,开始扰动的海水将愈来愈强,从而导致湍流动能的不断增加。显然这是由系统的势能转化而来的,此称为湍流能量的浮力生成。理论上业已证明浮力生成率为,式中 K。为密度扩散系数,p为海水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

湍流能量的消耗也有两种途径。第一,由粘滞性的作用消耗;第二,在海水稳定度为正值的情况下,其浮力生成率为负值。它使已经开始的扰动被削弱甚至平息,这显然是湍流的动能被转化为系统的势能所致。

海洋中湍流的生消主要取决于上述能量的平衡。在层结稳定的海洋中,即稳定度为正的情况下,湍流产生的必要条件是:必须具有足够大的流速梯度,从而产生动能,以克服粘性消耗,同时克服稳定度所产生的阻力。产生湍流能量的切变生成率至少必须大于浮力消耗率。即

                                                                                        (3-41)

式中 E为海水静力稳定度。可见,平均流速梯度与海水静力稳定度是制约湍流生消的主要因子。不难 看出,只有速度梯度存在,且大于某一值时,湍流才能在层结稳定的海洋中发生与发展。海水稳定度越大,湍流越难产生与发展。

另外,由于热盐效应导致海水静力不稳定时,便会产生自由对流,但由于粘 性阻滞及热盐扩散,也只有当密度铅直梯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流方可维持和发 展。对流过程也可产生湍流。

总之,湍流的形成是由动力因子所产生的机械作用以及热盐因子所致,二者 必居其一,或者兼而有之。湍流是引起海洋混合重要而普遍形式之一。

Ⅲ海水混合的区域性

海洋中的混合现象,随时随地几乎都会发生。

1. 海 - 气界面  这是海水混合最强烈的区域,因为海气界面上存在着强烈 的动力和热力过程,例如,风使海水产生海流和海浪,它们所具有的速度梯度和 破碎都会引起海水的混合。海面上一场大风,在浅海可使混合直达海底;海面与 大气的热量交换和质量交换改变了海水的密度以及结冰等过程都可引起海水的 对流混合,特别在高纬海区的降温季节,对流混合常可达到几百米的深度。所以 海气界面和海洋上层是海洋中混合最活跃的区域。

2. 海底混合  主要由潮流、海流等动力因子引起,其混合效应通常是自海 底向上发展,在浅海,下混合层可以发展到与上混合层相贯通,从而导致海洋水 文要素在铅直方向上的均匀分布。

3. 海洋内部混合  由海洋内波引起的混合尤为重要。由于海洋内波中水 质点的运动可导致很大的速度剪切,再加上它们振幅的巨大变化和内波的破碎, 常常造成海洋内部的强烈混合,且可以存在于海洋中的任何区域。

4.“双扩散”效应引起的海洋内部混合  在研究双扩散效应引起海水混合 时,应该提及分子混合效应的重要性。在层结稳定的海洋中,只要温度或者盐度 两者之一具有“不稳定”铅直分布(即盐度随深度减小,或者温度随深度增高),由 于分子热传导系数大于盐扩散系数(K,≈10²Ks),      便可能引起自由对流,从而促 进海洋的内部混合。通常有两种形式:

1)冷而淡的海水位于暖而咸的海水之上,此时温度出现“不稳定”分布状态, 假定处在层结稳定的海洋中,其上部的密度稍小于或等于下层的密度,那么海水 仍是静力稳定状态。由于分子扩散的结果,上层海水将增温增盐,下层海水将降 温降盐。由于热传导系量是盐扩散系数的10²倍,所以界面以上由于增温,增盐 的联合效应使海水密度减小,导致海水从界面处上升。下层海水降温、降盐的联 合效应,使海水密度增大,导致海水从界面下沉。因此,对流从界面开始分别向 上和向下扩展。

2)暖而咸的海水位于冷而淡的海水之上,上层密度仍稍小于或等于下层的 密度。上层海水因热盐扩散,温度与盐度降低,其联合效应使海水增密下沉。下层海水因温蔬扩散的联合效应,使密度减小而上升。于是,上下两层海水通过界 面产生对流。分别向另一层海水扩散。在海洋中已经观测到这种从界面上向下 伸展几原米长的指状水柱,称为“盐指”。

由子这种海水混合现象完全是由热量与盐量通过分子扩散而引的,因而称 为“双扩散”效应。尽管分子混合本身的混合效应很小,但在上述两种特定温盐 结构的层结静力稳定的海洋中,双扩散的结果却大大地促进了海洋内部的混合。

双扩散效应的温盐结构,在海洋中并不少见。例如,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 大西洋的地中海暖而咸的水,在大西洋中层散布,与其下部冷而淡的大西洋水之间的温盐结构,属第二种类型。在极地海区,上层海水冷而淡,下层海水往往暖而咸,属第一种类型。这些以小尺度在海洋中存的温盐结构,与海洋中温、盐、密 细微结构的形成具有密切的关系。

Ⅳ海洋混合效应及其分布变化

1. 海洋上层的混合效应海洋上层是海洋中混合最强烈的区域,包括由动力因子引起的涡动混合和由热盐因子引起的对流混合。它们可以单独发生,也能同时存在。

实线表示混合前海洋中温、盐、密的铅直分布。当海面上的风、 浪、流等因子引起涡动混合之后,将在一定的深度上形成一水文特性均匀的水层。假定混合过程中热盐守恒,那么混合后的温、盐、密度值,基本上应等于它们混合前的平均值。在混合层的下界将出现一个水文特性梯度较大的过渡层即形成温、盐、密度跃层。跃层以下的分布则仍保持混合前的分布状况。

由于海面降温或增盐,抑或两者联合存在而引起的对流混合,如同涡动混合一样,在对流可达的深度内,亦可形成一均匀层。但是,因为对流混合本身是由于降温增密或增盐增密引起的,因此或者失去热量或者增加盐量,在混合过程中热盐是不守恒的。这就使混合后的温、盐、密度值不一定等于混合前的平均值, 单独由降温引起的对流混合,其温度值低于混合前的平均值,盐度则等于混合前的平均值;单纯由增盐引起的对流混合,其盐度值高于混合前的平均值,温度则等于混合前的平均值:由温、盐联合效应引起的对流混合,其温度要低于混合前 的平均值,其盐度要高于混合前的平均值,而混合后的密度永远高于混合前密度的平均值。

鉴于上述情况,在混合可达深度(均匀层)的下界,将不一定同时出现温、盐 跃层或者不会出现温盐跃层。但肯定不会出现密度跃层,这是由于增密下沉的 海水一定要下沉至与其密度相同的深度上才会停止,而这一深度恰好就是对流混合的深度。

2. 海洋底层的混合效应  海洋底层的混合主要由潮流和海流引起,与海洋 上层相似,在海底摩擦的作用下,使流动产生速度剪切而造成湍流混合,往往形 成一性质均匀的下混合层。在浅水或近岸海区,自下向上发展的底层混合效应 有时可与海洋上混合层贯通,致使底层低温水扩散到海面,于夏季在那里形成低 温区。例如,中国成山头外,由于强烈的潮流与海流的作用,常于夏季在表层出 现低温水。

3. 由混合形成的跃层对海况的影响  由混合形成的跃层,特别在春季后的 增温季节中,表面增温强烈,往往形成密度梯度很大的跃层,成为上、下海水交换 的屏障。它一方面阻碍着热量的向下输送,另一方面又阻碍着下层高营养盐的 海水向上补充,此时浅海海洋的初级生产力将明显降低。

顺便指出,海洋中还有所谓混合增密效应,或称体积收缩效应,即两种温、盐 不同的海水混合后,其密度大于混合前两种海水密度的平均值。这种现象不难 用海水密度并非温度与盐度的线性函数加以解释。

4. 混合的分布与变化  混合,特别是海洋上层的混合,具有明显的季节变 化和不同的地理分布特点。

涡动混合在各个季节各纬度的海区都会发生,而对流混合,却在高纬海区与 降温季节比较强烈,此时涡动混合效应往往被其掩盖。因此,涡动混合在低纬海 区和夏季才显示其重要的作用。在低纬海区,对流混合难以发展,涡动混合则全年占据优势地位。

在某些高纬海区,冬季强烈的对流混合所及的深度较大。夏季表层增温后, 由于涡动混合所形成的混合层较浅,以致在涡动混合层以深形成“冷中间水”。

相对而言,不论涡动混合还是对流混合,在陆架与浅海区都比大洋更为强烈,特别是在某些中高纬海区甚至可以直达海底。

Ⅴ海洋水团之间的混合

1927年Jacobsen J.P.曾应用t—S图解研究了两个水团的混合问题。假 定两个温、盐各自均匀的叠置水团 A  与 B,  其温、盐值分别为tA,SA,tg,SB且 以质量 MA,MB参与混合。设海水比热容为常数,在混合过程中热、盐守恒,则有

说明完全混合后的温、盐值分别为混合前两个水团的平 均值。在 t—S  图解中位于连结两原始水团直线的中点。当两个水团质量不相等时,混合后的(t 、S) 点,靠近质量大的一方。即混合后(t 、S)  点离两原始水团 的距离和它们的质量成反比关系。又因为假定混合过程中热、盐守恒,故称为保 守浓度线性混合理论。

(2)海洋温、盐、密的细微结构

之前描述的海洋温、盐、密的铅直向结构,是基于常规观测层距的资料,依综合分析而推论的其分布变化规律。那些小于观测层距的小尺度的变化,便有意或无意地被忽略了。60年代以后,随着先进观测仪器,特别是CTD 的应用,发现了温、盐在铅直方向上的分布并非那样简单,而是存在着许多小于1m 、数厘米甚至更小的成层结构,相对于常规观测尺度的铅直向结构,称其为“细微” 结构。

观测表明,海水在铅直向上的结构是由许多很薄的水层构成的。在每层之内,温、盐性质相对均匀,而这些“均匀层”两两之间存在着厚度更小但梯度特别大的过渡层,有些层厚度甚至薄到只能称为“界面”。这些水层在水平方向上的 展布可达到铅直向尺度的1000倍以上,并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目前已观测到至少在4天内没有大的变化,但还不能确切地知道有关薄层寿命的一般规律。

这种薄层结构通常有两种型式:一是阶梯状结构,二是不规则的扰动型。

1. 阶梯型结构  在海洋的不同深度上都有发现,其形成机制可能多种多样,其尺度也相差很大。在海洋的上混合层,常常发现几米到几十米的阶梯状结构。层结稳定的海洋二层有相邻海水的入侵可能是其形成原因之一;另外每次大风所致混合深度不同,显然也起作用,这在讨论多重跃层的形成机制时均可借鉴。

然而,在海洋深层的阶梯形结构,就不能用海面风致混合来解释。一般认为 “双扩散”对流是其形成原因。另外,诸如海水的混合增密所引起的对流,速度剪 切所引起的湍流等也可能是形成的原因。

2. 不规则的扰动型  根据经典的跃层模式,认为在跃层之内,温度随深度迅速单调降低,从而密度也单调而迅速地增大,具有很强的稳定层结,所以它限制了铅直方向上的热量、动量和质量交换。然而,实测资料证明,在温跃层内也存在着一系列的薄层结构,有厚度为数米的温度和密度相当均匀的薄层,而且在两均匀层之间也夹着更薄的,例如只有10~20cm 的界面,甚至有逆温出现。这 事实证明在跃层中的确存在静力不稳定水层,这可能是由于内波的破碎以及些小尺度或微尺度间歇性的湍流所形成。

总之,海洋中细微结构的发生及其形式甚为复杂,它可能是由多种效应和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

  • 21
    点赞
  • 1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