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物理海洋学 第五章 海洋环流

本章是基于《海洋科学导论》,但里面涉及到的重要的公式推导是专门拎出来推的,主要借鉴董昌明老师的《物理海洋学导论》,其中有一些多出来的推导,会在更新完整个物理海洋学之后重新拿出来一一讲解,最后开一个番外篇

海洋环流总述

海流是指海水大规模相对稳定的流动,是海水重要的普遍运动形式之一。 所谓“大规模”是指它的空间尺度大,具有数百、数千千米甚至全球范围的流动;“相对稳定”的含义是在较长的时间内,例如一个月、一季、一年或者多年,其流动方向、速率和流动路径大致相似。

海流一般是三维的,即不但水平方向流动,而且在铅直方向上也存在流动, 当然,由于海洋的水平尺度(数百至数千千米甚至上万千米)远远大于其铅直尺  度,因此水平方向的流动远比铅直方向上的流动强得多。尽管后者相当微弱,但  它在海洋学中却有其特殊的重要性。习惯上常把海流的水平运动分量狭义地称  为海流,而其铅直分量单独命名为上升流和下降流。

海洋环流一般是指海域中的海流形成首尾相接的相对独立的环流系统或流 旋。就整个世界大洋而言,海洋环流的时空变化是连续的,它把世界大洋联系在一起,使世界大洋的各种水文、化学要素及热盐状况得以保持长期相对稳定。

一、海流的成因及表示方法

海流形成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第一是海面上的风力驱动, 形成风生海流。由于海水运动中粘滞性对动量的消耗,这种流动随深度的增大 而减弱,直至小到可以忽略,其所涉及的深度通常只为几百米,相对于几千米深 的大洋而言是一薄层。海流形成的第二种原因是海水的温盐变化。因为海水密  度的分布与变化直接受温度、盐度的支配,而密度的分有工决定了海洋压力场的 结构。实际海洋中的等压面往往是倾斜的,即等压面与等势面并不一致,这就在 水平方向上产生了一种引起海水流动的力,从而导致了海流的形成。另外海面 上的增密效应又可直接地引起海水在铅直方问上的运动。

海流形成之后,由于海水的连续性,在海水产生辐散或辐聚的地方,将导致 升、降流的形成。

为了讨论方便起见,也可根据海水受力情况及其成因等,从不同角度对海流分类和命名。例如,由风引起的海流称为风海流或漂流,由温盐变化引起的称为 热盐环流;从受力情况分又有地转流、惯性流等称谓;考虑发生的区域不同又有洋流、陆架流、赤道流、东西边界流等。

描述海水运动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拉格朗日方法,一是欧拉方法。前者是跟水质点以描述它的时空变化,这种方法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但近代用漂流瓶以及中性浮子等追踪流迹,可近似地了解流的变化规律。

通常多用欧拉方法来测量和描述海流,即在海洋中某些站点同时对海流进行观测,依测量结果,用矢量表示海流的速度大小和方向,绘制流线图来描述流场中速度的分布。如果流场不随时间而变化,那么流线也就代表了水质点的运动轨迹。

海流流速的单位,按SI单位制是米每秒,记为m/s;流向以地理方位角表示,指海水流去的方向。例如,海水以0.10m/s的速度向北流去,则流向记为0° (北),向东流动则为90°,向南流动为180°,向西流动为270°,流向与风向的定义恰恰相反,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绘制海流图时常用箭矢符号,矢长度表示流速大小,箭头方向表示流向。

二、边界条件

研究海洋环流时,通常考虑以下几种边界, 一种是海岸与海底的固体边界, ·种是与大气之间的流体边界,它们构成与海水之间的不连续面,因此,在运用 运动方程和连续方程讨论海水的运动时,在边界上应附以边界条件。例如在海 岸与海底,由于它们的限制,海水垂直于边界的运动速度必然为零,至多只能存 在与边界相切的速度。实际上,由于海水与海底的摩擦作用,离边界越近的海水 运动速度应该越小,在边界上的运动速度理论上也应当为零。这些规定边界上 海水运动速度所遵循的条件称为运动学边界条件。在大气和海洋交界面(海面)处的运动学边界条件为其中ζ为海面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起伏。

在海—气界面这一海面边界上,大气压力、风应力等,直接作用于海面,然后 通过海面影响下部海水。这些规定边界上海水受力所遵循的条件,称为动力学 边界条件。

另外,在研究局部海区的环流时,往往还需考虑与其毗连的海水的侧向边界 条件。

海水的真实运动规律是十分复杂的,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采取各种近似或 假定,对各种条件加以简化,从不同角度分别对海水运动情况进行讨论,从而阐 明海水运动的基本规律。详见后述。

三、地转流

1、静力平衡

在描述地转平衡之前,首先考虑最简单的方程组的解,即海洋在静止情况下的静水压力。假设流体保持静止状态,则

P₀ 是 在z=0 处的大气压强。大多数情况下,g 和 p 可取为常数,此时p= Po+pgh。在尺度分析中,我们可知即使在一般状态下,仍能精确到百万分之一。

压强的国际单位(SI) 是帕斯卡(Pa) 。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10⁵ Pa 。气象学中,引入 毫巴(mbar) 作为大气压强的单位,1mbar=100Pa,   见表4.1.1。因为水深单位为米(m) 与 压强单位分巴(dbar) 在数值上几乎相等,海洋学家更倾向于用分巴作为压强单位。

2、地转方程组

我们希望通过简化运动方程来描述海洋内部的基本流动,把尺度分析方法应用到这里方程的简化中。首先,通过确定方程组中每一项的特征尺度来去掉一 些影响较小的项。对于海洋内部,水平尺度L 、科里奥利参数f、 密度p 、 水平流速U、 重力加速度g 的特征尺度分别为

假设海洋是均质的,则密度为常数,同时不考虑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和深度的变化, 式右边第一项等于0,即海洋内的水平压力梯度与在z=0 处的梯度是一样的。此时海水的流动是由于海面的倾斜所引起的,又可称之为倾斜流。因此,倾斜流是指海水 密度为常数,不考虑重力加速度的变化以及大气压强空间变化的情况下,海面倾斜诱导的地转流。

实际的海洋是层化的,海水的密度不是常数,因此,水平速度可分解为两项, 一项是倾斜流(由海面起伏的水平梯度诱导);另一项是由于密度的水平变化 所引起的相对速度项,称为梯度流。梯度流是指由海洋密度的不均匀性引起的压强水平 梯度力所诱导的地转流。若要从密度扰动来计算海洋内部的绝对地转流则需要知道海洋 某深度的流场(u,v)

当f→0时,u,v→0,因此,地转平衡关系在赤道地区不适用。

四、风海流

定常的风经久地作用于无限广阔的海面时,产生一种定常水平的海水运动,称之为漂 流。对于这种运动可得到严格的数学解。漂流理论为埃克曼(Ekman,1905)  首创,因此成为 埃克曼漂流理论。这层漂流很薄,只有几百米厚。

除了海表外,在海底边界层存在一层类似的运动层,我们称之为底部埃克曼层。同样, 海洋上空的大气底层,或地表摩擦层以上也存在着底部埃克曼层。

关于漂流又分无限深海漂流和有限深海漂流两种。

1、风生大洋环流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大事记

1898年,南森(Fridijof Nansen)发现海流流向与风向呈一夹角。这是一种定性理论。

1905年,埃克曼(Vagn Walfrid Ekman)提出了海流输运的定量理论。

1947年,斯维尔德鲁普(Harald  Sverdrup)提出了太平洋东部风生环流理论。

1948年,施托梅尔(Henry Stommel)提出风生大洋环流的西边界强化理论。 

1950年,蒙克(Walter  Munk)提出风生大洋环流的主要特征的定量理论。

1969 年,布赖恩(Kirk Bryan)提出大洋环流数值模型。

1988年,塞姆特纳(Bert  Semtner)和切文(Robert  Chervin)提出全球大洋环流的实际涡旋模型。

埃克曼理论是20世纪上半叶风生大洋环流系列研究中第一个杰出的成果。本章我们 仅叙述南森和埃克曼的研究。

2、南森的定性论证

挪威科学家南森发现,北冰洋冰的流动方向偏右风向20°~40°,因此他认为沿风向看,冰山的流动轨迹一定偏右。从而,冰山的运动一定是风应力W、海水的摩擦力F,科氏力 C三者之间平衡的产物。

南森进一步论证:①摩擦力与冰山的运动速度方向相反;②科氏力与速度垂直;③三力 满足如下关系:

W+F+C=0

3、风能的输入

假设有一阵强度固定的大风,同一时间分别作用在广阔平坦的土地与茂盛葱郁的森 林上。哪一种情况下狂风带来的破坏程度会更加大?显而易见,茂密的植被为狂风提供了更多的着力点,使其影响更加显著。而从物理上来看,狂风对森林的破坏其实就是一个机械能做功的过程,也就是风作用于树木时将动能传递给树木的过程。当场景转换为 光秃秃的土地时,风几乎无法接触到其他物体,导致自身的动能无法传递出去。

在海洋中,风能向海洋输入的过程也相类似。假设海面是一个理想的光滑平面,那么作用于其上的风无法找到传递能量的媒介,则无法有效地将自身的能量输入海洋。换言之,假如海面是绝对光滑且不变化的,风平行地吹拂海面,大气与海洋之间将不存在 动能交换,也不会存在风生环流。正是由于现实的海面不存在绝对光滑的情况,所以海 洋与大气的交界面处总是存在摩擦,能量交换也在海气界面发生。根据流体力学观点, 当两种密度不同的介质相互接触、相对运动时,在其分界面上就会产生波动。当空气在海面上流动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原先的海气界面为了维持平衡状态,必须形成一定的波状界面。我们将这种海面的波动称为风成波。风成波形成过程为:当风力很小(小于0.2m/s)时,海面保持平静;当风力逐渐增大(达到0.3~1.5m/s) 时,海面产生毛细波, 也称涟波。对于毛细波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不是重力,而是表面张力。它仅存在于海面上很薄的一层,却明显地增加了海面的摩擦,就像荒芜的沙漠广植防风林,风 通过和树林的摩擦作用转移一部分动能。随着风力增加,风浪不断发展,当风力到达临界值(1.6 m/s)时,海面初步形成风成波。此时风能够通过切应力和作用在波浪迎风面上 的正压力将能量传递给海洋。

从宏观尺度来看,若将风成波的波高与海洋的深度相比,风成波的波高可以忽略不 计。因此,我们可以近似认为风通过切应力将能量传递给海洋,并将其命名为风应力。 风应力是风在海表单位面积上施加的平行于海表的力,它的强度受到风速、风浪形状以 及大气层结的影响。

单位接触面积的风应力大小可以由风应力或是拖曳力公式进行估算,这个公式将风 应力参数化为海面上某高度风速的函数:

\tau =\rho_{air}C_{D}\left | U_{h} \right |U_{h}

其 中 ,pair是大气的密度; Cd 是量纲为1的拖曳系数; Uh  是海面上方高度h 处的风速,

通常选取海面10m 风速作为参考。

4、埃克曼漂流理论的数学推导

5、浅海风海流的基本特征

实际海洋的深度是有限的,特别在浅海中海底的摩擦作用必须考虑。这就 导致了它与无限深海漂流结构的差异。图5-9给出了不同水深情况下风海流 矢量在平面上的投影。可以看出,水深越浅,从上层到下层的流速矢量越是趋近风矢量的方向。当 h/D>0.5时,则与无限深海的情况相似。理论计算表明当h/D>2时,则可作为无限深海的情况处理。

6、风海流的体积运输

虽然由风引起海水流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各层都不相同,但自表面至流动消失处的海水总运输量可由下列积分计算。

在x与y方向上,垂直通过单位宽度,自表面至流动消失处的体积运输总量分别为

                                         (5-25)

无限深海漂流的体积运输只在 x 方向上存在,也就是说, 在北半球海水的体积运输方向与风矢量垂直,且指向右方。在南半球则相反。

浅海风海流的体积运输,在x  与y  方向上都存在,其运输方向偏离风矢量 的角度小于90°,且水深越浅,偏角越小。

7、上升流与下降流

上升流是指海水从深层向上涌升,下降流是指海水自上层下沉的铅直向流动。

实际的海洋是有界的,且风场也并非均匀与稳定。因此,风海流的体积运输必然导致海水在某些海域或岸边发生辐散或辐聚。由于连续性,又必然引起海水在这些区域产生上升或下沉运动,继而改变了海洋的密度场和压力场的结构, 从而派生出其它的流动。有人把上述现象称为风海流的副效应。

由无限深海风海流的体积运输可知,与岸平行的风能导致岸边海水最大的辐聚或辐散,从而引起表层海水的下沉或下层海水的涌升。而与岸垂直的风则不能。当然对浅海而言,与岸线成一定角度的风,其与岸线平行的分量也可引起 类似的运动。例如,秘鲁和美国加利福尼亚沿岸分别为强劲的东南信风与东北 信风,沿海岸向赤道方向吹,由于漂流的体积运输使海水离岸而去,因此下层海 水涌升到海洋上层,形成了世界上有名的上升流区。又如非洲西北沿岸及索马 里沿岸(西南季风期间),由于同样原因,都存在着上升流。上升流一般来自海面 下200~300m 的深度,上升速度十分缓慢,通常为10-5量级(m/s),   自60年代开 始,直接采用铅直海流计测量的结果,所得流速要大些。尽管上升流速很小,但由于它的常年存在,将营养盐不断地带到海洋表层,有利于生物繁殖。所以上升流区往往是有名的渔场,例如秘鲁近岸就是世界有名的渔场之一。

在赤道附近海域,由于信风跨越赤道,所以在赤道两侧所引起的海水体积运 输方向相反而离开赤道,从而引起了赤道表层海水的辐散,形成上升流。

大洋中由于风场的不均匀也可产生升降流。表层海水的辐散与辐聚与风应 力的水平涡度有关,其关系为

当散度为正值时,海水辐散,产生上升流;当散度为负值时,海水辐聚,产生下降流。

大洋上空的气旋与反气旋也能引起海水的上升与下沉。例如台风、辐散经过的海域表层观测到“冷尾迹”,即由于下层低温水上升到海面而导致的 降温 。

在不均匀风场中,漂流体积运输不均所产生的表层海水辐散与辐聚,以及气旋风场中上升流的产生如图所示。

8、近岸流的基本特征

在比较陡峭的近岸,如果水深大于摩擦深度的两倍,当风沿岸边吹时(或有 沿岸分量),则近岸海流自表至底可能存在三层流动结构:表层流、中层流和底层流。

表层流包歪由风直接引起的纯漂流(它的厚度在摩擦深度范围内)和由于漂流导致的海水体积运输所造成的海面倾斜,由这一外压场派生出一支自表至底与岸边平行的倾斜流,两者合成形成表层流。由前讨论已知,倾斜流的流速流向,除在底层由于受到海底摩擦作用而不随深度变化,因此中层流是单纯的倾斜流。在底摩擦层内的流动称为底层流,它是由于倾斜流受到海底摩擦而形成的。 底层流所受到的水平压强梯度力相同,但所受的海底摩擦力却随离海底的高度的增大而逐渐变小,它与海面风应力引起漂流时效应相仿,与近地面风受地面摩 擦而形成的结构相同,即越近海底其方向越靠近形成倾斜流的压强梯度力的方 向,流速越小,在海底为零。在底摩擦层上界则与倾斜流(中层流)相一致。

五、世界大洋环流和水团分布

我们了解了风引起的埃克曼运动以及地转关系控制下的地转 流,本章我们将进一步讨论大洋环流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可能首先会想到是由风来 直接驱动的,但是这个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在赤道地区存在着逆风流动的北赤道逆流; 在大洋的西边界存在着很强的西边界流,而西边界流外侧又存在着较强的逆流。这些现 象似乎与当地的风场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它们需要本章的理论来解释。本章介绍的3个著名理论,共同奠定了现代物理海洋理论的基石。它们就是斯韦德鲁普风生环流理论 (Sverdrup,1947)、斯托梅尔西边界流理论(Stommel and Arons,1960)以及蒙克西边界流理论(Munk,1950) 。 从这些理论发展的时间来看,物理海洋学成为一门严肃的学科是在 20世纪40年代末,即伴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洋调查之后。

1、风生大洋环流

(1)斯韦德鲁普风生环流理论

Ⅰ斯韦德鲁普方程

挪威海洋与气象学家斯韦德鲁普在分析赤道流的观测结果时,发现了赤道东太平洋海洋上层海水运动与风应力之间的关系。在推导之前,斯韦德鲁普首先进行了一系列假设。

(1)假定流动是定常流,这样可以不考虑时间变化项。

(2)流体的侧摩擦力和分子黏性力很小。

(3)非线性平流项很小。

(4)海表面的湍流可以用垂向湍流摩擦力来解释。

(5)风驱动的海流运动会在某个深度消失,无运动的流体处于同一个深度层。

(6)海面垂向流速为0。

此时动量方程的水平分量与连续方程可转换为

由此可以推测处于西风带与信风带之间的副热带开阔海区,由于风应力旋度为负,海水运动主要表现为向赤道方向的海水质量输运。

通过使用气候态平均风场, Reid(1948) 计算了赤道东太平洋海区的质量输运流函数。从图中我们看到,斯韦德鲁普方程不但可以较好地描绘当地的流场,甚至可 以准确地计算出位于5°N~10°N   逆风而行的北赤道逆流。

Ⅱ斯韦德鲁普方程物理意义

斯韦德鲁普平衡

为了进一步分析斯韦德鲁普方程的物理意义,将斯韦德鲁普理论计算出的流量分解成埃克曼漂流的流量与地转流的流量之和:

根据连续方程可知,两部分质量输运的水平散度之和为0,因此相加我们又可以重新得到斯韦德鲁普方程。因此,斯韦德鲁普方程的物理意义也可以理解为垂向积分的埃克曼漂流的质量输运水平散度和地转流的质量输运水平散度正好取得平衡。所以,斯韦德鲁普方程又被称为斯韦德鲁普平衡。

斯韦德鲁普理论的局限性

(1)没有考虑海水流动的垂直结构。斯韦德鲁普理论假设了海洋中某一深度存在无流 面,而且各处的无流面深度相同,然后在海表面与无流面之间积分求解质量输运。相 对于埃克曼漂流理论来说,斯韦德鲁普理论的解没有考虑海水流动的垂直结构。当然 通过斯韦德鲁普平衡,我们还是可以看出斯韦德鲁普解实际上是上层几十米内埃克曼 漂流与大洋内部地转流的合成。此外,在真实的海洋中,无流面的确切深度实际上是很 难掌握的。

(2)算出的流线不封闭。斯韦德鲁普理论只能应用于大洋东岸和中部海区。前面说过, 在副热带海区,由于风应力旋度为负,海水运动主要表现为向赤道方向的海水质量输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海水不会一直向赤道方向堆积,因此可以预言在副热带大洋西部较 窄的边界区域内存在着一支流向极地方向的强流——西边界流。因此要描述完整的大洋 环流场,还需要更复杂的方程式,这就是下一节我们将要学习的西边界流理论。

尽管斯韦德鲁普理论存在着这些局限性,但是这不影响它在物理海洋学中里程碑式 的意义。Wunsch(1996)   曾这样评价斯韦德鲁普理论:“斯韦德鲁普理论是大洋环流理论的核心,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在没有任何讨论的情况下就默认它是有效的,然后再进行高阶动力学计算。”

(2)西边界流理论

16世纪的西班牙航海家注意到,在佛罗里达海岸,有一股非常强的北向洋流,当地 的风场似乎并不能强迫出如此强的海水流动。这就是地球上最强的西边界流——湾流。  斯韦德鲁普理论并不能解释西边界流的存在,需要有特别针对西边界流产生机制的理论, 这就是下面要介绍的3个重要的西边界流理论。

Ⅰ斯托梅尔西边界流理论

在斯韦德鲁普开始研究东太平洋环流的时候,美国物理海洋学家斯托梅尔也开始了对西边界流形成机制的研究。斯托梅尔以北大西洋为研究目标,首先将其假设为一个平底矩形海洋,海面静止时各处水深为一常量h,海水密度为一常量p,矩形范围是0≤y≤b,0≤x≤λ,忽略非线性平流项和水平湍流摩擦项。斯托梅尔用了和斯韦德鲁普相似的方程来描述定常的风生海流:

斯托梅尔假设研究区域仅有纬向风,南部为东风,逐渐过渡为北部的西风,这主要是对研究区域南部的信风带和北部的西风带做近似处理。风应力随纬向变化表现为一个件表示为余弦函数。此时,表面边界条件表示为

针对这个解,斯托梅尔对比了3套方案:①针对没有旋转的地球f=0,  这个解表 现为一个没有西边界流的对称流(图6.2.1左);②假设研究区域内科里奥利参数是一个常 数f=0.25×10⁴,        结果流型仅发生了微小的变化,同样没有西边界流;③假设科里奥利 参数随纬度线性变化f=y×10-13,    这次可以得到一个西向强化的西边界流(图6.2.1右)。 斯托梅尔的实验告诉我们科里奥利参数随纬度变化,即β效应,是西边界流产生的根本原因。

Ⅱ蒙克西边界流理论

边界层理论

在学习蒙克西边界流理论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边界层理论。边界层理论最早 由德国空气动力学家普朗特(Prandtl,1904)     提出,该理论指出流体的黏性主要在固体边 界附近起重要作用,而在离固体边界较远的区域可以忽略不计。在2.3.2节,通过尺度分 析方法我们得到同样的结论,即大洋内部运动是大尺度运动, Ro≤1,El≤1,E₂≤1,

这时平流项与湍流摩擦力项对于科里奥利力项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地转关系控制的 地转流基本可以解释广表大洋内部的海水运动,这就是大洋内部区域的解。而在大洋的 边界区域,又存在着不同的解。例如在表面边界层,也就是埃克曼层中,垂直尺度 D~10m,      此时垂向埃克曼数E₂~1,      垂直湍流摩擦力与科里奥利力贡献相当,在这几 十米深的埃克曼深度范围内,海水流动可用埃克曼漂流理论来解释;而在侧边界区域, 例如西边界流区内部,水平尺度L~10³m,   水平湍流摩擦力项就变得重要了。可见大 洋中不同海区的流动特征和控制方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项是不一样的,大洋环流过程实 际上是这些不同运动过程的总和。如果把大洋作为一个整体,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解, 边界层理论就是在不同边界区域考虑不同的动力因子,产生各自的解,最后再通过边 界条件将这些解与内部区域的解衔接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解。在边界层理论中选择 合适的边界层尺度是关键问题。这个尺度既要合理地描述不同边界区域的运动特点, 又要让解相对容易求得,而当把边界层坐标系延拓到内部区域时,又能接近内部区域的解。

蒙克西边界流理论推导

斯托梅尔的西边界流理论解释了西边界流的产生原因,但是它对西边界流的流 量、宽度以及西边界流外侧的逆流都不能准确地刻画。美国物理海洋学家蒙克在斯韦德鲁普和斯托梅尔的研究基础之上,又考虑了水平方向的湍流摩擦力。方程组可写为

与斯韦德鲁普的思路相同,蒙克假设海流只存在于海洋上层固定深度内,并将方程 在无流面到海表面之间做垂向积分来求垂向积分的质量输运。将式(4-47)的前两个方程 交叉微分并相减,去掉压强项,并引入流函数ψ。

方程式的第一项代表了水平湍流摩擦力的影响,而后面两项就是斯韦德鲁普方程。此方程也可看作是水平湍 流应力涡度、行星涡度与风应力涡度三者的平衡。这是一个四阶偏微分方程,需要4个 边界条件。蒙克假设了一个矩形海洋0≤x≤r,-s≤y≤s,     并将大洋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区域,利用边界层理论将方程式在3个区域中求解,再利用交界处的边 界条件将3个区域衔接起来,最终得到统一解。

蒙克西边界流理论得到的观测风场驱动的大洋风生环流流函数。可以看出,大洋风生环流可分成几个环流部分。当风应力旋度为0,即时,对应的是环流的南北边界的纬度φ此时只有东西方向质量输运,没有南北方向质量输运。而当时,对应的是环流主轴的纬度φa此时只有南北方向质量输运,没有东西方向 质量输运。在西边界流的外侧,蒙克西边界流理论还得到了西边界流逆流。蒙克取水平 湍流摩擦系数A=5×10³m²/s,可以得到主流宽度和逆流宽度各为200km,  该值大约是 实际观测结果的两倍。蒙克西边界流理论得到的西边界流的流量约为实际观测结果的一 半,但不管怎样,这已经是非常好的结果了。

2、热盐环流

由风驱动形成的风生环流,主要表现在大洋的上层。由温、盐变化引起的环 流常被称为热盐环流。相对而言,它在大洋中下层占主导地位。热盐环流相对 风生环流而言其流动是缓慢的,但它是形成大洋的中下层温、盐分布特征及海洋 层化结构的主要原因。可以说它具有全球大洋的空间尺度。

描述热盐环流的一种较为简单的模型是,把南北洋盆视为一套叠置在一起 的“锅”,每个“锅”与等密度面(严格说是等位密面)一一对应。极地的高密冷水 沿等密面下沉最深,中纬度的海水只能下沉到中等深度。当然实际 海洋中的情况要复杂得多。

根据等密面上的温盐结构分析,可以确定由热盐作用引起的海水运动情况。 由于大洋深处海水的温盐等特性取决于其源地的特性及其在运动过程中与周围 海水混合的情况,因此可以追踪其源地的主要特性的分布与趋向,借以推断环流 的运动与分布情况。这种方法称为核心层分析法。

典型的例子是分析横贯大西洋的地中海溢流的分布情况。由于地中海水的 高盐(接近38.0),尽管温度较高(接近13.0℃),但仍具有较高的密度。温暖而 高盐的地中海水跨过直布罗陀海槛溢人大西洋之后开始下沉,在下沉过程中与 东北大西洋相对低温低盐而密度仍然较小的海水发生混合,大致在1100m 的深 度上混合水所受的重力和浮力平衡。此后,该高盐“核心”继续在北大西洋扩展 散布。

根据海水性质的分析,世界大洋深处的海水主要是由表层海水下沉而形成的,其主要源地是北大西洋的格陵兰海、挪威海和南极大陆边缘的威德尔海等。 以往人们认为由热盐作用所形成的大洋深处环流的速度是很小的(每天几毫 米),但近年来观测表明,并非所有深层环流速度都很缓慢。

G. 乌斯特(Wüst) 于1935年根据大西洋深处溶解氧含量的分布与地转流 的计算指出,沿大洋西边较狭窄的地带内,在南半球存在着一支沿洋底向北运动 速度较快的流动,在北半球则有沿西边在底层水之上向南的运动,后来中性浮子 的观测证实了这一结论。

斯托梅尔提出了大洋热盐环流的一种模式,他认为由于海水体积的守恒性, 高纬下沉的海水必然引起大洋内存在海水的上升运动。除了以后要提及的南极  海面辐散带以外,他根据大洋主温跃层实际上是稳定的这一事实,提出了海水下  沉是局部的,但上计运动遍及整个中低纬度海区。理由是低纬海区每年有净的  热量收入,如果没有下面的冷水上升的补偿,则主温跃层会增深。

K. 威尔特奇(1961)从数值上讨论了一种经向热盐环流,考虑海洋上层与表 层的向极流,高纬海区高密水下沉,在深层向赤道方向散布,以及海水通过主温 跃层上升,通过海洋上层热平衡的研究,推断上升的速度为(1~5)×10-7m/s。

假设水的输送率平均为45×10⁶m³/s, 则海洋热盐环流的总周期约为1000 年左右,北大西洋约为500年,而北太平洋为2000年以上。

3、世界大洋环流和水团分布

(1)世界大洋上层主要水平环流

世界大洋上层环流的总特征可以用风生环流理论加以解释。太平洋与大西 洋的环流型有相似之处:在南北半球都存在一个与副热带高压对应的巨大反气 旋式大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南半球为逆时针方向);在它们之间为赤道逆 流;两大洋北半球的西边界流(在大西洋称为湾流,在太平洋称为黑潮)都非常强 大,而南半球的西边界流(巴西海流与东澳海流)则较弱;北太平洋与北大西洋沿 洋盆西侧都有来自北方的寒流;在主涡旋北部有一小型气旋式环流。

各大洋环流型的差别是由它们的几何形状不同造成的。印度洋南部的环流型,在总的特征上与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的环流型相似,而北部则为季风型环流,冬夏两半年环流方向相反。在南半球的高纬海区,与西风带相对应为一支强大的自西向东绕极流。另外在靠近南极大陆沿岸尚存在一支自东向西的绕极风生流。

Ⅰ赤道流系

与两半球信风带对应的分别为西向的南赤道流与北赤道流,亦称信风流。 这是两支比较稳定的由信风引起的风生漂流,它们都是南北半球巨大气旋式环  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南北信风流之间与赤道无风带相对应是一支向东运动的  赤道逆流,流幅约300~500 km 。由于赤道无风带的平均位置在3°~10°N 之 间,因此南北赤道流也与赤道不对称。夏季(8月),北赤道流约在10°N 与20°~  25°N之间,南赤道流约在3°N 与20°S 之间。冬季则稍偏南。

赤道流自东向西逐渐加强。在洋盆边缘不论赤道逆流或信风流都变得更为 复杂。赤道流系主要局限在表面以下到100~300 m 的上层,平均流速为0.25 ~0.75m/s 。  在其下部有强大的温跃层存在,跃层以上是充分混合的温暖高盐 的表层水,溶解氧含量高,而营养盐含量却很低,浮游生物不易繁殖,从而具有海 水透明度大,水色高的特点。总之赤道流是一支高温、高盐、高水色及透明度大 为特征的流系。

印度洋的赤道流系主要受季风控制。在赤道区域的风向以经线方向为主, 并随季节而变化。11月至翌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5~9月盛行西南季风。5°S  以南,终年有一股南赤道流,赤道逆流终年存在于赤道以南。北赤道流从11 月  到翌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时向西流动,其他时间受西南季风影响而向东流动,可  与赤道逆流汇合在一起而难以分辨。

赤道逆流区有充沛的降水,因此相对赤道流区而言具有高温、低盐的特征。 它与北赤道流之间存在着海水的辐散上升运动,把低温而高营养盐的海水向上  输送,致使水质肥沃,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因而水色和透明度也相对降低。

太平洋在南赤道流区(赤道下方的温跃层内,有一支与赤道流方向相反自西 向东的流动,称为赤道潜流或克伦威尔流)。它一般成带状分布,厚约200m, 宽 约300 km, 最大流速高达1.5m/s 。流轴常与温跃层一致,在大洋东部位于50m 或更浅的深度内,在大洋西部约在200m 或更大的深度上。赤道潜流的产生显 然不是由风直接引起的,关于其形成、维持机制有许多观点,其中,有的认为它是 由于南赤道流使表层海水在大祥西岸堆积,使海面自西向东下倾,从而产生向东 的压强梯度力所致。由于赤道两侧科氏力的方向相反,故使向东流动的潜流集 中在赤道两侧。这种潜流在大西洋、印度洋都已相继发现。

Ⅱ上层西边界流、湾流和黑潮

上层西边界流是指大洋西侧沿大陆坡从低纬向高纬的流,包括太平洋的黑  潮与东澳流,大西洋的湾流与巴西流以及印度洋的莫桑比克流等。它们都是北、 南半球主要反气旋式环流的一部分,也是北、南赤道流的延续。因此,与近岸海  水相比,具有赤道流的高温、高盐、高水色和透明度大等特征。

1.索马里流  2.莫桑比克流  3. 阿古拉斯流  4.北赤道流 5.赤道逆流 6.南赤道流  7.南极绕极流  8.亲潮  9.黑潮 10.阿拉斯加流 11.北太平洋流  12.加利福尼亚流  13.东澳流  14.秘鲁流  15.东格陵兰流16.拉布拉多流  17.湾流  18.加那利流  19.几内亚流  20.圭亚那流 21.本格拉流  22.巴西流 23.马尔维纳斯(福克兰)流

由于湾流和黑潮有许多相似之处,以及它们在北半球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 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表了大量论著,在此仅作简要介绍。

湾流 如果把湾流视为反气旋式环流的一部分,那么如何确定它的头尾就 是一个难题了。人们通常把由北赤道流和南赤道流跨过赤道的部分组成的、沿 南美北岸的流动称为主亚那流和小安的列斯流,经尤卡坦海峡进入墨西哥湾以 后称为佛罗里达流,佛罗里达流经佛罗里达海峡进入大西洋后与安的列斯流汇 合处视为湾流的起点。此后它沿北美陆坡北上,约经1200 km, 到哈特拉斯角 (35°N 附近)又离岸向东,直到45°W 附近的格兰德滩以南,海流都保持在比较 狭窄的水带内,行程约2500 km, 此段称为湾流(也有人认为湾流起点为哈特拉 斯角)。然后转向东北,横越大西洋,称为北大西洋流。佛罗里达流、湾流和北大 西洋流合称为湾流流系。

湾流在海面上的宽度为100~150 km, 表层最大流速可达2.5 m/s, 最大流 速偏于流轴左方,沿途流量不断增大,影响深度可达海底;湾流两侧有自北向南 的逆流存在。

湾流方向的左侧是高密的冷海水,右侧为低密而温暖的海水,其水平温度梯 度高达10℃/20 km。等密线的倾斜渗达2000m 以下,说明在该深度内地转流 性质仍明显存在。观测表明在湾流的前进途中,绝大部分区域一直渗达海底。 湾流的运动事实上处于地转平衡占优势状态。

湾流离开哈特拉斯角后,流幅稍有变宽,且常出现弯曲现象,并逐渐发展,当 流轴弯曲足够大时,往往与主流分离,在南侧形成气旋式冷涡,在北侧则形成反 气旋式暖涡。其空间尺度特征为数百千米。这些涡有时可能存在几年。涡形成 之后沿湾流相反方向移动,有人曾跟踪过一个涡,经过22个月之后,似乎又并入 湾流中去了。

黑潮  与湾流相似,黑潮是北太平洋的一支西边界流,它是北太平洋赤道流 的延续,因此仍存在着北赤道流的水文特征。

在洋盆西侧,北赤道流的一支向南汇入赤道逆流, 一支沿菲律宾群岛东侧北 上,主流从台湾东侧经台湾和与那国岛之间的水道进入东海,沿陆坡向东北方向  流动。到九洲西南方又有一部分向北称为对马暖流,经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 在进入对马海峡之前,在济州岛南部,也有一部分进入黄海,称为黄海暖流,它具 有风生补偿流的特征。黑潮主干经吐噶喇海峡,进入太平洋,然后沿日本列岛流 向东北,在35°N 附近分为两支:主干转向东流直到160°E, 称为黑潮延续体; 一  支在40°N 附近与来自高纬的亲潮汇合一起转向东流汇于黑潮延续体, 一起横  过太平洋。

斯维尔德鲁普把从台湾南端开始到日本太平洋沿岸35°N 附近的这一段流 动称为黑潮,从35°N 向东到160°E 附近的流动称为黑潮续流;160°E 以东为北 太平洋流。三者合称黑潮流系。

黑潮与湾流相似,也是一支斜压性很强的海流,同样处在准地转平衡中。强 流带宽约75~90 km, 两侧水位相差1 m 左右。影响深度达1000 m 以下,两侧 也有逆流存在,在日本南部流速最大可达1.5~2.0 m/s 。东海黑潮流速一般3 月份最强,11月份最弱。

黑潮也能发生大弯曲,但与湾流有不同的特点。从30年代开始至今对其进 行过多次考察,发现黑潮路径有两种可能位置: 一种为明显弯曲的路径,弯曲中 心在138°E, 弯曲波长为500~800km, 弯曲半径为150~400 km; 另一种为没有 弯曲的路径。在每种情况下都能使持续稳定的流量向高纬输送。

西边界流每年向高纬区输送热量,约同暖气团向高纬输送的热量相等,这对 高纬的海况和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

Ⅲ西风漂流

与南北半球盛行西风带相对应的是自西向东的强盛的西风漂流,即北太平 洋流、北大西洋流和南半球的南极绕极流,它们也分别是南北半球反气旋式大环 流的组成部分。其界限是:向极一侧以极地冰区为界,向赤道一侧到副热带辐聚 区为止。其共同特点是:在西风漂流区内存在着明显的温度经线方向梯度,这一 梯度明显的区域称为大洋极锋。极锋两侧的水文和气候状况具有明显差异。

北大西洋流  湾流到达格兰德滩以南转向东北,横越大西洋,称为北大西洋  流。它在50°N,30°W 附近与许多逆流相混合,形成许多分支,已不具有明显的  界限。在欧洲沿岸附近分为三支:中支进入挪威海,称为挪威流;南支沿欧洲海  岸向南,称为加那利流,再向南与北赤道流汇合,构成了北大西洋气旋式大环流; 北支流向冰岛南方海域,称为伊尔明格流,它与东、西格陵兰流以及北美沿岸南  下的拉布拉多流构成了北大西洋高纬海区的气旋式小环流。北大西洋流将大量的高温、高盐海水带入北冰洋,对北冰洋的海洋水文状况影响深远,同时对北欧 的气候状况也有巨大的影响。

北太平洋流  它是黑潮延续体的延续,在北美沿岸附近分为两支:向南一支 称为加利福尼亚流,它汇于北赤道流,构成了北太平洋反气旋式大环流;向北一 支称为阿拉斯加流,它与阿留申流汇合,连同亚洲沿岸南下的亲潮共同构成了北 太平洋高纬海区的气旋式小环流。

南极绕极流  由于南极周围海域连成一片,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环绕整个南  极大陆(应当指出南极绕极流是一支自表至底自西向东的强大流动,其上部是漂  流,而下部的流动为地转流)。南极锋位于其中,在大西洋与印度洋平均位置为  50°S,在太平洋位于60°S。由于风场分布不均匀,造成了来自南极海区的低温、 低盐、高溶解氧的表层海水在极锋的向极一侧辐聚下沉,此处称为南极辐聚带。 极锋两侧不仅海水特性不同,而且气候也有明显差异,南侧常年为干冷的极地气  团盘踞,海面热平衡几乎全年为负值,海面为浮冰所覆盖;北侧,冬夏分别为极地  气团与温带海洋气团轮流控制,季节性明显。故称极锋南部为极地海区,北部至  副热带海区为亚南极海区。

南极绕极流在太平洋东岸的向北分支称为秘鲁流;在大西洋东岸的向北分 支称为本格拉流;在印度洋的向北分支称为西澳流。它们分别在各大洋中向北 汇入南赤道流,从而构成了南半球各大洋的反气旋式大环流。

北半球的极锋辐案不甚明显,只在太平洋西北部的黑潮与亲潮的交汇区以 及大西洋西北部的湾流与拉布拉多海流的交汇区存在着比较强烈的辐聚下沉现 象, 一般称为西北辐聚区。由于寒暖流交汇所产生的强烈混合,海洋生产力高, 从而使西北辐聚区形成良好的泡场。这正是世界有名的北海道渔场和纽芬兰渔 场的所在海区。

在南北半球西风漂流区内,存在着频繁的气旋活动,降水量较多,气旋大风 不断出现,海况恶劣,特别在南半球的冬李,风与浪更大,故航海家有“咆哮45°、 咆哮好望角”的传称。

Ⅳ东边界流

大洋的东边界流有太平洋的加利福尼亚流、秘鲁流,大西洋的加那利流、本 格拉流以及印度洋的西澳流。由于它们从高纬流向低纬,因此都是寒流,同时都 处在大洋东边界,故称东边界流。与西边界流相比,它们的流幅宽广、流速小,而 且影响深度也浅。

上升流是东边界流海区的一个重要海洋水文特征。这是由于信风几乎常年 沿岸吹,而且风速分布不均,即近岸小,海面上大,从而造成海水离岸运动所致。 前已提及上升流区往往是良好渔场。

另外,由于东边界流是来自高纬海区的寒流,其水色低,透明度小,形成大气 的冷下垫面,造成其上方的大气层结稳定,有利于海雾的形成,因此干旱少雨。与西边界流区具有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的特点形成明显的差异。

Ⅴ极地环流

北冰洋中的环流  北冰洋内主要有从大西洋进入的挪威流及一些沿岸流。 加拿大海盆中为一个巨大的反气旋式环流,它从亚美交界处的楚科奇海穿越北  极到达格陵兰海,部分折向西流,部分汇入东格陵兰流, 一起把大量的浮冰携带  进入大西洋,估计每年10000 km³ 。其他多为一些小型气旋式环流。

南极海区环流  在南极大陆边缘一个很狭窄的范围内,由于极地东风的作 用,形成了一支自东向西绕南极大陆边缘的小环流,称为东风环流。它与南极绕 极环流之间,由于动力作用形成南极辐散带。与南极大陆之间形成海水沿陆架 的辐聚下沉,此即南极大陆辐聚。这也是南极陆架区表层海水下沉的动力学 原因。

极地海区的共同特点是:几乎终年或大多数时间由冰覆盖,结冰与融冰过程 导致全年水温与盐度较低,形成低温低盐的表层水。

Ⅵ副热带辐聚区的特点

在南北半球反气旋式大环流的中间海域,流向不定,因季节变化而分别受西 风漂流与赤道流的影响, 一般流速甚小。由于它在反气旋式大环流中心,表层海 水辐聚下沉,称为副热带辐聚区。它把大洋表层盐度最大、溶解氧含量较高的温 暖表层水带到表层以下,形成次表层水。

该区内的天气干燥而晴朗,风力微弱,海面比较平静。由于海水辐聚下沉, 悬浮物质少,因此具有世界大洋中最高的水色和最大透明度,也是世界大洋中生  产力最低的海区,故有“海洋沙漠”之称。

以上就是世界大洋表层在水平方向上的主要环流及其特征。除此之外尚有 一些区域性海流,例如,瑞德(Ried,1959)    在南太平洋的赤道流中,发现了一支 赤道逆流;宇田(Uda,1955) 在北太平洋发现了一支副热带逆流等,但它们的持 续性及其在总的大洋环流中的作用,目前尚不完全了解。

(2)世界大洋上层的铅直向环流

关于表层的风生环流已进行了较多的讨论,但在世界大洋表层的这些环流之间,特别是在赤道海区,由于海水运输有南北分量,导致了海水的辐聚下沉或 辐散上升运动。在赤道上,西向的南赤道流,在赤道两侧分别向南与向北辐散, 导致海水上升;在南赤道流与赤道逆流之间(3°~4°N),  由于海水辐聚而导致下 沉;在赤道逆流与北赤道流之间(10°N) 又形成了海水的辐散上升。由于连续性 的原因,上述上升或下沉的海水在一定的深度上便形成了经向的次级小环流。 它们分布在25°N~20°S 之间,所处深度较浅,仅变动于50~100 m 之间。正是 由于这些次级小型环流的存在,使得赤道海区表层的热量和淡水盈余向高纬方  向输送,部分调节了热盐的分布状况,使其得以相对稳定。

顺便指出,由于表面海水的辐散或辐聚,导致海面发生起伏,由此所形成的压力场,在表层纬向环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大洋表层以下的环流

大洋表层以下的环流以经线方向为主,其分布的深度主要取决于海水的密 度,因此仍以热盐效应起主导作用。但在某些海域海水的下沉或上升也会由某 些动力作用引起。

Ⅰ次表层水的运动和分布

大洋表层以下与大洋主温跃层以上的海水称为次表层水,是由副热带海域 (两半球反气旋式大环流中间)的表层水下沉形成的。虽为高盐水,但温度也较 高,在副热带辐聚的动力作用下,它只能下沉到表层水以下的深度上,然后重新 分布。其中大部分水体流向低纬一侧,沿主温跃层散布,少部分流向高纬一侧, 形成了以高盐为主要特性的次表层水。

在次表层水形成过程中,由于动力作用与连续性的制约,导致其下界的深度 起伏与表层水海面的起伏恰恰相反。因为次表层水也具有较高的温度,所以与 表层水一起称为大洋上层暖水区,其下方的主温跃层正是该暖水区与大洋深处 冷水区之间的过渡层,因此具有很大铅直温度梯度。

Ⅱ大洋冷水区的环流

冷水区的环流指大洋主温跃层以下与极锋向极一侧水域内的环流。包括中 层水、深层水、底层水的运动与分布情况。

1. 中层水的运动  中层水主要由南极辐聚和西北辐聚区下沉的海水所形 成,因此带有源地的低盐特征。由于温度也较低,故其密度较大,所以分布在次 表层之下。对其运动情况,可按其低盐特点进行追踪。

由南极辐聚带下沉的海水,其温、盐特征值分别为2.2℃与33.8。它下沉到 800~1000m  的深度上, 一边参加了南极绕极环流, 一部分水体向北散布进入 三大洋。在大西洋中,以(5~6)×10-2m/s 的速度沿西部向北运动,可达到 25°N;在太平洋也可超越赤道;在印度洋则否。

另外,在北大西洋与印度洋中,还存在着高盐特性的中层水。在北大西洋由 直布罗陀海峡溢出的高盐地中海水(温度13℃,盐度37)下沉到1000~1200 m 的深度上。然后向西、西南和东北方向散布,此称为北大西洋高盐中层水;在印 度洋,红海的高盐水(温度15℃,盐度36.5)通过曼德海峡流出,在600~1600m 的深度上沿非洲东岸向南散布,与南极中层水相遇发生混合。

2. 大洋底层水的运动  大洋底层水应具有最大的密度,其主要源地是南极 大陆边缘的威德尔海、罗斯海,其次为北冰洋的格陵兰海与挪威海等。普遍认 为,南极威德尔海是南极底层水的主要来源,在冬季冰盖下海水(盐度34.6,温 度-1.9℃)密度迅速增大,沿陆坡下沉到海底, 一方面加入南极绕极环流向东 流, 一方面向北进入三大洋。在各大洋中主要沿洋盆西侧向北流动。在大西洋 中可达40°N, 与北大洋底层水相遇,由于南极底层水密度较大,继续潜入海底向北扩散。Gill(1973)   提出了南极大陆边缘全年都产生底层水的观点,这是因为  在陆架上200m 以下的海水,夏季也存在着低温、高盐,因而亦具高密特征的水, 特别在威德尔海西部的陆架上更是这样。南极底层水的源地还有罗斯海和阿德 利地近海。底层水的年平均生成率总共约38×10⁶m³/s。

北冰洋也生成底层水,但因白令海峡很浅,不可能进入太平洋。密度更大的 海水在格陵兰与斯匹次卑尔根之间,位于北冰洋的固定冰舌之下形成,但是它被 限制在诸如格陵兰和挪威等一些海盆之中。只在偶然情况下,少量海水通过苏 格兰-法罗群岛、冰岛到格陵兰的海槛溢出而进入大西洋。因此,北冰洋底层水 处于几乎是被隔绝的状态。

3. 大洋深层水的运动  深层水介于中层水和底层水之间,约在2000~ 4000  m的深度上。大洋深层水主要是由北大西洋格陵兰南部的上层海洋中形 成的。东格陵兰流与拉布拉多寒流都向该海区输送冷的极地水,与湾流混合后 下沉(盐度约为34.9,温度近3℃)开始向整个洋底散布。在大洋西部接近40°N 处,与来自南极密度更大的底层水相遇,就在其上向南流去,直到南大洋。在它向南的流动过程中与上层的由地中海溢出的高盐高温中层水相互混 合。在南大洋的这种混合水称为南大洋深层水。在40°S 附近加入绕极环流,继 而被带入印度洋和太平洋。在印度洋,西部的深层水向北运动,于2500 m 的深 度上可根据其盐度较高的特性追踪至10°S; 在东部的深层水则向南运动。太平 洋的深层水都是由南大西洋的深层水与南极底层水混合而成的。因此太平洋 2000m  以下的温盐是均匀的,温度为1.5~2.0℃,盐度为34.60~34.75,不像 大西洋那样具有较明显的分层特征。

大西洋深层水加人绕极环流的同时,逐渐上升,在南极辐散带可上升至海面,与南极表层水混合后,分别向北与向南流去,即加入到南极辐聚与南极大陆 辐聚中去。

大洋深层水的源地不是海面,因此贫氧是它的主要特征。从流的动力学性 质看,它具有适应其他各层流动的补偿的性质。

上述大洋环流是--种具有大的(洋盆或准洋盆范围)空间尺度和长期(气候 学)的时间尺度的平均流动状况。尽管是粗线条的,但能给出世界大洋总环流的 基本格局和主要特征。这是进一步研究大洋环流的基础。

(4)大洋中尺度涡(mesoscale eddies)

自70年代以来,海洋科学工作者相继在各大洋中发现了一种水平尺度约为 100~500  km,时间尺度约为20~200 d 的流涡,它们广泛地寄居于总的大洋环 流之中,且以(1~5)×10-2m/s 的速度移动着,这些流涡称为“中尺度涡”。它们 可以类比于大气中的涡旋与锋面等天气系统。因此,如果把以前对海洋平均状 况的研究称为“气候学”的描述,那么中尺度涡发现后,便使海洋学进入了“天气 学”的研究阶段。

关于中尺度涡形成、运动、能量的传输机制、时空分布及其与平均环流的关 系等,许多学者已进行了研究。

中尺度涡可被观测到的最突出的特性是它们的动能(和势能)数量级的区域 不均匀性。它与大洋环流的格局紧密相关,最强盛的涡主要存在于或者靠近强 流区。显然,这是由于在那里存在不稳定性,具有涡形成的基本条件。

世界大洋中尺度涡场的动能分布极不均匀。例如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西 边界强流区的表层,其动能约为东边界流区和弱流区的10倍。涡场动能又主要  集中在表层。在强流区,从海面至1000m 的深度内直线减少至表面的1/1087。 涡所影响的深度极大,在湾流强流区达5000m 以深,在黑潮延续体达6000m,   在这个深度上仍具有相当的动能。可见中尺度涡是一个深厚的系统。

涡的能量传输过程是:上层动能由大洋环流的平均动能提供;在较下层,由 平均环流的势能转化为涡的动能,同时伴随着自上而下由涡的动能转化为涡的 势能。然后再转化为更下层混的动能这一次级的传输过程。另外,在下层涡的 动能也会转化为平均环流的动能。

涡在强流区形成后,能被强流吸收,也能传播到其他海域,这就导致了涡场  动能和势能数量级的多变性。早期认为,涡可能强烈地影响副热带内部的总环  流,而现在的认识却是,涡对总环流的作用主要发生在强流区邻近;在强流区内  涡形成的结果,只起到了使平均环流能量下沉的作用,而平均环流与涡之间的能 量交换主要是在强锋面流处以及向下输送过程中的能量耗散机制。对涡自身的  能量耗散而言,海底摩擦是重要的。涡至少部分地驱动回流的形成。当然尚有 热力学机制(Schmitz et.al.,1983,Spall,1992)。涡在深层的强流区和底部, 也扮演了一“混合”的角色。

涡的时间尺度,相对变化较小。在靠近或在强流区中,其支配周期主要为中 尺度时间,即20~200d;靠近表层,天气时间尺度显著;近海底陡坡处,地形波时 间尺度(几天的量级)变得突出。

中尺度涡的发现与研究,把人们对大洋环流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观测技术和手段的进步、高速计算机的应用,必将对大洋环流的动力学、热 力学机制以及对海洋环流、大气环境的影响等各方面,作出更加详尽的科学  结论。

(5)世界大洋的水团

由上讨论可知,世界大洋中存在着五个基本水层,即大洋暖水区的表层水 次表层水;大洋冷水区中的中层水、深层水和底层水。如果按其温、盐等理化特 性和源地作为条件,可在第一层等级把五层水视为五个水团。

1. 表层水:具有高温、相对低盐特性,其源就是低纬海区密度最小的表层暖 水本身。

2. 次表层水:具有独特的高盐特征和相对高温,它是由副热辐聚区表层海 水下沉而形成的,其下界为主温跃层,南北范围在南北极锋之间。

3. 中层水:具有低盐特征,是西风漂流中的辐聚区表层海水下沉而形成。 其深度约在1000~2000 m 的范围内。但地中海水、红海-波斯湾水是高盐  的。

4. 深层水:北大西洋上部但在表层以下深度上是它的源地,因此贫氧是其 主要特性。其深度约在2000~4000 m 的范围内。

5. 底层水:源于极地海区,具有最大的密度。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在不同等级上依水团划分的原则进行更细的划分。例  如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中的五大水团可分别冠以大洋的名称和再分为南、 北两部分,这样便会划分出第二等级与第三等级的水团。例如在大西洋中,可把  表层水划分为南、北大西洋表层水两个水团;次表层水也可分为由南、北半球副  热带下沉形成的次表层水团;中层水可分为由西北辐聚和南极辐聚下沉的中层  以及地中海水、红海水形成的高盐中层水等。对其他水层亦可类比细分。当然  这要遵循一定的标准,而不可无限制地类推。为各大洋水团的分布和  t—S  关系

  • 24
    点赞
  • 4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