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毕业设计(公路规范)

某高速公路(68+125+68m 连续梁桥上部结构设计

1.绪论

1.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史

我国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研究起于上世纪50年代[1]。自1956年我国在公路上用预应力混凝土建成了第一座跨径为20m的简支梁以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在公路上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随后随着悬臂施工方法的出现与预应力混凝土体系的不断发展进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作为一种在国外被广泛应用的桥梁类型,近年来在中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建设,目前,我国已经建造了大量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虽然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体系在我国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随着预应力混凝土体系的不断成熟与我国人才队伍的不断努力,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运用与建造在我国必将越来越广泛。

1.2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1)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桥相比,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采用的高性能的建造材料能大幅降低普通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用量,从而大幅降低结构的自重,桥梁跨径也大幅增加。且跨径越大,越能节省材料用量。

(2)对于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与部分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在相应条件下均不允许出现裂缝,而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裂缝。由此可见,在梁体中配置预应力束能有效提高梁的刚度,同时钢筋置于完整梁体中能得到有效的保护,避免其锈蚀,结构耐久性得到了有效提高。

(3)桥梁建设中广泛应用预应力技术的现象,推动了各种创新的施工方法的发展,如顶推法、悬臂拼装和旋转施工法已成为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建设的新选择。此外,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还促进了装配式结构在工程中的普及,为现代预制装配式结构的连接与拼装提供了最有效的手段。

(4)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结构方面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具有高强度、高刚度、较小的变形能力,以及非常优良的抗震性能等。因此该类型桥梁平顺性较好,非常适用于用作高速公路桥梁。

1.3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施工

连续梁桥是同时承受正负弯矩的结构体系,因此它的施工体系与简支梁大不相同,目前用于连续梁桥常用的施工方式主要有悬臂施工法、逐孔施工法、顶推施工法与转体施工法[3]。本设计拟采用的施工方法为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法,这种施工方法是利用悬臂拼装或悬臂浇筑的方式将结构分为许多节段后进行逐段接长,然后进行体系转换的方法。

1.4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设计思路

本设计为(68+125+68)m高速公路连续梁上部结构设计。结合所学知识并查找相关规范与文献资料,总体设计思路如下:

(1)完成方案比选,确定桥梁类型与截面类型;

(2)桥型与截面类型确定后,参考相关规范与已有设计资料,进行截面细部尺寸的拟定;

(3)利用Midas建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依托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对模型进行基本的受力分析;

(4)依据抗裂性条件对预应力钢束数量进行估算并合理布置钢束位置,将钢束特性与钢束形状导入Midas后详细计算预应力损失与预应力引起的次内力;

(5)进行荷载组合,参考规范对主梁完成各项验算,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6)完成本次设计,对本次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