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5.0业务网架构研究

目录

0 引言

1 挑战与难点

1.1 业务应用需要方便、灵活地调用网络确定性服务能力

1.2 云、网、边、端协同需要网络的“连接+”能力

1.3 新业务需要网络的可弹性调度、能力服务化

1.4 需提供更丰富、安全的网络业务管控能力

2 网络5.0业务网架构

图1

2.1 网络5.0业务网实现方案

2.1.1 支持确定性服务能力

2.1.2 实现资源和业务关联的强生命周期管理

2.1.3 优化多维度资源自适应调整

2.1.4 提高网络业务的可运营性和管控能力

2.2 网络5.0业务网多平面组网设计

图2

3 典型应用

3.1 超算快线

图3

3.2 不间断直播

图4

4 结束语


摘要

随着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业务的迅猛涌现,网络的确定性、安全性和资源调度等方面面临着重大挑战。然而,现有网络是“尽力而为”的模式,只管控网络资源,不管控业务或应用连接。网络5.0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创新协议、确定性网络、内生安全可信、自组织网络、算力网络”等解决方案,为未来全业务承载提供承载底座。网络5.0在架构层面,需解决现有业务承载的OTT方式,即业务的应用层与网络层的控制与匹配不足的问题。首先,分析了网络5.0业务网的4个关键创新动机;其次,创新性地提出了新的业务网架构,通过在现有网络承载层上叠加业务核心层,使网络具备动态的业务感知、业务连接、资源匹配和连接管控能力,内生解决了网络业务/应用Underlay+Overlay协同的确定性承载,又开创了基于用户体验和应用感知的新型业务和精细化网络运营模式;最后,列出了超算快线和不间断直播两个典型业务场景,为未来的网络研究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线索。

关键词: 网络5.0; 业务网; 网络架构; Underlay+Overlay协同

0 引言

当前,全球云网宽带发展呈现两大主要趋势。一方面,当前对云网宽带基础设施及服务的需求持续旺盛;另一方面,全球数字化转型促进云网宽带基础设施与服务升级。截至2022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已达53 亿,占全球人口的66% [1]。因此,个人和企业在数字化应用方面对高质量网络的需求更加迫切,网络已经成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承载网络除需进一步提升网速,也需使网络更加开放、灵活,可以按需调配资源、达至广泛化的云、网、边、端协同服务目标,推动网络架构演进变革。此外,电信产业主营业务经历了固话、宽带、移动等增长曲线后,目前正在进入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驱动的产业数字化为主的第二曲线发展阶段。第二曲线理论创始人查尔斯·汉迪表示:在第一曲线达到巅峰之前,找到驱动企业二次腾飞的第二曲线,并且第二曲线必须在第一曲线达到顶点之前开始增长,企业永续增长的愿景就能实现[2]。因此,如何快速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抓住历史机遇开辟新的蓝海”,提升网络业务价值和构建第二曲线至关重要。

1 挑战与难点

1.1 业务应用需要方便、灵活地调用网络确定性服务能力

不同于传统消费者业务尽力而为的承载需求,许多产业应用呈现出独特且多样的确定性承载需求[3]。未来,智慧工厂、智能电网和远程手术等实时远程控制场景需要具备端到端的确定性时延和抖动连接,同时,网络的可用性也必须达到99.999%[3]。因此,上述应用场景都要求网络能根据业务的确定性承载需求进行资源匹配和保障。

目前,网络采用了无连接传输模式,虽然增加了网络的抗损毁能力,但也引入了不确定性,包括流量转发路径的不确定性、时延以及丢包。当数据包数量超过端口容量时,可能导致丢包,并在端口缓存中产生时延延长的现象。目前主要依赖轻载来维护服务质量,对于端到端的确定性服务难以保障。要解决上述确定性问题,必须建立明确的确定性转发路径并提前分配足够的转发资源以满足应用和业务连接需求。这需要网络能够根据业务连接的要求匹配相应的确定性转发资源,并实施业务准入机制以避免网络拥塞。然而,当前的网络体系结构并不能满足这一需求。

1.2 云、网、边、端协同需要网络的连接+”能力

产业互联网应用通常具有明确的连接目标,如云上应用、算力资源、视频对象等,同时在性能、安全可靠性等方面有特定的要求,这往往涉及到应用、云、网络、终端等多种异构资源之间的跨域协同。然而,在当前的网络架构下,上述资源往往是相对独立规划和治理的[4]。这导致业务与网络、网络与网络之间存在一定的分割,难以整合跨域基础设施,为用户提供一致性的服务。网络作为连接和整合各种资源的交通枢纽,需要支持将多类型网络、异构算力、多云服务等抽象成一个统一的标识体系,以进行寻址和服务。这样,用户可以跨不同资源提供方灵活使用各种资源,获得一致的服务质量保障。

因此,产业需要网络提供连接+”的能力,也就是在同一对网络节点间把网络连接做密,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和用户的特殊需求提供的连接,即同一对节点间不仅仅为宽带用户提供基础的尽力而为网络连接能力,还可提供可运营的低延时、大带宽、确定性、安全加密、VPN连通等不同特性的连接+”能力,从而支撑可收费的按需分配质量(Quality on Demand)、按需分配带宽(Bandwidth on Demand)、按需分配拓扑(Topology on Demand)等多种连接业务模式。未来,网络应内生支持应用和网络协同,通过体系架构的变革把智能化拓展到网络本身,构建业务感知型网络。以应用为中心,实现对上层业务应用的精细化感知,以及从面向管道连接到面向业务连接的管控方式转变。

1.3 新业务需要网络的可弹性调度、能力服务化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企业新业务的需求也日益复杂且变化迅速,对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业务在特定时间内需要更多的带宽和资源,而在其他时间可能需求较低。弹性调度允许企业根据需求的峰谷变化,动态调整网络资源,以优化成本和性能。另外,新业务也需要多样化的服务级别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保证。网络不再是一刀切的服务模式,应当基于不同业务或应用的SLA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保证。传统专线服务提供了固定带宽和路径,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人工协商和拼凑式的解决方案,只能针对专线管道静态分配资源,难以实现规模化。现有的静态网络架构在满足现代业务的弹性和多样性方面显然难以胜任。因此,需要网络向服务化发展,通过弹性调度和按需分配等方法,实现网络资源的可编程、自动化和智能化,以满足新业务的多变需求。

1.4 需提供更丰富、安全的网络业务管控能力

目前的网络只管控网络资源,无法针对业务或者应用连接进行管控,不感知业务。只在网络接入段维持用户会话连接,在网络侧无用户或业务连接状态,因此无法感知业务承载需求,从而无法进行底层网络(Underlay)与覆盖网络(Overlay)的深度协同,

  • 8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宋罗世家技术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