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一

该实践项目旨在通过目标导向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巩固教学系统设计原理,体验真实设计过程,提升系统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需选取义务教育八年级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初识流程图》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学生特征分析、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过程等环节,强调理解流程图的基本图形和功能,掌握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实践项目二 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

【实践目的】

目标导向是当前信息化环境中常见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目标导向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是将s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整合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学生应该:

1、巩固已学过的教学系统设计原理等相关知识;

2、体验真实的教学设计过程;

3、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系统思维和创新能力。

【实践要求】

1、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材六年级、八年级中任选一节课进行教学设计。

2、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应该包括:

(1)课题名称

(2)教学目标:用ABCD目标表述法、或者内外结合表述法

(3)学生特征分析:分析课题面对的学生年龄、认知发展特征、以及准备技能

(4)教学内容分析:请用归类分析法或层次分析法,对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知识点进行描述。

(5)重难点

(6)教学过程:要体现教学过程的阶段性、教师活动的具体内容以及所运用的教学策略、学生活动的具体内容

(7)教学总结:教学理论指导、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课题名称:《初识流程图》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读懂简单流程图,掌握流程图的基本图形及功能;

(2)能绘制出顺序结构的基本格式,理解顺序结构的执行过程;

(3)能绘制出选择结构的基本格式,理解选择结构的执行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流程图,推断出流程图的功能和作用。

(2)通过问题分析,学会选择合适的结构,绘制流程图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从实际问题到数学表达式的思维过程;

(2)在使用条件选择语句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3)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学习交流,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勇于探索新层知识的信心。

学生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抽象意识发育的比较完善,能够接受较为抽象的知识体系,能够适应本节课程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内容分析:

初识流程图

当型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

选择结构

双分支选择结构

直到型循环结构

单分支选择结构

顺序结构

流程图基本图形

流程图基本结构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认识流程图的基本图形,掌握其基本功能;

(2)掌握顺序结构,单、双分支选择结构的基本格式及用法。

难点:灵活使用但分支、双分支选择结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

情境一,新课导入

认识流程图

  1. 提问:大家都参加过学校运动会,对运动会都比较了解,现在老师想问你们,如果让你组织一次运动会,你会怎样安排运动会的各项活动流程呢?

  2.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老师展示“运动会流程图”及其“自然语言描述”。
  3. 介绍顺序结构以及流程图的基本图形:“开始/结束符”、“流程线”“连接点”、“处理框”。

思考运动会开展流程,回答问题;

认真观察

认真听课

初识流程图,掌握顺序结构

抛锚式教学策略

情境二,应用和制作流程图

;了解顺序结构

   学校即将开展运动会,现在需要为活动招募几个负责人。负责人的职责是全面考虑自己的工作内容(用流程图表示出来),保证运动会当天能够顺利开展。

招募i:1.运动会开幕式负责人

2.活动现场负责人

3.运动会闭幕式负责人

4后勤保障负责人

范例:开幕式负责人


组织各个小组选择任意主题设计流程图,完成后进行师生点评,总结要点:顺序结构的时序性。

积极参与流程图的绘制

进行展示

协作学习策略,支架式学习策略

情境三,认识选择结构

在活动筹备过程中,后勤保障部部长发现部门人手不够,便向全校招募“志愿者”。

在第一轮筛选中,他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n>=15

结束­­

输出入选名单单单

被选中

进入二轮筛选

输入引体向上数n

开始

观察思考问题

先行组织者策略,支架式策略

有同学知道部长对“志愿者”的要求是什么吗?报名表上,哪些人是符合要求的呢?

   引导学生发现“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的不同之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介绍流程图的剩余两个基本图形:“判断框”、“输入/输出框”,已选择解构:单分支结构、双分支结构。

   其中判断框的使用是选择结构的要点。

认识掌握选择结构

思维延伸了解循环结构

我们已经了解了流程图的基本图形,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问题:

开始

S       0

S      S+400

 

S<10000

                                Y

                     ­N­

结束

                    

观察此流程图,描述其算法并得出S为几?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循环体的概念。然后给出当型循环体结构图,直到型循环结构图

观察,深入思考

了解循环结构

支架式策略

新课

知识

巩固

作业练习

 对下面两个流程图的算法进行描述

开始

结束

输出结果

赋值/计算

开始

输入数据

                              

a>=b

输入数a、b

结束

输出a<b

输出a>=b

 

      图1                    图2

图1用顺序结构的流程图描述了程序的执行过程,程序的编写一般遵循输入数据、加工处理数据、输出结果这个过程。图2用选择结构的流程图,表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输出比较结果的实现过程。

认真完成课堂练习,进一步掌握选择结构

练习法

课堂总结

  1. 通过对运动会流程模式构建,描写,掌握了流程图的基本图形;
  2. 本节课了解认识流程图中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的使用条件和基本结构;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检查效果

课后作业及作业要求

开始

S      0

S      S+400

 

S<10000

                                Y

                     ­N­

结束

                    

                 图1

开始

起跑   

跑一圈

 

未满10000米

                                Y

                     ­N­

结束

                    

图2

这两个流程图属于那种类型的循环结构?表示什么含义,图1与图2有什么区别。

教学总结

教学过程:本节课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了解流程图的概念,流程图的基本图形以及几种流程图的基本结构,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定位在选择结构的应用分析上;另外,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从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问题、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立足能力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教学策略:本节课多应用了支架式教学策略,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流程图基本结构概念。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