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数据及其购买指南

文章借鉴于卫星遥感数据购买指南,欢迎赏阅此文⬅!

卫星遥感介绍

遥感影像:使用传感器或相机,记录地表的辐射能量,在环境科学中多用于检测植被覆盖变化、健康程度以及气候变化等。【基于光的物理特性和大气穿透性成像】

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选取,以及传感器的设计,共同决定了遥感影像的细节丰富度和更新频率。

卫星遥感系统主要分为两大类:被动遥感和主动遥感。被动遥感依赖自然或人造光源,如太阳光,来观测地表特性;而主动遥感系统,如雷达卫星,发射自己的能量并接收回波,以生成影像。


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与光谱特性

空间分辨率是指卫星影像中单个像素代表地面区域的大小,直接影响影像的细节清晰度。高空间分辨率意味着更高的图像清晰度,能分辨更小的地理特征。【例如,0.5米的空间分辨率能捕捉到如车辆等小尺度目标,而较低的空间分辨率(如30米)可能只能识别大的地理特征,如森林或湖泊。】

光谱特性涉及卫星遥感器在不同光谱波段的覆盖范围。从可见光到近红外,再到热红外,不同的波段可以揭示地表物质的特定信息。多光谱遥感影像允许科学家分析特定波段,如植被指数,以评估植物健康状况。


遥感数据供应商

在购买过程中,与价格最相关的因素为:

1. 遥感技术规格:高分辨率、高光谱和雷达卫星数据通常比低分辨率数据更昂贵,因为它们能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学术任务必备】

2. 覆盖范围与重访时间:影像的覆盖面积、时间分辨率(重访周期)和数据更新频率也是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频繁和大范围的覆盖通常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广度和深度兼顾】

3. 数据处理与分析服务:购买数据时,可能需要额外的处理和分析服务,这也可能显著影响价格。【不需要自己处理,以预算对抗时间】


遥感数据购买流程

4.1 明确购买需求与预算

购买卫星遥感数据前,首要的步骤是明确自己的需求。这包括确定需要的:

  1. 光谱分辨率(波段范围):多光谱、全色 or 合成孔径雷达?
  2. 时间分辨率:每日、每周 or 按需更新?
  3. 空间分辨率:米级 or 厘米级?
  4. 覆盖区域:中国某区域、国内、国外?

4.2 选择合适的卫星遥感数据提供商

全球范围内有许多知名的卫星遥感数据提供商,包括美国的Landsat系列、欧洲航天局的Sentinel系列、Maxar公司的WorldView和GeoEye系列,以及中国的高分系列等。

4.3 签订购买合同与支付款项

签订购买合同是购买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合同应详细说明所购买的卫星图像类型、覆盖范围、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等详细信息,以及交付日期、数据格式、数据质量保证和可能的重拍策略

支付条款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包括预付款、尾款支付时间点以及可能的分期付款条件【和淘宝双十一有点像】确保了解并同意关于退款、修改或替换数据的政策。

4.4 数据交付与验收流程

数据交付通常通过网络下载、物理介质(如硬盘)或云存储进行。在接收数据后,验收流程至关重要,重点包括:

  • 检查数据的完整性,确保所有购买的图像都已完整交付。
  • 验证图像的元数据(属性、格式等),如空间和时间分辨率、辐射量测和地理校准是否符合购买合同中的标准。
  • 检查数据的可读性、格式兼容性以及与预期应用的兼容性。

在验收过程中发现问题,应立即通知提供商,按照合同约定进行修正或替换。只有在确认数据满足需求并得到妥善处理后,才应正式确认验收,完成整个购买流程。


数据质量

影像质量的评估标准

  • 信噪比 SNR:越高,噪声越少,有价值的信息更加突出。
  • 空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越高,每个像素代表的地面面积越小,图像中显示的细节就越多。
  • 光谱分辨率:光谱覆盖范围,光谱分辨率越高,意味着仪器能够捕捉更多的波段,从而可以提供更多关于被观测物体的化学和物理属性的信息。
  • 时间分辨率:卫星重访同一地点的频率,对于监测同一区域下的地表变化至关重要

在遥感数据中,确保数据质量至关重要。了解数据的噪声、畸变及其他常见质量问题对于有效使用这些数据非常关键。

噪声和畸变的定义及区别

  1. 噪声:在遥感数据中,噪声通常指的是图像中不代表实际地表特征的随机变异或误差。噪声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传感器的电子特性、大气条件、光照变化等。例如,传感器本身的电子噪声、太阳辐射引起的散射噪声,或者由于云雾等大气条件造成的噪声。噪声会降低图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影响数据分析的质量。

  2. 畸变畸变通常指的是图像中由于传感器、卫星平台的姿态不稳定、数据传输错误或处理过程中引入的非随机误差。畸变可能导致图像中的物体位置、形状或大小被扭曲。例如,由于卫星姿态控制不精确,拍摄的图像可能会出现角度偏差,或者在数据压缩和传输过程中引入的错误可能导致图像部分信息的丢失或错误。

噪声与畸变的区别

  • 随机性:噪声通常是随机的,而畸变则是系统性的。【可以理解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 可预测性畸变通常可以通过校正算法进行预测和矫正,而噪声则需要通过滤波或其他统计方法来减少其影响。

没看懂的读者不要着急,下面进一步解释! 

生动的例子:摄影

想象你在使用相机拍摄一张照片:

  1. 噪声:假设你在光线非常微弱的环境中拍照,你可能会注意到照片中出现了很多颗粒状的斑点,这些斑点就是“噪声”。在遥感数据中,噪声类似于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传感器的内部特性(如热噪声)、环境因素(如大气散射)或光照条件等引起的。噪声通常是随机出现的,这意味着它在空间上没有固定模式,而且每次采集数据时出现的具体特征都可能不同。

  2. 畸变:现在想象你的相机镜头有些问题,比如镜头略微歪斜或内部元件有缺陷,导致照片中的建筑看起来弯曲或扭曲。这种情况就是“畸变”,它通常是系统性的,因为每次你使用这台相机时,所有的照片都会以相同的方式显示这种扭曲。在遥感数据中,畸变可能是由于卫星的轨道偏差、传感器角度错误或数据处理算法中的系统性错误引起的,这些因素导致数据以可预测的方式系统性地偏离真实情况。

随机性与系统性的区别
  • 随机性(噪声):指的是变化无常、无规律可循的特性。例如,噪声的出现和强度可能因环境条件、设备运行状态等多种因素而变化,没有固定模式。
  • 系统性(畸变):指的是一致、有规律、可以预测的偏差。系统性问题通常意味着每次数据采集时都会以相同的方式出现,因为它们源自设备或算法的固有缺陷。

其他常见的遥感数据质量问题

  1. 阴影:由地形、建筑物或其他大型物体造成的阴影可能会遮挡地面特征,导致数据信息的不完整。

  2. 饱和:当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超出其动态范围时,会导致图像区域饱和,这些区域无法反映实际的地面情况。

  3. 几何失真:由于地球曲率、传感器的角度偏差或其他因素,图像中的物体位置可能会出现偏移或扭曲。

如何与厂商沟通这些问题

  • 技术规格明确:在购买前,明确询问并在合同中规定关于噪声等级、畸变控制和数据完整性的具体技术指标。
  • 质量保证要求:要求供应商提供质量保证措施,包括数据预处理的详细说明(如大气校正、几何校正等)和质量控制报告。
  • 样本数据评估:要求提供样本数据,对可能的噪声、畸变、阴影等问题进行预评估,确保数据符合你的应用需求。
  • 持续的质量监测:建议设立定期的质量评估机制,确保持续获取的数据符合质量标准,同时建立快速响应机制解决突发的数据问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Joy T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