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整理版

经络腧穴学

1.掌握经络的定义、经络系统的组成。

2.掌握十二经脉的概念、名称、命名、体表分布规律、走向与交接规律、循环流注顺

表里关系及与脏腑器官的络属关系。

3.掌握经络学说的概念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4.熟悉奇经八脉的概念、循行分布概况及其特点和功能。

5.熟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分布概况、特点和功能

6.熟悉经络的标本、根结与四海的意义。

7,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8,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9,厂解经络气街的意义。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

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现将经

络系统的组成内容列表(表1—1)并分别论述如下。

1.掌握十四经脉循行分布及其与脏腑器官的属络关系。

   2.掌握十四经脉138个常用经穴的归经、定位、主治和*作;掌握12个奇穴的定位、

主治和*作。

   3.熟悉十四经脉的病候及主治概要。

   4.了解奇经八脉的循行、病候及意义。

   构成人体经络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均有一定的循行、分布和功能意义及病候。其中经

脉的循行路线及其脏腑官窍的属络规律与该经腧穴主治作用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所以,掌握

各经脉的循行、分布和脏腑络属,对于更好地熟悉和掌握腧穴主治范围与肘膝关节以下腧穴

的远治作用有重要意义。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有其所属腧穴,合称“十四经穴”;冲、

带、矫、维六脉的腧穴均交会、附寄于十二经。腧穴是针灸治病的特定部位,必须熟练掌握

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和*作,才能为针灸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的总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

 体,故又称“正经”。

   (一)命名依据

   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根据脏腑、手足、阴阳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都用

 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根据阴阳学说而给予不同

 名称。如将其中隶属于六腑、循行于四肢外侧的称为阳经,隶属于五脏和心包、循行于四肢

 内侧的称为阴经,并根据阴阳衍化的道理分出三阴(太阴、厥阴、少阴)、三阳(阳明、少

阳、太阳)。其中行于上肢(手)内侧前缘(太阴)而与肺相属的经脉即称手太阴肺经;行

于下肢(足)外侧前缘(阳明)与胃相属的经脉即称足阳明胃经。其他各经名称(见表1-1)也是以这个原

则命名的。

 (二)十二经脉在体表分布的规律

  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六阳经分布于头面、躯干和

四肢的外侧,手三阳经在上肢外侧,足三阳经在下肢外侧,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是阳明

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六阳经经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手三阴经在上肢内侧,其排列

是太阳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足三阴经在下肢内侧,其排列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

少阴在后,但在内踝上8寸以下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三)十二经脉表里络属关系

  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脏与腑有表里相合的关系,阴经与阳经也有表里属络关系。即手

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

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

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体内有属络关系,即阴经属脏络腑,

阳经属腑络脏;在四肢部则通过络脉的衔接又加强了互为表里的阴阳二经的联系,使它

们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互相影响,治疗上相互为用。

   (四)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除与体内的脏腑相属络外,还与其经脉循行分布部位的组织器官有密切联络关

糸。(见表1-2)

   表1—2    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联络表

经脉名称                  属络的脏腑               联络的器官

手太阳肺经            属肺、络大肠、还循胃口        喉咙

手阳明大肠经          属大肠,络肺                  入下齿中,夹口、鼻

足阳明胃经            属胃,络脾                    起于鼻,人上齿,环口夹唇,循喉咙

足太阴脾经            属脾,络胃,流注心中          夹咽,连舌本,散舌下

手少阴心经            属心,络小肠,上肺            夹咽,系目                                                                                       循咽,至目内外眦,人耳中,抵鼻

手太阳小肠经          属小肠,络心,抵胃            循咽,至目内外眦,入耳中,抵鼻   

足太阳膀胱经          属膀胱,络肾                  起于目内眦,至耳上角,入络脑

足少阴肾经            属肾,络膀胱,上贯肝,        循喉咙,夹舌本

                     入肺中,络心          

手厥阴心包经          属心包,络三焦  

手少阳三焦经          属三焦,络心包                系后耳,出耳上角,入耳中,至目锐眦

足少阳胆经            属胆,络肝                    起于目锐眦,下耳后,入耳中,出耳前

足厥阴肝经            属肝,络胆,夹胃,注肺        过阴器,连目系,环唇内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其交接规律有三:(1)互为表里的阴阳二经在手足末端的井穴交接;

(2)手足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3)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见表1-3)

   (六)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    

  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是始于肺经,依次逐经传注直到肝经,肝经从足走胸中传注肺经,

再由肺经逐经相传,从而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循环无端的传注系统,将气血周流全身,保

证了全身各部组织器官的营养和功能,以及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现将十二经脉流注顺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与十二正经别道而奇行的八条经脉,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

阳维脉、阴骄脉、阳骄脉,总称奇经八脉。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

配合关系,但与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有密切联系,故称“奇经”,即

“别道奇行”的经脉。其中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后分三路循行,故称

“一源三歧”。

       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正经之间,其主要的功能是:(l)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

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了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

用。(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即当十二经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

能加以蓄积而使之不至过盛,当十二经及脏腑气血不足时,奇经八脉之气血又能渗灌补充,

有如湖泽对江河之水的调节关系。现将奇经八脉循行分布及其功能列表(表1-4)如下:

       表1-4                                        奇经八脉循行分布和功能

_

 脉名                            循行分布概况                                            功    能

任脉           腹、胸、颏下正中,总任六阴经       调节全身阴经经气,故称“阴脉之海”

 督脉                        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                调节全身阳经经气,故称“阳脉之海”

 带脉                        起于胁下,环腰一周,状如束带                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冲脉                        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且与        涵蓄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之海”

                                     任、督、足阳明等有联系                        或“血海”

 阴维脉                        小腿内侧,并足太阴、厥阴上行,至咽        调节六阴经经气

                                     喉合于任脉

 阳维脉                        足尉外侧,并足少阳经上行,至项后会        调节六阳经经气

                                     合于督脉

 阴骄脉                        足跟内侧,伴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

                                     眦与阳骄脉会合                                    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阳骄脉                        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

                                     眦与阴骄脉会合

   奇经八脉中的督脉和任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

这是针灸学科内容的重点部分。有关十四经循行路线和病候及其专属腧穴与主治的理论知

识,乃是临床应用中辨证归经(诊断疾病)和循经取穴施治的基础。

  三、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支络脉,加上脾之大络,共计十五条,总称十五络脉。

 十五络脉的名称均以它们从各经别出处的腧穴(络穴)名称命名(其具体名称详见第三

章第三节)。

   十五络脉的分布特点是:(1)十二经脉的别络分别从本经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别出后,

均走向其相表里经脉(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2)任脉的别络从鸠尾(络穴)

分出后散布于腹部,以沟通腹部的经气。  (3)督脉的别络从长强(络穴)分出后散布于头

部,向左右别走足太阳经,以沟通背部经气。(4)脾之大络从胁下的大包穴分出后散布于胸

胁。此外,还有从络脉分出浮行于浅表的孙络和浮现于皮肤表层能看到的浮络,它们遍布全

身,难以计数,其作用主要是输布气血于经筋和皮部。

 十五络脉的功能:(1)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沟通了阴阳表里二经的经气,加强了表里二

经的联系和经脉之气的交接传注,并补充了十二经循行的不足而扩大了其主治范围。(2)躯

干部的任脉别络、督脉别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胸胁及全身经气,从而起到输

布气血、濡养全身的作用。

  四、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人体腔的支脉。

   十二经别的分布特点是:它们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上下正经别出(谓之离),经过躯干深

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谓之入),再浅出体表上行至头、项(谓之出),在头项部,阳经

经别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谓之合),由此将十二经别汇合成

六组,称为“六合”。其中足太阳、足少阴经别从胭部分出,入走肾与膀胱,上出于项,合

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足厥阴经别从下肢分出,行至毛际入走肝胆,上系于目,合于足

少阳胆经;足阳明、足太阴经别从髀部分出,入走脾胃,上出鼻頞,合于足阳明胃经;手太

阳、手少阴经别从腋部分出,入走小肠与心,上出目内眦,合于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手

厥阴经别各从其正经分出,进入胸中,入走三焦和心包,上出耳后,合于手少阳三焦经;手

阳明、手太阴经别各从正经分出,入走肺与大肠,上出缺盆,合于手阳明大肠经。

   十二经别的功能主要是:(1)加强了十二经脉的表里沟通和内外联系,尤其是加强了经

脉所络属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2)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从而扩大了

手足三阴经的腧穴主治范围。手足三阴经腧穴之所以能治头面、五官疾病,主要是由于其经

别合于阳经上达头面、五官的缘故。例如,太渊、列缺治偏正头痛(《席弘赋》),太溪、太

冲、照海、三阴交可治牙痛、喉病等,均是通过经脉与经别的内在联系而发挥作用的。

   

  五、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膜系

统。

   十二经筋的分布特点:(1)十二经筋均联属于十二经脉,行于体表,不入脏腑。(2)其

循行走向都是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3)经筋有刚柔之分,刚筋(阳筋)以手足三阳经经筋

为主,均分布于头面项背和四肢外侧,其中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顷(面),

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柔筋(阴筋)以手足三阴经经筋为主,均

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其中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阴经

筋起于手指,循内上行结于贲(胸)。(4)经筋除在头、面、胸腹部分组结合以外,其循

行于踝、胭、膝、股、髀、臀、腕、肘、腋、臂、肩、颈等关节或筋肉丰厚处者,也与邻近

的其他经筋联结集聚,尤其是足厥阴经筋,除结于阴器外,并能总络诸筋。

   十二经筋的功能主要是约束骨骼,以利于关节的屈伸,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正如

《素问?痿论》所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六、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的所在。

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范围为依据的。所以各经皮部就

是该经在皮肤表面的反应区和该经濡养的皮肤区域。正如《素问?皮部论》所说:  “欲知皮

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十二皮部位居人体最外层,是机体的卫外屏障,有保卫机体、抗御外邪的功能。当机体

卫外功能失常时,病邪可通过皮部深入络脉、经脉以至脏腑。正如《素问?皮部论》所说:

“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人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入经脉,经脉满则入合于脏腑也。”反

之,当机体内脏有病时,亦可通过经脉、络脉而反映于皮部,根据皮部的病理反应而推断脏

腑病证。所以皮部又有反映病候的作用。此外,中医针灸临床常用的皮肤针(七星针、梅花

针)、皮内针、穴位贴药治疗等均是通过皮部与经脉络脉乃至脏腑气血的沟通和内在联系而

发挥作用的。

   古代医家通过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在认识了经络的分布和气血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

总结了经络腧穴上下内外的对应规律,揭示了人体四肢与头身的密切联系,从而突出了四肢

远端的特定穴与头、胸、腹、背腧穴的关系,形成了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理论。这些也

是经络学说的重要内容,对针灸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分别简介如下:

 一、标本与根结

 (一)标本的含义及内容

 “标本”主要是指经脉腧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标”,原意为树梢,在上部,对人身

而言,十二经脉的标部当在头、面、胸背的相应部位。“本”是树根,在下部,对人身十二

经脉而言,其“本”部均在四肢远端相应部位。现依据《灵枢?卫气》记载的十二经标本部

位,结合相应腧穴列表(表1-5)如下:

                            十二经标本表

部位                   相应腧穴     十二经脉   部位                相应腧穴

跟以上5寸中            跗阳         足太阳     两络命门(目)      睛明

窍阴之间               足窍阴       足少阳     窗笼(耳)之前      听会

厉兑                   厉兑         足阳明     颊下,夹颃颡        人迎

内踝下上3寸中          交信、复溜   足少阴     背俞与舌下两脉      肾俞、廉泉

行间上5寸所            中封         足厥阴     背俞                肝俞         

中封前上4寸中          三阴交       足太阴     背俞与舌本          脾俞、廉泉

外踝之后               养老         手太阳     命门(目)之上1寸   攒竹

小指次指之间上2寸      中渚         手少阳     目后上角、目外眦    丝竹空

肘骨中上至别阳         曲池         手阳明     颜下合钳上          迎香

寸口之中               太渊         手太阴     腋内动脉            中府

锐骨之端               神门         手少阴     背俞                心俞

掌后两筋之间2寸        内关         手厥阴     腋下3寸             天池

   (二)根结的含义及内容

   “根结”是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根”,指根本、起始。十二经脉的“根”部就是各经

在四肢末端的井穴。“结”,指结聚、归结。十二经脉的结部在头、胸、腹的相应部位。十二

经脉以四肢为“根”,以头、胸、腹三部为“结”,这就是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所强调的

“四根、三结”。有关经脉根结分布如下表(表1—6):

                       (表1——6) 足六经根结表

        经脉                根(井穴)                结

        太阳                 至阴                 命门(目)     

        阳明                 厉兑                 颡大(钳耳)

        少阳                 窍阴                 窗笼(耳)

        太阴                 隐白                 太仓(胃)   

        少阴                 涌泉                 廉泉

        厥阴                 大敦                 玉英、膻中     

(命门、颡大、窗笼为头;太仓为腹;廉泉、玉英、膻中为胸)

  十二经脉的“根”与“本”,  “结”与“标”,位置相近或相同,意义也相似。“根”有

“本”意,部位在下,皆经气始生始发之地,为经气之所出;“结”有“标”意,部位在上,

皆为经气归结之所。但是其具体内容仍有区别,即“根之上有本”,  “结之上有标”,说明

“标本”的范围较“根结”为广。“标本”理论强调经脉上下部位的相应关系,即经气的集中

和扩散,而“根结”理论强调经气两极间的联系。

   标本根结理论补充说明了经气流注运行过程中的强弱变化和集中与扩散情况,强调四肢

为经气的根与本,突出揭示了人体四肢与头面躯干的密切联系。临床实践也证实,针刺根

部、本部的腧穴易于激发经气,在调节标部、结部脏腑经络的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这些均

为针灸临床中取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特定穴治疗远隔部位的脏腑或头面五官疾病,取头身穴

位治疗四肢部疾病,以及“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等经验和法则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气街

 气街,是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道路。《灵枢?卫气》说:“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

街,胫气有街。”《灵枢?动输》说:“四街者,气之径路也。”说明胸、腹、头、胫部是经脉

之气聚集循行的部位。

   因十二经脉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故《灵枢?卫气》说“气在头者,止之于脑”,

即脑为头气之街。十二经脉脏腑之气均集聚于胸腹和背脊等部,故说“气在胸者,止之于膺

与背俞,气在腹者,止之于背俞,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即胸气之街是在膺与背俞

(心俞、肺俞等),腹之气街是在冲脉和背俞(肝、脾、肾)。下肢经脉的经气多汇集在少腹

气街(气冲)部位,故说“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即气冲、承山、踝上以下为胫气之街。

   气街部位多为“结”与“标”的部位。基于这一理论,针灸临床中可取头身腧穴治疗局

部和内脏疾患,还可取头身的部分腧穴治疗四肢病症。例如,风池、风府均为头部穴,可主

治头面五官疾病,下腹部的气冲穴主治奔豚、腹痛、阴痿及胎产诸疾,《肘后歌》有“腿脚

有病风府寻”的经验总结,  《千金要方》中有用神庭(头部腧穴)治疗下肢瘫痪的记载等,

均是通过头、胸、腹、背和下肢各经腧穴在前后、内外的通路联系(气街)而实现的。

三、四海

四海,是指人身水谷、气、血、髓四者汇集的部位。《灵枢?海论》指出:“人亦有四海

……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大杼,下出

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

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所以,可据此并结合中医有关论述归纳“四海”部位及其功能意

义如下:

   脑为髓海,在头部,为神气的本源,是脏腑、经络活动的主宰。

   膻中为气海,在胸部,为宗气所聚之处,推动肺的呼吸和心血的运行(即“贯心脉而行

呼吸”)。

   胃为水谷之海,在上腹部,是营气、卫气生化之源,即气血化生之处。

   冲脉为血海,又称十二经之海。冲脉总领十二经气血之要冲,故冲脉为血海。又因冲脉

起于胞中,伴足少阴经上行至“脐下,肾间动气者”,为十二经之根本,是原气生发的本源,

而原气通过三焦分布全身,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故冲脉又为十二经之海。

   四海之宗气、营气、卫气、原气共同构成人身的真气(正气),也即真元之气。真气行

于经络者即是“经气”或称“脉气”。所以,四海的理论又进一步明确了经气的组成和来源。

《灵枢?海论》指出,当四海有余或不足时,就会出现相应的病候,如“气海有余者,气满胸

中,免息面赤;气海不足,则少气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

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

不受谷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

见,懈怠安卧”等。这时就要取四海中相应的腧穴,调其虚实而治疗,对针灸临床有一定的

指导意义。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联络脏腑、沟通肢窍

   《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由于十二经脉内属五脏

六腑,外联四肢百骸,通达五官九窍,再加上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经筋、经别、皮部和浮

络、孙络遍布全身,形如网络,纵横交错,人里出表,上通下达,从而把人体各脏腑器官、

肢体官窍、筋骨皮肉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了各部组织器官在功能活动之间的联系

沟通和协调统一,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说明

经络有运行气血、调节阴阳、营养全身的作用。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气血是人体生命活

动的物质基础。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均需要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发挥其正常作

用。而气血必须依赖经络系统的循环传注,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全身各脏腑组织器

官,维持机体的正常机能。如营气之“调和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从而为五脏藏精、六腑

传化的功能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由于经络能“行血气而营阴阳”,营气运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使营卫之气密布于

周身,加强了机体的防御能力,起到了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故《灵枢?本藏》

说:“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二、经络的病理变化

 (一)经络的病候及其机制

 当经络生理功能失调时,即会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其病候表现除与经络气血的虚、

实、盛、衰有关外,还取决于其脏腑器官属络关系及其循行所过之处的组织、官窍联系。归

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实证:多见沿经脉所过处发生的肿痛,多由病邪壅阻或气血不畅所致,即所谓“血伤为

肿”、“不通则痛”。如手阳明经病的齿痛、上肢外侧前缘肿痛等。

   虚证:多出现局部不仁、不用等痿废现象,或功能失常症状。多因经气虚陷,气血不

足,不能荣于经脉,经筋、皮部失于温养濡润,而见麻木不仁等感觉异常和功能失常,如

“痿废”、“大指、次指不用”等症状。

   经气变动失常:往往循经厥逆而上可出现各种“厥”证,如《灵枢?经脉》记载的“臂

厥”、“踝厥”、骭厥”、“阳厥”、“骨厥”等,主要由于经络气机失常或经气变动失于常度所

致。

   经气衰竭:当十二经经气衰竭时,经脉所联系的组织器官也会呈现衰竭,例如《灵枢?

经脉》所载“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

即说明经络功能失常,则循行所过之处与其所联系的器官、组织也会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和

病候。

   (二)传注病邪、反映病候

   由于经络“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而使人体内外沟通、表里通达,在正虚邪犯的情

况下,经络即成为病邪由浅人深、由表及里传注的途径。如《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客

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

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胃肠。”这就明确揭示了外邪侵犯人体时沿经络通路由浅入深的传

变规律和病理变化过程。例如,风寒之邪侵犯肌表,初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此时邪在

皮毛、经脉,继而入舍于肺,则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相继出现。

   又由于经络在人体内有多种联络途径,所以它又成为脏腑器官病变互相影响的传变渠

道。例如,肝脉挟胃上行,若肝郁气滞,则往往犯及脾胃而出现嗳气、吞酸、呃逆、呕吐等

症状;肾脉从肾上贯肝膈,肾阴亏损而致肝阳上亢,则见头痛、失眠、烦躁易怒、潮热盗汗

等症。

   此外,由于经络在人体循行分布与脏腑官窍络属的特点和沟通内外、联络表里的作用,

所以内脏发生病变时也可通过经络由里达表,从而引起体表相应部位的组织、官窍出现不同

的症状和体征。如肝病胁痛、目赤肿痛,肾病腰痛、耳聋,心火上炎而致口舌生疮等。所以

在病理情况下,经络又是病理变化的反映系统。    ?

三、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说明病理变化

1.说明病邪传注途径和疾病发展规律。前已述及,在病理情况下,许多外感病的病邪

均是由浅入深沿经络途径向里传变,并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如《灵枢?百病始生》说:“是

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

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

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使舍于经……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

舍于肠胃……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

   2.说明脏腑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和传变途径。由于脏腑之间有经脉沟通,所以其

病变尚可通过经络途径相互传变。如肝气犯胃,肝火灼肺,肾病有水气凌心、射肺,肝风内

动出现口面涡斜,心火移热于小肠等,均可根据经络的脏腑属络联系和循行关系阐明其机

理。

   3.阐明体表各种病理变化的发生机理。临床中某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往往可在有关

的经络循行路线上或某些特定穴部位出现压痛敏感点或结节、条索等反应物,或皮肤色泽、

形态、温度、电阻等的变化,以及感觉异常现象。通过望色、循经触诊和测量又可推断疾病

的病位所在和病情的深浅轻重与进退等病理变化。可见体表各种病理变化是有关经络脏腑病

变的反映。

   (二)指导辨证归经

   由于经络系统各部的循行分布各有分野,脏腑官窍络属各有差异,所以,可根据体表病

变发生部位与经络循行分布的关系,推断疾病所在的经脉,此即“明部定经”。例如头痛的

辨证归经: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项者多与太阳

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督脉和足厥阴经有关等。又如肝经循行中“抵少腹”、  “布胁肋”,

故两胁或少腹痛者,多与肝经有关;咳嗽、气喘、流清涕、胸闷,或缺盆、肩背及上肢内侧

前缘痛等,与手太阴肺经有关;而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上肢内侧后缘痛、手心

发热等则多与手少阴心经有关。总之,根据病痛的部位和病候表现,结合各经循行分布及其

特有的病候群,即不难推断有病的脏腑或经脉。至于前述的各种经穴病理反应或各种循经出

现的脱毛、充血带、贫血带、丘疹、皮下结节和皮肤电阻变化等反应,也可作为脏腑经络气

血阴阳失调的诊断依据和辨证归经的重要参考。

   (三)指导针灸治疗

   《素问?调经论》指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

生;是故守经隧焉。”这说明临床上的一切病候,无不是脏腑经络的病理反映。因此,中医

辨证论治必须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特别是经络学说,对针灸治疗的指导作用更为直接

而重要。

   1.指导循经取穴:通常是按照经脉的循行分布和脏腑官窍属络关系,根据“经脉所通,

主治所及”的理论来取穴进行针灸治疗的。例如《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循经取穴的实例。

 2,皮部取穴:由于经络、脏腑与皮部密切联系,所以对脏腑经络疾病也可用皮肤针或

交内针在其相应的皮部叩刺、埋针进行治疗。

 3.刺络治疗:《灵枢?官针》说:“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据此,凡经络瘀滞,火

热实邪痹阻为患者,皆可刺络脉放血治疗。如目赤肿痛,刺太阳出血,高热神昏,刺十宣出

血,软组织挫伤在局部刺络拔罐治疗等。

 4.经筋治疗:经筋疾病多表现为拘挛、强直、抽搐、弛缓等症状,可取局部痛点或阿

是穴针灸治疗。此即“以痛为腧”的治法。

   5.按时取穴:经络气血的循行流注与时间有密切相关,因而有各种时间针法的创立。

如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均是以经络气血流注、盛衰、开阉的规律,配合阴

阳、五行、天干、地支推算逐日按时开穴的针刺取穴法。

1.掌握腧穴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腧穴的治疗作用以及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和特殊治疗作用的意义及实际应用。

3.掌握特定穴的意义和分类及其分布特点。

4.掌握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

5.熟悉腧穴在诊断上的应用。

6.了解腧穴的发展概况和命名原则。

7.了解十四经穴的主治规律。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腧与“输’,

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所以,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

或输注于体表的分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故《灵枢?小针解》曰:“节之交,三百

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灵枢?九针十二原》对腧穴的论述也指出:“节之交,

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因此,古代文献中对腧穴有“砭灸

处”、“节”、“会”、“骨孔”、“气穴”、“孔穴”等不同称谓,俗称“穴位”。“腧”,从肉旁,

作为腧穴的专用字而取代“输”字。

   腧穴既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的门户,又通过经脉通道与脏腑之气相通。所以脏腑经

络气血功能的病理变化常可在体表相应的腧穴引起各种反应;反之,在腧穴施行的针灸刺

激,也可通过经络通道内达脏腑、直趋病所发挥其补泻或调整作用而产生治疗效果。因此,

必须熟练掌握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等基本知识,才能在临床上正确运用针灸治疗疾病而

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腧穴的发展

 腧穴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中陆续发现,并逐步总结积累的过

陧中发展起来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

 (一)“以痛为腧”阶段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身体某部位发生病痛时常会本能地用手按摩以减轻疼痛,进一

步发现寒冷所致的疼痛可通过局部热熨、灼烤而解除,痈疡所致的疼痛兼寒热可用锐利的石

片(砭石之前身)刺割以排脓、出血而收治愈之功。但是,这些最初期的“砭刺”、“叩击”、

按摩”、  “针刺”和“火灸”等治疗行为都是在病痛所在部位施行的。这就是后世所说的

“以痛为腧”的时期。这个时期“针灸”施术的位点只以“痛’’为依据,并无固定的部位和

名称,所以是腧穴发展初期的无定位、无定名阶段。

   (二)定名、定位阶段

   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古人对体表施行“砭灸”治疗的部位及其治疗作用的认识不

断扩大,不断加深。许多位置较为固定而且主治作用也较明确的“位点”被肯定下来,形成

有定位的“砭灸处”,随着“砭灸处”的增多,乃有了命名的分化。这便是腧穴学发展的第

二阶段,即定名、定位阶段。

   (三)定名、定位、归经和系统分类阶段

   随着人们对腧穴主治功效认识的积累和不断深入,古代医家已逐渐认识到腧穴不单是体

表的一个孤立的位点,而且与内部脏腑和远隔官窍组织均有内在联系,继而在对腧穴主治作

用的归类及其与经络脏腑相互关系的认识、分析、总结和归纳的过程中陆续将其分别归属各

经。这是腧穴发展的成熟阶段,即定位、定名、归经阶段。进而通过对许多腧穴的特殊治疗

作用的发现、总结和归纳,乃有特定穴的分类及其应用经验与理论的产生,腧穴的发展又进

入了系统归类的阶段。

   在《内经》中已奠定了腧穴归经的理论基础,全书论及单穴25个,双穴135个,共160

个经穴。至晋代,  《针灸甲乙经》中论及的经穴已达到349穴(单穴49个,双穴300个),

而且对腧穴的定位、主治配伍、*作及其排列顺序进行了整理归纳,对腧穴学理论与实践的

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至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所载经穴已达354穴(单穴51个,

双穴303个)。元代《十四经发挥》中所载经穴名亦为354个,并将各经经穴按循行顺序排

列,称“十四经穴”。明代《针灸大成》中所载经穴为359个,并列辨证取穴之范例,充实

了针灸辨证施治内容。清代《医宗金鉴》和《针灸逢源》中所定经穴名为361个。

   至于各发展时期还有许多未归经的经验有效穴,或因其取法奇特,或位置特殊无从归

经,或因“十四经穴”已成定局而后发现之新穴未便归经等,即形成了奇穴。还有最初阶段

的“以痛为腧”的治疗方法,因其实用价值而被保留,并由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最早记

述为“阿是之法”。用压痛敏感点定出的穴位,既无固定位置,也难命名,乃统称为“阿是

穴”,也有称其为“不定穴”、“天应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针灸临床应用范围

不断得到拓展,并有许多“新穴”和“微针刺治疗系统”的发现与形成,从而大大增加了针

灸治疗的位点,丰富了腧穴学的理论和内容,推动了针灸学术理论的发展。

二、腧穴的分类

人体的腧穴很多,总括起来可分成三类,即: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一)十四经穴:简称“经穴”,是指归属于十二正经和任脉、督脉循行路线上的腧穴。

其特点是均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固定的归经和相对固定的主治功用,而且多具有主

治本经病候的共同作用,是腧穴的主要部分。随着人们对腧穴主治性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古

代医家为了强调某些腧穴的特殊治疗作用或重要特性,在分经的基础上又将它们划分为不同

的特定类别,乃有各种特定穴的出现和相应理论与应用方法的形成。

   (二)奇穴:是指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有固定名称和定位的腧穴(也包括近代发现并被

认可的新穴)。其特点是:有固定的名称、定位和主治,但无归经。它们的主治范围比较单

一,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有些穴位命名和取穴方法也奇特,故名经外奇穴。也有一

些奇穴在发展过程中被划归为经穴。例如膏盲俞,原是施行灸法的奇穴,因其疗效显著,为

   

《千金要方》所详载,至宋代《铜人》等书已将其归人足太阳经而成为经穴。

   (三)阿是穴:又称“不定穴”(《玉龙歌》)、“天应穴”(《医学纲目》)、“压痛点”等。

这类腧穴既无固定名称,也无固定的位置和主治,而是以压痛敏感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

施术部位。这种“以痛为腧”的针灸治疗方法叫“阿是之法”,由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

最早记载并流传后世,用此法所取的穴位统称阿是穴。

三、腧穴的命名

   古人对腧穴的命名均有一定的依据和含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曾说:  “气穴所发,

各有处名。”《千金翼方》中也指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历代医家主要是根

据腧穴所在的部位或主治作用,结合自然现象和医学理论等,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为其命名

的。所以,了解腧穴名称的含义及其命名依据,对于熟悉和牢记其定位与主治作用颇有助

益。兹将腧穴命名的主要依据简介如下:

   (一)根据所在部位命名

   主要根据腧穴所在的人体解剖部位而命名。例如腕骨、完骨、大椎、耳门、耳尖、乳

中、乳根、脊中、脐中、囟会、颊车、颧醪等穴名均是古代人体解剖部位名称,腧穴恰在这

些部位,就分别以其所在部位的名称命名。所以,对这一类腧穴知其名称即可确定其所在部

位。

   (二)根据治疗作用命名

   主要是根据腧穴主治功效的某些突出特征及其对某种疾病的特殊治疗作用而命名。例如

睛明、光明、四白均有明目之效;水分、水道皆有利水消肿之功;牵正治口涡;迎香通鼻

窍;听宫、听会治耳鸣、耳聋;风府、风市祛风而有功。对这一类腧穴,见其名称就可知道

其主要的治疗作用。

   (三)利用天体地貌命名

   主要是借用自然界的天体(日、月、星辰)、地貌(山、陵、丘、墟、溪、谷、沟、泽、

池、泉、海、渎等)的名称,结合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特征或气血流注的情况而命名。例如

上星、日月、太乙、太白、昆仑、承山、大陵、丘墟、合谷、阳溪、水沟、尺泽、天池、极

泉、小海、四渎等。

   (四)参照动植物形象命名

   主要是结合腧穴所在部位形态特征或作用特点,采用相应的动植物形象比喻而命名。如

伏兔、鱼际、犊鼻、鹤顶、鸠尾、鱼腰等穴是以动物形象喻义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特征;而

攒竹、丝竹空、口禾醪等则以植物形象为其命名。理解这些腧穴名称的含义,对准确取穴很

有帮助。

   (五)借用建筑物命名

   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特征或其作用特点,借用各种建筑物的名称形象为其命名。如天

井、玉堂、巨阙、库房、地仓、梁门、神庭、气户、屋翳、天窗、中府、劳宫等均属此类。

此外还有以乡、里、市、街、道、冲、会、合、交、迎、关、枢等命名的腧穴也归于此类。

   (六)结合中医学理论命名

   根据腧穴所在部位或其治疗作用的某些特征,结合中医阴阳学说以及脏象、经络、气血

等有关理论命名。例如心俞、肺俞等背俞穴均以脏腑名称命名;神堂、神门、魄户、魂门、

意舍等则以脏腑的功能名称命名;阴交、阴都、至阳、会阳、阳池、会阴、阳交等穴多以阴

阳理论命名;三阳五会(百会)、三阴交、三阳络等穴则根据经络学说中经脉循行与腧穴的

特殊联系而命名。

   腧穴虽然位于体表的不同部位,但是由于脏腑经络之气输注、渗灌到这些位点,因而它

们都通过经络与其相应的脏腑形成了表里沟通、内外相应的功能联系。所以,每当脏腑阴阳

气血功能失调或有偏盛偏衰等病理变化时,也必然会在其相关的某些体表腧穴有所反映。表

现为有关腧穴局部皮肤的感觉异常、压痛敏感度升高,或出现阳性反应物如结节、条索等变

化,以及穴位局部的某些声、光、热、电及其他特性(皮肤电位、皮肤电阻、皮肤温度及皮

肤pH值)的异常变化。因此,有可能将对某些腧穴的异常反应的检测,作为协助诊断疾病

的参考依据。兹择其要者简介如下:

一、扪穴检查诊断疾病

   这是通过对穴位的触摸、循按或点压等手法结合病人的反应和陈述,寻找穴位局部的压

痛敏感点或其他的皮下阳性反应物,用以判断脏腑经络疾病的诊断方法。这种方法在古代已

经用于临床并积累了丰富经验。例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已经指出:“五脏有疾也,应出

十二原,而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这说明古人早就发现,

人体脏腑发生疾病时就会在十二经相应的原穴上出现一些病理反应。据此就可以根据出现病

理反应的原穴的脏腑络属而判断有病的脏腑和经脉。人们进一步还发现不仅是原穴有这种病

理反应,体表还有许多特定穴(如背俞穴、募穴、郄穴、八会穴、下合穴、五输穴等)均有

反映本脏或本经疾病的病理变化的特性,其中又以压痛反应最为多见。例如肠道疾病患者常

在其大肠募穴天枢出现压痛反应,肝病患者则多在其肝之背俞穴肝俞出现压痛反应,肺病患

者在其肺经募穴中府有压痛反应,而急性阑尾炎患者,往往在其足三里下1—2寸的位点

(即后来被列为奇穴的阑尾穴)或大肠的下合穴上巨虚找到压痛反应点。此外,还可以在有

病脏腑相应的背俞穴、募穴或其他有关腧穴触摸到阳性反应物,如结节、隆起、凹陷、条索

状或圆形反应物等。临床上可以根据这些压痛反应点和阳性反应物所在腧穴的经脉脏腑对应

规律推断何脏何经发生疾病,从而为协助诊断提供线索和依据。

二、检测穴位诊断疾病

   这是利用各种测量仪器或测试方法,通过对有关的各种特定穴或耳穴生物物理学特性的

测量以发现左右失衡或异常经脉与脏腑疾病的诊断方法。这些方法客观性强,灵敏度高,在

国内外均有较快发展。国内采用较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采用电阻抗测定法探测体表原穴、募穴等相应的特定穴或耳穴阻抗值的异常变化,

以推断相关脏腑与经脉的病理变化,从而协助诊断。

   2,测量十二经井穴的知热感度(也称赤羽氏指数)以判断人体经络气血失衡状况。

   3.其他方法还有冷光测量、辐射场摄影等,尚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另外,还应当考虑到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脏腑的病变并非绝对孤立,而是互相牵

制、相互影响的。一脏有病常可累及他脏,这时常可能出现相应的两条或更多经脉的腧穴发

生病理反应。由于其间必有表里沟通或病机联系,所以,在应用腧穴扪压或测量诊断时还

必须在经络学说和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表现,全面分析,才能得出正确判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的部位,也是邪气所客之处。当脏腑有病或邪气侵犯人体

后引起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调时,均会在相应的腧穴发生病理反应。反之,运用针刺、艾灸

等刺激作用于腧穴,通过激发经气,“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和补虚泻

实、协调阴阳等作用,从而达到阴阳平衡、脏腑调和、真元畅通、邪去正安的治疗目的。这

就是腧穴的治疗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近治作用

   腧穴的近治作用是指所有的腧穴均可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如

睛明、承泣、攒竹、瞳子髎等穴位均在眼区及其邻近部位,所以它们均可治疗眼病;中脘、

梁门等穴位均在胃脘部,所以均可治疗胃脘痛;迎香在鼻旁可治鼻病;地仓在口角旁可治口

喎;膝眼、梁丘、阳陵泉等穴位在膝关节及其附近,所以均可治疗膝关节疼痛等。腧穴的近

治作用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即“腧穴所在,主治所在”。因为所有的腧

穴均可在针灸治疗中产生泻散其所在部位邪气或瘀滞,并可使局部络脉之气得以调和,经气

运行得以疏通的作用,所以能显示出对其所在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痛的治疗作用。

二、远治作用

   腧穴的远治作用是十四经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主要是指十四经腧穴尤其是十二经脉

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而且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的远隔部位

的脏腑、组织器官病症,即“经脉所通,主治所及”。这种远治作用又有两个方面:

 1.本经腧穴作用

 在十四经脉中有许多腧穴,除能治疗局部病症外,还可治疗其所属经脉经过的远隔部位

脏腑或组织器官病症。如合谷穴,不仅能治疗上肢病症,还能治疗本经经脉所过处的颈部和

头面、五官病症;足三里不仅能治下肢病症,而且能治疗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腹痛、胃痛、

乳痈等病症。

 2.异经腧穴作用

 有些经穴除能治本经远隔部位的病症外,还能治疗其表里经远隔部位的病症。如足三里

除治疗胃病(本经)外,还有健脾功效(异经);列缺除治咳喘、胸闷等肺经(本经)病症

外,还可治疗手阳明大肠经(异经)的病症如头痛、项强等。还有的腧穴能治疗多经病症,

例如许多交会穴都有这类作用(详见特定穴的运用)。

三、特殊作用

临床实践证明,有些腧穴对某脏腑器官疾病或某病理状态有相对特异的治疗作用。如大椎

穴退热,至阴穴矫正胎位,胆囊穴治疗胆绞痛,神门安神,少商穴治咽喉肿痛,太渊穴治无脉

症,天枢穴治泄痢、便秘等,均有较好的效果和较高的特异性。这就是某些腧穴所特有的治疗

作用,简称特殊作用。牢记腧穴的特殊作用,对于随症取穴,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有重要意

义。古人对腧穴的特殊治疗作用已有充分的认识,并据此归纳出各种针灸歌赋以及特定穴的应

用经验等,可供借鉴。现代临床研究还证实,腧穴的特殊治疗作用均有以下两个特点:

 1.相对特异性

 即某些腧穴的某些特殊作用均有比较稳定的相对特异性,如前述的大椎退热,神门安神

等,这是临床上对症取穴的作用基础。

 2.双向良性调整作用

   针刺某些腧穴时,对其相应所治疗的某器官或某机能活动的病理状态具有双向调整作

用。如腹泻时针天枢可止泻,便秘时针天枢则可通便;心动过速时针内关能减慢心率,心动

过缓时针内关则又可使心率恢复正常等。针刺腧穴对其相应脏器或某种机能活动的调整作

用,总是使之从病理状态向正常范围回归,很少有“矫枉过正”的变化,而且这种调整作用

主要是在病理状态下发挥疗效,对处于正常状态下的脏器或机能影响不大,属于良性调整,

所以将其称之为双向良性调整作用。

   总结十四经穴治疗作用的基本规律是:本经腧穴能治本经病;表里经穴能治互为表里的

经脉、脏腑病;经穴还能治疗局部病。各经腧穴主治作用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共同性。如手

三阴经腧穴的主治作用各有其特异范围:手太阴肺经穴主治肺、喉病及上肢内侧前缘痹痛;

手厥阴心包经穴主治心、胃病及上肢内侧中线部痹痛;手少阴心经穴主治心痛及上肢内侧后

缘痹痛。这是它们的差异——特殊性。但是它们均能治疗胸部病,这是它们的共同性。现将

各经腧穴主治异同分经列表(表2-1)并分部绘图(图2-1)简介如下:

                      十四经腧穴主治异同表

                           二手阴经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二经相同          三经相同        

手太阴经          肺、喉病            

手厥阴经          心、胃病                                       胸部病

手少阴经          心病                        神志病

                             

                           三手阴经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二经相同           三经相同                  

手阳明经        前头、鼻、口、齿病

手少阳经        侧头、胁肋病                                   咽喉病、热病

手太阳经        后头、肩胛病,神志病         目病,耳病

                           足三阳经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三经相同

足阳明经         前头、口齿、咽喉病,胃肠病

足少阳经         侧头、耳病,胁肋病                             眼病、神志病、热病

足太阳经         后头、背腰病(背俞并治脏腑病)                

                  足三阴经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三经相同

足太阴经        脾胃病     

足厥阴经        肝病                  前阴病、妇科病

足少阴经        肾病、肺病、咽喉病    

                  任督二脉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二经相同

任督            回阳、固脱,有强壮作用       神志病、脏腑病

督脉            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     妇科病、二阴病

   特定穴,是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被给以特定名称的腧穴。它们除具有经穴的

共同主治特性外,还有某些特殊的性能和功用,在针灸临床中有重要意义。

   根据特定穴的分布特点、功能意义和治疗作用,可分为以下类别:

   一、五输穴

   五输穴是十二经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这是古代

医家用自然界水流现象来比喻经气流注的由小到大,由浅到深,并分别用井、荥、输、经、

合五个名称来说明经气运行过程中每个穴所具有的特殊作用。“井”穴,分布于指、趾末端,

为经气所出,如水流的源头;“荥”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是经气流过之处,如

刚出的泉水微流;“输”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为经气灌注之处,如水流由浅入

深;“经”穴,分布于前臂或胫部,为经气所行经的畅行部位,经气盛行,如水人江河畅通

无阻;“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为经气充盛入合于脏腑之处,如百川汇人湖海。《灵

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这是对

五输穴名称及其含义的高度概括。

二、原穴、络穴

   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各有一个原穴,共十二原穴,均分布于四

肢腕、踝关节附近。脏腑的病变,可以反映到其相应的原穴,有助于诊断;而各经原穴对本

经所属脏腑的疾病均有特异性治疗作用。手足六阳经的原穴单独存在,均排列在输穴之后;

手足六阴经则以输穴为其原穴。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的部位各有一个腧穴叫络穴,共十五穴,故称十五络穴。其中十二

经的络穴均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而任脉的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的络穴长强位于尾

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十二经络穴具有联络表里二经的作用,兼治表里二经病

候;长强、鸠尾、大包除了治疗本经病候外,还治疗其络脉联络部位的病痛(如背、腹、胸

胁各部位的病痛等)。

 三、郄穴    .

 “郄”即孔隙,郄穴是各经经气深集的部位。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中的阴骄、阳骄、阴

维、阳维四脉各有一个郄穴,共十六个郄穴,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郄穴对各经急

性病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四、下合穴

 手足三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特定穴,称为下合穴,也称六腑下合穴。其中

胃、胆、膀胱的下合穴就是其本经合穴,而大肠的下合穴(上巨虚)、小肠的下合穴(下巨

虚)均在胃经,三焦的下合穴(委阳)在膀胱经。这六个下合穴是治疗六腑病证的重要穴

位,均在膝关节以下或附近。

五、俞穴、募穴

   俞穴又称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五脏六腑各有一个背俞穴,均分布于

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其位置与相关脏腑所在部位的上下排列相接近。

   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腹募穴。五脏六腑各有一个募穴,其位置

也与相关脏腑所在部位相接近。

   俞穴、募穴均在人体躯干部,并与相关脏腑一前一后相对应。多用于对相关脏腑病证的

治疗。俞与募,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

 六、八会穴

 八会穴,是人体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精气所聚会的八个特定穴。它们均分

布在躯干和四肢部,分别与上述的八种脏腑器官或组织有着密切联系,主治其有关病证。

 七、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特定穴。它们分别位于上肢和下肢的

腕、踝关节附近,既能治疗其本经病证,又能治其所通的奇经的病证。李梃所著的《医学入

门》中说:“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强调了八脉交会穴

主治范围的广泛及其重要作用。

 八、交会穴

 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相交会部位的腧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也见于四肢部。交

会穴不仅能治疗其所属经脉(本经)的病证,也能治疗其相交会经脉(他经)的病证,所以

   在针灸临床中,取穴是否准确与针灸治疗效果有密切的关系。为了定准穴位,历代医家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多种定穴方法。?熟练掌握各种定穴方法,对

于准确取穴,提高针灸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现将针灸临床中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简介如下: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是利用人体体表的各种解剖学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

法,也叫自然标志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又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种。

   1.固定标志:是指体表各部位由骨节、肌肉形成的突起、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

(趾)甲、乳头、肚脐等位置固定的标志。以此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简单而又准确。如眉

头定攒竹,口角旁开4分定地仓,脐上4寸定中脘,乳头旁开1寸定天池,第2腰椎棘突下

定命门,腓骨小头前下方陷中定阳陵泉,拇指桡侧指甲角旁1分定少商等。

   2.活动标志:是指人体各部位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等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

凹陷、皱纹等标志。这些标志只有在采取相应的活动姿势时才会出现,所以定穴时要求病人

先采取相应的体位和活动姿势,然后才能依据相应的标志来确定腧穴位置。例如,屈肘时在

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定曲池,屈膝时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定犊鼻,张口时在

耳屏前与下颌关节之间凹陷中取听宫,咀嚼时在咬肌隆起处当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陷中取

颊车等。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

   又称骨度分寸定位法,始见于《灵枢?骨度》。它是将人体各部的长度和宽度,以骨节、

缝纹或其他标志为依据定出分寸而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现行使用的“骨度”折量尺寸主要

是以《灵枢?骨度》规定的人体各部尺寸为基础,又经历代医家补充修改,已成为腧穴定位

时折量尺寸的基本准则。不论男女、老幼、高矮、胖瘦的患者,均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折量。

现将常用的“骨度”折量寸数列表(表2-2)、绘图(图2—2)简介如下:

                        常见“骨度”折量寸表

部位   起止点                        折量寸   度量法             说明    

头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           12      直寸    用于确定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面    眉间(印堂)至前发际正中            3      直寸

部    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至后发际正中   3      直寸    用于确定前或后发际及其头部经

                                                                穴的纵向距离

     眉间(印堂)至后发际正中第7颈椎棘   18     直寸                

     突下(大椎)

     前两额发角(头维)之间               9     横寸    用于确定头前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               9     横寸    用于确定头后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胸  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歧骨)9   直寸    用于确定胸部任脉经穴的纵向距离

腹   胸剑联合中点(歧骨)至脐中           8     直寸    用于确定上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胁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曲骨)           5     直寸    用于确定下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部   两乳头之间                         8     横寸    用于确定胸腹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章门)      12     直寸    用于确定胁肋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背  肩胛骨内缘(近脊柱子侧点)至后正中线  3    横寸    用于确定背腰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腰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                     8    横寸    用于确定肩背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部   

上  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        9    直寸    用于确定上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肢  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    12   直寸    用于确定前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下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         18    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内侧足三阴经穴的纵向距离

肢  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               13    直寸

部  股骨大转子至国横纹                   19    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足三阳经穴的纵

                                                       向距离(臀沟至国横纹相当14寸)

   国横纹至外踝尖                       16    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阳经穴的

                                                       纵向距离

 三、指寸定位法

 又称“手指同身寸取穴法”,是以患者的手指为尺寸折量标准来测量定穴的方法。临床

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1,中指同身寸:是以患者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可用于

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2.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3.横指同身寸:又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伸直并拢,以

中指中节横纹为准,横量四指宽度作为3寸。

四、简便取穴法

   简便取穴法是前人在针灸临床实践中创立的许多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例如两耳尖直上

取百会,两手虎口交叉取列缺,自然握拳中指尖所点处取劳宫,立正姿势垂手中指端取风市

等。但是,为了定穴准确,在采用本法取穴时仍应结合前述的解剖标志或“骨度”分寸取穴

法互相参照,力求准确定位。

第一节  十二经脉

一、手太阴肺经  

Lung Meridian of Hand-Taiyin,LU.

(一)经脉循行

①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②回绕过来沿着胃上口,③通过横膈,④属于肺脏,⑤从

肺系(肺与喉咙连系的部位)横行出来(中府),⑥向下沿着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经和手

厥阴经的前面,⑦下行到肘窝中,⑧沿着前臂内侧桡侧前缘,⑨进入寸口,⑩经过鱼际,11、

沿着鱼际边缘,12、出拇指内侧端(少商);

   13、手腕后方的支脉:从列缺处分出,直走向食指内侧端(商阳),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二)主要病候

 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和手臂内侧前

缘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

 (三)主治概要    ?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肺、胸、喉、头面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四)腧穴(共11穴,左右22穴)

1、中府 (LU1) 肺募穴

定位: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简易取穴法:云门直下1寸处是穴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穴区浅层有头静脉和

锁骨上神经中间支与第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深层有胸前神经内侧支、外侧支和胸

肩峰动脉与胸外侧动脉搏分布。

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配穴举例:配意舍治胸满噎(《百症赋》);配阳交治喉痹;配定喘、内关治哮

喘;配少冲治心痛、胸痛(《针灸资生经》);配间使、合谷治面肿、腹肿(《千金要方》)。

*作: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本穴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现代研究:近代有报道,中府配肺俞、百劳、膏肓俞针灸并用治肺痨有效。承淡安

报告,患肺病时中府穴出现压痛反应。实验表明针刺中府可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改善肺

通气量,缓解哮喘症状,并有增加肝血流量、改善肝血液循环的作用。

   2.云门(LU2)

   [定位]  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锁骨下缘处。简易取穴法:当手叉腰时,在

锁骨外端下缘出现一个三角形的凹陷,其中心即是云门。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喙锁韧带;穴区浅层有锁骨上神经中间支和第1

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分布,深层有腋神经肌支和胸肩峰动脉分布。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肩关节内侧痛。

   [*作]  向外斜刺0.5—0.8寸;可灸。不可向内侧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3.天府(LU3)

   [定位]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简易取穴法:

臂向前平举,俯头鼻尖接触上臂内侧处是穴。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二头肌长头;穴区浅层有头静脉经过和臂外侧皮神经分

布,深层有肱动脉和肱静脉的分支及肌皮神经。

   [主治]  气喘,瘿气,鼻衄,上臂内侧痛。

   [配穴举例]  配臑会、气舍治瘿瘤(《千金要方》);配合谷治鼻衄(《百症赋》)。

   [*作]  直刺0.5-1.0寸;可灸。

   4.侠白(LU4)

   [定位]  前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

。简易取穴法:肱二头肌桡侧缘当天府穴下1寸处是穴。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二头肌长头、肱肌;穴区浅层有头静脉和臂外侧皮神经,

深层有肱动脉、肱静脉和肌皮神经分布。

   [主治]  咳嗽,气喘,干呕,烦满,上臂内侧痛。

   [*作]  直刺0.5—1.0寸;可灸。

   5,尺泽(LU5)  合穴

[定位]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取法:仰掌屈肘,当肘横纹

上紧靠肱二头肌腱桡侧缘陷是穴。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桡肌起始部,肱肌;穴区浅层有头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

深层有桡神经本干,桡神经深支,肌皮神经和桡侧副动脉前支分布。

  [主治]  咳嗽,气喘,咯血,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吐泻,小儿惊风,肘臂挛痛。

  [配穴举例]  配少泽治短气、胁痛心烦;配关冲、外关、窍阴治肩臂不举(《千金要方》);

配少商治咽喉肿痛,鼻衄。配委中点刺出血治丹毒,急性吐泻,配曲池治肘臂挛痛(《玉龙歌》)

  [*作]  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现代研究]  临床观察表明,针尺泽有隐压作用,治疗高血压有一定疗效。实验证实,针尺

泽对结肠蠕动有调整作用,可使降结肠下部或直肠的蠕动明显增强。还有报道,针尺泽对神经性

呕吐有效。

6.孔最 (LU6)  郄穴

  [定位] 在前臂掌面桡侧,尺泽与太渊连线上当腕横纹上7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桡肌、桡侧腕屈肌、旋

前圆肌、拇长屈肌;穴区浅层有头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

桡神经浅支分布,深层有桡神经浅支及深支、正中神经、桡

动脉及其深支和桡返动脉分布。

   [主治]    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痛,

痔疾。

   

   [配穴举例]  配曲泽、肺俞疗唾血(《针灸资生经》);

配哑门治失音;配后溪治头痛,配少商治咽痛(《腧穴学》)。

   [*作] 直刺0.5___1.2寸,可灸.

7.列缺 (LU7)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易取穴法:两手虎口交叉,

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食指尖端所压处是穴。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拇长展肌、肱桡肌、旋前

方肌;穴区浅层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分布,深层

有桡神经深支、正中神经肌支和桡动脉、桡静脉分布。

 [主治] 咳嗽,气喘,咽喉痛,半身不遂,口眼涡科,偏头痛,项强痛,腕痛无力,牙痛.

 [配穴举例]  配后溪、少泽、前谷治疟疾寒热(《千金要方》);配完骨治口面涡斜(《针

灸资生经》);配鱼际、少商治急性咽喉肿痛;配照海治阴虚慢性咽痛。    一“,

   [*作]  向上或向下斜刺0.3—0.8寸;可灸。

  [现代研究]  有实验表明,针列缺配肾俞或照海可增强肾功能,其酚红排出量较前增

多,尿蛋白减少,高血压也下降,此效应可持续2—3小时,再针刺仍有效。针列缺还可引

起膀胱收缩反应,使排尿量增加。还有人用血管容积描记方法研究发现,针列缺对血管舒缩

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

   8.经渠  (LU8)  经穴

   [定位]  在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陷中,当腕掌侧横纹上1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旋前方肌;穴区浅层有

前臂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正中神经肌支、桡神经深支和桡动脉分布。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配穴举例]  配行间治咳嗽,配丘墟治胸背急、胸中澎澎(《千金要方》)。

   [*作]  直刺0.3-0.5寸;禁灸。

   9.太渊(LU9)  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定位]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搏动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和拇长展肌腱。穴区内有前臂外侧皮神经,

深层有桡动脉和桡静脉本干通过,并有正中神经肌支和骨间后神经(桡神经分支)分布。

   [主治]  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咽喉肿痛,无脉症,手腕痛。

   [配穴举例]  配神门治唾血振寒,呕血上气,配经渠治臂内廉痛(《千金要方》);配列

缺治咳嗽风痰(《玉龙赋》);配鱼际治咽干(《针灸大成》);配神门、行间、太冲、鱼际治呕血

(《针灸资生经》)。

   [*作]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可灸。

   [现代研究]  临床研究表明,针太渊对咯血、脑出血均有显著效应,并对三期高血压

病人有降压效果。还有实验证明,针太渊可减小气道阻力,改善肺通气功能。

 10.鱼际(LUl0)  荥穴

 [定位]  在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拇短屈肌;穴区浅层有正中神经皮

支和前臂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正中神经肌支、尺神经肌支和拇主要动脉与静脉回流支通过。

   [主治]  咳嗽,咯血,发热,咽干,咽喉肿痛,失音,乳痈,掌中热,小儿疳疾。

   [配穴举例]  配太渊、大都、太白,泻之退热,补之可发汗(《灵枢?热病》);配列缺、

少泽、缺盆治咳嗽(《针灸资生经》);泻鱼际、补尺泽治唾血(《针灸甲乙经》);配合谷、间

使、神门、肺俞、肾俞治失音(《针灸集成》);配四缝、大横治小儿疳疾。

   [*作]  直刺0.5-1.0寸;可灸。

   [现代研究]    (1)实验表明针鱼际有平喘作用,并能改善肺呼吸功能,增加肺通气

量,使呼吸平稳。(2)有报道,针郄门、鱼际、太溪可改善因胸部手术而引起的纵隔摆动。

(3)有人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证实,哮喘病人和豚鼠哮喘模型的血浆和肺组织cAMP含量均低

于正常组,针刺鱼际2周后,即见其显著增高,并见到哮喘症状明显改善,二者有显著相关

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11.少商(LUll)  井穴

   [定位]  在拇指桡侧端,指甲角旁约0.1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穴区内有桡神经浅支、指掌侧固有神经背支(属正中神经)

和拇主要动脉分布。

   [主治]  咽喉肿痛,咳嗽,鼻衄,中风昏迷,中暑,呕吐,癫狂,高热,小儿惊风。

   [配穴举例]  配天突、合谷治咽喉肿痛(《针灸大成》);配劳宫治呕吐,配大陵治咳逆

气喘(<千金要方>).配翳风治痄腮(<针灸学>).

  [*作] 直刺0.1寸,或向腕平刺0.2~0.3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现代研究]  有实验表明,针少商等穴有助于因CO中毒而昏迷

的病人苏醒,使血中CO性血红蛋白解离。其针刺组针前血中CO含量

为53.8%,针后15分钟即降至25.5%,而对照组则由原来的45%降

至30%,二者差异显著。实验动物苏醒之时间:针刺组4.4分钟,而

对照组为11分钟。

 现将手太阴肺经共11个腧穴列表如下:

表3-1    手太阴肺经腧穴主治提要表

┌────┬─────┬────────────┐

│        │          │    主    治            │

│  穴  名│    部  位│                        │

│        │          ├────────┬───┤

│        │          │    1           │    2 │

├────┼─────┼────────┼───┤

│中  府?│    胸    │咳嗽,气喘,胸痛│      │

├────┼─────┼────────┼───┤

│云  门  │    胸    │咳嗽,气喘,胸痛│      │

└────┴─────┴────────┴───┘

┌────┬─────┬───────────┬────────┐

│天  府  │    上  臂│气喘,鼻衄            │                │

├────┼─────┼───────────┼────────┤

│侠  白  │    上  臂│咳嗽                  │                │

├────┼─────┼───────────┼────────┤

│尺  泽‘│    肘    │咳嗽,咳血,气喘,胸满│潮热,小儿惊风  │

├────┼─────┼───────────┼────────┤

│孔  最‘│    前  臂│咳嗽,咳血,胸痛      │                │

├────┼─────┼───────────┼────────┤

│列  缺?│    前  臂│咳嗽,咽喉肿痛        │头痛,口喁      │

├────┼─────┼───────────┼────────┤

│经  渠  │    前  臂│咳嗽,咽喉肿痛        │                │

├────┼─────┼───────────┼────────┤

│太  渊?│    腕关节│咳嗽,咽喉肿痛        │无脉症          │

├────┼─────┼───────────┼────────┤

│鱼  际?│    掌    │咳血,咽喉肿痛        │发热,失音      │

├────┼─────┼───────────┼────────┤

│少  商‘│    拇指端│咽喉肿痛,咳嗽        │发热,昏迷,癫狂│

二、手阳明大肠经

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of Hand-Yangming,LI.

  (一)经脉循行

   ①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②沿食指内(桡)侧向上,通过第1、2掌骨之间(合谷),

向上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③沿前臂前缘,④至肘外侧,⑤

再沿上臂外侧前缘,⑥上走肩端(肩鹘),⑦沿肩峰前缘,⑧向上出于颈椎“手足三阳经聚

会处”(大椎,属督脉),向下进入缺盆(锁骨上窝部),⑩联络肺脏,11,通过横膈,12,属于

大肠;

   13.缺盆部支脉:上走颈部,14.通过面颊,15.进入下齿龈,16.回绕至上唇,交叉于人中,

左脉向右,右脉向左,分布于鼻孔两侧(迎香),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二)主要病候

 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齿痛,鼻流清涕,鼻衄,本经循行部位疼

痛、热肿或寒冷等。

 (三)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及经脉

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四)腧穴(共20穴,左右40穴)

   1.商阳 (LI1)  井穴

   [定位]  在食指桡侧端,指甲角旁0.1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穴区内有指掌侧固有

神经指背侧支和指背侧动静脉网分布。

   [主治]  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颌肿,青盲,

手指麻木,热病,昏迷。

   [配穴举例]  配太溪治寒证(《百症赋》);配合

谷、阳谷、阳溪、侠溪、厉兑、劳宫、腕骨治热病汗

不出(《针灸大成》);配巨醪、上关、承光、络却等穴

治青盲无所见(《千金要方》)。

   [*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现代研究]  有人报道,针商阳穴,通过X线观

?察,可见胃蠕动增强。

   2.二间  (LI2)  荥穴

   [定位]  握拳,在食指桡侧掌指关节前凹陷中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指背腱膜;穴区有指

背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和指背动脉、指背静脉、掌

侧动脉、掌侧静脉分布。

   [主治]  齿痛,咽喉肿痛,目痛,口眼喁斜,热

病。

   [配穴举例]  配阳溪治牙痛、腰痛、喉痹(《席弘

赋》);配三间治多卧嗜睡(《针灸集成》)。

   [*作]  直刺0.2-0.3寸;可灸。

   3.三间 (LI3)  输穴

   [定位]  握拳,在第2掌骨小头桡侧后陷中。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第1骨间背侧肌、指深屈肌腱;穴区

内有指掌侧固有神经、掌背神经、尺神经深支、正中神经肌支和掌背动

脉及食指桡侧动脉分布。

   [主治]  目痛,齿痛,咽喉肿痛,身热,腹满,肠鸣。

   [配穴举例]  配阳溪治喉痹、咽如梗,配前谷治目急痛(《千金要

方》);配大迎、正营治齿痛(《针灸资生经》);配合谷、内庭、攒竹、阳

白、四白、巨醪、颧醪、颊车、下关、夹承浆等治三叉神经痛(《针灸

学》)。

  

 [*作]  直刺0.5~0.8寸。    

 4.合谷 (LI4)  原穴

 [定位]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中点桡侧。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第1骨间背侧肌、拇收肌;穴区内有桡神经浅支、尺神经深

支和手背静脉网、掌背动脉及食指桡侧动脉分布。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牙关紧闭,口眼喁斜,耳聋,痄腮,咽喉肿

痛,热病,多汗,无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小儿惊风,半身不遂,瘾疹,疟疾。

 [配穴举例]  配内庭、阳白、浮白、三间治牙痛,配丰隆、解溪、风池治头风眩晕,

配少商治咽喉肿痛,配合谷、曲池、公孙针后加灸大椎治疟疾(《针灸大成》);配太冲(双)

称四关穴,有镇痛、定搐、熄风之功,治小儿惊风、口眼喁斜;配内庭、行间、迎香、上星

治鼻衄(《急症针灸治疗学》)。

 [*作]  直刺0.5-1.0寸;可灸。

 [现代研究]    (1)合谷为针麻止痛常用穴位。(2)有临床资料表明,“补合谷泻三阴

交"对原发性宫缩乏力所致的滞产有效,也有人用此法引产获得成功。  (3)有报道,针合

谷、足三里对流感流行期间人群有一定预防效果。

5.阳溪 (LI5)  经穴

[定位]  在腕背横纹桡侧端,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伸肌支持带(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穴区内有桡

神经浅支和头静脉经过,深层有骨间后神经和动脉分布。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齿痛,咽喉肿痛,臂腕疼痛。

 [配穴举例]  配阳谷治目赤痛(《千金要方》);配解溪治惊悸怔忡

(《百症赋》);配温溜、仆参治狂言见鬼,配神封治胸满不得息、咳逆

(《针灸资生经》)。?

 [*作]  直刺0.5~0.8寸;可灸。    ’

 6.偏历 (LI6)  络穴

 [定位]  屈肘,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当腕背横纹上3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拇短伸肌、桡侧腕长伸肌腱、桡侧腕

短伸肌腱、拇长展肌腱;穴区内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和头

静脉经过,深层有桡神经肌支和桡动脉分布。

 [主治]  耳鸣,耳聋,目赤,鼻衄,喉痛,臂腕酸痛。

 [配穴举例]  配太渊治肺虚咳嗽;配翳风、听会治耳鸣,耳聋;配

天枢、阳陵泉治水肿(《实用针灸学》)。

[*作]  直刺0.3~0.5寸,斜刺1.0寸;可灸。

7.温溜  (LI7) 郄穴

[定位]  屈肘,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当腕背横纹上5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腱、桡侧腕短伸肌;穴区内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

后侧皮神经及头静脉经过,深层有骨间后神经和骨间后动脉分布。

   [主治]头痛,面肿,鼻衄,咽喉肿痛,口舌肿痛,吐舌,疔疮,肠鸣腹痛,肩臂酸痛.

   [配穴举例]  配期门治项强伤寒(《百症赋》);配曲池治喉痹不能言(《针灸甲乙经》);

配仆参治癫疾、吐舌鼓颔、狂言(《千金要方》)。

   [*作]  直刺0.5-1.0寸;可灸。

   8,下廉  (LI8)

   [定位]  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当肘横纹下4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桡肌、桡侧腕短伸肌、旋后肌;穴区内有前臂外侧皮神

经通过,深层有桡神经肌支和骨间后动脉分布。

   [主治]  头痛,眩晕,目痛,腹痛,腹胀,肘臂痛,上肢不遂。

   [*作]  直刺0.5—1.0寸;可灸。

   9,上廉 (LI9)

   [定位]  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当曲池下3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桡肌、桡侧腕短伸肌、旋后肌'拇长展肌,穴区内有前

臂外侧皮神经通过,深层有桡神经肌支和骨间后动脉分布。

[主治]  头痛,半身不遂,肩臂酸痛麻木,腹痛,肠鸣,腹泻。

[*作]  直刺0.8—1.0寸;可灸。

[现代研究]  在X线钡餐下观察,针上廉、下廉均可使胃蠕动增强。

10.手三里  (LIIO)

[定位]  在阳溪与曲池穴连线上,当曲池下2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旋后肌;穴区内有前臂外

侧皮神经通过,深层有桡神经深支、桡神经肌支和桡返动脉分布。

   [主治]  肘臂疼痛,上肢瘫痪麻木,腹痛,腹泻,腹胀,齿痛,失音。

   [配穴举例]  配少海治手痹顽麻(《百症赋》);配足三里治食癖气块(《席弘赋》);配肩

鹘、曲池、合谷、外关治上肢不遂(《针灸学》)。

   [*作]  直刺0.8-1.2寸;可灸。

   [现代研究]    (1)在X线钡餐下观察发现,针手三里可使胃肠蠕动增强;家兔实验

观察也证实了针“手三里穴”对大肠运动功能的显著调整作用。(2)动物实验还证明,针兔

的“手三里”、“合谷”、“足三里”、“臂臑”等穴可提高皮肤痛阈,并进一步证实,针“手三

里”的镇痛作用,是通过其对尾核和下丘脑外侧区的作用,以及对不同脑区内单胺类神经递

质含量变化的影响而实现的。    ?

   11.曲池膀 (LI11)  合穴

   [定位]  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桡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肱桡肌、肘肌;穴区内有

前臂后侧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干通过,并有桡神经肌支、肌皮神经肌支、桡侧副动脉和桡

返动脉分布。

   [主治]  热病,半身不遂,风疹,手臂肿痛无力,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齿痛,腹痛

吐泻,痢疾,高血压,瘰疬,癫狂。

   [配穴举例]  配足三里、复溜治大热,配合谷治咽痛(《针灸大成》);配血海、三阴交、

委中、尺泽治荨麻疹,配人迎、足三里治高血压(《针灸学》);配肩鹊、手三里、外关、合谷

治中风上肢不遂(《针灸学》)。

   [*作]  直刺1.0—1.5寸;可灸。

   [现代研究]    (1)有报道针曲池穴可见胃、空肠、回肠蠕动有即时性改变,能使其蠕

动弱者增强,强者减弱。  (2)对阑尾炎患者,针足三里、曲池穴,无论在X线下观察或直

接手术观察,均见阑尾蠕动明显加强,紧张度增加,呈移位、摆动、排空加快等变化,有的

还见到阑尾血管收缩,原充血者,变为缺血状态。动物实验也证实,用p—链球菌和金黄色

葡萄球菌在犬阑尾壁注射所致的阑尾炎模型,用强刺激手法针其“曲池”和“阑尾”穴,有

肯定的治疗作用。(3)还有大量实验资料表明,针曲池,对血糖、血氧饱和度、血小板计数

均有显著的调整作用,而且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肌收缩力、心率和血压及中风病人的血管舒

缩、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图均有改善作用。

   12.肘髎  (LI12)

   [定位]  屈肘,在曲池穴上方1寸,当肱骨边缘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三头肌;穴区内有前臂后

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肌支和肱深动脉分布。

[主治]  肘臂酸痛,麻木,挛急,嗜卧。

[*作]  直刺0.5-1.0寸;可灸。

13.手五里  (LI13)

[定位]  在曲池与肩髃连线上,当曲池上3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肌;穴区内有臂外侧皮神

经和臂后皮神经通过,深层有肌皮神经肌支和肱深动脉分布。

   [主治]  肘臂疼痛、挛急,瘰疬,嗜卧身黄。

   [配穴举例]  配肘髎、天井、下廉治肘臂拘挛疼痛,

配肘醪、二间、大钟、照海治嗜卧(《针灸资生经》)。

   [*作]  避开动脉,直刺0.5—1.0寸;可灸。

[现代研究]  有实验表明,针手五里、曲池等穴,对刺

激牙髓或内脏大神经等在大脑皮层体感区或联合区引起的诱发电位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

用,从而显示镇痛效应。

   14.臂臑  (LI14)

   [定位]  在曲池与肩髃连线上,当曲池上7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穴区内有臂外侧和臂后皮神经,深层有腋神经肌

支和肩峰动脉分布。

   [主治]  肩臂疼痛,颈项拘挛,目疾,瘰疬。

   [配穴举例]  配臑俞治肩臂不可举(《针灸甲乙经》);配强间治项强(《针灸资生经》);

配手五里、手三里、上廉、温溜、合谷、阳溪治臂丛神经痛(《新针灸学》)。

   [*作]  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可灸。

   [现代研究]    (1)临床观察表明,针刺臂臑、内关、合谷等穴,对乳腺癌扩大根治

术、改良根治术或乳腺单纯切除术等均有良好镇痛效果。(2)针臂臑等穴的镇痛作用在损毁

下丘脑外侧区后明显下降,提示其针刺(电针)镇痛作用与下丘脑外侧区有关。

 15.肩髃  (LI15)

 [定位]  在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凹陷中。简易取穴

臂外展或向前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即是本穴。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三角肌下囊、冈上肌腱;穴区内有锁骨上神经外

侧支和腋神经皮支,深层有腋神经肌支、肩胛上神经、胸肩峰动脉和旋肱后动脉分布。

   [主治]  肩臂疼痛,手臂挛急,上肢不遂,瘾疹,瘰疬。

   [配穴举例]  配曲池、列缺治偏风、半身不遂(《千金翼方》);配天井.曲池,阳谷,

关冲治肩痹痛(《针灸大成》);取肩髃透极泉治肩周炎(《针灸临床经验辑要》)。

   [*作]  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可灸。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