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简单的vlan实验
topo
vpc配置IP
vpc配置IP格式 ip [ip地址] [子网掩码] [网关]
show ip //查看vpc的ip和mac信息
注:这个实验不需要网关,所以我没有配置。
SW1配置
vlan 10 //创建vlan
vlan range 10,20 //创建多个vlan
switchport mode trunk //将接口设置为trunk模式
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only 10,20 //只允许vlan10,20通过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锐捷接口默认为access模式所以不需要敲switchport mode access,直接将vlan10划分进接口即可。
SW2配置
SW2的配置和SW1基本一致,我这里接口也是一致的所以直接复制粘贴就行了(又是一个偷懒小技巧)
实验结束
效果
相同vlan可以互相通讯,不同vlan无法通讯
vpc4和vpc6可以相互ping通(都属于vlan10)
vpc5和vpc7可以相互ping通(都属于vlan20)
这里我就只展示一个
而不同vlan无法ping通
例如vpc4(vlan10)—ping—>vpc5(vlan20)
这里提示未找到网关,这就尴尬了,还是设置一个网关吧。
设置网关方法如下
此时再去ping
可以看到主机192.168.10.254无法到达,这个还是网关,因为去往不同网段首先会去找网关,但是我们这里根本没有设置网关。设置了也是ping不通的,这和vlan的特性有关,vlan的初衷本身就是隔绝无关的数据。
access和trunk的作用
access可以理解为在pc给交换机传送数据是需要打一个vlan标签①,而在局域网中拥有相同的vlan标签(即access放行的vlan相同)此时就摘除标签并且将数据发送给以下pc③。
trunk可以理解为交换机之间互相传递数据时需要放行哪些vlan②
access只能放行单个vlan所以经常用于设置在交换机和终端主机设备(PC)之间
trunk可以放行多个vlan所以经常设置在交换机和交换机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