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分)
-
下列( )不包含结构化数据。
- A.数据库表
- B. 电影视频
- C. Excel 表格
- D. 网页表单
答案:B. 电影视频
解析: 结构化数据指的是组织成固定格式或模式的数据,如数据库表、Excel表格等。电影视频属于非结构化数据。
-
下面不是暖色的是( )。
- A.红
- B. 橙
- C. 浅蓝
- D. 紫
答案:C. 浅蓝
解析: 暖色通常包括红、橙、黄等颜色,而浅蓝属于冷色。
-
下面不是大数据分析算法的是( )。
- A.机器学习
- B. 聚类
- C. 关联
- D. 转换
答案:D. 转换
解析: 转换不是大数据分析中的一种算法。常见的大数据分析算法包括机器学习、聚类和关联分析。
-
小王在界面上设计了很多图表,能够显示很多统计结果,用处比较大,设计也很美观,用户对此并不满意,认为没有突出主题,可能是因为不符合可视化设计的( )标准。
- A. 表达力强
- B. 有效性强
- C. 简洁易用
- D. 有美感
答案:B. 有效性强
解析: 有效性强的图表能够明确传达核心信息和主题。
-
Excel 中对某个表格的某个位置进行了引用(比如:=A3),纵向拖动行号不会进行自动扩展的是( )。
- A. =A3
- B. =$A3
- C. =A$3
- D. =B4
答案:C. =A$3
解析: 在Excel中,=A$3表示固定行,不固定列。- =A3: 纵向拖动时,行号会自动扩展,例如向下拖动一行会变成 =A4。
- =$A3: 纵向拖动时,列号会自动扩展,例如向下拖动一行会变成 =B3。
- =A$3: 纵向拖动时,行号固定不变,始终引用第3行。
- =B4: 纵向拖动时,行号和列号都会自动扩展。
-
下面( )可以用来表示连续数据的变化状态。
- A. 柱状图
- B. 折线图
- C. 堆积图
- D. 饼图
答案:B. 折线图
解析: 折线图适用于展示连续数据的变化趋势。
-
Excel 中,需要对 D3 到 F6 之间所有的单元格求和,下面正确的是( )。
- A. =sum(D1:F3)
- B. =sum(D3:F6)
- C. =sum(D3, F6)
- D. =sum(D3; F6)
答案:B. =sum(D3:F6)
解析: 函数sum的正确语法是=SUM(起始单元格:结束单元格)。
-
下面( )不是 eCharts 图表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小写不区分)。
- A. toolbarname
- B. grid
- C. title
- D. xAxis
答案:A. toolbarname
解析: eCharts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grid、title和xAxis,而toolbarname并不是主要部分。
-
eCharts 饼图中,不需要进行配置的部分是()。
- A. x 轴
- B. 数据系列
- C. 数据
- D. 图例
答案:A. x轴
解析: 饼图不涉及坐标轴的配置。
-
eCharts 散点图中,采用“symbolSize: function (data) {}”的方法控制图上点的大小,这 是采用了()的方式。
- A. 成员函数
- B. 调用函数
- C. 回调函数
- D. 类函数
答案:C. 回调函数
解析: 回调函数是在特定事件或条件触发时调用的函数。
-
下面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一个饼图中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类型,不同个数的多组数据
- B.在一个柱状图中显示两组不同个数,不同类别的数据
- C.在不改变 x 轴 label 的情况下,散点图 x 轴默认的意义是数据类别
- D.一个线状图可以用来表示相同类型的两组数据
答案:D. 一个线状图可以用来表示相同类型的两组数据
-
解析: 线状图可以用来表示相同类型的两组数据。
-
A.在一个饼图中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类型,不同个数的多组数据
- 错误。饼图一般用于表示一个整体中不同部分的比例。它不适合用于显示不同个数的多组数据,因为饼图中的部分需要总和为100%。
-
B.在一个柱状图中显示两组不同个数,不同类别的数据
- 错误。柱状图适合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但每组数据的个数应该相同。如果两组数据的个数不同,柱状图可能无法清晰地表示数据。
-
C.在不改变 x 轴 label 的情况下,散点图 x 轴默认的意义是数据类别
- 错误。散点图的 x 轴和 y 轴一般表示数值数据。默认情况下,x 轴表示数据类别是不正确的,除非明确设置。
-
D.一个线状图可以用来表示相同类型的两组数据
- 正确。线状图可以用来显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或关系。如果两组数据属于相同类型(例如两组时间序列数据),可以使用线状图来表示并进行比较。
-
设置 eCharts 散点图的数据如下:[[1,1], [1,2],[1,3]]; 有如下代码:symbolSize: function (data){ return data[0] } 以上代码的运行效果是()。
- A. 数据离散分布在同一条竖线上;数据点大小一样;
- B. 数据离散分布在同一条横线上;数据点大小一样;
- C. 数据离散分布在同一条竖线上;数据点大小不一样;
- D. 数据离散分布在同一条横线上;数据点大小不一样。
答案:C. 数据离散分布在同一条竖线上;数据点大小不一样
解析: symbolSize函数返回data[0],因此点的大小取决于x值。
-
Javascript 中,有:var data = [3, {A: 1, B: 2, C: 3}, {A: 4, B: 5, C:{C: 6}}],则 data[2].C 是()。
- A. {C: 6}
- B. {A: 1, B: 2, C: 3}
- C. {A: 1, B: 2, {C: 3}}
- D. 3
答案:A. {C: 6}
解析: data[2]是对象{A: 4, B: 5, C: {C: 6}},其中C是{C: 6}。
-
在 BS 架构(网站)的信息系统中,前端浏览器通过()协议与后端服务端进行交互。
- A. HTTP
- B. Web Server
- C. JSON
- D. Ajax
答案:A. HTTP
解析: BS架构中,前端通过HTTP协议与后端进行交互。
-
前端表单请求的 url 是:“<form action = “http://127.0.0.1:5000/cmd” method = “post”>”下面哪个能够正常相应前端表单的请求。
- A. @app.route(‘/cmd:5000’)
- B. @app.route(‘/127.0.0.1/cmd’)
- C. @app.route(‘/cmd’, methods=[‘GET’])
- D. @app.route(‘/cmd’, methods=[‘POST’])
答案:D. @app.route(‘/cmd’, methods=[‘POST’])
解析: 表单使用POST方法,因此需要在Flask路由中指定methods=[‘POST’]。
-
需要在后台动态改变返回前台的 eCharts 图表的标题(title),需要( )。
- A. 在相应 route 函数中采用 return 返回 eCharts 图表的标题
- B. 在模板文件 head 标签中,定义变量{ {title}}
- C. 在模板文件 head 标签中,定义 eCharts 图表标题的字符串
- D. 在模板文件 head 标签中,定义 eCharts 图表标题的变量,并在渲染函数(render_template)中对变量进行赋值
答案:D. 在模板文件 head 标签中,定义 eCharts 图表标题的变量,并在渲染函数(render_template)中对变量进行赋值
解析: 动态改变标题需要在模板中定义变量,并在渲染时赋值。
-
flask 模板文件中,数组变量 Arr 的定义正确的是( )。
- A. { {Arr}}
- B. { {Arr|safe}}
- C. { {Arr[]}}
- D. {[Arr]}
答案:B. { {Arr|safe}}
解析: 使用safe过滤器来确保数组变量在模板中被正确解析。
-
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