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方法》自测题解析-001需求不是为了“指导设计”

本文讨论了《软件方法》一书中关于需求工作的目的,指出需求工作并非为了迎合设计,而是为了确保系统功能与性能符合市场预期。文中批判了在需求中包含编码规范等做法,并强调应提升团队能力而非限制需求。同时,解释了需求与系统结构的区别,以及需求工作与团队能力之间的关系。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DDD领域驱动设计批评文集>>

《软件方法》各章合集>>

《软件方法》自测题之前没有给出答案,需要扫码自测,做到全对才知道答案。

这样做的原因,参见“《软件方法》自测题为什么不直接给出答案?”一文。

从现在开始,将逐题给出《软件方法》当前版本自测题的答案和解析。

以后,《软件方法》出版新版本时,将在书的最后给出前一版本所出自测题的答案和解析,同时新增一批自测题。新增的题目依旧是不给出答案,需要扫码自测。

第1章自测题 Part1

1. [单选]软件开发中需求工作的目的是____。

 A) 让系统更加好卖

 B) 更好地指导设计

 C) 对系统做概要的描述

 D) 满足软件工程需求规范

答案和解析:

 A) 正确选项。

 B) 错误选项。这个选项很容易被误选。

需求是为了“更好地指导设计”,这样说听起来很体贴,但思考的方向不对。

需求要考虑的是,在当前竞争形势下,系统至少要提供什么样的功能和性能,才能够被目标组织所接受。至于这个系统本公司人员现在会不会做,打算怎么做,还是外包给其他公司帮忙做,还是找猫、狗、外星人来做,是不需要考虑的。

如果把“指导设计”带进来,就会出现需求为了迎合设计人员的能力而变化的情况,许多奇葩的需求规约就这样冒出来了:

因为担心程序员编码的能力不过关,有的需求规约里写上了编码规范;

因为担心程序员数据库建模能力不足,有的需求规约直接规定了数据库的各个表和字段;

因为担心程序员界面设计能力不行,有的需求规约里详细给出了界面设计图;

甚至有的需求规约连伪代码都写上了,生怕如果不这样手把手教,程序员不会做。

要是程序员没上过中学,是不是需求规约还要把中学课本也放进去。

******

缺少什么能力就去提高什么能力。这些能力适用于很多系统,跟当前所研究系统、当前所研究的用例并没有特定关系。

不过,有的人恰好就喜欢这样做,可以假装在“做需求”,同时还可以废话刷工作量。书中截图:

开发系统的团队的能力会不会影响需求呢?会,但这个影响是系统有和无的问题,而不是系统需求的具体内容,可参见“屌丝可以接受土坑酸菜面吗-架构可以影响需求吗”一文。

 C) 错误选项。

需求是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表现,有概要也有详细。

以ATM机为例,系统可以“取款”(相当于用例,概要),系统还要“验密码”(相当于步骤,详细),“验密码”有规则(相当于补充约束,更详细),这些不管概要还是详细,都是系统的需求,因为都是在说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什么什么。

但如果说“系统分为界面部分、业务部分……”(概要)、“系统的界面部分有一个提交按钮”(详细)、“系统的业务部分有一个验密码组件”(详细),那就不是需求了,因为已经提到了系统的结构,不管是概要还是详细。

 D) 错误选项。

本选项的说法颠倒了因果关系。应该是正确理解需求背后的道理之后,制定规范来协助执行。

现实中,有的开发团队领导在推行建模方法学时,就是啪一下定个规范,出一堆模板(所以,经常会有人找我要模板,让做题却不做),然后就要求大家往里面塞东西。这样做的效果可想而知。

还有的同学说“哎呀,我们团队真的需要引进UML来规范一下啊”,其实更多是道理不清楚的问题,不是规范问题。"规范"很容易被当成替罪羊。正如书中所说:

建议的改进策略是,把建模方法学看做一个工具箱,各个岗位结合自己的工作挑最需要的工具来帮助改进,改进好了一点再改进一点,等有了一定的共识,规范自然就浮出水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