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开源故事

25ffdc8174dc136aeee18b6ab4995a68.gif

967d6a756e8fff2b2ee18c9a2523f596.png

| 作者:李扬

| 编辑:钱奕

| 设计:杨敏

| 责编:钱英宇

一、

  前 言

我相信我与开源故事的开始并不是第一次用GitHub或者CSDN,而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范晶晶的一条关于wuhan2020项目信息吸引了我的注意,我想,这正好是一个可以发挥自己价值的机会,与其在家看着疫情一天天的严重干着急,还不如赶紧行动起来,就扫码入了群。

起初人数很少,我就在群里帮忙维护一下秩序,看看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第二天晶晶联系我,问我觉得要不要有一个协调组。我说应该有必要有这个、准备的,然后晶晶就说让我来把协调组建起来吧。(现在想想这就是妥妥的开源“推坑”文化)

之后随着组织的一步一步壮大,我也认识了王伟老师,Frank,雪哥,皓月,加宽,舒敏,思颖......协调组在wuhan2020期间发挥了粘合剂的作用,将这个社区汇聚在一起。同时我也跟我的组员们收获了信任与友谊。夏麦,猫头鹰,奕竹,小白,葡萄,兵兵......,再次感谢大家的信任以及支持。

所以在这里分享几个在这期间印象比较深的事情。

01

在wuhan2020项目开始的前一周左右,基本上都是每天凌晨两点左右睡觉,早上六点半左右起床,除了吃饭上厕所,基本上都守在电脑前,电脑版的微信因为消息过多每天都会崩溃个两三次。

在项目期间,大家都很积极和辛苦,大都会工作到很晚。而我是早睡早起的习惯,而且在早上八点半以后就要开始不间断的处理项目中的事务,要进行快速的决策,很难做深入和前瞻性的思考。所以我都是在早上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梳理前一天的问题,制定接下来1~2天的计划,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规划和制定预案。

现在想想,那段时间是我工作之后最忙的一段时间,也是我真正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的一段时间。那那段时间里,我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才能,同时也快速的成长了起来。而且最关键的是,在那段最忙的日子里,我一直都在思考和总结,也一直都在记录,这也是我后来能够在开源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的关键。

输出两篇文章:

02

另外的一个印象比较深的事是,我们在进行项目复盘的时候,谈到了信任。由于项目核心团队的成员来自于不同的背景,有很多是不认识的(最初我只认识范晶晶)。而在互相不熟悉的情况下相互协作,甚至要承担社区的日常管理,最需要的是——信任。这是在一次聊到我们的宣传组的问题的时候,大家说要多一些耐心,多给带头人一些信任,同样的,在最初的时候,也是因为信任才让我能够放手去做,最终我也没有辜负这份信任。

任何组织的成长都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在wuhan2020项目期间,以及之后的Wuhan2020开源社区,我承受了不少的指责与误解。之后有几个月的时间都觉得压力山大,频繁失眠。在大家的支持下,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逐渐成长了起来。也在这期间认识了何莹,马铭。通过合作也认识了京东和石墨文档的小伙伴们。

在wuhan2020项目结束后,我们成了了Wuhan2020开源社区,建立了理事会,我也被选举成为执行长。对我来说,这个职位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开始不断思考如何才能让社区更好的发展起来,如何留住更多的人。但是Wuhan2020因为方向的原因,还是一天一天的冷了下来。

我此时也意识到,对于一个项目或者组织来说,是有终点的,但是对我个人来说,现在还远远没有到终点。我开始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扩展自己的社交圈子,不断地向周围的人学习。只有我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和影响力了,我才能够有改变一些事情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了更多Datawhale的小伙伴,认识了庄老师,Ted,加入了开源社;认识了适兕,参加了开源之道,认识了陈莉君老师,堵俊平......一个更广阔的开源世界在我的面前打开。

03

再分享几个小故事。在2020年的开源年会之前,我感觉我仍然游离在开源圈之外,我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向进入到开源研究当中。直到开源年会的时候,我看到大家报名的开源年会的演讲名单,居然没有讲开放式组织协作内容的,而我由于Wuhan2020的协调工作,对这方面有很多自己的见解可以分享,所以我就找雪哥报名了2020年的开源年会,当时报名已经停止了,后来也是雪哥帮忙,把我的演讲加在了开源教育和公益的分论坛之中。

在这次演讲之前,我没有过这种大会演讲的经验,甚至上台演讲会十分紧张。当时我妈对我的评价是:你估计不行的,上台演讲这种场面你会紧张的忘词的。而我的想法是:这次对我来说是一个机会,我有大家感兴趣的内容可以进行分享和讨论。我未来也一定会面对上台演讲这件事的,与其等到未来再克服紧张,还不如从现在,从此刻开始。然后我就开始跟我妈,跟朋友进行演练,多准备了几次,就能够避免在台上的囧境了。

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之后,再次被拉到台上,突然要即兴直播一段的时候,我就不那么紧张了,而且能够对答如流,甚至在今年开会的时候被拉去做了7个小时的直播。从上台紧张到社交牛逼症,仅仅是需要一次精心的准备而已。

没有料到在开源年会当中我的话题会受到很多的关注,之后陆续参加暑期2020活动。在活动当中,我最喜欢的是在线下,跟各位参会的老师聊聊,而非干巴巴的听老师们在台上的演讲。这里就又有故事要讲了。

在参加暑期2020活动的最后一天,我约了陈莉君老师在酒店的茶馆聊了两个多小时。全程陈老师都很认真的听我讲的和我的分析和看法,言语之间都是平等的交流,而非是单方面的输出。这种感觉是我在开源当中大多数的时候都能感受到的。大家会互称老师,但是大家的交流都是平等的交流,并不会以一个行业前辈而自居,不会以居高临下的态度交流。

2020年的最后一件事,是参加Datawhale的年会,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多的乐于交流和分享,有梦想和想法的年轻人。在这次年会上对我触动最大的点是:一个团队的管理者们完全充当垫脚石的角色,最大程度的给与成员发挥的空间。这也是Datawhale最有魅力的地方,能够激发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大家参与的原因只是因为喜爱,贡献的原因也是因为喜爱。

在这次年会之后,我也真正减肥的借口:别人说不像95而像是85的。但是实际上我的理由是:我想看看这个年纪里,最好的自己。在过年之前我就减肥成功。整个人也更精神,体力和精力也更好了。更重要的是自信带来的全面提升的精气神,加上对之前老气衣服的断舍离,整个人都回复了95年该有的样子。

时间来到2021,第一个活动就是参加了适兕老师在杭州的读书会分享活动。我分享的书是《开放式组织》,这本书正好是上次在Datawhale开源年会的时候送给我的。我也只是是在开源之道的读书会群里面说了一下正在读这本书,就被安排了分享。我发现这种所谓的开源“推坑”文化是十分优秀的模式。话题的输出者最了解自己的想法需要如何实现,操作的成功性很大。而且对于我这种没有到DDL的拖延症晚期十分有效。如果不是计划了分享活动,我估计这本书我要很久才能看完和整理好,制定了计划和分享,我的效率就高了起来。

二、

  目  前

在今年4月份,我换了工作。也在四月的最后一个周五,参加了主题为:”开源人团聚“的2050恳谈会。在这次恳谈会当中我连接到了王婷和十里芳菲的朋友,第二天参加了在十里芳菲的“梦溪论坛”共创。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共创活动。在这次活动当中我们围绕梦溪论坛的未来生活方式进行讨论。

317fac9d29bfed4ab010629e9c379f33.png

在这次活动当中我认识到,在各行各业都有开源的意识,只不过大家的说法并不相同。那么开源的一些思维和形式也都可以作为其他行业进行开源形式的一种指导和参考。对于wuhan2020项目,何尝不是一次线上救援在开源指导之下的一种协作呢?

这次活动当中的另一个收获就是让我意识到,生活并不是极简式的,只是对是否必要进行思考就能够生活的好。生活更是一种对品质和情感的追求。热爱生活更需要对生活更加的感性,增加一些装饰和点缀,往往会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心情和状态。所以在极客的同时,不要忘记好好生活哦。

今年第二次参加读书会是在上海的,在这次活动当中,发现了很多对开源理论进行探索的人,而对于理论探索最大的意义是对于理论和理解所带来的影响的该影响。在开源之书群里面第一次听到将Community翻译成“共同体”而不是”社区“,更加符合开源组织在中国的定义。之后再次听到大家说Community的时候,就听到越来越多的人会说”共同体“。如同第一次我们讲开源软件的定义是“Free Software”是自由软件而非是”免费的软件“。翻译的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而对于一个定义能够反复斟酌和咀嚼的过程,才是最具有吸引力的事情。

219d104cea42c9d65f7cf0c689549c81.png

中间也参加了亚马逊云科技峰会等活动,时间快进到盛夏,河南和山西的两次水灾。没想到在疫情持续影响我们的同时,还有需要如此大的救援行动的灾难。在7月20晚上睡觉之前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次灾难的严重程度,只是转发了一下大家朋友圈当中的救援信息。但是凌晨3点多的时候,我被铺天盖地的消息吵醒。"地铁救援”,”道路塌陷“等消息将我从迷迷糊糊的状态中国惊醒。在第二天一早,我才得知,赵生宇和王欣都已经参加到“救灾地图”的设计当中。我也赶紧加入到当中,并且开始发动Wuhan2020的成员,全面对卓明的救灾行动进行技术和组织上的支持和协助。这次行动是我们在今年进行的比较大的活动,大家在得到消息后迅速的投入到协调和信息整理当中,一句“若有难,召必回”看的我泪流满面。

在这次行动当中,wuhan2020也得到了延续,数据转换服务,地图组件,救援平台需求设计等老的项目和新的项目都进行了起来。而我,也在这次行动当中,进一步明确了救援产品的开发形式,有了进一步推动公益救援产品落地的想法。

今年10月的Coscon'21开源年会,开源公益作为一个独立的分会场,我任出品人。这对我一个公益萌新来说,确实是一项不小额挑战。但是挑战放在面前不就是为了超越它么?基于现在已经具有社交牛逼症的我,不断地发动自己的人脉,与公益领域当中的大佬进行链接,最终促成了一次精彩绝伦的圆桌论坛。我也在跟各位在公益领域耕耘了多年的老师交流之后,对公益+技术的形式有更深入的想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够看到公益现代化的创新形式生根发芽。

在开源年会之后,我又紧锣密鼓的参加公益的论坛,参加2050的活动策划等等。

三、

  结  语

从接触开源开始,我就喜欢上了开源。开源带给我的成长,是工作无法比拟的。开源的故事在到这里也只是一个开始,相信之后会有更多的故事产生,而我也将会在开源的道路上,一路向前。Fighting!

相关阅读 | Related Reading

1cece90e0ee938d116d59a85f892de2c.png

给开源社读者的一份信

0bdb5a9f63078bc1dba1f0581c02e96d.png

毕业之后,开源给了我第一份工作

9eb5888a540d55821d7fc068af6cae2f.png

Chatopera 王海良:做好开源客服系统

ec9cf3c0431997c04c1ca8778de0b8cd.png

在开放社区中的六年,我做着喜欢且擅长的事情,利他而自利

开源社简介

开源社成立于 2014 年,是由志愿贡献于开源事业的个人成员,依 “贡献、共识、共治” 原则所组成,始终维持厂商中立、公益、非营利的特点,是最早以 “开源治理、国际接轨、社区发展、开源项目” 为使命的开源社区联合体。开源社积极与支持开源的社区、企业以及政府相关单位紧密合作,以 “立足中国、贡献全球” 为愿景,旨在共创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开源生态,推动中国开源社区成为全球开源体系的积极参与及贡献者。

2017 年,开源社转型为完全由个人成员组成,参照 ASF 等国际顶级开源基金会的治理模式运作。近七年来,链接了数万名开源人,集聚了上千名社区成员及志愿者、海内外数百位讲师,合作了近百家赞助、媒体、社区伙伴。

a7a010816c33a1322cba750408cb594d.gif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