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来发自贴吧,忽然在OneDrive中翻到,考虑写的详细,遂转录csdn)
贴吧里一直有人讨论火炮的问题,例如炮兵需要什么样知识素养,火炮的计算到底困难不困难,火炮的使用场景之类的问题。
最近有人提到了这个问题,我想不如将这些知识分享科普出来,方便大家交流使用。想必了解了这些知识后,大家应该可以对这些问题有更深入的看法。
在标题中,我将狙击枪和火炮这两种武器的操作放在一起讲述,是有其原因的。
这是因为狙击枪的操作使用和火炮的操作使用,其操作理念十分相似,两种武器的计算方法都是使用同一种原理。
学会其中一种的使用操作方法,另一种也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模样,触类旁通,即可学会。
本文并不会使用到高深的数学知识,我保证,只需要拥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朋友都能看懂。
一.狙击枪的使用
首先我会先介绍狙击枪的操作方法,这是因为狙击枪的操作,其基础知识相较于火炮的操作使用,更加简单。
下面我会,分成两部分来讲解狙击枪的使用。
首先我会讲解其中原理部分,这部分有:
- 密位
- 测距
- 弹道原理
- 弹道射表的介绍以及后面的各种计算的弹道射表的使用
- 风偏计算
- 校准
- 制作弹道设表
然后,我会以现实中的枪械图文演示,上述原理如何操作(图片均来自网络)。
1.1 密位
英文中叫做mil,其原理比较复杂,想要理解原理要了解弧度。
但可以这么简单理解,这其实就是一种划分的更细的角度。在小学中,圆一周被划分为360°。
在军事中,圆被划为6000或者6400份。一般东方国家喜欢用6000,西方国家喜欢用6400,各有各的优点。但其原理都是一样的,这里采用6400。
在小学数学中,圆的 形成的夹角是45°度。
但是在军事中,用密位表示就显得逼格很高了(开个玩笑)。
6400➗8=800
例如在火炮射击中,我们不说仰角45°,而是说800mil。
大家小时候应该都玩过各种枪战类的游戏吧?
比如CF或者CS什么的。
还有没有人记得,小时候玩这些游戏时,狙击枪中的瞄准镜的画面长什么样?
没错就是下面这张图的样子。
如下图所示。
其中十字线上有许多小圆点,一般来说,其中两个小圆点的间距就是1mil。
值得注意的是那个小圆点的直径是0.2个mil。
那这瞄准镜上的这些圆点点有什么用呢?
答案是用来计算风偏和下坠使用。
假设瞄准镜中目标的距离是1000m。
根据圆周长公式2πr,计算圆的周长约为6283米,用6283➗6400,等于0.98米。
假设你的子弹在1000米处下坠3米,那么用红箭头处的那个点瞄准敌人就颇为合适。(当然实际情况更为复杂,还要考虑归零点位的问题)
由此可知,在500米处1mil是0.5米,250米处1mil是0.25米。2000米处1mil是2米。
当然实际中我们通常直接通过弹道射表得到要使用的密位进行调整,不需要计算这个。
另一种体系是MOA,MOA是建立在角度上的,也就是把360°的1°再60等分,把360°分成21600 MOA。
MOA的原理和MIL一样,换算北约的MIL是1 MOA = 3.375,换算华约的MIL是1 MOA = 3.6 MIL。
如果用MOA来看的话,在1000米的距离上
1000*2*3.1415=6283,6283➗21600=0.29米,
也就是说1 MOA = 0.29米。
上面的瞄准镜是用的MIL体系,而瞄准镜上的划分,究竟用的是MIL还是MOA则要看瞄准镜的说明书。
一般瞄准镜上的会进行写明,如图所示,上面写着1 CLICK = 0.1 MRAD,MRAD是豪弧度的英文缩写,也可写作MIL。
而1 CLICK是旋钮的最小分度的意思,拧动一下,瞄准器会发出“cli”样子的机械响声,代表整个瞄准镜往上下左右调了0.1MIL,10 CLICK就代表瞄准镜调了1MIL。
当然也有的是1 CLICK = 0.25 MRAD,一般等于0.25的比较多。
当然一般情况下,瞄准镜上圆点的间距是1MIL,但是有的可能不同,最好还是看看说明书上写的什么。
还有一些瞄准镜有倍率放大功能,有的MIL跟着动,有的不同倍率圆点间距的MIL则不同。一般情况下,最大放大倍率下的圆点间距是1MIL。
1.2 测距
常用的测距手段有以下几种,俺寻思法,大拇指测距法,表尺测距法,地图测距法,密位测距法,测距仪测距法(机械,光电等)。
俺寻思法,就是俺寻思那有多远,精度全靠经验。
拇指测距法,稍微精确一些,观察者面向目标,伸出右手大拇指于两眼之间,闭上左眼,用右眼通过拇指的一侧对准目标,然后用左眼通过拇指同一侧观察,记住左眼视线对准的物体,估算出该物体与目标之间的距离,然后乘以10倍,便是目标距离。
表尺测距法,根据计算,当准星宽度恰好能遮住一个人体时,各种常用武器的距离分别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200米,五六式冲锋枪160米,轻机枪170米;若遮住半个人体,就是它们距离的一半,即100米、80米和85米;若准星的一半就能遮住一个人体,那就是它们距离的一倍,即400米、320米和340米了。所以,只要记住准星遮盖目标的情况,就能立即估出距离来。
地图测距法,例如你在灯塔A出,目标在灯塔B处,你在地图上量一下两者的距离,即可得到你和目标的距离。这点在火炮部分会详细解释。
测距仪测距法,测距仪有激光测距仪机械测距仪等等,其原理各不相同,网上有详细解释,用起来非常简单,这里就不多扯了。一般激光比机械的要精确。
这里详细解释一下密位测距法,因为正好可以复习到上面讲的密位的概念。
在圆点间距是1MIL的瞄准镜中,可以推出公式
距离=目标宽度(或高度)×1000÷密位数
如下图所示,
小人占2MIL,假设小人的高度是1.8米。根据公式,1.8×1000÷2 = 900米
大多数情况下,在狙击镜中,其间距是1 MIL,在望远镜中,其间距是10MIL,因为望远镜里的点太多的话,影响观察。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时候都管用的,请看这张图。
如果小人所在的海拔不同,在两个小人眼中的长方体的高度就不同,在海拔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其高度,则需要一定的经验摸索。
1.3 弹道原理
这部分的内容则推荐观看视频:
理解弹道——内弹道学、外弹道学和终端弹道学_哔哩哔哩_bilibili
视频中的科普内容讲解的实在是太好了,原本已经打了很多字,但还是删了,不论怎么改总感觉是对这个视频的画蛇添足。
对于更深入的科普,推荐观看B站UP主Franklin_0793的弹道学系列,其制作非常用心,可以作为对上面视频的知识拓展。比弹道学教材通俗多了。
1.4 弹道射表的介绍以及后面的各种计算的弹道射表的使用
由于网上的图大都典型性不是很强,内容也不完整,这里在游戏ARMA中找了一张射表来演示介绍。
当然实际中的表,一般没有上述的表信息那么完善。
其中表1的位置,表示这个射表对应的枪是在100米处归零,该部分涉及到子弹的归零点的问题。(下面那个红得是火药燃气压力的意思,单位是毫巴)
我们在校准部分再进行讨论。
表2的位置则写明了枪管长度和缠距,25英寸和1:12
表3位置则写明了,射表的说明和瞄具和枪管中心线的距离。2.1英寸,也就是5.334厘米.
表4位置则写明了子弹类型.308口径,弹头重146格令,也就是9.46克,后面则标记了子弹类型。
表5位置则是最关键的,例如在15摄氏度环境下,200米处需要修正0.2MIL,也就是说,旋转瞄准镜上的按钮,也就是顶上的那个,旋转两个CLICK。如下图所示
在35度环境下,要射击500米外的目标,则需要旋转3.4MIL,也就是34个CLICK。
1.5 风偏计算
表5往右,有个4mps wind(NRADs)
也就是说在4米每秒的横风下,需要向左右修正的密位,往左吹就往右修,往右吹就往左修,可以看到右侧瞄准镜的旋钮上有R和L的字样。
例如有风向左吹,风速是每秒8米,气温10度,在500米的距离上你就要往右修1.5MIL,假如气温15°,但是表上没有,你可以看情况修个1.4MIL
再往右,有个叫LEAD的,那个叫做纵风修正,风向你的方向吹,肯定子弹的阻力就大。
例如之前那个500米算出来3.4MIL的,如果纵风一吹,吹个5 MPS,你就待往上加8MIL,也就是11.4MIL。
对于风速的计算,有估算法(有看热气流动,有看树叶飘向的等等),也有风速仪,这里只讲原理。
使用不同的武器,不同的子弹,不同的枪管长度,其弹道射表是不同的,如果想要快瞄准射击,要对该射表非常熟练。
即便如此,在远距离800m以上,想要达到首枪命中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一点点的误差,叠加在一起,就会被放的非常大,而枪械本身也存在一定的散布。
一般在射击之后,会迅速根据观察手观察弹着点,并通知狙击手根据弹着点通过瞄准镜上的十字划分迅速修正弹道。
当然,也有一些简单的估测法,但都不甚精确,这里也就不详细展开。
温度湿度空气密度科里奥利力计算,留给火炮部分讲解。
1.6 校准
之前我们解释了子弹的两个交汇点,也就是归零点,专业上,一般叫做第一归零点,第二归零点,或者远归零,近归零。
使用14.5英寸枪管的ar-15打M193,55格令的全金属被甲弹。在上图展示出三种不同的归零方案。
单纯理解起来可能比较抽象,可以参考第一幅图,转换成抛物线来理解。
第一个靶子,在50码中,使用第一交汇点归零。
在25码处时,弹着点比归零点低。
在50码处就是归零点。
在100码处,过了第一交汇点,弹着点比归零点高(可参考第一幅图)。
在200码、300码处,过了第二交汇点,弹着点比归零点低。
第二个靶子,第一交汇点与第二交汇点重合,也就是只有一个归零点,打出来的抛物线像上图。
在25码、50码处,弹着点比归零点低。
在100码处,就是归零点。
在200码、300码处,过了第交汇点,弹着点比归零点低。
第三个靶子,使用第二交汇点归零。
在25码处,弹着点比归零点低。
在50码、100码、200码处,过了第一交汇点,弹着点比归零点高。
在300码处是归零点。
在400码处,过了第二交汇点,弹着点比归零点低。
在实物中如何校准瞄具,图文并不好演示,可以看如下视频做参考。
Tangent Theta简单介绍 以及 如何归零瞄准镜_哔哩哔哩_bilibili
注意不同的瞄具调节归零的方法是不同的,这要根据其产品的说明书进行。
在确定使用归零距离后,在归零距离上放上一张靶纸,对其进行射击,不断调整,直到弹丸散布的中心点和瞄准点重合即算设置成功。
1.7 制作弹道射表
上面的操作我们是根据弹道射表来的,那么如何制造弹道射表呢?一般情况下,我们不用关心弹道射表的制作,这种可以专门找人来做。
但是如果想省一笔钱的话,可以自己学会来做。
制造弹道射表,有如下几种方案,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
方案一,挨着打。
就是在户外,50m打枪校准,100米打枪校准,200米打枪校准,300米打枪校准,不断调整密位,得到不同距离下的MIL值。
当然这种方案的问题就是,太过烦琐。况且你还要在不同风速、温度的环境下进行实验,这个完全没有办法控制。
方案二,使用弹道计算器,生成弹道射表。
可以使用
Ballistic Calculators - Hornady Manufacturing, Inc
一个在线的弹道计算网站。
使用方法十分简单,根据需要的数据填入即可生成一张弹道射表。
其中,存在三个陌生的概念,其一就是弹道系数,其二是弹丸模型,其三是弹丸飞行速度。
弹道系数是卖子弹的公司,出场的时候就测试出来的,在包装盒说明书或者在其网站上就能找到。
弹丸模型,这个一般出场也提供,一般来说手枪用G1,现代步枪弹用G7,比较老式的没有船尾的用G6。
弹丸飞行速度有专门的测速仪可以测速。
填入之后,即可生成弹道射表。
如果是精度射击的话,一般是通过弹道射表和实际设计进行修正,来进行确定。
狙击枪的使用部分已经讲完,上述内容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其中几个最基本的重要原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具体的细节,则需要经验积累。
下面我们将介绍火炮的使用和操作。
由于火炮部分比较复杂,这里会先讲解:
基本的射击原理,地图工具的使用,火炮弹道射表的使用,直接瞄准射击,间接瞄准设计,观察手引导射击时的弹着点修正。
然后我们更加深入一些实际操作:
火炮观瞄设备的使用,火炮标杆的使用,炮队镜的使用,齐射跨射的一些技巧内容等等。
这些内容有的可能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在前面先介绍狙击枪的使用的原因。其中原理是相通的,可以使后面的内容更容易理解接受。
二、火炮射击
本内容讲述的目标并不以实战中最常用的操作方案(其可能会省略一些细节使人误解),而是选择最容易让人理解,并且在了解之后可以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操作方案。当学会其基本的原理后,在未来遇到其他的操作方案,稍加思索即可明白上手。
按照先后顺序,讲解的内容有。
- 直接瞄准射击
- 间接瞄准射击及地图工具的使用
- 弹道射表的详细计算细节
- 引导射击及落点修正
- 火炮的架设与观瞄设备的使用
- 各种射击方法
- 班排火炮的组织运作
1. 直接瞄准射击
不论是迫击炮,还是榴弹炮,都可以进行直接瞄准射击。
由于将火炮的架设与观瞄设备的使用,放置在第五节中讲述,这里我们先假定这些设备已经调整完毕。
瞄准的方案有很多,最简单的莫过于拉开炮栓,直接透过炮管瞄准,主打三点一线。这种方案只需要有个炮管即可使用。
假设观瞄设备设计时支持随火炮身管上下左右移动,则可以通过火炮的观瞄设备像是狙击镜一样,进行瞄准,其炮弹下坠则可根据瞄准镜上不同距离的分化进行调整。
不同的观瞄设备的设备有其不同的用途,显然不是所有的火炮都适合这种射击,例如迫击炮就不行,如何使用迫击炮直接瞄准射击,则需要下一节的知识。
另一种常见的方案是瞄具可以随炮身旋转,但当调正瞄具时,火炮并不会跟着动。
和狙击枪一样,火炮也有一个火炮射表,不过不用担心,这个射表通常随炮出厂就带,不会让你想出了脑袋去diy,大概就像下面一样。
毕竟几十万上百万的东西,可比枪贵多了,服务自然也更周到。
对于不同的装药量,不同的弹头,显然会有不同的射表。
此外,还有高弹道和低弹道两种不同的射击方案。例如迫击炮就总是打高弹道,而榴弹炮如非必要尽量打低弹道(低弹道飞行快,风力影响小,除非你和目标之间隔了个山之类的特殊需求)
有了之前学习狙击枪的基础,上面的那张火炮的弹道射表,想必也能看明白个七七八八。
无非不过是一个用狙击枪射击,一个是使用火炮来射击。通过摇动火炮上的器具,可以使火炮的俯仰角发生变化。
目前我们只需要知道调整多少密位的俯仰角即可,至于操作火炮设备调整,则在第5节中详细介绍。
2. 间接瞄准射击及地图工具的使用
如果说直接射击尚可通过瞄准操作的话,间接射击无疑就要用到地图工具进行作图了。
由于实际情况比较复杂,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和演示,最初的演示将会省略一些细节,这些细节和原理会在后续的章节中详细解释演示。
为方便演示,将使用游戏ARMA3中的ACE MOD进行仿真演示。
这里我们在地图相应位置放置了一门迫击炮和一些需要射击的目标,迫击炮和目标相距一公里有余。
其目标在地图市中心位置的房屋中驻防。
这是一张更精细的展示。
这是炮手所处的环境
此时,我们打开地图,将尺子(我忘了这玩意叫啥尺了),放置在地图上。
此时我们将这个尺子圆盘位置的中心点(圆盘中间有个小黑点),对准火炮的位置。并且旋转外面那个方形的尺子(那个圆盘和底下那个尺子是分开的,之间可以转动),将箭头指向你想射击的位置,从圆盘的外圈读出数线指向的数字。
其中内圈是角度,外圈是密位,比如那个6,指的是600,更小的刻度,一刻度是20,在刻度之间我们还能估读一下。
比如上面,火炮与目标之间的方位角,通过尺子可以读出是3920。
(有机灵的小伙伴可能会问,那你咋知道火炮的位置在哪,目标的位置在哪,火炮的位置可以通过GPS在地图上确定,目标的位置可以通过无人机、侦察兵的报告在地图上推测。当然后面我们也会介绍如何通过三角定位法,在没有GPS的情况下确定自己的位置。)
获得方位角后,我们平移尺子,将尺子边缘的0段对准火炮,此时可以看到目标则在尺子的某处刻度线附近。
在该尺子中,最大的一格是1km,然后是100m,最小的一格是10m,不同的尺子则看其说明。
我们读出尺子上的读数,并且估读最后一位,可以看到,我们和目标的距离是1830m。
现在我们有了目标的方位和距离了。
此时我们打开迫击炮射表。
~~~~~~~~~
有了前面的铺垫,再看这个射表是不是更容易理解了呢?
其中charge 0-2是几号装药。
第一列是距离。
第二列是对应的俯仰角。
第三列是每100米的海拔高低差加减密位。
第四列是炮弹飞的距离每100米平均飞行时间(可算炮弹飞行距离)。
第五列是炮弹最终抵达时间。
第六列是每秒1米的横风要修多少密位。
第七八九列范围修正,是更远距离才要考虑的问题。
第七列是根据炮弹刚发射时受风影响大和末尾受风影响小的原理,进行的头风和尾风的修正。
第八列,是空气温度修正,以15度为基准,每加减一度就要修正相应密位。
第九列,是空气密度的修正。
其中后三列,实际中也经常使用,例如在大口径岸防炮中,早上打和下午打,距离可是相差极大的。
另外实际中,不同的海拔高度,其空气密度、湿度、温度,风力变化也不相同,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关于这些部分的计算,我们会在后面进行详细的讲解。
~~~~~~~~~~
继续进入正题。
可以看到0号装药和1号装药都打不到这么远的目标,所以我们只能使用2号装药。
(注意,一般情况下,迫击炮能使用低装药就使用低装药,使用高装药会使炮弹有更长的滞空时间,且精度更差,还更容易减少身管寿命。)
有了距离之后,我们跟着距离查表,可以看到1830m对应的俯仰角是1284和1274之间。我们简单的取一个1280好了,反正迫击炮的精度也不高。
此时我们注意观察地图,
红线与红线之间的海拔差是100米,黄线与黄线之间的海拔差是20m。我们发现我们与目标之间的海拔差不大,所以就不用管了(我特别选中的地方,这个只是熟悉一下流程,后面再演示一些复杂的目标。)
至于后面的也不用管,为了方便,我特意设置了0风,以及所有地方的温度湿度空气密度都是标准的等等。
现在我们得到了最终数据,方位角3920,俯仰角1280
现在我们使用二号装药,并且调整好方位角与俯仰角密位(具体怎么调,设备演示部分会演示,资源来自某款火炮实操视频,以后就不再提这个问题了。)
(现实中火炮发射需要压实地面,并且使用前两发进行修正,因为一般第一发打出去之后土地还是会形变的,打完第一发才算真正压实。)
这里我们射击三发。
可以看到,三发都打到了房子后面。
我们加5MIL,射击两发,再加5MIL,再射击三发。
可以看到炮弹正在前进。
在游戏的ACE MOD中,对爆炸物的模拟十分到位,其对爆炸物的每一枚破片都做了弹道模拟,不像某些游戏只计算范围伤害。现实中会炸出多少破片,ACE就会模拟多少破片。
其破片的飞行和子弹使用同一算法,有的破片大,动能高,速度快,也有的威力小,穿透力小,且这些破片同样参与反弹和趋向于贴墙飞行等现实中的物理现象。
这里就是一个被弹片划伤的。
如此,我们已经将这个流程介绍完成,虽然游戏对实际的操作过程进行了简化,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上述内容,了解其基本的操作原理。
我们可以看得出,其实整个流程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是比较繁琐。也可以了解到,这些操作一环套一环,每一环都会影响射击精度,这对炮手的经验是一个较大的考验。
3. 弹道射表的详细计算细节
不同配给的弹道射表的计算规则可能不同,给你弹道射表的时候通常都会附送一份说明书,里面详细告诉了你操作步骤。
考虑到士兵素质良莠不齐(可能存在智商低于60的阿甘)一般来说,计算规则都非常简单,属于是对小学1、2年纪都简单的加减乘除,不用担心看不明白。
我就由游戏里的弹道射表为例,首先我们从第三列的高低差说起。
简单来说,低弹道高加低减,高弹道高减低加。
低弹道原理很简单,看下图,脑子一想就明白了,我们就直接从高弹道说起。
由于懒的画了,贴吧里找了一张,直接拿来用。
你通过距离找到对应的俯仰角后,如果目标海拔比你高,你就减mil,比你低,你就加mil。
射表上写明了,海拔差100米就算一次。如果200米就加减两次,300米就加减三次。50米就加减一半。
直接举例:
通过测量,我与目标距离2000米,对方比我高50米。
通过查表得到俯仰1242mil,高减低加,但是表是按100米算的,所以除以2是3。
1242-3=1239mil,说真的就迫击炮的精度,这3mil,差个十米八米的还没散步大。
理论上来说,迫击炮只能打高弹道,所以只需要记一个高减低加就行。只有榴弹炮这种即可以打高弹道也可以打低弹道的,才需要记住“低弹道高加低减,高弹道高减低加”这句话。
第四列的时间,就是炮弹每飞过100米需要花多少秒(但记住炮弹飞的是抛物线)。
第五列是炮弹到达后要多长时间。
比如我与目标距离1000,就是36.8秒。这玩意可以用来通报,炮弹多久会到。比如说阵地那儿被敌人攻上来了,阵地上说:“向我开炮!”,你就通知大概37秒后炮弹会爆,让阵地里的友军有时间反应先躲一躲,等火炮炸完了再上来。
另外比如说,一些便宜的榴霰弹之类的空爆弹,需要设定几秒后爆炸,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设定炮弹在敌方上空多少米爆炸。比如说,对方在1000米外,你用扳手在引信上拧一拧,设置延时36.8-0.6=36.2秒,就是在敌方上空100米处爆炸。
第六个是修风偏,下面给个表来参考。
往左吹你就往右修mil,往右吹你就往左修mil
比如,距离1000m,左风5mps。
6.1*5=30.5mil
也就是往右修30.5mil就行。
更精确的可以用风速计来测,具体风速计的操作可查说明书和操作视频。
剩下的是用来打10km以上的,小炮基本上用不上,具体操作可看说明书,这里就不讲了。
4. 引导射击及落点修正
一般来说设计之后,可以通过无人机,观察手之类进行引导和修正。
首先,无人机和观察手知道你的位置,一般都是以你和目标的直线进行解释说明的,即是以你的视角说明的。(这是对炮手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比如,落点在正前方30米,落点在目标右后方50米。
以上图为例,你和目标距离1000米,打的是高弹道。
落点在正前方30米,你就找弹道射表1000米那项,看1000米和1050米之间的密位差。
1434-1425=9mil
9mil*3/5=5.4mil
就按5.5mil算好了,由于是用的迫击砲打的高弹道,mil越大打的越近,所以只要加5.4mil就修好了。
如果是落点在目标左后方50米。
那就选950-1000(其实选前选后差不了多少),1443-1434=9mil。
所以俯仰角要减9mil,但是落点是右后方50米,就按90度,算个偏右25米吧。
1000/6000=0.167mil
在1000米的位置,每隔1米,就偏0.167mil。
25*0.167=4.1mil
由于偏右,就向左修4.1mil就行。
5 火炮的架设与观瞄设备的使用
世界上火炮数量一大堆,不同的火炮架设的方式都是不同的,但由于其理论相通,所以只要学习其中一种,其他的火炮,拿到手之后,只要摸索一下或者看看说明书就能弄明白怎么搞。
原本这块我打算花十来页的内容进行讲解和解读,但是在搜索资料的时候碰巧看到一个视频,讲的非常清楚,还有操作演示,以至于后面炮队镜的操作内容都包含在内。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Z4y1E7d6
比较了一番,似乎这块的内容用视频更合适,于是就将已经打了一两页的内容给删了,这部分内容就推荐看这个视频了。
我原本打算用这个视频为基础进行讲解,但现在看来,显然没有上面那个详细,更何况还是中文。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64y1R7Sp
不过这个视频是现实操作,可以通过这个视频了解整个炮兵班是如何运作的。
6. 几种射击方法
指北针指向射击
有了上面的上面的经验,我忽然就想起很早以前看过的一个视频教程。所以直接贴出来,不再文字描写。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x411w7pL
这个视频所讲解的方法,实际上要比第5节那个视频的方法更简单一些。第5节的那个方法使用了炮队镜,一般用于数门火炮齐射,由炮队镜给出指向,其他火炮则以炮队镜为基准。
视频中的操作步骤是,通过观察得知火炮和目标点在地图上的精确座标点,获取其方位角,然后通过指北针使火炮炮口对准目标方位角。
然后,通过调整观瞄设备,使观瞄设备的瞄准方向和火炮的指向平行,并放置标杆以方便在校射中调整密位。
最后调整观瞄设备的俯仰角使观瞄设备瞄准要射击的目标,最后调整炮管俯仰,在水平气泡居中后,完成俯仰角的调整。
其观瞄和操作的原理和第5节中视频所讲的完全相同。
参照物定位指向射击
上面两个视频,都是通过指北针之类的方法进行指向,这类方法通常有不小的误差,即便在地磁环境比较好的地区,通常也有1-2度的偏差。
此外还有真北和磁北以及地磁环境等问题。通常地图上会标注磁偏角之类的数据以供修正,这类地图通常会每几年一更新。
在地磁环境比较差,在炮队镜、标杆等方法都,无法直接瞄准目标时,可通过这种方法进行精确射击。
该方法是通过三角定位的思路来进行的,对军事有了解的朋友应该都比较熟悉三角定位这个概念,这是军事地形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假设山顶上可以观察到有一座教堂,我们在地图上找到教堂的位置。
通过尺子,将火炮和教堂画一条线段,同时将火炮和目标画一条线段,随后用尺子量出线段的夹角,记下来。
然后,我们将火炮瞄向教堂,再向左修正一个火炮夹角的密位,此时,火炮即瞄向目标的方位了。
忽然想起,之前有提到在后面讲三角定位法。这个方法就是,通过用指北针瞄准两个比较明显的建筑物,记下角度。
然后在地图上找到那两个建筑物,然后根据记下的角度,画两条线,两条线交叉的位置,即为你的位置。
具体操作可看演示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W411w7XV
地图阅读可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q4y1j7BN
标杆间接瞄准法
在可以观察到目标的位置插两根杆子,使两个杆子三点一线对准目标。
使火炮和瞄具同时瞄准远杆,然后调整瞄具瞄准近杆。
此时转动火炮,当瞄准镜瞄向远杆时,炮口指向就和标杆-目标相平行。
7. 班排火炮的组织运作
由于经过调整少了一节,所以这里就加上一节火炮班排组织的运作。
直接上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