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原理》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概述

本章提要:本章介绍了风险,风险管理,保险等基本概念和方法,并简要地介绍了我国保险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其对未来的展望.

第一节  风险

一.风险的定义

所谓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变化性。

二.风险的分类

1.根据风险涉及的可能后果,可将风险分为两大类:投机风险和纯粹风险

(1)投机风险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它涉及的后果有三种:损失,赢利和不损失也不赢利.如股票.

(2)纯粹风险不会带有获利机会,它只有两种结果:损失或不损失(也不赢利).如火灾,风暴,人身意外伤害和偷盗.

2.根据承载风险损失的载体来划分,可以将风险分为三类:财产风险,人身风险和责任风险.

(1)财产风险是指导致财产发生毁坏,灭失和贬值的风险.如建筑物遭受火灾,地震等损失的风险;财产价值因经济因素而遭受贬值的风险.

(2)人身风险之指因生老病死而导致损失的风险.

(3)责任风险是指对于他人所遭受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应负法律赔偿责任或无法履行契约致使对方受损失应负的契约责任风险.

第二节  风险管理

风险无处不在.我们在旅游,休闲甚至呼吸的时候都有可能遭受到风险.有些风险无足轻重,有写则不然.当我们决定出门不带雨伞时,我们是在冒被雨淋湿的风险,这种风险显然是微不足道的.而对于下列各种风险,又该怎么办呢?

1.一是中年人.主要是指40岁以上的工薪族人员.对他们来说,退休后的生活怎么保障?

2.二是身体欠佳者.虽然从一定程度上看,我国实行的是公费医疗,但大多数企事业单位一般都把医疗费计入个人工资发放,除非职工生病住院治疗,否则一般是不再额外给付职工医疗费的.由于目前我们正面临着医疗体制改革,在原有的职工负担一部分医疗费(住院)的基础上,要适当加大职工负担的比例.这样,对于身体不好的职工来说,由于没有了公费医疗,怎么办?

3.三是高薪阶层.这部分职工本身收入可观,又有一定量的个人资产,但是,对他们来说,由于自然和不可抗力的破坏因素的存在,比如火灾,水灾,失窃等等,他们也可能有资产灭失的风险,他们怎么样才能使自己的资产更安全.

4.四是岗位竞争激烈的职工.主要指三资企业的高级雇员和政府部门的公务员,无论是在经济收入还是在社会地位上,他们都属于白领阶层.他们面临着比一般人更为大的工作量.他们的工作多富于挑战性.所以,他们比一般人更有危机感.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减轻他们的危机感,以给他们自己找到一种安全感呢?

5.五是单职工家庭.在现实生活中,少数单职工家庭经济状况一般都不宽裕.再加上失业,意外灾害,疾病等影响,家庭都无法承受太大的经济压力.怎么样才能够使他们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安稳一些呢?

风险管理:可以被描述为一个组织或个人用以降低风险的负面影响的决策过程.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

为了消除或减少风险造成的影响,我们至少可以从下述四个方面着手:

(!)规避风险 (2)控制风险(防损和减损) (3)自留风险 (4)转移风险(保险)

第三节 个人风险管理

*一个人无论如何生活,要避免一切风险是不可能的.

一.风险分析

(一)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的一个方法是列明风险.

(二)风险的估价

(1)致损事件发生的概率.

(2)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

二.处理风险

*保险是处理那些可引起严重财务困难的风险的手段.

三.人身保险

*社会保险提供的仅仅是一部分保障,而且所得利益是在当时的收入水平之下,因此对制定未来计划的人来说,仍需要另作一些选择.购买保险能够增加保障,保证今后收入仍相当于当时的收入水平.

在筹措个人未来的经济计划时经常回遇到如下三个主要问题:

1.不管他对不同年龄的人的收入水平知道得如何确切,但是失业,劳动能力的丧失或死亡都会打乱这些计划.

2.虽然人的死亡是确定无疑的,但死亡时间却是不定的.每个人都存在早亡的可能,当然也存在着长寿的可能.

3.物价水平的波动,特别是通货膨胀,是难以预料的,要做长期计划就更加困难.

第四节  保险

一.保险的定义

所谓保险,简单地说,是把单个人或企业无力承担的巨额的,不知何时会发生的金钱损失,分散给多数人的一种方法.

*为经济损失提供保险保障是保险产品的基本目的.

*保险合同是说明被保险人和保险人达成协议的法律凭证.

二.保险的功能

第一.避免经济危害(如破产)

第二.对未来未知的烦恼.

三.保险的基本原则

1.保险利益原则

保险利益确立的三要件:(!)必须是法律认可的利益.(2)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利益(3)必须是经济上可确定的利益.

2.最大诚信原则

包括:告知,保证,弃权与禁止反言.

3.损失补偿原则

4.近因原则.

5.代位原则.(损失补偿原则派生)

6.分摊原则.(损失补偿原则派生)

四.可保风险的理想要求

第五节 我国保险市场概况

一.保险的由来

*保险的本质是集合其大家的力量,一人有难大家相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现代意义上道德保险,最初产生于海上运输的需要.远在公元前2000年,航行在地中海的商人在遭遇难时,为了避免船只和货物同归于尽,往往需要抛弃一部分货物,其所致损失由各方分摊,形成"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的共同海损分摊原则,这就是海上保险的萌芽.

*最早的保险单,是热那亚商人勒克维纶于1347年10月23日开立的承担"圣克维拉''号船从热那亚至马乔卡的航程保险单. 

*1676年成立的汉堡火灾保险社是最早的专营保险的组织.

*18世纪后,保险业迅速发展,保险种类增加.到了19世纪,保险进入现代时期,保险对象和范围不仅包括传统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而且扩展到生存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再保险等业务.

*最早在中国出现的保险机构,是英国商人于1805年在广州开设的广州保险公司.

*最早的中国民族资本保险公司是1885年由招商局设立的仁和,济和两家保险公司.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人寿保险公司,是曾经当过大总统的黎元洪开办的华安合群保寿有限公司.

时至今日,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保险公司已与银行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寿保险为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了确切的保障,从保障人的生命安全这个意义上说,保险公司比银行更重要.

二.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的回顾

(一)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回顾

新中国保险业,是以1949年9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为标志,历经了整顿改造阶段,屡经挫折阶段,国内保险业务的恢复阶段和保险业全面发展四个阶段。。。。。。1980年即全面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第一年,全年保费收入为人民币4.6亿元,1986年上升至45.8亿元。20年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32.75%,远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

(二)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展望

-----------------------------------------------------

第二章 寿险概述

本章将简要介绍寿险的起源和发展,寿险的种类,寿险的特征以及寿险能满足的各种需求,最后还将讨论商业寿险与社会保险的概念及它们的关系。

第一节  寿险的产生和发展

一.寿险的起源

人身风险的存在是寿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身风险是人的死亡,伤残,疾病,年老等事故.

早在古代,人们就自发地组织了各种应付人身风险的互助团体.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4500年的埃及,石匠们就曾组织过应付人身风险的互助团体,参加团体的成员订立契约,当某个成员不幸死亡时,由生存的成员缴纳会费支付丧葬费或救济其遗属.在古罗马,出现过一种叫士兵会的互助团体,其成员缴纳相当高的会费之后,如果调职,由士兵会发给旅费,成员终止服役时,返还本金,成员死亡时,付给其继承人一定抚恤金.

二.寿险的形成

对编制生命表贡献最大的是著名的天文学家爱德华.哈雷(1656--1742),即哈雷慧星的发现者.他根据德国布勒斯劳市1687--1691年居民死亡的统计资料,较精确地计算出各年龄人口的死亡概率,编制了生命表并于1693年发表.这是第一个根据实际统计资料编制的完整的生命表.

三.寿险的发展

从人寿保险的给付结构上看,死亡给付在给付额中长期居最大比重,说明人寿保险以死亡为基本保障.年金给付在70年代以后急剧增长,80年代中期超过死亡给付的金额,这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存保障,尤其是年老的生活保障.保单分红的增长速度也很快,这说明不少人追求保单分红,把投保人寿保险做为投资手段之一.

四.我国寿险的历史与现状

保险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近代寿险制度是从国外传入我国的.鸦片战争之后,在华的外国人逐渐增多,1894年英国人首先在上海设立了永福和大东方两家寿险公司,其后又有美国的联邦,友邦人寿保险公司以及加拿大的永明,永康,宏利等人寿保险公司相继成立.这些外国人寿保险公司起初仅承保在华的外国人,后来也承保中国人.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原有的保险业进行了接管,改造,并于1949年10月20日成立了国营性质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经营财险和寿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建国后的头十年里,办理过的寿险业务主要有以下几种:

1.铁路,轮船,飞机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

2.职工团体保险.

3.渔工团体寿险.

4.个人人寿保险.

5.简易保险.

寿险业务恢复以来,始终坚持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稳定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为社会安居服务的方针,以后陆续开办的主要险种有:

1.城镇集体经济组织职工养老保险.

2.个人养老金保险.

3.子女教育婚嫁保险.

4.学生团体平安保险.

5.城镇集体职工统筹养老保险.

五.寿险的发展趋势

(一)经济的发展---是发展保险也是寿险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二)人身风险依然存在:

1.意外伤害事故的增多.

2.平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

3.医疗费支出增加.

4.家庭结构的变化.

5.社会保险的不足.

6.政府的扶植政策.

第二节  寿险的分类

一.按保障范围分类

1.人寿保险

2.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3.健康保险

二.按保险期限分类

1.长期险

2.短期险

三.按实施方式分类

1.自愿保险

2.强制保险

四.按投保方式分类

1.个人保险

2.团体保险

五.按保单能否分红分

1.分红保险

2.不分红保险

六.按被保险人是否参加体检分

1.验体保险

2.免验体保险

七.按被保险人的危险程度分

1.健体保险

2.次健体保险(弱体保险)

第三节  寿险的特征

一.保险金额的确定

一是投保人对寿险需要的程度;一是投保人缴纳保费的能力.

*人们对寿险的需要有:丧葬费用,疾病医疗费用,子女教育费用,遗属生活费用,债务,退休养老费用等等.

二.可保利益---就是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可以实现的经济上的利益关系.

1.在财险中,可保利益有量的规定性.寿险没有金额上的限制,是无限的.

2.财险中可保利益不仅是订立保险合同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维持保险合同效力,保险人支付赔款的条件,一旦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丧失可保利益,即使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也不负赔偿责任.在寿险中,可保利益只是订立保险合同的前提条件,并不是保险合同效力维持的条件.

三.保险金的给付

财险属于补偿性保险;寿险属于定额给付性保险.

第四节  寿险的需求

保险代理人就是经保险公司授权,以保险公司名义向客户推销保险的人.

一.寿险和年金产品满足的个人需求

(一)善终费用和遗产计划

(二)家属抚养费

(三)教育费用

(四)退休收入

(五)投资收益

二.寿险和年金产品能满足的企业需求

(一)业务延续保险

(二)作为员工福利的人寿与年金保险

三.健康保险能满足的个人需求

四.健康保险能满足的企业需求

(一)作为员工福利的健康保险

(二)企业对个人残疾收入保险的需求

第五节  商业寿险与社会保险

一.社会保险的概念---是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形成专门的消费基金,对劳动者因为年老,患病,生育,伤残,死亡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和失业中断劳动,本人和家属失去收入时,由国家(或社会)提供物质帮助的各种经济制度.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核心部分.

二.社会保险与寿险的关系

(一)区别

1.属性不同.社会保险是强制执行的;寿险是自愿原则签订合同的.

2.保险对象和作用不同.社会保险主要以劳动者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为保险对象,作用好似给予劳动者切实的生活保障,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安定社会.寿险的对象是自然人,作用是给当事人一定的补偿.

3.权利与义务对等关系不同:社会保险的对等关系是建立在劳动者关系上面;寿险则是建立在合同关系上面.

4.待遇水平不同:社会保险着眼于长期性基本生活的保障;寿险保险金给付只考虑投保人缴费数额的多少.

5.立法范畴不同:社会保险涉及的是国家,企事业单位和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寿险体现的是一种商品交换关系.

二.联系

1.社会保险是寿险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2.社会保险与寿险相互补充.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