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性测试(用户体验)测试

本文内容来自《软件测试的艺术》

可用性测试也叫用户体验测试,属于系统测试的一种。

通过发动最终用户在真实环境下对应用程序进行测试,一些即使在大规模的自动化测试中没发现的问题都有可能被挖掘出来。

可用性测试基本要素

1.是否每一个用户交互设计都考虑到最终用户的理解力、教育背景以及环境压力?

2.程序的输出是否有意义、没有侮辱性的词语,以及是否含糊不清?

3.用来错误诊断的提示的信息(error message)是直白易懂,还是需要计算机博士才可读懂?

4.用户界面上是否保持概念的一致、内部的连贯性、语法的一致性?

5.需要高精确性和准确度的软件系统是否提供了足够有效的输入验证?

6.系统是不是包含了太多选项,或者包含的一些选项不会被使用。只提供那些最常用功能的菜单项

7.对于来自用户的输入,系统是否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如单击条目变色。

8.程序的操作是否很容易上手?

9.软件的设计是否有助于用户准确输入?

10.用户的操作可以轻松重复吗?换一句话说,你的软件是否能够让用户学会更好地使用该系统?

11.用户是否确定能够在众多的功能和菜单中来回切换而不发生意外

12.软件的功能实现是否达到了设计规格要求

可用性或基于用户的测试基本上属于黑盒测试的范畴。

用户可用性测试应该从功能缺陷到不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设计失误来揭示软件设计存在的问题。

用户参与

可用性测试,可以让用户参与其中,让用户使用系统并提出意见或者用调查问卷来记录用户体验。

准备好详细的用户操作指南以及任务列表

测试用户选择

专业软件选有经验的用户,如制图软件,只能选择会制图工程师作为用户

适用范围更广的软件随机选择用户,如抖音,随便选择用户

精确的测试人数基于经济考虑(即你的预算支持雇佣多少人)以及软件系统类型而定。

可用性测试的成功需要准确而详尽的数据采集与分析

数据采集方法

录制测试过程,发生思考,事后谈话

可用性调查问卷

可用性调查问卷也需要经过仔细设计

通常有如下三种形式的问题:·是/否问题·真/假问题·某种程度的同意/反对

从用户评论报告以及事后调查问卷结论中编辑整理结果。

结束用户测试

关于什么时候可以结束用户测试,书中未给出确切答案,给出的思路是要根据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来看

验证迭代

可用性测试结果和数据必须经阐述变为开发人员能够读懂的修改意见,然后由开发人员实现改进。开发人员完成修改之后再交由原来的测试者,确认是否实现了改进意图,这可能是一个需要反复验证而渐进迭代的过程。

本书提到的可用性测试,指的是用户的参与测试。实际测试工程师也可以从可用性测试的基本要素中,得到启发,在测试工作中使用这些概念来补充测试用例。

  • 2
    点赞
  • 2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