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复习

自然地理学

第一章 绪论

image-20231103211709301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地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地域分异规律及优化调控的科学。

研究对象:地球表层,地理事物及分布,地理系统,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地理事物:把某一事物与其所在的地域联系起来研究时,成为地理事物,是一个地域化的过程。

两个属性:

环境性(综合性):依赖于地域特点,受制于相互联系的关系和行为。

区域性(地域性):占据一定的空间范围,分布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形成一定的地域特色。

地球表层:接近地球地球海陆表面,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智慧圈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形成统一整体。上届是大气圈的对流层顶,下届是岩石圈的沉积岩底。

地理学的学科特点: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软科学性,工程系,研究方法多样性

地理科学的主要分支:

(1)地理学哲学,地理科学学,元地理科学

(2)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3)区域地理,部门地理

(4)理论地理,应用地理

各国地理学研究的特征:

德国:洪堡地理学是关于地球表层的科学,重点是研究景观。

法国:人地相关论,以区域作为研究主体

英国:实用,商业地理学,研究各殖民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等

美国:地域差异

苏联:批判人文地理

中国:先驱张相文,奠基人竺可桢

现代地理学研究的主题和方向:

怎样理解和响应环境变化

  • 如何改变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
  • 如何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的生态系统
  • 气候和其他环境变化如何影响人与环境耦合系统的脆弱性

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

  • 100亿人如何在地球上生存和分布
  • 在未来10年可持续的养活每一个人
  • 人口居住地如何影响健康

如何认识和应对经济和社会的快速空间重组

  • 人口流动,物资交流,思想传播如何改造世界
  • 经济全球化如何影响不平等
  • 地缘政治变换如何影响和平稳定

如何使技术变化更有利于社会和环境

  • 如何更好地观察、分析和可视化这个不断变换的世界
  • 公民制图和绘制公民地图的社会影响

第二章 地球与地球系统

image-20231103223647606

恒星日:取春分点为标准,春分点连续通过同一子午面的时间,叫做一个恒星日。

太阳日:取太阳为标准,地球上同一地点连续两次通过地心与日心的连线所需时间,太阳日比恒星日长约4分钟(地球公转)

恒星年:地球连续两次通过太阳和另一恒星连线与地球轨道的交点所需时间

回归年:地球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所需时间。

黄赤交角:太阳运动的路线为黄道,黄道所在的黄道面和地球轨道面重合,黄道面和赤道的夹角为黄赤交角,为23°27′,赤道和黄道面的两个交点为春分点,秋分点。

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的区别:

image-20231103225115212

太阳系中行星的共同特征:

  • 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很小,几乎接近圆形
  • 它们的轨道面近似在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的倾斜不大
  • 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行星的自转也自西向东,金星和天王星除外。
  • 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角较小
  • 绝大多数的卫星轨道近似圆形,轨道面接近母星的赤道面
  • 绝大多数卫星的公转方向与母星相同

概述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地理意义

形状: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大小:赤道半径6378Km

形状意义:

日地距离足够大,投射到地表的太阳光线可视为平行光线,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各不相同。

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

大小意义:

地球的巨大质量和体积,使他能够吸引着周围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

没有这样的大气圈,就没有海洋,河湖,风和生物。

地球内外部圈层及特点:

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特点: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但在地表附近,各圈层是相互渗透和重叠的。

地球公转和自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自转

  • 地球绕轴自转是确定地理坐标的基础
  • 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使地表各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 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 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地方时间
  • 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地球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表现为潮汐,而地球自转又使潮汐变为与之方向相反的潮汐波。
  • 地球自转影响大陆漂移,地震,洋流等

公转:

  • 地表各种自然现象和过程出现四季变化

  • 形成了五带,地表不同纬度地带,一年内的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和气温状况周期变化出现不同

解释黄赤交角,太阳回归运动,地球五带之间的关系。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在天球自西向东沿黄道的运动,导致太阳在南北纬23.5°之间做往返运动,对应的是地球上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之间的南北往返运动,即太阳的回归运动,是形成四季的根本原因,四季由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来体现。

太阳回归运动是形成五带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差异形成了五带,这种五带的性质纯属天文热量带,意义在于它是所有自然地理要素纬度地带性的根本原因。

第三章 大气圈

image-20231104110425378

三圈环流:由于太阳辐射对高低维度的加热不均和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的环流圈,分为低纬,中纬,高纬三圈。

形成过程:

赤道地区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带,高空形成高压带,形成赤道低气压带

极低地区气温低,空气遇冷下沉,地面形成高压,高空低压,形成极低高气压带。

赤道上空高压气流流向极低上空的低压气流偏转,在北纬30°堆积下沉,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从南往北的暖气流和从北往南的冷气流相遇发生抬升,在60°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干洁空气:不包含水气和固体杂志的整个混合气体

从含量稳定性分类:

  • 定量成分:氮气,氧气,氩气
  • 可变成分:水,二氧化碳,臭氧等

从含量大小分类:

  • 主要成分:氮气,氧气,氩气
  • 微量成分:水,二氧化碳
  • 痕量成分:臭氧,二氧化氮,一氧化氮

气溶胶:大气中均匀分布的相当数量的微粒和液体微滴,如海盐粉粒,灰尘,烟尘和有机物等多种物质,所构成的稳定混合物,统称为大气气溶胶。

大气垂直分层结构和各层的特征

对流层:随着纬度,季节的不同,在高纬地区平均8-9Km,中纬10-12Km,低纬17-18Km,夏季大于冬季。

气温随着高度升高而降低,有着强烈的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平流层:对流层顶到55Km

温度随着高度升高而增加,自25Km以上由于臭氧对紫外线的吸收,产生大量的热量。

无强烈的对流运动,水汽,尘埃含量少。

中间层:平流层到85Km

气温随高度升高迅速降低,强烈的垂直运动,又称高空对流层。

暖层:中间层到800Km

空气密度小,随着高度升高温度升高(吸收了紫外线),空气处于高度电离.

image-20231104132208629

image-20231104113858751

太阳辐射能量在地气系统的传播过程

太阳暖大地:到达大气层上方的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被大气吸收,在到达地面后被地面吸收,使得地面增温

大地暖大气:地面散发辐射,一部分被大气吸收,其余的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还大地:吸收了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大气,也向外辐射,一部分射向地面使地面增温(大气逆辐射),其余射向宇宙空间。

image-20231104133853621

image-20231104133840338

image-20231104155221310

降水的形成需具备哪些条件?

1、足够的水汽 2、气流抬升降温凝结 3、足够的凝结核

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成为饱和空气,当气温降低时,空气中容纳不下的水汽就会附着在空气中以尘埃为主的凝结核上,形成微小水滴(云雾)。云滴增大为雨滴,雪花等其他降水物,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还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雨滴下降速度超过气流上升速度;雨滴从云中降落到地面前不被完全蒸发

什么是逆温,逆温的成因?

逆温:对流层内发生温度随高度升高而上升的局部反常现象

原因:

  • 辐射逆温: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有效辐射很强,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气层降温较少,形成自地面开始的逆温层。
  • 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地面或气层上,其下层受冷地面或气层的影像迅速降温,上层影响较少,形成逆温。
  • 空气下沉:常发生在山地,山坡上的冷空气循山坡下降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升,出现温度倒置。

地转风: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相互平衡,空气做等速直线的水平运动。

image-20231104160711468

image-20231104160824619

大气环流:是指地球上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是形成全球各种天气,气候的主要因素。

发生在行星上的总的大气环流现象称为行星风系。

气团是指气象要素(温度,湿度,大气静力稳定度)在水平分布上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空气团。

形成条件:大范围性质较为均一的下垫面,一个能使空气的物理性质在水平方向上均匀化的环流场。

第四章 水圈

image-20231104161638556

水循环: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辐射,重力的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的运动。

大循环:海洋蒸发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上空,凝结成雨雪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回到海洋。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往复运动。

仅在局部地区进行水的循环成为小循环,包括陆地小循环和海洋小循环。

陆地小循环:从陆地上蒸发的水汽,在空中凝结,以降水的形式落回到陆地上的循环过程。

海洋小循环:从海洋上蒸发的水汽,在空中凝结,…

全球水循环平衡性特征:

image-20231104191251804

水循环对地球系统的重要意义:

  • 水循环不仅把地球上的各种水组合成连续统一的水圈,而且在循环的过程中深入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将地球上的四大圈层联系在一起,形成相互联系,制约的整体。
  • 水循环具有全球意义的能量传输过程
  • 海洋和陆地联系的主要纽带
  • 水循环不断塑造地表的形态
  • 存在水循环,水才能周而复始的被利用,成为可再生资源。

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

海水温度:

水平分布:从热赤道向两极逐渐较低,等温线呈带状分布,北半球略高于南半球,夏季高于冬季

垂直分布:从海面到海底不均匀递减,千米以下递减缓慢

海水盐度:

绝大多数海水盐度为33‰-37‰,从副热带向高低维递减,马鞍形,盐度等值线与纬线大致平行,大洋盐度高于近岸。

海水密度:

赤道地区,密度小,两极密度大,越往下层海水密度越大。

潮汐:是地球上海洋表面受到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引起的周期性升降运动现象,白天为潮,夜晚为汐。

地球上某一点受到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与其受到的太阳和月球的引力的平均值大小有差别,方向也不同,正是这一引力使海平面升降,称为引潮力。

洋流:又叫大洋环流,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动,洋流在大范围的水域常构成环,又叫环流。

表层洋流分布特点:

  1. 以南北回归线的副热带高压为中心形成的反气旋大洋环流
  2. 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的气旋性大洋环流
  3. 南半球中高纬度为西风漂流
  4. 南极大陆形成绕极环流
  5. 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

水系:河流沿途接纳支流,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

流域:每一条河流或水系都从一定的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水,这一集水区就是河流或水系的流域。

径流:指大气降水到达陆地后,除了蒸发而余存在地表或地下,从高处向低处流动的水流,可分为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

河流:大气降水或地下涌出的地表的水,汇集在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或周期性的沿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形成了河流。

地表径流的形成过程:

降雨开始时,一部分滞留在植物枝叶上,成为植物截流,降落到地面上的水量向土中入渗,除补充土壤含水量外,逐步向下层渗透,如能达到地下水面,成为地下径流。当降雨强度超过土壤的下渗能力,产生的超渗雨沿坡面向低处流动,称为坡面漫流。扣除植物截留,下渗,填洼后的雨量进入溪沟,最后成为流域出口径流,这部分为地面径流。表层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后,继续下渗的雨量沿饱和层的坡度在土壤孔隙间流动,注入河槽形成径流,成为壤中流。进入河网的水流,从上游向下游,支流到干流汇集,最后全部先后流经流域出口断面,这个汇流过程称为河网汇流

径流形成的过程中,从降雨扣除各项损失的过程称为产流阶段,坡面汇流及河网汇流成为汇流阶段

河流的补给形式:雨水补给,融水补给,湖泊沼泽水补给,地下水补给

湖泊: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规模的天然洼地的蓄水体系,是湖盆,湖水以及水中物质组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

沼泽:较为平坦或稍低洼而过度湿润的地面称为沼泽.分为水体沼泽化陆地沼泽化

冰川: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冰雪气候的产物

image-20231104202703881

列举地下水及分类:

水层空隙性质可划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根据埋藏条件不同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上层滞水是指存在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

潜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承压水是埋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

image-20231105141313013

解释自流盆地的形成原理:

由于地形中间低四周高,承压水位高于上部隔水层,在地形条件适宜时,其天然露头或经人工凿井喷出地表形成自流井.

image-20231104202818484

第五章 土壤

image-20231104203803448

土壤的组成成分:三相(固液气)四成分(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土壤溶液,土壤水分)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不断地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热量的能力

地质大循环:指结晶岩石矿物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风化变成细碎的可溶物质,被流水搬运迁移到海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变成沉积岩,当地壳上升,沉积岩又露出海面称为陆地,再次受到风化淋溶。

生物小循环:是植物营养元素在生物体和土壤之间的循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形成植物体,后者供动物生长,而动物残体回到土壤中,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植物需要的养分,促进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

解析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是物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过程矛盾的统一:

1、物质的生物小循环是在地质大循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了地质大循环才有生物小循环,有了生物小循环才有土壤。

2、在土壤形成的过程中,这两个循环是并存的,互相联系和作用,从而推动土壤不断的运动和发展。地质大循环使岩石风化成成土母质,是植物养分元素的释放的过程。生物小循环是植物养分元素积累的过程,可以不断地从地质大循环中积累生物必须的元素,出于有机质的积累,分解者和腐殖质的形成,发生发展了土壤肥力,使岩石风化产物脱离母质阶段形成土壤。

image-20231104213736141

列举土壤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合理保护和利用土壤资源的措施:

存在问题:

  • 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突出
  • 土壤侵蚀严重,危害巨大
  • 土壤资源退化,肥力下降
  • 土壤盐碱化,沙化加剧
  • 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农田生态环境恶化

解决措施:

  • 对轻度侵蚀的坡地土壤,等高耕作是保护土壤免流失的一种简单有效的办法

  • 对风蚀和荒漠化的土壤,维护天然植被是保护土壤资源的最佳方法

  • 对次生盐渍化土壤,主要有不恰当的灌溉引发,因此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都会影响土壤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 扩大耕地面积,盘活土地存量

  • 综合整治,合理布局

  • 改造土壤资源的障碍因素

  • 防治土壤污染

  • 培肥土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概述母质对于土壤形成的影响:

  • 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的质地
  • 母质的化学组成影响土壤的化学组成
  • 母质可影响土壤形成过程的速度
  • 母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程度随着成土年龄增长而减弱

第六章 生物圈

image-20231104231142380

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命活动起直接作用的环境要素(光,热,水,风,矿物盐)

生存条件: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生态因子叫做生存条件。

生态幅: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限和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作生态幅,包括最适宜的范围。

一般的,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越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

生物之间的关系:

  • 竞争
  • 捕食
  • 寄生(菟丝子,冬虫夏草)
  • 原始合作与互利共生

种群:生态学上把占据一定空间和地区的同种生物的个体群叫种群

种群的年龄结构特征: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群落:若干个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为一个多物种、完整而有序的生物体系,即生态群落

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生态结构

植物群落内部环境:

  • 植物群落内部光照度较弱,光质地有所改变
  • 植物群落内部温度日变化和年变化较缓慢
  • 植物群落内部空气湿度大
  • 植物群落内部风速小
  • 植物群落内部的土壤性质与外部不同

演替:是在一定地段上一个生物群落被另一个生物群落所替代的过程,是生物群落动态中最重要的过程。

按裸地性质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按演替发生进程:快速演替,长期演替,世纪演替

基质性质:水生演替,旱生演替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群落)和非生物成分(物理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互作用,依存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生物放大作用:污染物通过食物链产生逐级富集的现象。

解析生物—>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的结构关系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物通过食物关系(吃与被吃)彼此关联形成的一个能量与物质流通系列或链式结构,它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具体表现之一。(捕食食物链,碎屑食物链)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众多食物链交织,形成的网状结构称为食物网

不同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是不同的,食物网复杂的生态系统,说明其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强,系统稳定性大,反之生态系统容易发生波动和毁灭。

营养级: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凡是以相同方式获取相同性质食物的植物类群和动物类群可以称作为一个营养级。

列举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群

image-20231104233052205

解释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出现高度的相互适应,种群结构与数量比例持久地没有明显的变动,生产与消费分解之间,即能量和物质的输入输出接近平衡,以及结构与功能之间相互适应达到最优的关系,这种就叫生态系统的平衡。

负反馈是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干扰后恢复和保持其稳定平衡状态。

正反馈是生态系统受到内部或外界某因素的干扰引起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某些因素的干扰和所引起的那些变化,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生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第七章 自然地理的整体性和自然区划

image-20231105113134133

地理系统: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即一个动态的多级开放系统。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经历三个阶段:自然综合体阶段,地理系统阶段,地理耗散结构阶段

地理环境主要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次要:宇宙射线,潮汐能,构造作用的势能

地域分异规律: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一致性,在另一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分为纬度地带性和非维度地带性。

地带学说四个要点:

  • 太阳辐射能是自然带和自然地带形成的能量基础
  • 由日地距离,地球形状,黄赤交角等引起的太阳辐射能在地表不同纬度的不均匀分布,是形成自然带和地带的动力学原因
  • 带和地带只在理想状况下呈东西方向延伸,并具有全球分布的特点,同时沿南北方向更替
  • 地带性规律并非唯一的空间地理规律,还存在另一规律

非地带性:是地球内能作用产生的海陆分布,地势起伏,构造活动等区域性分异。主要包括:海陆分异,陆地干湿度分带与所谓的(经度地带性),构造-地貌成因的区域性分异,具有地方气候背景的地域分异和垂直性分异。

形成地域分异的基本要素:太阳辐射,地球内能

自然区划划分原则:发生统一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空间连续性原则,综合分析原则,主导因素原则

自然区划划分的基本方法:

  • 顺序划分法(自上而下)

  • 顺序合并法(自下而上)

自然地理区划方案的依据:

  • 纬度和海陆分布的地理位置差异
  • 地势轮廓及新构造运动的差异
  • 气候特征的差异
  • 自然历史演变的差异
  • 人类活动及自然界影响以及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差异

划分为五级:自然大区,自然地区,自然区,自然亚区,自然小区

  • 东部季风区
    • 东部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
    • 华北湿润半湿润暖温带地区
    • 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
    • 华南湿润热带地区
  • 西北干旱区
    •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
    • 西北温带暖温带荒漠地区
  • 青藏高原区
    • 青藏高原地区
  • 25
    点赞
  • 1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