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上期:《液晶屏常见问题分析:黑屏》中我们有讲到,在点屏过程中遇到液晶屏模组黑屏的时候,第一步可以先观察背光是否发亮。若是背光不亮,我们需要从电压电流等影响背光的因素进行分析(具体请阅读前文)。
但如果背光已经正常发亮,液晶还是黑屏的时候又该从何处下手呢?本期我们就为大家提供这种情况下从硬件角度来解决的思路。
一、接口核对
首先我们在使用主板点亮一个屏的时候,我们需要逐一确认以下三点:
1.接口类型一致。
以下4种定义是市面上的液晶屏比较常见的接口类型:RGB、LVDS、MIPI、eDP。
2.线序定义一致。
线序是指信号线在接口中的排列顺序,为了确保每一根信号线正确连接到相应的引脚,需要核对主板和液晶屏的接口定义一致,包括引脚数量和定义。
一款mipi 40pin液晶屏和其匹配的主板接口定义
3.接口的第一pin位置要对应。
以下图为例,液晶屏端从上往下为1→40排列,使用同向连接线,将液晶屏与主板1pin对应1pin,40pin对应40pin。若是任意一端排列为40→1,就要考虑使用反向连接线。
点亮屏幕时,接口定义必须一致。在接口定义不确定的情况下,切勿盲目上电,以免损坏屏幕或主板。
如遇到接口或者连接器类型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转接排线来做桥接,比如液晶屏是eDP接口类型,但是主板只支持LVDS,我们可以通过信号转接板来实现两者的转换,如下图:
二、接口接触类型
在确保两端接口一致后,我们来了解市面上常见的主板和屏幕的接触方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插接类型:
FFC类型,常见消费类平板场景FFC类型,常见消费类平板场景FFC类型,常见消费类平板场景
FFC类型,常见消费类平板场景
FPC类型,常见消费类平板场景
FFC+金属座类型,常见笔电NB类屏幕
杜邦口类型,常见工控场景
板对板类型,常见手机屏场景
连接器的插接类型和稳定性直接影响主板与液晶屏之间的信号传输效果。__针对不同的插接类型,设计的转接排线需要确保一致,并严格控制尺寸公差。__这样才能在插接时保持稳固,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如何确保主板与屏幕定义一致且连接稳定
用排线连接上主板和屏幕,可以使用万用表的导通档位逐一检查信号导通情况,确保所有信号均正常连接。如下图所示:
四、客户案例
某客户反馈屏幕偶发黑屏或白屏。返厂检测后,我们的夹具测试显示正常。于是我们怀疑可能存在接触不良问题,并让客户提供其转接排线的图纸。下图展示了客户的插接方式:
经二次元测量,发现客户的FPC厚度为0.15mm,而图纸标注为0.19mm±0.03mm。我们建议客户调整厚度公差尺寸。此后,没有再出现过类似问题。
有屏网拥有触摸屏全制程工厂,盖板打样最快只要48小时。
在官网modulegoo.com定制触摸屏,简单又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