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质量及工期控制措施

设计质量及工期控制措施

质量始终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设计质量更是设计企业追求的第一目标,设计质量同样也是工程项目质量的保证。
为保证工程的设计质量,我司从质量管理体系、流程控制管理、校对审核制度、会签管理制度、工程质量奖惩办法及各专业统一技术措施、设计标准化等各个方面来保证设计质量。
1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体系
1.1概况
多年前我司便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站在业主的角度考虑问题、保证产品质量、让顾客满意是我司对员工始终如一的要求。经过多年来的运行,各设计过程控制已落实在设计工作中。而质量管理是组织各项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1.1.1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1.1.1.1以业主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业主。因此,组织应当理解业主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业主需求,并争取超越业主期望。
1.1.1.2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1.1.1.3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1.1.1.4过程方法
将活动或过程作为过程加以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1.1.1.5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质量管理体系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供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1.1.1.6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1.1.1.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1.1.1.8与供方的互利关系
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这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形成了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
1.2原创项目方案设计及施工图控制流程的管理规定
为保证公司原创项目方案设计意图及建筑效果能够有效实现,提升公司原创建筑作品完成度,促进设计全过程中各阶段工作的有效衔接,规范方案设计成果文件的编制,特制定本规定。
1.2.1各设计阶段作业要求
1.2.1.1施工图设计阶段
1.2.1.1.1本阶段由施工图设计各专业在方案设计部门验证下完成,主要工作目标为施工图落实方案设计意图,完成报审报批,完成最终版施工图设计,并且由方案主创完成方案设计最终成果。
1.2.1.1.2本阶段方案设计成果根据施工图调整的完整模型,立面及重点部位控制手册。
1.2.1.1.3如施工图设计过程中需对方案设计有所调整或产生较大影响的,应及时告知方案主创,共同商定解决方案。
1.2.1.1.4施工图主持负责组织制定项目时间节点计划,计划应包含方案设计提资及反提资验证的时间节点内容及立面控制评审的时间节点(与方案主创共同商定),并应按计划在出图前提供建筑专业平立剖及大样图纸供方案主创验证。
1.2.1.1.5方案主创应在初次报审出图后,报审最终版出图前组织立面控制评审,评估施工图是否已完整实现方案设计意图及建筑效果,指出遗留问题,共同商定解决方案及施工图或方案设计调整完善后的出图时间。
1.2.1.1.6方案主创需比对最终版报审图或最终版施工图的立面及重点部位设计,验证施工图是否根据立面控制评审要求得以修改完善,并根据施工图完善最终版模型,编写立面及重点部位控制手册。
1.2.1.1.7建筑专业报审图最终版及所有用于现场施工的建筑施工图均应由方案主创给予会签。
1.2.1.2现场服务阶段
1.1.2.2.1本阶段由施工图各专业与方案设计部门共同完成,工作目标为验证现场施工是否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是否可以实现预定的建筑效果。
1.1.2.2.2方案主创应主动及时了解项目进展与施工进度,与业主保持紧密沟通,积极阐述方案设计理念,介绍建筑饰面材质与色彩控制的重要性,在立面效果控制方面把握主动权与话语权。
1.1.2.2.3现场施工开始后,方案主创应及时向业主提供《立面及重点部位控制手册》及《建筑外装效果控制告知函》,约定外立面装修启动时业主及施工单位应告知方案主创现场交底,建筑饰面材料须经方案主创确认方可上墙。
1.1.2.2.4施工图主持应组织施工图设计人定期巡视施工现场,验证立面及重点部位的现场施工是否与图纸相符。同时,方案主创应及时掌握现场施工进度,并与业主积极主动沟通,保证建筑效果得以实现。
1.2.1.3特殊情况处理
1.2.1.3.1设计变更
方案主创应与施工图主持应保持紧密沟通,在各设计阶段因各种原因引发较大设计变更时,均应及时告知对方,并在双方取得一致意见后方可进行设计出图,相应图纸亦应完成会签(会签范围详上述各设计阶段作业要求)。
1.2.1.3.2争议解决
在各设计阶段,方案设计与施工图设计存在明显冲突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可由本项目建筑专业审定人了解项目实际情况后给出解决方案。
任何一方对审定人给出的解决方案仍提出异议时,可由方案主创或施工图主持(提出异议的一方)组织专题方案评审会讨论决定最终解决方案。
专题方案评审会应有总建(或总建指定一名副总建),建筑项目审核人,审定人(审核审定人无法参加时,可由技术中心建筑专业总工代为参加)及技术中心相关专业总工参加。
1.2.2项目设计过程中的设计评审
关于设计过程中的质量管控,我司制定了严格的提资校审、设计评审规定。要求各专业设计人互相提资前须先经校对审核人员预校审,设计人修改后再提资。各专业设计方案需要在项目施工图初期提请评审会评审,并根据项目复杂程度选择召开综合评审会议,提请公司评审委员帮助把控方向、解答疑问。
项目建筑专业各阶段设计评审组织实施的责任人,是项目经理、主创建筑师或建筑专业负责人。
公司原创项目应根据项目级别进行相应阶段评审:概念设计评审、报建设计评审、深化设计评审(即方案转施工图评审)、施工图设计评审、立面控制评审。非原创项目应进行施工图设计评审,宜进行方案转施工图评审。
各阶段设计评审,评审参加人员应包括
1)项目组成员:主创建筑师、专业负责、项目经理,及设计、校对、审核、审定人;
2)本表中规定的各方评审委员,每方至少一位评委到场参加。
设计人应在评审前做好准备工作,针对项目实际情况制作《设计评审要点提纲》文件,评审后认真填写设计评审记录并落实评审意见,评审记录签字完整后一周内交总建办和质监部备案。各部门助理每周五将本部门下周计划召开设计评审的项目信息通知技术中心文秘,由技术中心统一发布评审会信息。建筑专业设计评审会在公司内对设计人员开放,欢迎设计人员到场旁听。
总建办与质监部根据公司相关规定对项目组的设计评审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对未按规定进行方案评审或未落实方案评审意见的行为,记项目经理、主创建筑师或建筑专业负责人内控管理不良记录。
1.3设计校审规定
1.3.1总则
1.3.1.1项目设计的校对和审核是设计控制的主要环节之一,是保证设计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为了做好项目设计的校审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1.3.1.2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项目设计的校对和审核。
1.3.2项目设计校审程序
1.3.2.1项目设计的校对人和审核人资格必须符合《设计及验证人员资格与职责规定》的相关规定。
1.3.2.2项目设计应安排本专业专人校对,不得采用互校,即校对人不得兼任项目设计同一子项的设计人;审核人不得由本项目的设计人、校对人、专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兼任。
1.3.2.3设计人在完成设计后,应将设计图纸及计算书等设计产品文件先送校对人进行校对。
校对人完成校对工作后,应将图纸、计算书和校对记录送审核人进行审核。
1.3.2.4校对人、审核人应按本规定进行校审工作,并填写校对、审核记录。
1.3.2.5设计人对相应的校审意见应逐条修改,并在《设计产品文件验证记录》表中填写修改执行情况,专业负责人应对本专业校审意见的修改执行情况进行验证。
1.3.2.6当设计人与校对人或审核人的意见不能统一时,可与校对人或审核人商讨解决办法,
仍不能达成一致时,由专业负责人提请总师室裁定,双方均应按最终书面裁定意见执行。
1.3.2.7校审意见的修改执行情况在得到专业负责人验证确认后,校对人、审核人方可在设计文件上签名。未完成修改执行情况验证的设计文件,校对人、审核人应拒绝签名。
1.3.2.8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应由审核人分阶段对设计质量进行评定,填写《设计质量评定表》。
1.3.3设计校审内容
1.3.3.1校对内容
1.3.3.1.1设计文件中的工程名称、项目名称、工程编号、图别、图号是否正确。
1.3.3.1.2图纸目录中的设计图、标准图、通用图的标识是否齐全,并与实际图纸相符。
1.3.3.1.3校对图纸中的尺寸、标高、编号、文字说明等的错、漏、碰、缺以及图面表达是否规范、正确。
1.3.3.1.4校对设计文件的深度是否符合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有关规定。
1.3.3.1.5校对设计文件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1.3.3.1.6校对设计中选用的计算公式、软件是否合理,设计参数、计算数据有无差错,选用的标准设计、重复使用图纸是否恰当,计算书、图纸、说明书之间是否一致。
1.3.3.1.7当发现设计文件不足以证实设计的合理性或可靠性时,应在校对记录中说明,并应责成设计人补充足以证实其设计合理性和可靠性的设计文件进行验证。
1.3.3.2审核内容
1.3.3.2.1对设计的合理性、正确性、技术可行性以及先进性给予指导。对错误的或不合理的设计行使否决权。
1.3.3.2.2审核设计原则和技术措施的应用是否正确。
1.3.3.2.3当发现设计文件不足以证实设计的合理性或可靠性时,应在审核记录中说明,并应责成设计人补充足以证实其设计合理性和可靠性的设计文件进行验证。
1.3.3.2.4审核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是否符合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有关规定,深度是否恰当。
1.3.3.2.5审核设计文件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1.3.3.2.6审核项目的总体规划、平面布置、立面造型、结构体系、设备选型、系统布置、材料选用等方面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1.4专业间设计质量的互相监督——施工图会签
在设计产品提交甲方前,我司尚要组织施工图会签,各专业对彼此的硫酸图做最后校核,落实互提条件准确性,避免错、漏、碰、缺及互相矛盾,确保设计质量和设计文件的正确性和一致性。会签,是各专业会审施工图图纸,检查设计图纸是否符合提出的设计条件。即提出条件专业对接受条件专业的相关设计内容是否满足提出条件专业的设计内容要求和目的进行确认。符合应签字确认;不符合则要求接受条件专业进行修改使其满足提出的条件要求,或者进行协商、修改而最终满足设计要求。提出设计条件的专业,必须对接收条件专业据以设计的设计文件进行会签。各相关专业虽无设计条件委托关系,也要会签。未经会签的设计文件,不得出版、存档。凡有下列情况之一,提出设计条件的专业不予会签不符合提出条件要求的设计文件;未经校对、审核并签署的设计文件;应会签的设计文件不齐全。
1.4.1设计文件会签要求
必须建立工程设计文件会签会制度,并将会签会列入工程设计计划。
设计文件的会签工作,由项目主持组织。其职责如下
会同有关专业制定会签计划;
按计划组织和主持会签会;
检查各专业人员的签署,落实会签中发现问题的解决措施,保证设计文件的正确。
设计文件的会签人应是提出设计条件人员。
各专业会签必须以书面设计条件或互提资料文档为依据,在校审后的设计文件上进行。
提出设计条件专业对条件的正确性负责。如需更改,应按照《互提条件内容统一规定》,及时书面通知接受条件的专业。
如发现会签的设计文件与所提设计条件的要求有原则或重大问题时,应待设计文件改正后再行会签,不得先签后改。
接受条件专业在设计文件完成后,及时通知项目主持和提出条件专业进行会签。由于遗漏会签或未经会签而造成的质量问题,由接受条件专业负责。经会签后的设计文件如再出现设计条件错误,由提出条件专业负责。
会签人在设计文件签署附近的会签栏内签署。
项目主持应在项目校审之后、报审之前组织会签,最迟时间为施工图审查意见修改答复送审之前,完成会签工作。
设计会签制度的监督与处罚已交付的项目未按《施工图阶段各专业会签规定》要求执行会签程序,对该项目经理、工程主持及各专业项目负责人进行处罚。
1.4.2设计文件会签范围
下列设计文件必须进行会签
各专业相关的平面图
预留洞图
楼梯详图
墙身详图
1.4.3各专业设计会签技术要点(根据每个项目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技术要点)
1.5设计成品质量标准及评分办法
1.5.1设计质量检查与质量评定规定
1.5.1.1总则
1.5.1.1.1为加强对本院项目设计质量的管理和考核,强化全员质量意识,特制定本规定。
1.5.1.1.2本规定适用于本院所有项目设计的内部质量检查与质量评定。
1.5.1.2设计质量检查程序和内容
1.5.1.2.1总师室组织每年按计划对设计质量进行随机检查,受检项目范围为本院完成的所有设计项目。
1.5.1.2.2总师室负责组织包括受检部门行政和技术领导在内的院质量检查组,并发布受检项目名单。
1.5.1.2.3各受检项目在送院质量检查组之前应由项目负责人组织进行自检。
1.5.1.2.4受检项目检查内容为设计依据、设计基础资料和各专业的图纸、说明书、计算书、概(预)算书等施工图设计文件,检查结果应填写设计质量检查记录。
1.5.1.2.5受检项目设计人员对院质量检查组的检查意见必须逐条进行修改,并将执行情况报检查人员验证。如修改后仍未达到要求,必须重新进行修改。
1.5.1.2.6质量检查结束后,总师室对受检项目情况进行汇总,并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或发布。
1.5.2设计成品质量标准及评分办法
根据建设部《关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质量评定标准》的规定,为加强设计成品的质量评定工作、不断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我司特制定了一套标准及评分办法。
评定内容
1.5.2.1本标准评定两方面工作质量
1.5.2.2本标准评定的对象为设计人员、专业负责人、校对人员、工程主持、项目经理。
1.5.2.3本标准设计过程质量评定内容包括设计进度策划、人员策划、设计输入、设计评审、互提资料、校对、审核、审定、设计会签等过程。
1.5.2.4本标准设计成品质量评定设计人员考核包括成品质量评定及专业间配合质量两方面;专业负责人、工程主持考核配合质量。
1.5.2.5设计过程质量评定
1.5.2.6所有项目各设计过程均要求在公司信息系统《设计管理》平台中完成。具体实施如下
1.5.2.7人员及进度策划。项目经理、工程主持由运营中心确定,各专业设计人员、项目专业负责人、校审人员由项目经理、工程主持与各设计所所长协商确定。进度策划由项目经理、工程主持与各专业项目负责人协商商定,工程主持在系统中录入人员及进度安排,填写《项目进度计划表》。当人员及进度有变化时应及时更新,确保设计工作按策划进行。
1.5.2.8设计输入及评审。由工程主持在系统中填写《设计输入和评审表》。该阶段主要是确定设计前的基础资料(如设计任务书、规划要求、勘察报告、专业统一做法等)是否齐备。
1.5.2.9互提条件。设计人员按《进度策划》规定的时间在系统互提条件提出区完成,严禁以其他方式提条件。设计人员条件提出后由专业负责审查合格后方可传递给接受专业人员。
1.5.2.10设计评审。按《进度策划》规定的时间在系统设计评审栏完成。设计评审由设计
1.5.2.11人员和专业负责人发起,评审主持人为审核人或审定人。评审结束后由设计人员填写《设计评审记录》,评审主持人予以确认。
1.5.2.12校对审核审定工作。相应人员在系统设计校对、设计审核、设计审定栏完成。
1.5.2.13会签。图纸正式出版前由项目经理或工程主持召集,各专业负责人及设计人员参加会签工作,确认无误后在会签栏内签字。
1.5.2.14质量评定及评定时间完成施工图审查意见答复正式出图后评定。通过在系统上检查各设计过程的完成记录确定完成情况。
1.6设计更改实施办法
1.6.1总则
1.6.1.1设计更改是对已送交建设单位的设计文件进行变更和修改。为做好设计更改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1.6.1.2设计变更是因顾客提出的项目规模、功能调整、约定施工条件等设计条件改变而引起对设计文件的更改;设计修改是由于设计瑕疵等原因而产生的设计文件更改。
1.6.1.3本规定适用于本院的所有项目设计。
1.6.2设计更改程序
1.6.2.1当接到顾客提出的设计变更书面文件后,由项目负责人填写《设计变更申请表》,履行《设计过程控制程序》规定的审批手续。
1.6.2.2施工图递交后,如需对设计文件进行局部修改时,应及时报告相关专业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
1.6.2.3当有重大设计更改时,应再次进行设计评审。
1.6.3设计更改实施
1.6.3.1设计更改可采用下列方式进行
一般的局部更改采用设计修改通知单的形式进行;
当设计变动较大并须更新设计图纸时,应以修改版本的形式进行,对修改部分应加云纹标记。
1.6.3.2施工技术交底纪要不得代替设计修改文件使用。
1.6.3.3当更改内容涉及互提资料的专业,在某一专业中反映(表达)别的专业提资内容的图纸上,在出图前必须由专业负责人按《设计接口实施细则》重新执行会签程序。
1.6.3.4设计图纸目录自第一张图纸出图起,应随图纸一起发送,设计修改通知单及新版次的图纸均在原来的图纸目录中不断地更新。同时,对图纸目录中的被替代图纸应注明作废。
1.6.3.5设计更改完成后,相关文件应按《设计文件立卷归档规定》及时归档。
2设计辅助工具保障措施
2.1服务内容概述
我司针对本项目提供的建筑信息模型服务内容,是依据其他同类工程建筑设计的相关专业图纸,以及其他专业资料信息,完成本项目初设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建筑、结构、机电完整的建筑信息模型搭建,完成各阶段全专业碰撞检查,对本项目主管线进行竖向布置、横向管线进行管线综合,针对重要节点协助出剖面定位分析图,协助解决吊顶空间、管井空间、管线实际排布等问题。并在本项目的设计、施工等各阶段,根据招标方的需求提供上述内容设计优化报告,根据洽商变更情况及时完成模型调整。工程竣工后完成竣工模型的移交工作。
2.2技术服务范围应答表
2.3建筑信息模型实施方案
根据工程项目招标文件的内容,并结合我司多年来的建筑信息模型服务经验,为本项目制定了项目实施组织方案。
2.4本项目实施软件
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内容包括建筑、结构、室内精装、机电工程、市政景观等多个专业,不同的专业其建模标准和模型的深度有较大差异,同时考虑到数据间的转换与各专业间的数据协同管理,并基于以往项目的成功经验,我们将采用如下的软件配置:
建筑、结构建模软件;本项目建筑、结构采用平台进行模型搭建;钢结构建模软件;本项目钢结构采用软件平台进行模型搭建;室内精装建模软件;室内精装建模,将选择平台与平台;机电工程建模软件;机电工程建模,将选择平台;景观、导视标识、小市政等建模软件;景观、导视标识、小市政等建模,将选择平台;施工模拟软件;根据不同的施工模拟要求,选择平台或平台;软件平台的数据转换。
由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建设,使用了多种不同的软件平台,因此本项目实施过程中,会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格式存在,为了更有效的将利用这些数据信息,将会进行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工作,并针对不同的需求,整合到不同的建模软件平台之上。
2.5项目团队
针对工程项目的情况,集中了我司工作室最优秀,经验最丰富人员参与本项目,并成立独立服务团队,专职为本项目服务,我司团队提供从人员到技术的无限制、无条件的全面支持。
2.6本项目实施标准措施与质量控制
本项目的质量控制遵循标准,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包括持续改进体系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
按照标准规定,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并按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管理手册(含质量方针、目标)、程序文件、工作文件、质量记录。
建筑信息模型服务运用质量管理体系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识别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应用;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作和监视;
测量、监视和分析这些过程;
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所策划的结果,以及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文件包括文件和资料控制;质量记录控制,管理职责规定及管理评审控制;资源管理;产品实现过程控制(包括顾客要求的识别和评审与沟通;服务过程控制;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顾客财产管理,服务交付和交付后服务控制等);顾客满意度测量与控制;内部审查、服务监视和测量;不合格控制;数据分析;持续改进及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
2.7各专业管控流程和措施
在公司内部相关质量管理措施的基础上,针对本项目特点建立相应的管控流程
2.8项目准备阶段的工作重点
根据相关的项目角色任职标准及业主对项目团队的人员要求组建项目实施团队根据业主要求制定项目目标,并根据项目进度安排合理分解工作任务。
项目实施阶段的工作重点建立项目模型初始化信息及模型建模团队互审和专业负责人审核制度,对建模质量进行精确控制。
设计评审和专业优化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各专业负责人协同完成,项目负责人审核。
根据本项目特点,除了利用进行碰撞检查,还将结合我司对各专业设计方案和相关规范的理解进行手工碰撞检测。
利用优势对净空进行整体分析、优化。
2.9项目交付阶段的工作重点
根据甲方提资各阶段成果文件,乙方分别向甲方提供纸质版报告(含碰撞检查、管线综合报告及相关图纸等);
乙方向甲方提供纸质版报告同时需提供相应文件电子版,电子文档与纸质版报告的内容须相同,文档名称需与报告内容相符并直观易于理解;
由专业负责人对每次交付结果进行第一轮审核,重点是对本专业及相关配合专业工作成果审核。
由项目负责人对各专业交付做整体审核,如有问题将组织各专业负责人重新调整,直至最终合格才允许提交业主。
2.10相关质量控制及成果交付
质量检查记录表
冲突检测报告
设计校核报告
空间优化成果协调表
空间优化报告
管线综合成果
幕墙、钢结构校核报告
2.11服务承诺
质量承诺
投标人承诺本投标文件所述的服务质量,将严格按照投标人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予以实施。
投标人承诺本投标文件所述的服务质量,将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以及合同文件的要求予以执行。同时,服务中将严格遵守所涉及的国家、地方、行业标准及规范。
2.12进度承诺
投标人承诺本投标文件所述的服务,将严格按照进度计划予以实施。同时,服务的进度计划,将密切配合工程整体进度计划的要求。
2.13效果承诺
投标人承诺投标人将按照招标文件和合同要求的实施效果,完成所述服务。
2.14人员配置承诺
投标人承诺投标人将按照本投标文件所述的人员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完成本投标文件所列的服务工作。
投标人承诺在本项目的服务期间,保持服务人员的稳定性,以确保服务的连续。
投标人承诺在本项目的设计阶段,将组织一支具有丰富设计经验的高级职称专家队伍,在专业角度上审核模型,检查设计上的问题,提出具有价值的优化方案。
2.15软件及版权承诺
投标人承诺,投标人所使用的全部软件,均获得软件所有权人的正版使用许可;其中免费的模型浏览软件的使用许可证无年限限制,并承诺在服务期内随软件厂商升级免费升级。
2.16培训及咨询服务承诺
投标人承诺,投标人提供不少于20天的软件培训工作;培训成果至招标方相关人员熟练使用相关软件及协同管理平台运用。
3设计辅助工具保障措施(协同设计)
协同设计是当下设计行业技术更新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设计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司采用的协同设计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为设计院量身定制的一套协同设计管理平台,是一个跨地域、跨绘图平台、与管理系统紧密结合的设计生产系统,确保设计质量管理的可控性、提高管理水平、设计效率、专业配合、加强统计汇总与监督、实现设计进度与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
3.1编写交付清单
3.2统一制图标准
统一制图标准能够保证图纸在传递过程中的共通性和传递性,其目的在于使项目的每个成员都能快速直接地阅读、提取、添加、修改图纸信息;避免各种制图软件及不同版本,给项目成员中带来困扰;减少制图问题,提高专业间套图准确度和频率;提高项目规模化设计程度和团队成员技术交流的默契。
3.3目录结构策划
在项目的前期,由项目经理、各专业负责人与协同专业负责人沟通、确定当前项目适用的目录结构,目录结构的正确使用可以使图纸文件的引用关系更加清晰,各专业内部和专业间的配合更加紧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图纸质量,保证项目资料存档的完整性和合理性,便于项目资料的共享、学习和应用。
目前系统的目录结构由公共目录和项目工作文件的文件组织组成,公共目录包括:项目管理、汇报总结、往来文件、参考资料、成果存档。
项目工作文件的文件组织可依据专业、阶段、子项、图纸集、其他目录、设计文件的顺序根据项目需要逐级建立,各文件及文件夹的命名需符合协同设计标准,也可在子项下直接采用系统目录模板。
3.4设计文件协同关系建立
提高设计效率与质量是设计院与业主关注的焦点之一,利用的外部引用技术,可以实现文件信息自动分发、专业提资和内容自动更新,提高设计效率,避免错漏碰缺,实现模块化设计。为了在协同设计过程中保证外部引用图纸的简洁和引用便捷,应将设计文件进行拆分,拆分原则分为专业内拆分和专业间拆分。
3.5文件及文件夹命名
文件命名是查找、识别、辨识文件的关键,文件应拥有统一的命名规则。文件命名包括两个部分,文件夹和文件,协同设计要求文件以文件夹命名内容归类,且在一个子项范围内,除备份情况外,任意几个工作文件夹中不存在两个命名完全一致的文件。
3.6提资流程
良好的提资,信息传递应该是精确的,为其他专业的图纸完成提供必要信息的同时不损失便利。提资流程分为两种
3.7打印
打印图纸是设计过程的最终成果,确保图纸的统一性、准确性非常重要。
3.8归档
文件应及时归档。采用外部参照方式绘制的文件应在归档前,绑定并分拆为与底图相同的归档文件。
3.9统一的数据存储平台
目前,大部分项目的文件存储分散,各方相互交流与沟通仍通过传统的、网络共享、即时通讯工具甚至移动存储等方式。由于存储方式所限,缺乏统一的控制,数据交换随意性较强,很难实现文档的统一控制。由于缺乏有效的存储管理手段,在数据存储中版本管理困难,图纸和文档的每一次更新都要存储一份备份,致使文件存储空间占用很大,查找也非常不便。另外,从文件共享机制来看,目前一般采用设计文件的直接共享,很难实现设计版权的有效保护,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设计文件、企业内部标准同时外流的情况。
我司的协同设计管理平台系统采用分布式服务器结构,并融合云存储概念,支持项目服务器的动态扩展,在多项目管理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
3.10质量管理
平台将质量控制流程与生产过程关联起来,从项目建立起,质量控制流程也相应启动。制图标准、协同标准、标准检查等均为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段,确保设计效率的同时,保证设计质量的提升。
问题管理工具提供了创建问题-确认问题-处理问题-验证问题-关闭问题的闭环,实现对设计问题的记录、跟踪,使项目的设计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3.11专业软件与协同设计
建筑、给排水、暖通、机电、节能推荐采用天正,结构推荐采用新版探索者,软件推荐使用系列,推荐软件为项目一般选用软件,如果推荐软件确实不能满足设计需要,经协同专业负责人确认后,可以采用其他软件,如鸿业、理正等。协同设计管理平台内嵌了推荐专业软件的定制,确保在绘图时自动实现制图标准的匹配。
软件选用原则为应在项目开始时确定统一的软件版本,如果因特殊需要使用另外的软件版本,应确保文件格式相互兼容,向较低的软件版本统一,坚决杜绝个人使用不同文件格式版本的情况发生。对于外部合作项目在文件导入协同设计管理平台时,应由协同专负完成文件格式转换后方可导入。对于项目进行中出现的软件兼容性问题,应有协同专业负责人负责解决。
3.12协同辅助工具
我司使用的协同设计管理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协同设计工具,针对性地解决了常见的协同设计问题,进一步确保协同设计的顺利进行
图纸集实现批量打印,解决打印难;图纸比较迅速对比历史版本,避免错漏碰缺;超级绑定解决绝大部分绑定问题;参照地图;解决参照混乱、循环参照等问题。
3.13多参与方协同工作
平台不仅支持员工随时随地登陆使用,还可容纳业主方、合作方等用户参与到项目中来,真正实现多地域、多专业、多参与方的协同工作。
4各专业统一技术措施
建筑设计,特别是施工图设计是一个需要多专业、多工种密切配合的团队工作。每一个专业也会需要专业负责、专业设计、专业制图等多人配合协同,制定每一个专业的统一技术措施能够确保每个团队成员都能够贯彻统一的设计理念,统一的技术做法,保证成果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二)设计进度安排
投标要求的设计工期为:
中标公示结束后,15个日历日内,设计人向发包人提交初步设计文件(请照图)。
初步设计文件经主管部门批复后30个日历日内,设计人向发包人提交施工图设计文件。
施工图审查通过后10个日历日内,提供最终全套施工图蓝图。
目前在我国,建筑行业已经发展到了成熟期,进度控制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和项目经理的重视,建筑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转向内部管理,通过有效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施工企业主要以施工项目为主,项目进度管理的好坏也决定着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但是在工程施工实践过程中,随着工程的进展,在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实际工程进度会不断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使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产生偏差,如果不及时纠正,势必会影响总工期、总造价,进而影响投资效益。因此,对于施工项目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顺利达到预定的目标,是项目实施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
1制定设计进度计划
1.1设计总进度计划用于安排自设计准备开始至施工图设计完成的总设计时间所包含的各阶段工作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从而确保设计总进度目标的实现。
1.2阶段性设计进度计划这些计划用来控制各阶段设计进度,从而实现阶段性设计进度目标,在编制阶段性设计进度计划时,必须考虑设计总进度计划对各个设计阶段的时间要求。
1.2.1设计准备工作进度计划设计准备进度计划一般考虑规划设计条件的确定、设计基础资料的提供及委托设计等工作的时间安排。提前准备好设计勘察提纲,熟悉项目情况、环境、资源及相关流程,收集相关资料,保证严格按设计合同要求的现场勘察的程序和时间进行勘察。
1.2.2施工图设计工作进度计划施工图设计工作进度计划主要考虑各单位工程进度及其搭接关系。
1.3设计作业进度计划为了控制专业的设计进度,并作为设计人员分配设计任务的依据,根据施工图设计工作进度计划、单位工程设计工日及所投入设计人员数,编制设计作业进度计划。设计进度的计划编制应与建设部门沟通,确认后提交计划附表《重点政企集团客户专线工程设计提交进度计划表》
2各设计阶段进度计划
本项目的设计过程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报审施工图设计阶段、正式施工图设计阶段
现将每个阶段的设计计划分列如下
2.1初步设计(请照图)进度计划
初步设计文件是在施工图设计之前定案的关键步骤,需要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各个专业的密切配合与积极沟通。
各专业的提前介入是避免设计反复,节省工期的最佳手段。
第1天,各专业同时接收报批通过版方案图,并召开初步设计启动会;启动会由各专业总工、项目负责人及各专业设计人员参加,旨在对前期方案图纸进行全面的交底工作。
第3天,结构提初步柱网或剪力墙布置方案给建筑专业;机电专业提较大设备用房(如消防水池、水泵房、锅炉房、配电房、发电机房、制冷机房等)准确面积给建筑专业。
第5天,建筑专业施工图评审,由建筑专业设计人、校对审核人员及项目负责人共同参加,旨在提出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设计难点及要点。
第8天,结构专业方案评审,机电专业方案评审;旨在在初期阶段控制整体结构、机电方案,避免由于方案原因造成的设计问题。
第10天,结构专业提准确柱网、剪力墙布置方案给建筑专业;机电专业反提条件给建筑专业,包括小机房、设备管井及大型管线走向;机电专业提设备荷载、设备吊装口给结构专业;机电给排水专业及暖通专业提用电两需求给电气专业。机电专业替换条件图(结构柱网、机电用房替换的建筑图),各个专业撰写设计说明及专项说明(消防设计、节能设计、卫生防疫、环境保护、劳动安全等);各专业校对、审核图纸及说明。
第15天,第二次校对、审核;初步设计(请照图)成果文件交付业主。
共15日历天。
2.2报审施工图设计进度计划
施工图设计阶段在初步设计阶段之后。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图纸,把设计者的意图和全部设计结果表达出来,作为施工制作的依据,它是设计和施工工作的桥梁。民用工程施工图设计应形成所有专业的设计图纸含图纸目录,说明和必要的设备、材料表,并按照要求编制工程预算书。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要。因此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对建筑各部分、各系统所选用的材料及设备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论证,以保证后期施工的顺利开展。
第1天,各专业共同接收确定的初设图纸;建筑专业提正式的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给各专业;机电专业反馈地下室机房层高及标高意见;结构专业反馈基本柱网布置;
第2天,建筑专业合第二次条件图,防火分区的划分应准确;机房的位置及竖向关系应准确。
第5天,机电专业提地下室各坑、槽、管沟定位条件给建筑和结构专业。针对项目的建筑做法需求,第一次与各业主单位沟通;给排水、电气及暖通专业确认设备用房的面积、位置;管井的位置、面积;水、电、暖提供小机房(消控室、报警阀室、送、排风机房等)的大致数量及面积,结构专业核对柱网等是否合理。建筑提建筑做法,电梯(坑)相关尺寸;机电提大型设备荷载,核心筒的洞口给结构;建筑专业更新地下室平面图纸(落实机电坑、槽及管沟),结构专业出地下室基础图。
第7天,机电专业反馈地下室各坑、槽、管沟定位条件;建筑专业提供电梯、扶梯坑定位图。机电专业提地下室剪力墙预留洞口;结构专业提地下室结构模板图给人防;建筑专业提供正式的条件图,平面图(应注明窗户尺寸)剖面图。
第9天,综合评审。需要项目负责人,各专业负责人,各专业总工共同参与,从总平面图到各层平面进行统一梳理,并发现问题。
第10天,水、暖通专业提供动力设备和消防设备给电气专业;水、暖、电提剪力墙留洞和大型设备吊装孔通道、消火栓、地漏给建筑、结构专业。暖通专业提建筑外墙进排风百叶、出屋面通风井百叶位置、尺寸给建筑专业;建筑专业提楼梯、汽车坡道条件图;结构专业提准确的混凝土墙、柱,水、电、暖通专业提最终条件图给建筑专业。
第15天,建筑专业提最终条件图;机电专业反馈管井、机房及百叶条件;结构专业反馈各层梁、板、柱条件;建筑提楼梯、坡道、墙身详图。
第24天,各专业出施工图。
第30天,提交报审施工图设计文件。
共30日历天。
2.3正式施工图设计阶段
第1天,各专业第一次与审图单位相关负责人对接,进行图纸交底及介绍。
第3天,拿到初审意见后,第二次与审图单位相关负责人,针对初审意见沟通。
第4到第6天,各专业针对审图意见,深化图纸。
第7到8天,拿着改好的图纸与审图单位相关负责人第三次对接沟通;并确保审图通过。
第9天,各专业重新整理出图,晒图装订。
第10天,全套审批通过的施工图交付业主。
共10日历天。

投标单位配合设计优化单位工作方法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严谨科学的设计方案是本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性程序,而一个人的想法总会不如多方听取意见后的结果好,所以优化单位的介入是必不可少的。我公司安排设计人员按照业主和设计优化单位的意见,加班加点,对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疑问快速解答,并修正。存在争议的问题第一时间与设计优化单位沟通,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图纸,并保证图纸的质量。对设计图纸中造价较高的重点和难点认真与设计优化单位探讨,选用造价低、质量好、施工程序简单的设计成果和方案,使业主满意。
施工图设计过程中限额设计指标的执行情况
1、根据项目情况,依据规范输入恒载、活载、地震荷载、风荷载等,采用经济合理的参数化设置。
2、根据地勘报告,采用最为合理的基础方案,若为深基础,计算分析后选用合适的桩基方案。
3、根据柱跨、层高等车库建筑方案因素,综合分析,选择最为经济合理的车库顶板方案。
4、建立结构模型,根据建筑方案和甲方的需求,采用合理经济的结构布置,满足规范要求且与其他专业充分沟通。
5、设计前需建立结构统一技术措施,在满足规范及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指导结构设计的各个环节,做到设计合理性、经济性。
对设计质量、工期以及限额设计等的合理化建议
1、应在满足功能及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不超过计划投资。
2、设计进展过程中及阶段设计完成时,及时对已经完成的图纸内容进行估价,并与限额设计指标进行比较,使说计满足限额设计指标的要求。
3、应按要求,参加设计交底会,对设计文件进行技术交底,包括土建技术交底和机电技术交底,确保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能理解设计意图。
4、按甲方要求,在工过程和竣工验收后,对由于设计问而进行相关图纸修改、成符合设计要求的施工变更进行签字确认。
5、设计单位应派设计人员定期检查工程的施工情况,确保工程施工与设计文件的要求一致,设计人员应及时向施工单位澄清设计文件并解决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相关技术问题。

  • 1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