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工作_Obsidian創建個人數字思維

A. 前言

如果你/妳看到這篇文章,放在二十多年前,我會說這是緣分讓我們相遇亂世以外,但放到這個世紀,特別是充斥著算法的數字化時代,那麼這就是大數據的功勞,代表著你/妳是一個追求高效工作,提升自我的人。

這篇文章是分享我在偶然的機會下看到的兩本著作以及如何運用數字化工具實現高效工作的經驗。而這兩本著作分別為《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與《 Building a Second Brain 》,目前我實施的軟件則是 “Obsidian”。

B. 生活經驗的串連

會受到啟發的一個原因,是我在遇到這兩本書之前的一個生活經驗,使得我開始思考該如何整理這些零碎的知識。

故事是在某個宿醉的早晨,那是前一晚和同事們慶功後的惡果,伴隨著姿態控制 Failed 的情況,我搜尋了 “ 宿醉該怎麼緩解 ”的關鍵字,
搜尋引擎跳出了許多結果,突然某個瞬間我看見了一段話 “ ...宿醉是因為腦袋缺水,電解質失衡... ”,頓時我驚覺在我記憶中的某個角落塵封著一個和它相關的片段,在還有點暈眩的情況下我思考了片刻,想起了是那個廣告 “ 解身體的渴,寶_力水特 ” (為了避免業配我先屏蔽)。

就在這早晨,我根據我過去的經驗,以及新的知識點發現了一個結論,我透過補充電解質的方式緩解宿醉帶來的不適感,在跌跌撞撞的出門後,喝下了這瓶我缺乏的電解液,大約半小時後便緩解了我的不適感。

而在這沒多久之後便收到來自大數據的饋贈,油管推給我了一個 “Zettelkasten Method” 的筆記方式,其中《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即是將這種筆記整理的模式寫成了一本書。

在我繼續深挖這個知識點後,大數據又指點了明燈《 Building a Second Brain 》,於似乎大數據現在也在提醒你/妳,也許該看看這篇文章了。

這兩本書我還沒讀透徹,但我相信 B 站上有許多大神會解析這本書,我在這透過我個人的經驗與見解介紹一些方法整合我們日常的經驗與知識。

C. 零碎的知識

在這段開始之前,先假設大家已經熟悉 Obsidian 的軟件操作。

回到剛剛的經驗,假設我已經忘了

  • 喝一罐隨手可得的寶_力水特可以補充電解質

抑或是我沒有接收到新的知識點

  • 宿醉是因為腦中電解質失衡

那麼我將不能整合出一個新的結論。
我想這是我們所有人都遇過的一件事,我們都曾經學過、過經歷過一些知識點甚至是有過新的觀點,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零碎的片段終究也塵封在腦中的冷數據中並且損毀。

Everything not saved will be lost.

– Nintendo “Quit Screen” message

有些人也許有寫日記,或是透過手札、記事本軟件紀錄日常的習慣,我也和大部分人一樣會用軟件、或是工作日誌的方式記錄一些瑣碎、零散的知識。然而這些大部分都如同在腦中的冷數據一樣極少在未來的生活中使用。亦或是他們大部分是線性筆記,極難在日後的日子和新的知識點組織成網路。

下圖是兩種筆記架構的差異,線性的筆記隨著時間的流逝,將難以在日後被使用,而筆記若以連結的模式建立,則能組織一個能思考的外部大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今我們活在 Industrial 4.0 時代,我們有唾手可得的網路、大數據還有最重要的:智慧型手機,因此是時候改變我們這些習慣,將這些零碎的知識點透過新時代的技術進行整合。

C.1 數位筆記的應用範例

還是一樣剛剛的經驗,假設我過去就會使用 Obsidian 並且在某個時間點我把一個生活經驗記錄了下來,並且給予了一個我認為重要的雙向鏈接電解質(Obsidian 用 [[]]運算符建立內部的雙向鏈結 )。
1
而如今我又學到了一個關於宿醉的知識點,於是我又記錄了下來:
2
當我在把這知識點給予雙向鏈接的時候,在我個人的這些知識點資料庫提示了我,過去我曾有個知識點也用了這鏈接。
於是我打開圖形畫面看,這個生活經驗與知識點,在我的這些紀錄中悄然的產生了鏈接。
3
而我要做的事,就是在這網路中,構思出新的想法。

Your mind is for having ideas, not holding them.
– David Allen, author ofGetting Things Done

D. 兩書的筆記整理模式

《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與《 Building a Second Brain 》兩本書主要以我們思考過後的筆記進行整理,首先我們先介紹《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的方法 Zettelkasten Method (英文為 Slip-box method)。

D.1 《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Zettelkasten Method

Zettelkasten Method 是作者根據德國社會學家 Luhmann 個人的筆記系統所撰寫的書籍,裡面介紹 Luhmann 筆記的種類一共分為:

  • Fleeting Notes 靈感筆記
  • Literature Notes 文獻筆記
  • Permanent Notes 永久筆記
  • Project-related Notes 項目筆記

D.1.a Fleeting Notes 靈感筆記

靈感筆記是大多數人平常就會使用的筆記模式,例如講電話時隨手記下的一些關鍵字或碎片的資訊,特點就是這筆記是用來存放乍現的靈感。

而這種筆記由於是碎片化、資訊不齊全的,因此需要靠後續 短時間內(如兩天內)的回顧將這片段資訊組織、轉化為永久筆記,或是這片段資訊回顧之後發現也沒那麼特別的話也可以棄之不用。

D.1.b Literature Notes 文獻筆記

文獻筆記是紀錄閱讀、看視頻或Podcast 等等所獲得到的訊息,並且你認為日後會派上用場的內容。而文獻筆記關鍵在於

提取最精華的片段,保持簡短,並且盡量使用自己的話 (interpret) 去記錄這個資訊。

D.1.c Permanent Notes 永久筆記

永久筆記的內容是完整有架構的,它是我們腦中零碎想法組合後的成果,可以是重新組織的 Fleeting Notes,也可以是經過深度思考後的 Literature Notes。

永久筆記的架構必須是要完整的,並且一個筆記只包含一個觀點,也就是說一個永久筆記,當你將它給任何人看時,不需要結合上下文也能夠了解其中的觀點想法。

D.1.d Project-related Notes 項目筆記

項目筆記是關於某個特定的項目所記錄的筆記,其內容包含了一切和項目相關的資訊:代辦事項、上課筆記、大綱等等,這對於做學術研究或是研發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筆記,由於這筆記的針對性比較強,作者建議直接透過一個專案資料夾進行整理。
當然如果平常就從事研發或是正在做研究的朋友,我相信這些內容其實都在我們的研發/研究日誌當中。

以我個人的解讀就是項目筆記通常是用於資訊或知識的匯總,有時候並不一定會有深度的思考,但又不得不將這些筆記保留以做研究。

D.2 《 Building a Second Brain 》PARA 筆記管理方法

PARA 筆記管理方法是由《 Building a Second Brain 》一書作者所提出的,作者提出透過四個大分類的資料夾管理筆記,其中 PARA 分別代表:

  • Project 項目
  • Area 領域
  • Resource 資源
  • Archive 封存

D.2.a Project 項目

此分類和 D.1.d Project-related Notes 項目筆記 類型相同,都是用於存放短期項目所需的資料夾,為了避免常常會突發奇想的迸出些想執行的項目,這裡的項目資料夾是存放目前正在執行的項目,如工作、研究等等。

D.2.b Area 領域

這個資料夾用於存放個人長期要經營的方向,例如說個人職業生涯、健康相關甚至是個人興趣的發展或個人提升,這些期許自己長期經營的目標,都存放在這資料夾中。
作者對於 Project 和 Area 下轄的分類可以參考下圖:

Project vs Area

D.2.c Resource 資源

資源的資料夾分類就是用來存放我們一些感興趣的主題,例如今天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也許未來能發展成一個專項,就可以將這筆記存放於此。

D.2.d Archive 封存

封存資料夾是將已經不再使用的筆記、已完成的項目筆記,或是希望在日後能找回的筆記,所存放的地方。

E. 建立筆記的存放目錄與連結網路

在最初要建立我個人的數字思維時,我一直在思索著我的個人習慣該如何融入 Zettelkasten Method,又保留著 PARA 這種一目了然的資料夾框架。

幸好數字化的工具解決了這個痛點,透過 Obsidian 的資料夾導覽以及 Graph View 下的 Filter 功能,我能夠在表層顯示 PARA 分類,又能透過雙向連接、hashtags 以及圖像化的連接圖實現 Zettelkasten Method。參考下圖,左邊的資料夾導覽是以 PARA 方式整理,右邊的圖形化鏈接是以 Zettelkasten Method 方式呈現:

Newtorks

E.1 給予筆記 Hashtags

由於 PARA 的分類方式貼近大家平常的整理模式,因此直接說明我透過 Hashtags 整理筆記的方式。

根據 Zettelkasten Method ,我將的 Hashtags 有主要四種類別:

  • #📝/Fleeting
  • #📝/Literature
  • #📝/Permanent
  • #📝/Project-relative

透過 / 符號可以建立 Hashtag 的子類別,我這裡即是將 #📝 作為 Zettelkasten Method 的標記。

於是我在建立筆記時即會記錄下這筆記所該賦予的 Hashtag,如下圖是我在看某個介紹 M1 生產工藝視頻時所記錄的筆記:
Hashtag

可以注意到這邊多了一個名為 Reorganised 的 To-do List,是為了紀錄我這篇筆記是否已經 重新整理 ( Reorganised ) ,產生了永久筆記,方便在 Graph View 下進行過濾。

E.2 雙向鏈接 Backlinks

Backlinks 是 Obsidian 一個非常有用的功能,透過簡單的 [[ ]] 操作符即可實現兩個筆記之間的連接。

可以參考 C.1 數位筆記的應用範例 或是下圖是我近期在學習 AI 時,這筆記的延伸內容,而這筆記我給予了 #📝/Project-relative/Learning-AI 的 Hashta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E.3 Graph View 中應用 Filter

當你的筆記有規劃好的:

  • Hashtags
  • Backlinks
  • To-do List

透過 Graph View 的過濾功能,就可以將這些整理過的筆記形成網絡顯示出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如下圖我在過濾器 (參考上一張圖) 使用關鍵字 - task-done:reorganised,也就是減去 ( - ) 項目名稱為 Organised 已經完成的 To-do List (taks-done),並且開啟 “Tags” 這個 toggle button 顯示 Hashtag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白色的點為一篇筆記
  • 白色與白色點之間的連線是因為某篇筆記透過雙向鏈接 (Backlinks) 引用了另一篇
  • 綠色的點為 Hashtags 的點,需要在過濾器的 Tags Toggle Button 打開後才會看到
  • 使用 Hashtag 的筆記和該 Hashtag 之間會產生連結

可以看到 #📝/Permanent#📝/Literature#📝/Fleeting 相關的筆記之間並沒有任何連結,因為我已經透過過濾器屏蔽掉 To-do List 已經打勾的筆記 (參考 E.1 節), 由於重新組織 (Reorganised) 表示我已經將該筆記產生新的想法為 Permanent 的筆記,因此我不希望他出現在這網絡中造成太複雜的話面。

如果沒有做這項過濾的話,整個網路圖看起來會非常的複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 To-do List 的好處有兩點:

  • 在回顧筆記時能很快地確認出這筆記是否已經重新組織過
  • 在 Graph View 中能簡潔地顯示不同種類的筆記

D 總結

當我們逐漸擴大自己的數字思維網絡時,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經常回顧這些我們已經建立的筆記,並且思考彼此之間能否產生新的想法,特別是兩個或以上的永久筆記 ( Permanent Notes ) 之間產生的新想法,因為這將會是屬於你/妳獨有的構思,並且你將開始掌握透過數字筆記進行思考。

在某個領域或某個行業,我們總是能遇到幾位老練或有經驗的專家,他們在相關領域有充沛的知識量外,他們更擅於組織他們已知的知識並且創造更深一層的想法。透過現代數字化筆記的應用,我們將能夠更輕易地掌握這些組織碎片化資訊與知識的能力。

  • 3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