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庄的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刚过去,中国首届机器人运动会就打响了。
4 月 24 日至 26 日,全国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在无锡惠山全民健身中心盛大启幕,这场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国家级赛事,吸引了宇树科技、优必选等 100 余家企业参赛。
根据赛事安排,4 月 24 日将进行设备调试、嘉宾报道等准备工作,开幕式及竞赛展示将于明天正式开启。
这场机器人界大阅兵,是继北京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后,中国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又一突破性尝试。
相较于马拉松单纯考验机器人的续航与运动能力,无锡运动会设置了竞速跑、越野跑、足球、篮球、舞蹈五大竞技项目,以及搬运、装配分拣、人机互动等应用场景类环节,全面检验机器人的感知决策、团队协作和复杂任务处理能力。
在竞速跑赛道上,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人将与国家地方共建创新中心、深圳优必选等企业的产品同场竞技。
值得注意的是,宇树科技此前因客户自主参赛的机器人在马拉松赛事中表现亮眼引发热议,此次携自研产品正式参赛,被业内视为技术实力的正名之战。
而越野跑项目则要求机器人穿越草地、水洼、斜坡等复杂地形,东莞本末科技、无锡陆吾智能等企业的人形机器人将展示避障、爬坡等硬核能力。
技术狂欢背后的产业密码
这场科技盛宴的背后,是中国具身智能产业的集体觉醒。据悉,优必选科技不仅将带来了擅长舞蹈的 “悟空” 机器人,更透露其工业人形机器人 Walker S1 已实现多场景协同作业,计划 2025 年交付千台产品,将汽车工厂的搬运分拣效率提升至人类的 40%-70%。
除了运动会,“人形机器人百人会论坛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无锡站)活动”主题会议也将举行,围绕具身智能的技术前沿和趋势、人形机器人行业标准,以及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的深度挖掘与落脚难点等主题展开讨论。
小米人形机器人团队将在 “人形机器人百人会论坛” 上,与宇树、乐聚等企业探讨关节电机、灵巧手等核心技术的突破路径。
据集邦咨询数据,中国已有 11 家主流人形机器人厂商开启量产计划,宇树、优必选等头部企业 2025 年量产目标均超千台。
这种从技术到场景的跃迁,离不开标准体系的保驾护航。就在上月,全国首批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标准在浦东发布,将机器人技术等级划分为 L1-L4,智能化水平分为 G1-G5,为行业发展提供统一坐标。而无锡运动会期间,海淀区发布的餐饮行业具身智能团体标准,更将规范延伸至厨房烹饪等垂直场景,推动 AI 技术产业化落地。
AI技术赋能具身智能产业高速发展
具身智能行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 AI 技术的支撑。
在感知层面,多模态传感器与深度神经网络融合,使机器人能实时解析复杂环境;决策系统则依托大模型突破,从单一任务执行跃升为场景自主规划。
以宇树机器人为例,通过强化学习、运动控制算法迭代等方式,机器人在表演过程中能自主优化动作序列,并让机械关节的响应精度直线提升。
这种技术跃迁直接催生了产业裂变,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场景化落地。
同时,随着 AI 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具身智能的产业土壤正在变得更加成熟。当 AI 将具身智能从功能实现推向认知进化,一个由智能体自主决策、协同演进的新纪元已然开启。
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会,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狂欢,更是中国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的战略布局。 一个人与机器深度协同的智能时代,正在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