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1.3.-1.6 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系统总线、嵌入式存储系统、嵌入式软件

本文详细介绍了嵌入式技术的核心组件,包括嵌入式微处理器(如微控制器、信号处理器、MPU)、可编程逻辑器件、不同类型的总线(并行与串行,如SPI和I2C),以及嵌入式存储系统(如RAM、ROM和Flash)。此外,还涵盖了嵌入式软件的分类、运行流程和关键环节。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1.3嵌入式微处理器目录

  1. 嵌入式处理器分类
  • 嵌入式微控制器 (P503)
  • 嵌入式信号处理器 (DSP) (P804)
  • 嵌入式微处理器 (MPU) (P1105)
  • 可编程逻辑器件 (PLD/FPGA) (P1501)
  1. 嵌入式微控制器
  • 代表:单片机
  • 特点:集成度高,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可靠性高
  • 应用:控制领域主流
  • 常见型号:8051、PIC、AVR
  1. 嵌入式信号处理器 (DSP)
  • 特点:专为信号处理设计,高编译效率和执行速度
  • 应用:数字滤波、FFT、语音处理、图像处理等
  • 主要品牌:TI的TMS320系列, ADI的ADSP21X7系列, Motorola的DSP56000系列
  1. 嵌入式微处理器 (MPU)
  • 由通用计算机CPU演变而来
  • 特点:32位以上处理能力,高性能,高价格
  • 应用:各种嵌入式系统
  • 主要品牌:ARM、Xscale、StrongARM等
  • ARM市场份额:占据75%的32位RISC处理器市场,90%的手机处理器市场,30%的上网本处理器市场,80%的平板电脑处理器市场
  1. 可编程逻辑器件 (PLD/FPGA)
  • 代表产品:Xilinx公司的FPGA产品
    总结:嵌入式处理器主要分为微控制器、信号处理器、微处理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四类。其中,微控制器以单片机为代表,适用于控制领域;信号处理器专为信号处理设计,性能卓越;微处理器由通用计算机CPU演变而来,性能高但价格也高;可编程逻辑器件则提供了灵活的定制解决方案。ARM是嵌入式微处理器市场的重要品牌,占据了显著的市场份额。

1.4 嵌入式系统总线目录

一、嵌入式系统总线概述

  1. 总线的基本概念:总线是计算机各部件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是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传递信息的公用通道。
  2. 总线的工作原理:当总线空闲时,其他器件以高阻态连接。通信时,发起器件驱动总线,发出地址和数据。相符地址的器件接收数据。通信完成后,总线释放,恢复高阻态。
  3. 片内总线:芯片内部连接ALU、CPU和寄存器等逻辑功能的单元的总线。
  4. 系统总线:连接计算机系统芯片的总线,分为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控制总线(CB)。
  • 数据总线:传送数据的通路。
  • 地址总线:传送地址信息。
  • 控制总线:传递控制信息,如读/写信号、复位信号等。
    二、嵌入式系统总线类型
  1. 并行总线与串行总线
  • 并行总线:多条传输线组成,每条线传输一位二进制代码,速度快,但传输线多,距离短。
  • 串行总线:一位接一位传输,传输线少,适合远距离传输,但速度慢。
  1. 串行总线典型应用
  • SPI总线:同步串行外设接口,用于MCU与外围设备通信,速率可达20Mbps。
  • I2C总线:两线式串行总线,用于连接微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简单有效,速率可达3.4Mbps。
    总结:嵌入式系统总线是连接各功能部件的关键,了解总线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对于嵌入式系统开发至关重要。并行总线速度快但传输距离短,而串行总线则适合远距离传输。SPI和I2C是两种常见的串行总线应用,各有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1.5嵌入式存储系统目录

嵌入式存储器概述

  •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
  • 内部存储器包括电路板上的半导体存储器件(如PC机的内存储器、ARM等嵌入式系统内存储器)。
  • 外部存储器包括硬盘、光盘、U盘、电子盘及各类存储卡。
  • 嵌入式微处理器片上集成了一定数量的存储器,但根据软件大小和嵌入式控制器的不同,可能需要扩展存储器。

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 易失性
  • 只读性
  • 位容量
  • 速度
  • 功耗
  • 可靠性
  • 价格

嵌入式存储器的分类

  • 随机存储器(RAM)

  • 包括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和双端口RAM

  • SRAM具有4种引脚,可以进行读和写操作。

  • DRAM需要定期刷新以保持数据,需要配合DRAM控制器使用。

  • 双端口RAM具有两个端口,允许两个处理器共享数据资源

只读存储器(ROM)

  • 包括掩模ROM、PROM、EPROM和EEPROM。

  • 掩模ROM的信息是在制造过程中通过掩膜工艺确定的,一旦生产完成就不能更改。

  • PROM出厂时未被编程,用户只能写入一次。

  • EPROM可以重复擦除和写入,通过紫外线擦除数据。

  • EEPROM允许按字节进行擦除和编程,是最灵活的ROM,但也是最昂贵的。

  • Flash存储器

  • 是最新的存储器技术,使用标准电压进行擦写和编程。

  • 与传统存储器相比,Flash的主要优势是非易失性
    总结:嵌入式存储系统涉及多种存储器和性能指标。根据应用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存储器,如RAM和ROM,以及它们的不同子类。这些存储器具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选择。

1、6嵌入式系统软件目录

嵌入式系统软件目录

  1. 嵌入式系统软件概述

概念:嵌入式软件是基于嵌入式系统设计的软件,是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类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体系结构驱动层、操作系统层、中间件层、应用层。

  1. 嵌入式软件运行流程
  • 板级初始化阶段:上电复位后完成硬件特性相关的初始化工作,如CPU寄存器、BSS段、CPU芯片级初始化等。
  • 系统引导/升级阶段:根据需要进入软件引导或升级阶段。引导方式包括从NOR Flash加载到RAM、直接在NorFlash上运行、从外存加载到RAM。升级可通过网络远程或串口本地进行。
  • 系统初始化阶段:进行操作系统等系统软件的初始化工作,如数据空间、接口、外设等。初始化需按特定顺序进行。
  • 应用初始化阶段:进行应用任务的初始化工作,每个任务完成特定的工作,由操作系统调度运行。 总结
  • 嵌入式软件是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 嵌入式软件运行流程包括板级初始化、系统引导/升级、系统初始化和应用初始化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任务和工作内容,确保嵌入式系统的正常运行。 重点标注
  • 概念:嵌入式软件的定义和重要性。
  • 分类:嵌入式软件的三种分类。
  • 体系结构:嵌入式软件的层次结构。
  • 板级初始化阶段:硬件特性相关的初始化工作。
  • 系统引导/升级阶段:软件引导或升级的方式和重要性。
  • 系统初始化阶段:操作系统等系统软件的初始化工作。
  • 应用初始化阶段:应用任务的初始化工作。
  • 总结:对嵌入式软件的重要性和运行流程的总结。
  • 15
    点赞
  • 2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week_泽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