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IIC通讯协议与代码实现

IIC是比较常用的通信协议,比如我们用到的气压计BMP180、EEPROM、MPU60X0(注mpu6000只支持SPI通信协议,有关SPI会在下一篇进行讲解)等IIC设备,百度一大堆,此处不再赘述。
直接上干货:

特点:IIC通信协议只有两根线,分别是SDA (数据线)、SCL(时钟线),简化了硬件,节约了I/O接口。但是软件就稍微复杂一点(相比SPI);

支持主从机制,所有的IIC设备都可以做主机,但是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主机。主机通过发送一个地址信息在IIC总线上与IIC总线上的从机对照,直到找到地址与之相符的,然后下一步再开展通信。

时序图:IIC主要得看懂时序图,刚开始搞得时候不要不看时序图就去死磕别人的代码,这样会很难理解的,要对照着时序图来看,主要以下几点:
1)空闲状态:iic通信协议规定SDA、SCL两根线同时处于高电平;
2)起始信号:通信的起始点
3)停止信号:通信的结束点
4)应答信号:通信过程中接收器对发送器的反馈;
5)数据有效性;
6)数据的传输;

IIC时序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应答信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有效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传输过程中,当SCL=1高电平时,数据线SDA必须保持稳定,要么保持高电平,要么保持低电平,这期间不能有电平跳变,只有在时钟线上的信号为低电平时,数据线上的高电平或低电平状态才允许变化。
开始对照时序图来讲解
起始信号要求,SCL处于高电平时,将SDA从高拉低(跳变);

void IIC_Start(void) //起始信号
{
	SDA_OUT();      //sda线输出
	IIC_SDA=1;	  //拉高进入起始信号 	  
	IIC_SCL=1;
	delay_us(4); //延时
 	IIC_SDA=0;  //SDA进入从高到低的跳变
	delay_us(4);
	IIC_SCL=0; //起始信号阶段结束开始下一个数据发送阶段
}

停止信号要求在SCL处于高电平时,将SDA由低拉高(跳变);

//产生IIC停止信号
void IIC_Stop(void)
{
	SDA_OUT();//sda线输出
	IIC_SCL=0;//电平拉低,准备进入停止信号阶段
	IIC_SDA=0;
 	delay_us(4);
	IIC_SCL=1; //拉高进入停止信号
	IIC_SDA=1;//停止信号阶段结束
	delay_us(4);							   	
}

应答信号ACK 是数据传输过程中接收器对发送器的回应,当接收器收到一个字节的数据时,在时钟的第9个脉冲开始之前的低电平期间将SDA数据拉低,并在SCL第9脉冲为高电平时维持稳定的低电平,这样应答为有效应答,否则为非应答(NACK),此时通常代表传输失败。如果主控器为接收器的话,当其收到最后一个字节后将发送一个NACK,告诉被控的发送器发送数据结束,并释放SDA,为下一步停止信号做准备。

void IIC_Ack(void)
{
	IIC_SCL=0;
	SDA_OUT();
	IIC_SDA=0;
	delay_us(2);
	IIC_SCL=1;
	delay_us(2);
	IIC_SCL=0;
}/*根据应答信号的时序图,在第八个时钟脉冲之后将SCL并准备输出信号,然后SDA拉低,
并且使SDA保持低电平信号,接着使SCL拉高,然后延时一段时间,再拉低,
这样第九个脉冲就结束了*/

非应答NACK与应答信号相反;

数据有效性 就是要在时钟信号与数据信号的正确配合下,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
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数据传输时SCL处于高电平,要求SDA信号在SCL高电平脉冲前后要稳定的处于高或者低电平,(意思就是在SCL高电平跳变之前一段时间SDA已经处于稳定的状态,SCL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之后一段时间仍维持该稳定状态,啊可能也就我理解起来难吧);

数据的传输
1)单字节传输

//IIC发送一个字节
//返回从机有无应答
//1,有应答
//0,无应答			  
void IIC_Send_Byte(u8 txd)
{                        
    u8 t;   
	SDA_OUT(); 	 //发送也就是输出   
    IIC_SCL=0;//低电平信号也就是“数据发送”的前期状态
    for(t=0;t<8;t++)
    {              
        IIC_SDA=((txd&0x80)>>7);//txd经过和0x80(1000 0000)按位与之后获取最高位,再经过右移7位转化为最低位
        txd<<=1; //txd=txd<<1;	  
		delay_us(2);   //对TEA5767这三个延时都是必须的//目的是干嘛?通过延长获取数据的时间?
		IIC_SCL=1;//时钟线开始进入高电平状态
		delay_us(2); 
		IIC_SCL=0;	//时钟线进入低电平状态,完成一个数据发送的脉冲
		delay_us(2);
    }	 
} 	    
//读1个字节,ack=1时,发送ACK,ack=0,发送nACK   
u8 IIC_Read_Byte(unsigned char ack)
{
	unsigned char i,receive=0;
	SDA_IN();//SDA设置为输入//读取也就是写入
    for(i=0;i<8;i++ )
	{
        IIC_SCL=0; 
        delay_us(2);
		IIC_SCL=1;
        receive<<=1;
        if(READ_SDA)receive++;   //如果数据写入了,那么receive加1
		delay_us(1); 
    }					 
    if (!ack)
        IIC_NAck();//发送nACK
    else
        IIC_Ack(); //发送ACK   
    return receive;
}

2)多字节传输
通过上面的单字节传输函数的调用就可以写出多字节的函数了,不在赘述;

更新一下:
关于代码里SDA_OUT()和SDA_IN()的解释,
对于没有针对性的开发板(简单的学习板),他是不会设定某两个引脚为IIC_SDA、IIC_SCL,也就是说对于我们学习者来说,空闲的I/O都能用作模拟IIC,所以他在电路板设计上就没有专门的上下拉电路设计,这就需要我们从软件上操作寄存器,对IIC_SDA的输入/输出模式就行配置。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涉及到端口配置寄存器GPIOX_CRH和GPIOX_CHL,这俩一个是高寄存器,一个是低寄存器,分别对应GPIO 8-15,GPIO 0-7 (即引脚标号),因为我的SDA放在了GPIO_PIN_13,所以要配置GPIOX_CRH高寄存器。配置方式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个位为一组,MODE[1:0]决定该引脚为输入还是输出模式,CNFy[1:0]决定该引脚具体是哪一种输入/输出模式。因为IIC需要上拉输入,所以进行如下配置:
① GPIOC->CRH&=0XFF0FFFFF; 通过按位与将SDA所在引脚的四个位全部置0,(此处将20-23位置0)
② GPIOC->CRH|=(uint32_t)8<<20;在上一步的基础上,通过左移操作,将该引脚的四个位变成1000,即模式为:输入模式,具体为10 即上下拉输入。
③ GPIOC->CRH&=0XFF0FFFFF; 同理
④ GPIOC->CRH|=(uint32_t)3<<20;将20-23位变成0011,因为MODE[1:0] > 00,所以为输出模式,具体为11 即复用开漏输出
注:该方法通用,与GPIO的ABCD……无关,只有PIN_1/2/3……15有关。根据引脚好选择操作CRH/CRL寄存器。下图为GPIOB_PIN_4,已经验证通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代码借鉴原子,该博客只用作学习笔记,不做商业用途,若有侵权,告知立删!

  • 10
    点赞
  • 5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