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卦益 风雷益 巽上震下
益卦由否卦所变,否卦的初六与九四换位。象征损上益下。
天地否
益卦是损卦的覆卦,序卦传【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适宜有多前往,可以济渡险阻。
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益卦与损卦相对应,否卦从上面分一个阳爻来帮助下卦。百姓受到帮助非常喜悦。阴爻坤为民。
《杂卦传》说:“损益,盛衰之始也。”损卦损下益上,有如损民利君,为衰退之始。那益卦就是损君利民了。虽然损卦没有强调损民利君,但益卦那可是相当强调损君利民了。
自上下下指初九从上面下来,来到最底层,他的德行广大无边。所以初九也是全卦主爻。中正有庆是指六二九五。九五是那个损君利民的君王,自是极好,【勿问元吉,大得志也】而六二受初九和九五两位大佬的恩惠,跟损卦的六五一样享【十朋之龟】,也是极好的。
木道乃行指巽为木震为行。离象为日,巽为进,坤为广大无疆。故日进无疆,其益无穷之意。
以上阳助下阴,即天施地生(这里也有说是天旋地生,意思一样,都是指卦的变化)。和损卦一样,益的法则,也是需要配合时机运行。
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风骤则雷迅,雷激则风烈,交相助益,君子法之,风有出入变动之利,故见善即迁,雷有震慑警惕之功,故知过立改。
《论语·里仁》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是之谓也。李光地曰:“雷者动阳气者也,故人心奋发而勇于善者如之;风者散阴气者也,故人心荡涤以泊其恶者如之。”
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
象曰: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
利于兴办大事,最为吉祥,没有困难。
与损卦上九对应,初九是全卦主爻,初九从原本的否卦六四下来,改变了原本闭塞不通的处境。
从上位者下来服务人民,带领百姓兴办大事。不厚事可以理解成百姓不会感到事情沉重难做,意为初九下来起到了鼓舞的作用。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
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
受益,有人赠送十朋之龟,不能拒绝接受,长久正固吉祥。君王用以祭祀天神,吉祥。
十朋之龟与损卦六五一样,覆卦所变。六二应九五比初六,大离之象。得益于初九,初九为主爻,也是弗克违。二五相应,九五为尊位君王,震为祭器,故王用享于帝。
自外来:既中正虚中,能受天下之善而固守,众人自外来益之矣。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助益灾荒之事,没有罪责。诚信以行,使用珍圭(圭璧,信物)向公侯告知命令。即传令官传达开仓赈济之象。
圭:代表命令信物,巽为命令震为礼器合而引申为圭。六三主坤卦,阴居阳位,进入互艮,大地不生长之象。故有灾荒之象。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象曰:告公从,以益志也。
告之公侯追从,用来作为依附迁移国都。
六四原是初六,变成六四后从下卦进入上卦,从下坤变成互坤。坤为地为国,即迁国。
以益志也:增强自己的心意。
六三跟六四都谈到了中行,但三四本不处于中位。所以这里的中行不是行中道的意思,而是三四处于公卿,诸侯之位。益卦有损君利民之象,而公卿,诸侯是处于天子和百姓之间的位置,所以这里的中行是指九五尊位有意造福百姓,公卿和诸侯居其中要配合九五行动,从爻辞上面不管是告公赈济灾荒,还是告公迁都,都是此类含义。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象曰: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君王存惠益生民之诚心,都不用占问了,就知大吉。生民亦怀惠君王之恩德。
九五中正有应,损上益下,有信而施惠于民,天下大受其福,他的志向完全得以实现。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象曰: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没有人惠益他,反而有人打击他,立心不坚定恒久,凶。
上九处益之极,阳居阴位。作为阳爻却不像九五、初九那样有益阴之行。反求益之甚者,人所共恶,其道应凶。
自外来也:上九于内尽失民心,故必有外者来伐之。
上九与六二都有自外来也之辞,对此,程颐曰:“人为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六二中正虚己,益之者自外而至,是也。苟为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上九求益之极,击之者自外而至,是也。”
《系辞下传》第五章: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结论】:损卦和益卦都是损刚益柔,阳爻帮助阴爻之象。益卦损上益下,又多言君施恩于民之象。初九大作,自上下也,六二益之,得佳位也。六三益凶,以中行也。六四迁国,顺王命也。六五元吉,孚惠心也。上六受击,反求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