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P/NPN传感器的转换和常开常闭转换的具体实施

文章介绍了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转换三线制传感器的PNP和NPN信号,以及如何在转换过程中同时改变其常开、常闭特性。通过电路设计,展示了如何使用NPN三极管实现PNP传感器到NPN信号的转换,并通过额外的三极管实现常开常闭状态的反转,适用于理解传感器信号转换的原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工业现场,三线制传感器是极其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在各种类型的设备上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而三线制传感器根据其输出信号电平可分为NPN和PNP型,根据其非感应时的开闭的状态又可以常开和常闭型,由此三线制传感器可分为四种组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NP和NPN型传感器之间的转换方式在之前的文章PNP/NPN传感器的基本原理解析及转换里已经有了详细的解释,所以这次我们不再详细叙述其转换原理。这次我们着重从实际实施的角度和如何在转换NPN与PNP的同时保持或更改其常开、常闭特性来说明问题。

  我们在为PLC接入传感器时,要根据所使用的传感器来调整PLC的输入回路。目前市面上主流品牌的PLC一般都是可以对输入点的极性(源型/漏型)进行更改的。由于不同的厂商对源型和漏型的定义并不相同,在这里我们不以源型输入、漏型输入来定义PLC的输入点,而以高电平有效(对应使用PNP传感器)和低电平有效(对应使用NPN传感器)来定义PLC的输入点。

  首先,我们将一个三菱FX3UPLC以高电平有效的接线方式进行接线,同时为它的输入点X0接入一个PNP型传感器。通过一个金属来接近和远离传感器,来实现传感器的断开/输出(需要注意的是,在此使用的是一个PNP常闭型传感器,当没有金属靠近时,传感器为闭合状态——输出高电平;当有金属靠近时,传感器为打开状态——输出为开路)。可以看到没有金属接近的时候,传感器亮灯即传感器有输出,同时PLC的X0点的输入灯点亮;而有金属接近的时候,传感器灯灭即传感器无输出,同时可以看到PLC的X0点的输入灯熄灭,如下图。

  然后,我们将PLC的接线方式变为NPN方式,传感器仍然使用之前的PNP型传感器。使用金属靠近和远离。可以看出,无论传感器有无输出,PLC的输入点都没有任何输入。由上可见PLC以NPN接线方式时PNP传感器的确是无效的。类似的,再用NPN型传感器进行相关的试验,会发现NPN传感器在PLC以PNP方式接线时也是无效的,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文章PNP/NPN传感器的基本原理解析及转换中的描述,我们使用一个NPN型的三极管即可将PNP型的传感器转换为NPN信号,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此,我们选择S8050三极管,限流电阻选择为10kΩ,最终如上图焊接转换电路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将PLC接线为NPN方式,并将电路板的0V输入端连接PLC的0V,将电路板的输入端连接PNP传感器的输出,再将电路板的输出端连接到PLC的X0。可以看到,当PNP传感器有输出时,X0的输入灯点亮;当PNP传感器无输出时,X0的输入灯熄灭,电路板实现了将PNP传感器的信号转换为NPN信号的功能,如下图所示。类似的,我们也可以将NPN传感器转换为PNP信号,供PNP接线的PLC使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是,虽然我们完成了传感器信号的转换,但其常开常闭特性并没有发生改变——一个PNP常开传感器经过转换变为NPN常开,一个PNP常闭传感器经过转换变为NPN常闭,一个NPN常开传感器经过转换变为PNP常开……

  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操作可以做到在转换PNP/NPN的同时将传感器的常闭常开特性也进行变换呢?让我们回忆一下PNP传感器依靠NPN三极管转换电平的过程:当PNP传感器输出时,NPN传感器的基极经过限流电阻接到24V,导致NPN传感器的CE极导通,从而将输出端接0V,从而实现了低电平输出。那么如果我们让PNP传感器输出时,NPN三极管的基极电压为0V,当PNP传感器不输出时NPN三极管的基极电压为24V不就可以实现常开/常闭的转换了吗。

  由此我们可以在现有NPN三极管(从现在起我们叫它NPN1)的输出上接另一个NPN三极管(从现在起我们叫它NPN2),同时我们将NPN2的基极通过一个10kΩ的电阻接入24V,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时,当PNP传感器输出时,NPN1的基极通过限流电阻接入24V,由此导致NPN1的CE两极导通并将NPN2的基极与0V短接,此时NPN2的集电极对外开路。而当PNP传感器没有输出时NPN1的基极悬空,导致NPN1的CE两级之间开路,这时因NPN2基极通过电阻连接到24V导致NPN2的CE两级导通,从而实现了NPN2的集电极对外输出0V。由此实现了PNP输出时NPN对外开路,PNP不输出时NPN对外输出,即在完成PNP到NPN转换的同时实现了常开和常闭之间的转换。

  我们按照上述的电路图焊接转换电路板,然后把PLC接线为NPN方式,并将PNP传感器经过焊接的电路板连接到PLC的输入点X0。通过移动金属靠近或远离PNP传感器我们发现,当金属靠近PNP传感器时,传感器灯不亮即没有输出,但此时PLC的输入点X0的指示灯亮,即X0点有输入。而当金属远离PNP传感器时,传感器灯亮即有输出,但此时PLC的输入点X0的指示灯灭,即X0点没有输入。这个过程说明我们将一个PNP常闭型(有物体时无输出,无物体时有输出)的传感器成功的转换为了NPN常开型(有物体时有输出,无物体时无输出)的传感器。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结构实现将NPN常开/常闭转换为PNP常闭/常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我们一般是不会用这种方式进行电平和常开常闭的转换的——我们要么重新购买传感器,要么购买专用的转换电路——因为自己焊接的电路板的可靠性与工业现场对可靠性的高要求往往有一定出入。但是通过上文所说的转换实施方式有利于理解转换的本质和电路实际上工作的原理,希望对刚开始接触这个行业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 光电传感器NPNPNP类型的常开状态的工作原理 #### NPN型光电传感器 对于NPN型光电传感器,在常开状态下,当检测到目标物体时,传感器会导通并拉低输出端至接近接地电位(GND),此时输出为低电平。而未检测到目标物时,输出保持高阻态或浮空状态[^3]。 在模式下,NPN传感器默认情况下将输出端连接到地线形成回路,提供一条路径使电流能够流过负载回到电源负极。一旦探测器接收到反射光或其他形式的目标信号,则切断该通道让输出呈现高阻抗特性断开电路[^1]。 ```python if target_detected: output = GND # 对于NPN常开, 输出低电平 else: output = HIGH_IMPEDANCE # 高阻态或浮空状态 ``` #### PNP型光电传感器 相比之下,PNP型光电传感器的操作正好相反。处于常开端配置时,如果存在有效输入条件(比如有物体被侦测),则内部晶体管饱导通使得输出引脚电压上升接近供电轨Vcc给出逻辑高的脉冲;反之如果没有触发事件发生的话,默认维持着较低甚至零伏特的状态。 至于式的PNP型号装置而言,平时它总是把输出设定成高电平并与正电源相联结允许电流通过外部元件流向公共地。然而只要一遇到特定情况如光线遮挡之类的现象就会促使这种联系中断从而导致输出变为低电平或不连续接触。 ```python if target_detected: output = VCC # 对于PNP常开, 输出高电平 else: output = LOW_LEVEL # 较低甚至零伏特的状态 ``` 两种类型的主要差别在于它们如何响应环境变化以及所处初始条件下产生的不同电气行为。具体应用取决于控制系统的设计需求个人偏好来决定选用哪一种更合适[^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soar3033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