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O技术(四)OFDM技术

本文介绍了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阐述了如何利用OFDM消除符号间干扰(ISI)。通过示例解释了符号间干扰的成因,并探讨了信号带宽与相关带宽的关系,揭示了OFDM通过降低信号带宽来避免码间串扰的原理。同时,文章提出了码间串扰与多径传播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多径实现分集处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学习目标:

学习正交频分复用技术与MIMO技术如何结合


学习内容:

OFDM定义如下: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即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正交信号可以通过在接收端采用相关技术来分开,这样可以减少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 ICI 。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因此每个子信道上的可以看成平坦性衰落,从而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而且由于每个子信道的带宽仅仅是原信道带宽的一小部分,信道均衡变得相对容易。”

读了上面的描述,我们一定还有很多的疑问:什么叫“正交子信道”?怎么做才能“把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为什么“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时,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而“相关带宽”、“符号间干扰”又是什么呢?

- 符号间干扰(ISI,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既然OFDM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ISI,Inter-Symbol Interference),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符号间干扰。

想象下面的场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隔山相望。男孩要向女孩表白,喊出那摄人心魄的三个字。在他们远处,有另一座大山,能够将他们的喊话形成回声。就是说,男孩喊出的话,会经过两条路径传到女孩的耳朵里,一个原声,一个回声。当女孩听到男孩喊出的“我”字的时候,“我”字的回音还在路上。然而下一时刻,当“爱”字的原音到达女孩那里时,“我”字的回音恰好也到了。两个声音同时到达,混在了一起。我们假设“我”和“爱”两个音混在一起会形成“讨”字的音(这个假设实在是太坏了)。所以这一时刻,女孩听到的是“讨”字。同样,再下一时刻,女孩会听到“你”字的原音和“爱”字的回音混叠在一起的声音,假设这次她听到的是“厌”字。最后,女孩听到 了“你”字的回音,转身就走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好好的一句“我爱你”却因为回声的存在,被活生生“翻译”成了“我讨厌你”,让相爱变成了分手。在现实无线通信中,“符号间干扰”就扮演着“回声”的角色。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常常存在着不止一处的反射物,发出的信号经过这些物体的反射、折射,会经过不同的路径到达接收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径传播”。路径不同,传播的距离自然不同,信号到达接收端的时间也就不尽相同。如果这一时刻发出的符号因为多径,延迟到了下一时刻才到达,就会与下一时刻的符号发生混叠,造成符号无法正确解出,这就是“符号间干扰”,也叫“码间串扰”。
通过上面简单的例子,我们已经感性的了解了“回声”干扰“原声”的成因。而且也能直观的感觉到,要想避免两个声音的干扰,男孩只要放慢喊话的速度就好了,等一个字的所有回声都传递到了女孩耳朵里,再喊出第二个。这样一来,女孩听到的就是“我,我…,爱,爱…,你,你…”,无非是多听了几个重复的字而已,不会因为出现字和字之间的干扰而造成误会。但是,我们回看百科中OFDM的定义,却发现它是这么写的:“当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时,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我们已经找到了从时间上避免符号间干扰的方法,那么,它和“信号带宽”,“相关带宽”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不要忘了带宽的单位是赫兹(Hz),而赫兹代表的数学含义是秒分之一(1/s),就是一秒钟发生的次数。所以当我们说一个信号的带宽是10Hz,从离散域来看,可以理解为每秒有10个采样点,换句话说,每隔0.1秒,就会到来一个采样符号。现在我们把带宽的意义转换到时间域,再来解释码间串扰发生的条件,就好理解许多。既然每隔0.1秒就会到来一个符号,那么如果多径造成的最大时延小于这0.1秒,自然不会对下一个符号形成干扰;但如果多径时延大于了0.1秒,就会引起码间串扰。码间串扰发生的条件,就和多径时延对应上了。而这0.1秒,就是码间串扰发生的临界条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不妨假设时延恰好在符号发出0.1秒后到达,这样,时延发生的频率,也是10Hz,而“时延的频率(准确的说是最大时延的频率)”就是“相关带宽”。显而易见,当“相关带宽”等于“信号带宽”时,恰好会发生码间串扰。如果时延很短,比如0.01秒后就到达,对应的“相关带宽”是100Hz,大于“信号带宽”,码间串扰就不会发生;如果时延很长,在符号发出后0.2秒才到达,“相关带宽”是5Hz,小于“信号带宽”,码间串扰将不可避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有了这些基本概念,我们重新考虑一下之前找到的从时域上规避码间串扰的方法。依然假设信号的带宽是10Hz,这次假设有两个反射体,分别将信号延时0.1秒和0.2秒。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发送策略,即每隔0.2秒才发出一个新符号,这样,前一个符号就不会对下一个符号造成干扰了。而且,每发出一个符号,我们可以在之后的0.1秒和0.2秒分别收到该符号的两个副本,这不就相当于利用多径做了一次“纯天然”的分集么?在这里,原本讨厌的多径又一次帮了我们的忙,“免费的”对发送符号进行了分集处理(注,多径带来的分集,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频率分集”)。但是别忘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我们来仔细盘算一下享受免费“多径分集”的背后,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躲避码间串扰,并且获得多径分集,我们每隔0.2秒(即每0.3秒)才发出一个符号,这不就相当于把原信号的带宽从10Hz降到了约3.33Hz(1/0.3)么。而相关带宽是5Hz(1/0.2),哦,原来这种发送策略的实质是人为的让信号带宽小于相关带宽,来避免码间串扰的发生啊。这么做虽然能获得一些分集增益,但原来每秒能传10个符号,现在只能传不到4个,牺牲了太多的系统速率,实在有些不划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看来,要想在充分利用资源的条件下,还获得分集增益,码间串扰是想躲也躲不掉了。我们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干掉”码间串扰!
接下来可以学习OFDM是如何消除码间串扰的。


OFDMMIMOMATLAB仿真程序MIT研究人员贡献-MIMO_OFDM.rar OFDM MIMO MATLAB仿真程序 MIT研究人员贡献: Adaptive Loading in MIMO/OFDM Systems Prateek Bansal Andrew Brzezinski prateek@stanford.edu brzezin@stanford.edu December 13, 2001 Abstrac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is a powerful technique employed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suering from frequency selectivity. Combined with multiple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as well as adaptive modulation, OFDM proves to be robust against channel delay spread. Furthermore, it leads to signicant data rates with improved bit error performance over links having only a single antenna at both the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This project demonstrates OFDM with adaptive modulation applied to Multiple-Input Multiple- Output systems. We apply 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o obtain a bit and power allocation for each subcarrier assuming instantaneous channel knowledge. The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is considered in two stages. The rst stage involves the application of a variable-rate variable-power MQAM technique for a Single-Input Single-Output OFDM system. This is compared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xed OFDM transmission where a constant rate is applied to each subcarrier. The second stage applies adaptive modulation to a general MIMO system by making use of the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to separate the MIMO channel into parallel subchannels. For a two-input antenna, two-output antenna system, the performance is compared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a system using selection diversity at the transmitter and maximal ratio combining at the receiver.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