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手机定位方式,目前主流的手机定位方式可以分为三类:GPS定位、基站定位、混合定位。
GPS定位是通过手机中GPS模块获取位置信息,精度比较高、信息全面;不仅能获取经纬度,还能包括海拔高度、方向角度等信息。
基站定位是依靠运营商的电信基站进行定位,由于不涉及到硬件消耗,所以功耗最低,通过算法和基站数据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定位精度,但基站定位精度对基站分布程度要求较高,基站密集的地区定位精度较高,基站分散的地区定位精度会下降。
混合定位是通过整合基站和WiFi数据进行用户位置的确认,该方式结合基站定位的低功耗特点,同时由于WiFi数据的介入提高了基站定位的精准度,但对服务提供商和WiFi数据、基站数据的要求较高。
现在,手机上的地图都是采用GPS定位、基站定位、混合定位进行定位导航,基站定位和混合定位的精准度受基站分布的密度以及WiFi提供的数据影响,尽管混合定位能够覆盖大多数的使用场景,但是一些不确定因素会影响定位的精度。比如一些大型活动所需的临时性移动基站会影响到基站定位的准确性,另外如果路由器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而WiFi数据库中的位置没有及时更新,那么就很可能导致WiFi定位错误,说到这里可能有的网友会问:还有GPS定位呢,难道GPS定位也不准?
据了解,在开阔地(平原),GPS定位精度较高,在室内和城市楼宇密集的地区GPS定位精度会出现偏差,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漂移;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GPS是如何根据卫星信号来实现定位的,GPS包括三大部分:空间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用户GPS信号接收机。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是卫星不断的发射自身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GPS信号接收机
5分钟带你看懂手机地图定位为啥老不准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4-04-24 09:30:56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