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读博士硕士的学生看看吧

  
大学生自述:上了三年研究生我愿读服输  
  在找工作接连碰壁之后,我和几个研究生同学最近常常用“ 愿读(赌)服输 ”4 个字互相进行 心理按摩 ,虽然是 自我安慰 ,可 每个人心里多多少少都在悔不当初
  本人虽然不是出身名校,但三年前考研时也是踌躇满志。 本科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总觉得有实力继续向上读书,不读有点辜负自己优异的成绩和几年的发愤图强。同学们也说“你不上研究生有点可惜”,“你考不上研咱们班就没有人能考上”。 同学的夸奖、老师的鼓励坚定了我考研的决心,也助长了我小小的虚荣心我一定要考上研究生,戴上硕士帽,让父母为我骄傲。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一直坚信“ 学而优则仕 ,书读得越多就越能找到好工作。当身边的同学都在争相报考省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时,我不以为然,心想等我研究生毕业了,就要进全国知名的媒体。
  可三年过去了,又要找工作时我才突然发现, 现在的研究生竟然这么多,可招聘岗位却一年少过一年 。我梦寐以求的全国性媒体的招聘名额更是少得可怜,而且一般都要求出身名校、男生等等。就连我当时看不上眼的那家省内报社,也很牛气地表示原则上不再招人。
   3 年来,我本科时代的一些同学已经在各个媒体做得有声有色 。而我,虽然踏踏实实地在学校里刻苦攻读了几部大部头的新闻学著作,对马恩列斯的新闻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也发表了几篇还算可以的新闻学论文,但在写真正的新闻时,却会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每当看着当年的同学10分钟写一个好几百字的消息,听着他们讲采访中的技巧,我都不禁暗自使劲晃晃脑袋,结果发现里面空空如也:我这三年都学了什么啊?
   还有很俗气的但却很重要的一点,在实现新闻理想的同时,我也希望自己的温饱问题能解决得好一点,住房能宽敞一点,生活档次能高一点,说白了,就是多挣一点。 几轮应聘下来,我却发现如今研究生的工资竟然和三年前的本科生一样 。学生中流行的一句话对毕业生的待遇倒是有精准的描述: 本科生毕业4000块,研究生毕业3000块,留校2000块。
  说起留校,虽然挣得不多,可好歹是个铁饭碗,但哪有那么容易?实话实说,我和我的研究生同学都很想留校。一方面,学历高了,适合做教学和研究工作,再者说,年纪大了,也不想总是跑来跑去的,当个老师多好啊,更何况还是大学老师,各方面都稳定,社会地位也不低。但这条路也不好走,我们学校1998、1999级的本科生都有人留校,现在硕士都很难留下了,学校对师资的要求越来越高,非博士不要。
  残酷的现实把我三年前的鸿鹄之志击得粉碎。真是有点后悔了,不知这个硕士读得到底值还是不值。这么大年纪了还是个学生,还在花着父母的钱,还在为找工作奔忙。有时自己不禁偷偷设想,如果当年自己不考研,肯定也能进本省那家报纸,或许已经成为业务骨干了。
  社会上很多人把像我这样的女硕士戏称为黄蓉,可人家黄蓉聪明美丽,年纪轻轻就是丐帮帮主,还有一个在江湖上很有势力的老爸。而我有哪一点能比得上黄蓉呢? 除了有那么一点学历外,社会关系简单,年龄也不小了。
  尤其我们这些二十四五岁的女硕士,一旦工作稳定后就想完成人生中另一件重大的事业——结婚生子,可又有哪一家单位愿意接收来了就要休婚假、产假的员工呢?我是招聘负责人,我也会想到这一点吧!
刚刚停笔,一位闺中密友打来电话诉苦 :这个研究生读得有些不值啊,多花了两三年时间和金钱,工作找得反而不如以前 如果上天给我一个重来的机会,我会选择本科毕业直接就业。如果上天再给我一个机会,我要把刚才那句话重复一万遍。
 
部分大学生开始理性面对考研抉择 
  “ 终于下定决心放弃考研了 ,张华郑重地将自己QQ的签名改成了这句话。
  张华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的大四学生,为考研准备了大半年的他最近决定放弃考研。原因很简单:“ 我们寝室都不考研,这两个月一直看他们为找工作而忙碌,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我觉得害怕,我怕研究生毕业以后再找不到工作,到时心理压力就更大了。考研本来就是为了能更好地找工作,如果不是这样,那我考研还有什么意义!
  与张华不太一样,武汉大学政治与管理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的李欣从上大学起就没想过考研。她觉得现在的研究生教育存在着误区,“ 现在研究生是批量生产,导师也没有心力照顾到每一个人,学生自己又没有独立的研究能力,而且现在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也不合理,所学的东西跟实际应用脱钩,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既不是研究型人才,也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
  他们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据湖北省教育考试院披露,湖北省2007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总数为8万余人,比上年减少7034人,持续多年升涨的考研人数首次出现下降。
  在湖北省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最多的三所高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报考人数均较去年有不同程度下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一名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高明表示, 现在自己有点后悔当初读了硕士,前不久一家石油企业到学校来要人,私下透露一线岗位招本科毕业生,研发岗位招博士毕业生,基本不考虑硕士毕业生 因为研究生和本科生比起来,年龄相对大,就业期望又比较高,但能力却没有本质的提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四学生张自清说,刚上大四时,班上同学都想要考研,但现在随着用人单位前来招聘,考研人数减少很多;估计到考试时,真正走进考场的人还会减少。
  华中科技大学研招办主任陈鹤表示,今年该校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相比去年有所下降,但学校对此并没有太在意,因为硕士研究生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她对湖北省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首次出现下降的现象“并不感到出乎意料”,因为从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看,硕士研究生招生将日趋平稳。
  长期关注教育领域的法学博士周甲禄分析,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首次出现下降的原因很多: 国家扩招趋缓,竞争加大,部分学生知难而退 就业有压力,找工作摆在了首位,很多学生想先找到工作后,再考虑读不读 收费的面越来越宽,经济压力让一些考生难以承受 硕士学历在就业方面的筹码并不重,原来凭硕士文凭可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但近年博士的扩招挤占了这些机会
  周甲禄认为, 这种降温表示大学生越来越务实,越来越理性,是件好事 ;但如果长期持续下降,也不是好现象,可能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结构带来冲击,有可能会影响到更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础。
   教育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社会和市场所需要的人才 。他建议,教育部门应对这种现象给予充分关注,利用这种变化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这种报名人数的自然下降,也许对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整是一个契机。
博士生成中国 垃圾群体 ?渴望早日 刑满释放
随着近年来博士生扩招,博士毕业生数量增多,他们就业时不像前几年那样俏了。(中国青年报 / 图;徐元宾 / 摄)
      2005 6 月,当潘菊拿到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时,她心头一阵激动,连忙告诉一个当时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同学。同学给她回复了一封邮件,里面这样写道: 祝贺你加入一个在中国越来越垃圾的群体!
      同学的自嘲里隐含着诸多的无奈。如今,一年多的读博时光过去,潘菊并不承认自己是垃圾,但的确感受到了和当时那位同学一样的 无奈、压力和困惑
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和导师聚在一起聊一聊
      “ 在国外,导师为博士生做的事应该比博士生为导师做的事要多,而在国内,刚好颠倒。 武汉某重点大学管理学博士生远潇说,有些博士生就是导师的打工仔,而且没有报酬。
      “ 我们这些留在国内读博士的人同样很优秀,但成绩与我们差不多的同学出国读博后,很快就出成果了,而我们在国内要出成果却很难 远潇认为,博士生阶段是一个人学术生命最重要的时期之一,而国内的博士生培养机制没能给博士生提供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因而,他们往往付出更多的努力也难以获得像同辈在国外取得的成果。
      作为文科博士生,武汉某高校传播学博士生何军 ( 化名 ) 和远潇的生活比起来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个人自由支配时间很充足等,但学术上的困惑是共同的。
      读博一年多来,何军很少有机会与导师就学术研究方面的问题交流。 只有逢年过节我们才能聚在一起聊一聊,平时很难见到导师
      除了很少有机会与导师交流外,与同学交流的机会也不多。何军曾经提议与同专业高一级的博士生搞一个学术交流活动,但没有多少人响应,至今也没能如愿。
      在远潇的促成下,他所在的研究所尝试着每周搞一次博士生学术交流会,但在邀请其他相关专业的博士生参加时,却得不到回音。 相比之下,跟以前完全没有交流还是好多了,不同思想的碰撞会产生一些灵感,有些碰撞出的火花对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国外的研究成果多在形成期间就已经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能被广泛认可。而国内研究人员大部分是各自为战,其成果在国外被认可的情况也大打折扣 ,远潇说: 有些文章哪怕是第三、第四作者中有一个是外国专家,文章被收录被认可的情况就会好很多
      导师带的博士生过多也是影响博士生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远潇介绍,如果算上不脱产的在职博士生, 有些导师带的博士生达到二十多人,还有何质量可言?
      在采访中,不少博士生表示, 在欧美,导师与学生情同父子的情况很多,他们也很希望能拥有那种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的导师,但国内这样的导师却不多
男博士生们大多以看电影、电视剧来消磨时间
      “ 整天除了做饭就是睡懒觉! 武汉某高校一位文科女博士本硕博连读后,已经很难找到学术研究的动力了。
      “ 读了 3 年的博士,做了 3 年的饭,没去过食堂,还乐此不彼 ,这是何军身边一些女博士生的真实写照。何军介绍 ,女博士生更生活化一些,但是无论如何,这些被称为 第三性 的未婚女博士生都是孤独苦闷的 。她们本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成就,而 现实却让她们感到无奈无助
      男博士生们则大多以看电影、电视剧来消磨时间。何军说,有时候两三个同学一起通宵看电视剧, 只是跟本科生相比,很少有玩游戏的而已
      何军说, 博士生群体是大学里最苦闷的一族 。人文社会学科的博士生大多没有导师安排的课题做,平时又很难得到导师的指导,大部分时间都感觉很闲。
      “ 我们也想一心搞研究,做出成果,但是却没有这样的大环境 何军认为,导师指导不够,学术交流太少,激励机制又不健全,使得博士生们的科研积极性普遍不高。
      作为偏理科的管理学博士生,远潇的大量时间用在为导师打工,常感叹没有时间搞研究。 博士生本来应当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后备队甚至是生力军,对未来国家科研能力和水平有重要影响。博士生资源的浪费是社会的损失和国家的悲哀
博士生的共同特征:穿着朴素、身体孱弱、 30 岁左右
      武汉某大学一个研究所的 12 名博士生中,只有 1 人已婚, 3 人有男女朋友,其余 8 人则均为单身。 博士生的社会交往圈子本身很狭窄,再加上部分人放不下博士生的架子,不肯主动与人交往,造成许多人封闭甚至自卑 。远潇介绍: 多数博士生都在二十七八岁左右,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让我们喘不气来
      远潇介绍说,博士生一般被分为三类:一是不用交学费,并且每月能得到 300 ~400 元生活费的;二是名义上要交学费,但实际由导师支付,没有生活费的;三是自行承担 3 万元左右的学费,生活费由导师 看着给 的。
      远潇说,无论哪一类,生活都是很清苦的。他曾遇到一位博士生到修鞋匠那里修一双破了一条四五厘米长口子的皮鞋。 “‘ 穿着朴素、身体孱弱、 30 岁左右 已经成了博士生的共同特征,大学校园里符合这个条件的,一问就是个博士生。
      “ 白天愁论文,晚上愁嫁人 的说法在一些女博士生中流传。 论文发了吗? 成为博士生们见面的问候语。
越优秀的博士生越有可能被导师扣下做课题,推迟毕业
      经过两年多的煎熬,华中科技大学 04 级博士生邱文 ( 化名 ) 的心态比以前更加平和了。当年辞掉在武汉科技大学的工作去读博时,他有一丝无奈,也有一丝坚决。邱文说,在高校从事科研工作,没有博士学历是很难有发展前途的。 当时在学校已看不到什么希望,我就出来了
      邱文所在的专业要求论文 两篇权威 1 篇核心 ,而据他所知, 02 级的师兄师姐中,到今年能成功毕业的大约只有 50%
      “ 这里面有一个潜规则,就是只要导师需要的博士生,即使达到了毕业要求,也不可能按期毕业,直到导师觉得不再需要你时才会让你毕业。 邱文说, 越是优秀的博士生越有可能被导师留下来参与某项课题的研究,从而推迟了毕业的时间
      邱文除周末有时间回武汉科技大学的家中外,平日都住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宿舍,而他妻子前不久刚生了小孩,邱文在两校间来回奔波更忙碌了。邱文说,自己只希望能按期毕业,早日回到工作岗位,有更多时间照顾妻子和孩子。
坚守着的博士生将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
      多数博士生在坚持在奋斗,也有博士生最终选择了放弃。
      与邱文相比,他的一位硕博连读的同学就没有他的毅力了,这位同学今年申请参加硕士论文答辩,拿了硕士文凭就离开学校。
      邱文介绍, 不脱产的博士生选择放弃的更不乏其人 有些导师没有课题,尤其理工科博士生如果没有导师的课题依托就很难做出论文,有些坚持一两年看不到希望,就只好放弃
      一方面是博士生清苦的物质生活、沉闷的研究环境和难以预期的毕业时间,另一方面却是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 远潇说,一些人对博士生存在误解,以为这些高学历的知识分子生活会很舒适,而实际上,博士生面临的现实远不如局外人想象的那般美好。
      远潇前年毕业的一位师兄去华中师范大学时,学校给予其安家费 10 万元,而如果现在去已经没有安家费了,评副教授也更困难了。 就业境况急转直下,哪怕只相差几个月,待遇就可能相差很大。 远潇说, 现在, 焦虑 这个词已不足以形容我们现在的心情。我们希望能早日 刑满释放 ,但实际上我们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不能按时毕业
      武汉大学一位本硕博连读的女博士生说, 现在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跟男友早点结婚,并且早日逃出 蹲监狱一样 的生活
      远潇说: 大多数博士生都是对学术有所追求的人,已经做好了过清贫生活的准备。我们的要求并不高,每月 1000 元的生活费,导师能有多一些的指导,有更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更多与同行交流的机会。而这些本应该并不难实现
博士生的困惑:被误解的弱势群体 出路在哪里?
      一个在校博士生日前投书中国青年报—— 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上世纪80年代初那封署名“潘晓”的信中,一句“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的感叹,再次成了时下很多本科生甚至博士生们心里的困惑。
     当年我收到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时,我没有感到多少兴奋,更多的是矛盾、沉重、复杂,因为“ 读博等于赌博 ”的说法已经广泛流传。 读博一年多以来,除了生活的单调、学术探索的艰苦之外,我感受最多的,还是生活乃至生存空间的日益逼仄。
      在学业方面,学术界学富五车、素养深厚、能以人格魅力指引学生一生的导师也有,可惜在导师中占的比例不高, 更多的是这样三种导师 一种是对学生不闻不问的导师,对学生采取放羊式管理 。一周不到机房也没人过问。 第二种导师导是导了,可惜是误导——指定的研究,不是脱离实际就是落后于前沿多年,也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和未来发展 第三种导师虽然招学生时也希望学生有学术成就,但“吾爱真理,但吾更爱实惠”,他们更喜欢让博士生做赚钱的项目 。至于报酬,自然是远远低于市场价格,给多给少,全看导师的良心,这也是许多学生称导师为“老板”的原因。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研究领域很窄。 与硕士生的应用创新不同,博士生是要求理论上有所创新的。在分工越来越细、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专家时代,我们只能集中于一个非常小的领域,跟踪国际前沿,不断挖掘,才有可能取得一点儿创新或进展 。热门专业还可以和社会有接口,其他专业就是门前冷落鞍马稀了。以我的管理专业为例,乍看还是热门,可惜 成功人士都自有管理心得 ,迫使这个专业的博士生只好钻到数学和理论模型里找出路, 做出来的成果往往难有用武之地
     我们的视野也很窄。条件好的学校还购买了国外论文的数据库,需要的资料可以在线查阅,图书报刊也较丰富;条件差的学校连基本的研究条件都保证不了。 做研究最好的方法是与国际同行交流,但这样做的前提是参加各种会议 。参加国内的会议,费用加起来也要几千元;国际会议更不用说,论文发表就要至少交300美元,想到国外开会还要花上万元。许多学校规定经费由导师管理,很少有导师愿意为学生出这个钱。 我们只能闭门造车,水平自然可想而知 。国家投入科研和博士生培养的经费并不少,但有多少能真正用于博士生的培养,尤其是让我们自己支配到学术研究和交流上?
      我们的就业去向也很窄。企业一般不愿为博士这样的高学历者付高薪酬,到高校当老师或进研究机构,就成了大多数博士毕业生的首选甚至惟一选择。而高校和研究机构里已有不少在职读博的人,还有越来越多的海归,我们想进去并不容易。即使运气好进了高校或研究机构,面对的又将是 学风浮躁,造假成风,贫富不均 。我们不得不反复问自己:事业成功的标准是什么?专心做学问的,现在吃不开、没市场,将来会有吗?拿了学位就是为了去钓大鱼吗?
      在生活方面,我们的生活圈子很窄 。三点一线为主的生活可以用“三位一体”来形容 一个狭小的床位、一个固定的机位、一个随便的食堂座位,加上一个瘦弱的身体。
      更重要的是, 微薄的收入无疑让我们远离了许多丰富的生活 。以我为例,每月享受国家规定的500元生活费,而学校住宿费每年要1000元,扣除探亲路费、电话费这些开支,每月可支配收入也就300多元,勉强够吃饭吧。而有的学校和院系连500元都保证不了!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去兼职?可是如果专业不是工科或热门的,想做全职的人尚且比比皆是、就业困难,哪个单位想要兼职?就算能找到,导师允许吗?自己的研究还做不做了?
      交往圈子也很窄,我们平时接触的除了同一实验室的人就是学术上有交流的人,我身边走向大龄的同学越来越多,而他们中大多是很优秀甚至很有魅力的。 女博士生很容易成为大龄青年,成了别人眼中的“第三种人”,逼得她们大呼“我不是灭绝师太”。
      而让我们痛苦和寒心的是,关心我们的人很少。大概除了管理部门和部分导师了解我们的窘境,社会上几乎没人知道我们的情况,更别说理解了。也有人认为我们在象牙塔里悠闲自在、无病呻吟,或者因为少数挂羊头卖狗肉的博士生而对我们整体印象不佳,认为我们大多也是沽名钓誉之徒。
      我们希望的是,公众对于我们这个群体保持平常心,多来关心一些最好,不关心也不要鄙视挖苦;我们也不需要光环,那不能当饭吃 。今年年初IT业有人累死后,许多公司减少加班、增加福利,可几个学校的博士生跳楼后,却没看到或听说谁来关注一下我们的生存状况。说实话,我们经常觉得自己就是被误解的弱势群体。
      我们是中国青年,渴望着为青年中国的腾飞贡献力量,可读书这么多年之后,我们却成了在越来越窄的人生道路上徘徊的人。很多同学,有和我一样的疑问,谁能告诉我们,出路在哪里?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