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S/CTS
RTS/CTS主要用于检测隐藏节点,或当同一基本服务集中存在不同的技术(如802.11b/g/n)时自动充当保护机制。
CTS-to-Sefl
当同一基本服务集中存在不同的技术(如802.11b/g/n)时,CTS-to-Self也会自动用作保护机制。相较于RTS/CTS,使用CTS-to-Self作为保护机制的优点是发送的帧数更少,吞吐量将因此而提高。
使用CTS-to-Self的终端准备传输数据时,将通过发送CTS帧来执行NVA分发。所有侦听到CTS帧的终端都会根据提供的值来设置NAV计时器。
保护机制-ERP
当802.11g技术在2006年首次出现时,802.11标准面临如何解决DSSS和OFDM技术在同一2.4GHz射频环境中共存的问题。从技术角度讲,802.11g技术称为扩展速率物理层(ERP)。802.11g ERP无线接口可以采用OFDM或HR-DSSS技术传输数据,而早期的802.11或802.11b无线接口只能采用DSSS或HR-DSSS技术传输数据。为此,802.11标准定义了ERP保护机制,以便两个802.11g无线接口的OFDM传输不会受到DSSS或HR-DSSS传输的干扰。保护机制使用的是RTS/CTS或CTS-to-Self。
终端通过设置NAV计时器以避免冲突。这种通知就是所谓的NAV分发,通过数据帧的持续时间/ID字段完成。当终端传输数据帧时,监听终端根据持续时间/ID字段来设置自己的NAV计时器。遗憾的是,这种方法在混合环境中并不可行。如果802.11g设备希望传输数据帧,由于802.11b HR-DSSS设备不能识别802.11g ERP-OFDM传输,因此也无法解析数据帧的持续时间/ID值。换言之,802.11b设备不会设置NAV计时器,从而错误地认为介质处于空闲状态。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802.11g ERP终端将切换到保护模式。
在ERP基本服务集中,802.11b HR-DSSS终端和802.11 DSSS终端称为非ERP终端。保护机制致力于确保ERP终端(802.11g)和非ERP终端(802.11b或遗留802.11)能共存于同一个基本服务集,从而允许ERP终端使用较高的ERP-OFDM数据速率收发数据,同时仍然向后兼容遗留的非ERP终端。
保护机制RTS/CTS
保护机制CTS-to-Self
802.11g ERP接入点决定启用保护机制时,需要通知基本服务集中的所有802.11g ERP客户端使用保护机制。为此,ERP接入点将信标帧和探询响应帧的NonERP_Present位设置为1,以通知ERP客户端切换到保护模式。
1. 如果非ERP客户端关联到ERP接入点,ERP接入点将把其信标帧的NonERP_Present位设置为1,从而在基本服务集中启用保护机制。也就是说,802.11b HR-DSSS客户端的关联将触发保护机制。
2. 如果侦听到802.11 DSSS或802.11b HR-DSSS接入点发送的信标帧,ERP接入点将把其信标帧的NonERP_Present位设置为1,从而在基本服务集中启用保护机制。简而言之,当802.11g ERP接入点侦听到802.11 DSSS接入点、802.11吧HR-DSSS接入点或自组织客户端发送的信标帧时,将触发保护机制。
3. 除探询帧外,如果侦听到仅支持802.11 DSSS或802.11b HR-DSSS速率的管理帧,ERP接入点也会将NonERP_Present位设置为1。
ERP保护机制利用RTS/CTS或CTS-to-Self帧确保802.11g终端和遗留的802.11b终端能共存于同一个基本服务集。如果基本服务集中不存在802.11b客户端,就无须启用RTS/CTS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