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eans笔记 K值以及初始类簇中心点的选取

本文主要基于Anand Rajaraman和Jeffrey David Ullman合著,王斌翻译的《大数据-互联网大规模数据挖掘与分布式处理》一书。

  KMeans算法是最常用的聚类算法,主要思想是:在给定K值和K个初始类簇中心点的情况下,把每个点(亦即数据记录)分到离其最近的类簇中心点所代表的类簇中,所有点分配完毕之后,根据一个类簇内的所有点重新计算该类簇的中心点(取平均值),然后再迭代的进行分配点和更新类簇中心点的步骤,直至类簇中心点的变化很小,或者达到指定的迭代次数。

  KMeans算法本身思想比较简单,但是合理的确定K值和K个初始类簇中心点对于聚类效果的好坏有很大的影响。

  1. 确定K个初始类簇中心点

  最简单的确定初始类簇中心点的方法是随机选择K个点作为初始的类簇中心点,但是该方法在有些情况下的效果较差,如下(下图中的数据是用五个二元正态高斯分布生成的,颜色代表聚类效果):

  《大数据》一书中提到K个初始类簇点的选取还有两种方法:1)选择彼此距离尽可能远的K个点 2)先对数据用层次聚类算法或者Canopy算法进行聚类,得到K个簇之后,从每个类簇中选择一个点,该点可以是该类簇的中心点,或者是距离类簇中心点最近的那个点。

  1) 选择批次距离尽可能远的K个点

  首先随机选择一个点作为第一个初始类簇中心点,然后选择距离该点最远的那个点作为第二个初始类簇中心点,然后再选择距离前两个点的最近距离最大的点作为第三个初始类簇的中心点,以此类推,直至选出K个初始类簇中心点。

  该方法经过我测试效果很好,用该方法确定初始类簇点之后运行KMeans得到的结果全部都能完美区分五个类簇:

  

  2) 选用层次聚类或者Canopy算法进行初始聚类,然后利用这些类簇的中心点作为KMeans算法初始类簇中心点。

  常用的层次聚类算法有BIRCH和ROCK,在此不作介绍,下面简单介绍一下Canopy算法,主要摘自Mahout的Wiki:

  首先定义两个距离T1和T2,T1>T2.从初始的点的集合S中随机移除一个点P,然后对于还在S中的每个点I,计算该点I与点P的距离,如果距离小于T1,则将点I加入到点P所代表的Canopy中,如果距离小于T2,则将点I从集合S中移除,并将点I加入到点P所代表的Canopy中。迭代完一次之后,重新从集合S中随机选择一个点作为新的点P,然后重复执行以上步骤。

  Canopy算法执行完毕后会得到很多Canopy,可以认为每个Canopy都是一个Cluster,与KMeans等硬划分算法不同,Canopy的聚类结果中每个点有可能属于多个Canopy。我们可以选择距离每个Canopy的中心点最近的那个数据点,或者直接选择每个Canopy的中心点作为KMeans的初始K个类簇中心点。

  2. K值的确定。

  《大数据》中提到:给定一个合适的类簇指标,比如平均半径或直径,只要我们假设的类簇的数目等于或者高于真实的类簇的数目时,该指标上升会很缓慢,而一旦试图得到少于真实数目的类簇时,该指标会急剧上升。

  类簇的直径是指类簇内任意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

  类簇的半径是指类簇内所有点到类簇中心距离的最大值。

  废话少说,上图。下图是当K的取值从2到9时,聚类效果和类簇指标的效果图:

  左图是K取值从2到7时的聚类效果,右图是K取值从2到9时的类簇指标的变化曲线,此处我选择类簇指标是K个类簇的平均质心距离的加权平均值。从上图中可以明显看到,当K取值5时,类簇指标的下降趋势最快,所以K的正确取值应该是5.为以下是具体数据:

1 2 个聚类
2 所有类簇的半径的加权平均值 8.51916676443
3 所有类簇的平均质心距离的加权平均值 4.82716260322
4 3 个聚类
5 所有类簇的半径的加权平均值 7.58444829472
6 所有类簇的平均质心距离的加权平均值 3.37661824845
7 4 个聚类
8 所有类簇的半径的加权平均值 5.65489660064
9 所有类簇的平均质心距离的加权平均值 2.22135360453
10 5 个聚类
11 所有类簇的半径的加权平均值 3.67478798553
12 所有类簇的平均质心距离的加权平均值 1.25657641195
13 6 个聚类
14 所有类簇的半径的加权平均值 3.44686996398
15 所有类簇的平均质心距离的加权平均值 1.20944264145
16 7 个聚类
17 所有类簇的半径的加权平均值 3.3036641135
18 所有类簇的平均质心距离的加权平均值 1.16653919186
19 8 个聚类
20 所有类簇的半径的加权平均值 3.30268530308
21 所有类簇的平均质心距离的加权平均值 1.11361639906
22 9 个聚类
23 所有类簇的半径的加权平均值 3.17924400582
24 所有类簇的平均质心距离的加权平均值 1.07431888569

  参考文献:

  [1] 《大数据-互联网大规模数据挖掘与分布式处理》 Anand Rajaraman,Jeffrey David Ullman著,王斌译。

  [2]  Mahout Wiki-Canopy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优质项目推荐】 1、项目代码均经过严格本地测试,运行OK,确保功能稳定后才上传平台。可放心下载并立即投入使用,若遇到任何使用问题,随时欢迎私信反馈与沟通,博主会第一时间回复。 2、项目适用于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计科、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人工智能、通信、物联网、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的在校学生、专业教师,或企业员工,小白入门等都适用。 3、该项目不仅具有很高的学习借鉴价,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是入门进阶的绝佳选择;当然也可以直接用于 毕设、课设、期末大作业或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 3、开放创新:如果您有一定基础,且热爱探索钻研,可以在此代码基础上二次开发,进行修改、扩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应用。 欢迎下载使用优质资源!欢迎借鉴使用,并欢迎学习交流,共同探索编程的无穷魅力! 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 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 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