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红外原理研究

IR红外原理研究

 

一. 基础介绍及原理:

遥控器的基带通信协议很多,大概有几十种,常用的就有 ITT 协议、NEC 协议、Sharp 协议、Philips RC-5 协议、Sony SIRC 协议等,用的最多的就是 NEC 协议了。

 

1. 一个完整的IR波形,它主要由5个部分组成

前导码(Head Code)+ 客户码(Customer Code)+ 客户反码 + 数位码(Data Code) + 数位反码

前导码也叫引导码 代表一次传输的起始标志。

NEC协议的前导码:

9ms 高电平+4.5ms 低电平。

 

2. 用38khz原因:

为什么用38KHZ,是因为这样可以提高红外线的抗干扰能力,避免大气中的红外线干扰。原理如下调制载波频率一般在30khz到60khz之间,大多数使用的是38kHz,占空比1/3的方波,发射端所使用的。

38K载波可提高信号抗干扰和传输距离。

 

3. 调制:

就是用待传送信号去控制某个高频信号的幅度、相位、频率等参量变化的过程,即用一个信号去装载另一个信号。比如我们的红外遥控信号要发送的时候,先经过38K调制,如图1所示。

 

图1 红外信号调制

 

二.NEC协议:

1.首先发送端是需要发送二进制信号编码,二进制信号编码由 Customer Code (客户码) 和 Data Code (数位码) 两部分构成。

 

2. 一般都采用载波提高红外信频率,提高发射效率,载波频率为38KHZ:

用38KHZ的高频信号去调制然后通过红外二极管发射出去,那么就是在信号高电平期间加载波,

38K调制波形:

 

 

3. 协议中一个bit的表示:

0:一个560us高电平+560us的低电平 合计 1.12ms

1:一个560us高电平+1690us的低电平 合计 2.25ms

 

 

 

Note:对于测试红外接收头的信号来说,有脉冲信号的地方就是高电平。即逻辑“1” 为 0.56ms 高电平+1.69ms 低电平,逻辑“0”为 0.56ms 高电平+0.56ms 低电平。

波形与数据组成:

 

波形与数据:

 

上图为典型的 NEC 协议传输格式,起始位(引导码)为 9ms 高+4.5ms 低组成,有效数据为地址+地址反码+命令+命令反码。反码的作用是用来校准前面的地址和命令,如果对可靠性不感兴趣,也可以去掉取反的数据,或者将地址和命令扩展到 16 位

  上图传输的地址数据为 10011010,需要注意的是先发低位地址再发高位地址,因此该波形的地址为 01011001=0X59,同理,命令为 00010110=0X16。

 

 

参考:

https://blog.csdn.net/jscese/article/details/21398961

https://blog.csdn.net/qq_15019579/article/details/79707173

注:

其中有很多波形图有参考网络其他文档,都是用于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告知撤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