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法国青年数学家塞德里克·维拉尼凭借对非线性朗道阻尼的证明以及对玻尔兹曼方程收敛至平衡态的研究,一举摘得菲尔茨奖。本书将以日记形式再现这段研究生涯,揭示一个数学定理的诞生历程,描绘数学家和科研工作者的真实人生。
《一个定理的诞生:我与菲尔茨奖的一千个日夜》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畅销书,《卫报》2015年度推荐书目。除了定理的诞生,书中还讲述了当今顶级数学和物理学界逸闻趣事。
来源 | 《一个定理的诞生:我与菲尔茨奖的一千个日夜》
作者 | [法] 塞德里克•维拉尼
译者 | 马跃 杨苑艺
表面上看大家与往日没什么不同,但麦姆察觉到,异常情况已初露端倪。
那就是“命运数泡沫”。精灵身体强健,寿命可达数百年之久。“命运数泡沫”是他们唯一可能患上的“病”
如同每个清晨一样,我来到公共大厅喝茶。这里没有爱因斯坦和善的微笑,只有安德烈·韦伊半身铜像,呈现他线条犀利的面庞。
安德烈·韦伊
(André Weil,1906.5.6—1998.8.6)
数学家,布尔巴基小组创办者之一,提出数个韦伊猜想、函数域的黎曼猜想,为代数几何建立良好基础,并发现了韦伊表示。
公共大厅既不热闹也不奢华。这里有一块大黑板——这并不奇怪。此外,还有烧茶的器具、几副棋盘和一堆堆关于国际象棋的杂志。
其中一本杂志吸引了我的目光,这期杂志纪念了鲍比·菲舍尔。这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棋手已经逝世将近一年了。他被偏执症重创之后,最终在颠三倒四和愤世嫉俗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尽管言行癫狂,菲舍尔仍然是一位杰出的国际象棋选手,无人能望其项背。
鲍比·菲舍尔
(Bobby Fischer,1943.3.9—2008.1.17)
1972年世界国际象棋冠军,菲舍尔任意制象棋发明人。因违抗美国政府命令及某些言论,流亡多年,最后在冰岛去世。
在数学界,很多人有着类似的悲剧命运。
保罗·埃尔德什,这位漂泊的数学家一生写了1500多篇论文,创下了世界纪录。他是概率数论的奠基人之一,却整日穿着破旧的衣服,走遍了全世界。没有房子,没有家庭,没有工作,只有他的包、他的旅行箱、他的笔记本和他的天资陪伴着他。
保罗·埃尔德什
(Paul Erdős,1913.3.26—1996.9.20)
一生发表论文1500多篇(包括与人合写),为现时发表论文数最多的数学家(其次是欧拉)。活跃的数学范畴包括数论、图论、组合数学、概率论、集合论、近似理论等。
格里戈里·佩雷尔曼,为了钻研著名的庞加莱猜想之谜,孤独地度过了7年,最终用一个出乎意料的证明震惊了整个数学界。一开始大家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也许是不想玷污这个证明的纯洁性,他拒绝了菲尔茨奖和克雷数学研究所高达百万美元的奖金,并辞去了自己的工作。
格里戈里·佩雷尔曼
(ригорий Яковлевич Перельман,1966.6.13— )
俄罗斯数学家,证明庞加莱猜想,2008年菲尔茨奖得主。
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一个数学传奇,他深刻地革新了数学的面貌,在人类从未到达过的抽象高度上开辟了一个全新学派。他辞去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IHES)的工作,隐遁到比利牛斯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从风流才子变为一名隐士,一个饱受癫狂折磨、写作成瘾的人。
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
(Alexandre Grothendieck,1928.3.28—2014.11.13)
1966年菲尔茨奖得主,现代代数几何奠基者。
库尔特·哥德尔,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逻辑学家,他证明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结果:没有任何一个数学理论是完备的,总有一些命题无法判断真伪。暮年时,他罹患被害妄想症,日益憔悴。他因为担心食物里有毒而拒绝进食,最终把自己活活饿死了。
库尔特·哥德尔
(Kurt Gödel,1906.4.28—1978.1.14)
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其最杰出的贡献是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和连续统假设的相对协调性证明。
还有约翰·纳什,我心目中的数学英雄,他在10年间用3个定理革命性地颠覆了分析与几何的面貌。之后,他也深陷妄想症之中。
约翰·纳什
(John Nash,1928.6.13—2015.5.23)
美国数学家,主要研究博弈论、微分几何学和偏微分方程,他广为人知的“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一项重大突破。
人们常说,天才与疯子之间只有一步之遥。但什么是天才,什么是疯子,两个都没有明确的定义。况且,不论格罗滕迪克、哥德尔还是纳什,疯狂时期和数学创作的高峰期总是泾渭分明。
先天还是后天,这是另一个经典的辩论题。菲舍尔、格罗滕迪克、埃尔德什、佩雷尔曼都是犹太裔。在他们之中,菲舍尔和埃尔德什都来自匈牙利。任何一个在数学圈子待过的人都知道,这里有太多的犹太裔天才,而匈牙利人的成就更令人震惊。正如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之间流行的一个笑话说的那样:
“火星人的确存在:他们有着超人的智力,讲着令人无法理解的语言,还自称来自一个叫做匈牙利的地方。”
而纳什是一个纯粹的美国人,他的血统里没有任何能解释其非凡命运的缘由。无论如何,命运取决于多种因素!它混合着基因,混合着思想,混合着经验和际遇,构筑着生活中不可预测的辉煌与悲剧。基因或环境都无法解释命运的安排,事实就是这样。
01
《一个定理的诞生:我与菲尔茨奖的一千个日夜》
作者:塞德里克•维拉尼
译者:马跃 杨苑艺
畅销世界的当代数学家传记,知名数学家塞德里克·维拉尼荣膺菲尔茨奖的精彩历程,真切感受数学研究生涯的艰辛与乐趣,了解数学家的日常工作与思维方式。
02
《世界是概率的:伊藤清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作者:[日]伊藤清
译者:刘婷婷
伊藤清是如何学习和思考数学的?
数学家如何看待“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直观与逻辑”?
现代概率论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沃尔夫奖、高斯奖得主,现代随机分析之父日本数学大家伊藤清
讲述数学思想与方法 激发关于概率与世界的深层呈现日本数学发展的另类线索
03
《数学与创造:广中平祐自传》
作者:广中平祐
译者:逸宁
菲尔兹奖、日本学士院奖、日本文化勋章得主日本数学大家广中平祐亲笔自传
作者以解决“奇点解消问题”的故事为线索,讲述了自己如何学习数学、走上数学研究道路的历程,分享了在挑战数学难题过程中的思考方法与感悟,并就“数学与创造”“创造与情绪”“分析与大局观”等话题做了深入阐述。
04
《牛顿传:科学天才的浮生一梦》
作者:詹姆斯•格雷克
译者:欧瑜
文津奖获得者、科普作家、百万级畅销书作者詹姆斯·格雷克所著传记,故事、历史与科学的结合,展现牛顿辉煌的科学成就,剖析其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在这本传记中,格雷克借助牛顿的重要信件和未出版的笔记,记述了这位科学界最伟大人物之一的生活经历、与他有关联的人物,以及对他产生影响的重要事件,并勾勒出他所处的历史时期的全貌。
05
《我只会算术:小平邦彦自传》
作者:[日]小平邦彦
译者:尤斌斌
小平邦彦“抄书学数学”的传闻是真的吗?宽松的教育,是否会影响思考能力,又该如何改善?日本的现代数学研究是如何传承和发展的?
菲尔兹奖、沃尔夫奖、日本文化勋章得主日本数学大家——小平邦彦, 亲笔自传
澄清“抄书学数学”之传言,评判日本“宽松教育”的利弊得失
还原“懒惰凡人”到“菲尔兹奖得主”的真实样貌
讲述小平邦彦的数学学习心得与感悟,展现日本数学与科学发展的隐性脉络
06
《一个数学家的辩白(双语版)》
作者:戈弗雷·哈罗德·哈代
译者:何生
英国数学家戈弗雷·哈罗德·哈代的经典名篇,被称为是“用优雅的语言对数学真谛进行了完美的揭示”。
本书是哈代于1940年写成的心得之作,展现了数学之美、数学的持久性和数学的重要性三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