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战略”(Platform as a Product)曾经在互联网和企业管理领域掀起了一阵热潮,特别是在阿里巴巴提出“双中台”战略之后,很多企业纷纷效仿。然而,时至今日,原本光鲜亮丽的“中台战略”却似乎逐渐失去光彩,甚至阿里巴巴自己也在大肆推动“拆中台”。难道我们曾经追捧的中台战略真的一文不值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台的崛起与陨落,看看背后隐藏着哪些“职场真相”。
一、中台战略的初衷:让一切更高效
在讨论“为什么不火了”之前,我们得先回顾一下“中台战略”的初衷。所谓中台,简单来说,就是在企业的前台(面向客户的部分)和后台(支持运维的部分)之间建立一个共享的能力平台。通过中台,企业能够在前台和后台之间实现资源的共享、服务的标准化以及数据的流通。
阿里巴巴在提出“双中台”战略时,分为业务中台、数据中台。以及后续衍化的技术中台,具体来说:
- 业务中台:帮助各业务部门统一管理和调配资源,降低重复劳动,提高业务灵活性。
- 数据中台:构建数据共享和协同机制,消除数据孤岛,让各个部门都能以数据为驱动,更好地做决策。
- 技术中台:统一技术基础设施,提供可重用的技术能力,帮助快速迭代和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