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能被快速普及,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开源飞控的发展,因为困扰着无人机发展的关键设备是自动驾驶仪。那么,开源飞控是什么?又是如何发展过来的?
在纷繁复杂的无人机产品中,四旋翼飞行器以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优势,最先进入了大众的视线。但是,这种飞行器对飞行控制能力的要求是最高的,因此它刺激了大批基于MEMS传感器的开源飞控的出现。
如何定义开源
开源(Open Source)的概念最早被应用于开源软件,开放源代码促进会(Open Source Initiative)用其描述那些源码可以被公众使用的软件,并且此软件的使用、修改和发行也不受许可证的限制。
每一个开源项目均拥有自己的论坛,由团队或个人进行管理,论坛定期发布开源代码,而对此感兴趣的程序员都可以下载这些代码,并对其进行修改,然后上传自己的成果,管理者从众多的修改中选择合适的代码改进程序并再次发布新版本。如此循环,形成“共同开发、共同分享”的良性循环。
开源软件的发展逐渐与硬件相结合,产生了开源硬件。硬件与软件不同之处是实物资源应该始终致力于创造实物商品。
因此,生产在开源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