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PEG?
PEG = PE / 盈利增长率(一般用未来3-5年的预期增长率)。
它解决了 PE 的一个 bug:高增长的公司理应享受更高 PE,但光看 PE 可能误判高低。
PEG 的核心意义是:衡量你为公司的成长性付了多少钱。
举个包子店的例子 🌟
-
包子店A:
• PE=20倍(假设每年利润增速 20%)。
• PEG = 20 / 20 = 1。
——市场给的估值和增速匹配。 -
包子店B:
• PE=40倍(看起来贵!但利润增速 50%)。
• PEG = 40 / 50 = 0.8。
——虽然PE高,但因增速快,实际可能更“便宜”。 -
包子店C:
• PE=15倍(看起来很便宜,但利润增速 5%)。
• PEG = 15 / 5 = 3。
——PE低,但增速更拉胯,性价比其实差!
✅ 结论:
• PEG <1 → 性价比高(增速跑赢PE);
• PEG ≈1 → 合理;
• PEG >1 → 可能贵了(增速撑不起PE)。
为什么 PEG 比 PE 更聪明?
-
动态视角:
PE只看当下,PEG结合了未来增长预期。
——就像招聘时,PE是看候选人现在的能力,PEG是看他的成长潜力。 -
平衡估值与成长:
• 高增长公司(如科技股)PE往往高,但用 PEG 看可能合理。
• 低增长公司(如传统制造)PE低,但 PEG 可能暴露隐患。 -
行业对比神器:
• 比如两家医药公司:
A公司PE=30(增速30% → PEG=1),
B公司PE=25(增速15% → PEG≈1.67)。
A公司 PEG 更低,更具投资价值。
PEG 的实战用法
-
适用场景:
• 成长股(增速>10%的公司),成熟企业PEG意义不大。
• 横向对比同行业公司,避免跨行业比较(比如科技vs银行,增速天差地别)。 -
风险提示:
• 增长率是预测值,可能不准(尤其对高波动行业)。
• 忽略其他风险:比如负债高、管理层变动等,需结合其他指标。 -
灵活调整:
• 保守派用历史增长率,乐观派用分析师预测,结果可能大不同。
PEG 的局限
-
依赖预测数据:
若市场高估未来增长(比如给科技股50%增速预期,实际只做到20%),PEG会严重误导。 -
不适用低速或负增长公司:
比如增速5% → PEG=PE/5,容易放大误差;亏损公司无意义。 -
行业差异大:
消费股的合理PEG可能是1,而生物科技股因高波动性,合理PEG可能到1.5。
总结
PEG = 为成长买单的折扣率。
• PEG<1 → 高成长低估值,性价比之选;
• PEG>1 → 警惕是否为泡沫买单;
• 核心逻辑:用未来的增长潜力,修正当下的估值高低。
⚠️ 记住:股票不是数学题,PEG只是辅助工具——关键看公司的成长能否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