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引言
简单来说,伦理是建立在是非观念上的行为准则。伦理准则通常侧重于公平、尊重、责任、诚信、质量、可靠性、透明度和信任等方面。
数据处理伦理问题较为复杂,不过主要集中在几个核心概念上:
1))对人的影响。由于数据代表个人的特征,可被用于各类决策,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因此必须保证其质量和可靠性。
2)滥用的可能。滥用数据会对人和组织造成负面影响,所以需要有伦理准则来防止数据被滥用。
3)数据的经济价值。数据存在经济价值。需要规定数据所有权,即谁可以去使用数据及如何使用数据。
组织保护数据的动机很大程度上来自法律法规的要求。然而,由于数据代表了人(客户、员工、患者、供应商等),数据管理专业人员应认识到,保护数据并且确保其不被滥用除了法律约束以外还有伦理因素。即使不直接代表个人的数据也可能会用于做出影响人们生活的决策。
伦理准则不仅要保护数据,而且要管理数据的质量。
2.2业务驱动因素
伦理意味着“在没有人注意的情况下正确做事”。按照符合伦理准则的方式使用数据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商业竞争优势。
2.3基本概念
2.3.1数据伦理准则
(1)尊重他人
这个准则反映了对待人类最基本的伦理要求,即尊重个人尊严和自主权。准则还要求,人们在处于“弱势群体”的情况下,应格外注意保护他们的尊严和权利。
(2)行善原则
这条准则有两个要素:第一,不伤害;第二,将利益最大化、伤害最小化。
(3)公正
这一准则认为待人公平和公正。
2.3.2数据隐私法背后的原则
第2章数据处理伦理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5-04-02 09:27:51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