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 | 学习PPP和PPP-RTK

博客介绍了精密单点定位PPP和PPP-RTK技术,强调了PPP在GNSS定位中的优势以及模糊度固定在缩短收敛时间中的关键作用。PPP-RTK通过区域参考网增强,能在几秒内实现高精度定位,是当前GNSS领域的研究焦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博主github:https://github.com/MichaelBeechan
博主CSDN:https://blog.csdn.net/u011344545

参考文献及代码下载:GPS北斗双模原理代码及书籍
博主创建了一个QQ交流群,欢迎感兴趣的你加入,谢谢!!!

群名称:北斗、GPS导航交流群
群 号:963812898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精密单点定位PPP之模糊度固定AR

做导航、测绘的都应该知道,GNSS的载波相位观测值具有比伪距更高的精度,且通常达到毫米级。然而,最大的难题就是怎么求解模糊度:模糊度的存在使得载波相位无法直接用于定位解算。假如我们能够获得具体的整周模糊度数值,就可以通过载波相位构建出毫米级的定位观测值,从而瞬时实现优于厘米的可靠性定位。

1997年 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 JPL ) 的Zumberge提出了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PP)技术。精密单点定位PPP利用单台双频地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和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 提供的卫星轨道和钟差产品进行单点定位的技术。但是其收敛时间每次约30分钟。 模糊度固定方法(AR)也是PPP收敛时间缓慢的突破口,众多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葛茂荣教授2008年首次提出PPP-AR方法。

PPP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得用户端系统更加简化;二是在定位精度上保持全球一致性。

UPD——Uncalibrated Phase Dela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区域参考网增强精密单点定位(PPP-RTK)

通过引入相位偏差产品我们可以实现模糊度的单站固定,然而即使使用目前所有可用的卫星,仍需要花费十几分钟的时间来获得正确的模糊度固定解。通过施加区域参考网电离层对流层等约束,PPP最快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实现模糊度的可靠固定,这就是PPP-RTK技术。因此PPP-RTK可以很好的克服传统PPP收敛缓慢的问题,同时又不需要过分依赖参考站,成为了当下GNSS导航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考文献:
张小红,胡家欢,任晓东. PPP/PPP-RTK 新进展与北斗/ GNSS PPP定位性能比较[J]. 测绘学报,2020,49(9):1084-1100.
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PP)和RTK技术有什么区别?
卫星导航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
RTKLIB: An Open Source Program Package for GNSS Positioning

资料还在整理当中!!!!期待in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单北斗SLAMer

代码有情,打赏有爱!谢谢!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