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结构是什么?》

《结构是什么?》一书由J.E.戈登撰写,李轻舟翻译,中信出版集团出版。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结构科学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的弹性科学到复杂的工程应用,涵盖了力学、材料科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结构世界。

前言与引言

在前言中,作者J.E.戈登表达了对结构科学这一领域的深厚感情。他提到,尽管结构科学在现代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要从数学中剥离出基本的结构概念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本书试图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介绍结构的本质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弹性科学的前世今生
第2章:结构的根基——胡克定律与固体的弹性

胡克定律是结构科学的基石之一。罗伯特·胡克发现,固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形变,这种形变与外力成正比。胡克定律的核心思想是:固体在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其应变(形变程度)与应力(单位面积上的力)成正比。胡克的这一发现为后来的弹性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胡克定律不仅适用于简单的弹簧和绳子,也适用于更复杂的结构和材料。在探讨这一定律时,作者详细解释了应力和应变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测量它们。胡克定律的适用范围虽然广泛,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主要适用于遵循胡克行为的材料,即弹性模量在形变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材料。

第3章:应力与应变——柯西男爵与杨氏模量

应力和应变是描述固体在受力时行为的两个关键参数。应力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而应变则是材料在受力方向上发生的相对形变。柯西男爵首次明确提出了应力和应变的概念,为弹性科学的定量化研究提供了可能。

杨氏模量是衡量材料刚度的重要参数,它表示在弹性限度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杨氏模量越大,材料的刚度越高,越不容易发生形变。通过实验测量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得到材料的杨氏模量,这对于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第4章:设计的安全性——裂缝是怎么出现的?

在工程设计中,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裂缝是结构失效的常见原因,理解裂缝的产生机理对于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英格利斯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孔洞、裂缝等几何不规则性会导致局部应力集中,进而引发裂缝的扩展。这一发现为工程师在设计中避免应力集中提供了理论依据。

此外,作者还介绍了安全系数的概念,即在设计中引入一个大于1的系数,以确保结构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承受比预期更大的载荷。然而,安全系数的引入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浪费,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优化结构设计,是工程师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第5章:如何同裂缝和应力集中共存——弓、投石机和袋鼠

裂缝和应力集中是结构设计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通过与自然界和工程实践中的成功案例学习,我们可以找到与它们共存的方法。作者以弓、投石机和袋鼠为例,展示了如何利用应变能、预应力和材料特性来减轻裂缝和应力集中的影响。

例如,弓通过预应力设计来存储更多的应变能,从而提高射箭的威力;投石机则通过精巧的机械结构设计来传递和释放应变能;袋鼠则通过强壮的肌腱来减轻跳跃时产生的冲击力。这些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即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材料的特性和结构的功能需求,是实现安全与高效的关键。

第二部分:承张结构
第6章:承张结构与压力容器——锅炉、蝙蝠和中式平底帆船

承张结构是工程实践中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它们主要承受拉伸载荷。在这一章中,作者以锅炉、蝙蝠和中式平底帆船为例,详细介绍了承张结构的设计原理和应用。

锅炉作为典型的压力容器,其设计需要考虑内部压力对容器壁产生的拉伸载荷。通过合理的壁厚设计和材料选择,可以确保锅炉在承受高压时不会发生破裂。蝙蝠的翅膀和中式平底帆船的帆桅装置则展示了柔性膜结构在承受风压时的巧妙设计。这些案例表明,承张结构的设计不仅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和刚度,还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受力特点。

第7章:接合、铆接、焊接的应用分布——蠕变和战车轮子

接合是结构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不同的接合方式(如铆接、焊接等)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在这一章中,作者以蠕变和战车轮子为例,介绍了接合在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接合失效的常见原因。

蠕变是材料在长时间承受恒定载荷时发生的缓慢形变现象。蠕变会导致应力的重新分布和结构的几何形状变化,从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战车轮子作为古代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蠕变特性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失效。此外,作者还介绍了铆接和焊接等接合方式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失效机制。

第三部分:承压结构与承弯结构
第9章:墙、拱与坝——通天塔与砖石建筑如何保持稳定

承压结构和承弯结构是工程中常见的两种结构形式。承压结构主要承受压力载荷,如墙和坝;而承弯结构则主要承受弯曲载荷,如梁和桁架。在这一章中,作者以通天塔和砖石建筑为例,介绍了承压结构的设计原理和应用。

通天塔作为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其设计充分展示了人类对承压结构的认识和掌握。砖石建筑作为古代和现代建筑中常见的形式之一,其稳定性和耐久性得益于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这些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即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材料特性是实现结构稳定和安全的关键。

第10章:倒下的和未倒下的桥梁——拱桥、铸铁桥和悬索桥

桥梁作为连接两岸的重要通道之一,其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这一章中,作者以拱桥、铸铁桥和悬索桥为例,介绍了不同桥型的设计原理和应用特点。

拱桥作为古老而经典的桥型之一,其设计充分利用了拱的力学特性来承受载荷;铸铁桥则展示了新材料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和挑战;悬索桥则以其独特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跨越大江大河的壮举。这些案例表明,在桥梁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以及交通流量、车辆载重等使用要求的影响。

第四部分:结构与审美
第14章:设计的哲学——形状、重量与成本的平衡

结构与审美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优秀的结构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功能要求,还需要考虑美学效果。在这一章中,作者探讨了结构设计中形状、重量和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它们对审美效果的影响。

形状是影响结构审美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形状设计不仅可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还可以赋予结构独特的视觉美感。重量是结构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减轻结构重量可以降低材料消耗和制造成本,并提高结构的灵活性和可移动性。然而,减轻重量也需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成本是影响结构设计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有限的预算条件下实现最优化的结构设计是工程师需要不断追求的目标之一。

第15章:罪魁祸首——误差、金属疲劳与操作不当

误差、金属疲劳和操作不当是导致结构失效的常见原因之一。在这一章中,作者详细分析了这些因素对结构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设计和管理来避免它们对结构的危害。

误差是设计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的问题之一。合理控制误差范围并确保其在可接受范围内是保证结构设计质量的关键之一。金属疲劳是由于交变应力作用下材料内部微裂纹扩展而导致的失效现象之一。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可以延缓或避免金属疲劳的发生。操作不当是导致结构失效的人为因素之一。通过加强培训和监督可以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责任意识从而减少操作失误的发生概率。

结语

《结构是什么?》一书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向我们展示了结构科学的魅力和重要性。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还让我们认识到误差、金属疲劳和操作不当等潜在因素对结构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管理来避免它们对结构的危害。这本书对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士以及对结构科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 3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