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年味渐淡,迎来送往、走亲访友,无非是一些例行公事的无聊絮叨和千篇一律的闲话客套,终究是失去了曾经对年满满的期待,于是只能说我们长大了,不再是那个享受过年的孩童了。家里天气很冷,没有空调也没有暖气,将自己包裹成一个粽子,多少失去了一点行动的自如,于是猫着的时间变长了,闲来无事之际,正是看杂书的好时机。这一周断断续续看了七八本书,有人物传记、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读者意林....总之是毫无目的、纯做消遣之用。看了费翔最新的一个采访,他说他很喜欢一个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书。对石黑一雄我之前是完全一无所知的,于是上网查了一下,并找来他的代表作《长日将尽》看了起来。
《长日将尽》是没有多少故事情节、云淡风轻、不紧不慢的一本书,换句话说,这本书甚至是了无趣味的。不过,神奇的是,看的时候,心一点一点静下来,就像耳边有一个历经世事的老人在轻声絮叨着往日岁月,虽然啰里啰嗦、讲得也大都是你并不感兴趣的东西,但你就是听进去了,这是一种纯粹且奇妙的体验。
这本书讲了一个老式英国管家在为期六天的一次旅行中,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主人公史蒂文斯一辈子都在致力于成为一个伟大的管家,他将“尊严”视为最高准则,心无旁骛,全心全意,甚至压抑个人情感,只为给自己的雇主提供最完美的服务。他觉得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轮子,围着一堆豪门贵族旋转着。作为管家,他们最高的职业抱负就是尽其所能地接近这个轮子中心,进而效命于那个时代伟大的绅士。毫无疑问,在史蒂文斯心里曾经坚定不移地认为达林顿勋爵就是这样一个能够帮助自己实现成为伟大管家的愿望,值得自己忠心服务的雇主。达林顿勋爵是一名典型的旧日英国贵族绅士,他身份显赫、位高权重,但却正直善良,充满了怜悯之心和理想主义情怀。一战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让战败国德国背上了巨额的战争赔款、整个国家千疮百孔,人民生活水深火热,一种屈辱、愤怒和抵抗的情绪,在德国民众中悄然生起,纳粹政府因时而生,开始了疯狂的报复。以达林顿勋爵为代表的老一辈贵族绅士,却认为能够通过个人魅力和外交辞令,帮助缓解战后德国的压力,维持欧洲政治局势的长久和平。为此,达林顿勋爵总是邀请各国政要来自己庄园开会,商讨国家大计。而我们的主人公史蒂文斯总是非常自豪地以组织者的角色参与到这些能够影响整个欧洲的重大会议中,他甚至认为那些人类历史转折点的决定是在像达林顿庄园这样的私人场所定下的基调,而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公开会议只是例行公事地宣布决定而已。为此,史蒂文斯在组织这样的会议,在服务参会的那些显赫人物中,感受到了无上的“职业尊严”,甚至顾不上见自己父亲的临终一面,也顾不上细细品味肯顿小姐话语里隐藏的深情告白。
然而,达林顿勋爵最终还是好心办了坏事,他在对德国绥靖政策道路上越走越远。二战后,他被舆论看做是绥靖政策的典型代表,是纳粹的帮凶,身败名裂,他也因此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史蒂文斯效命了三十多年的达林顿庄园也转手卖给了一个美国绅士,像极了老牌日不落帝国的暗淡落幕和新一代世界霸主的强势崛起。我们的主人公史蒂文斯在服务达林顿勋爵的过程中达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他的人生价值是依附于达林顿勋爵的社会价值的,而当雇主的价值和荣光消逝后,自己这段曾经引以为傲的经历是不是也变得一文不值甚至羞于启齿?他的内心是挣扎的,是彷徨的,旅途中有几次别人问起他的工作经历,他都顾左右而言他。我很能理解他痛苦的内心,一个人长期赖以生存并为之奋斗的信仰崩塌了,对人的打击是巨大的。他会不断沉溺在过去,不断做着“假如当初我....会不会....”的设想。但是,人终究还是要向前看,就像肯顿小姐多年后见到达林顿勋爵时对他说的那段话,引人深思,援引在此,与君共勉:
在极其孤独的时刻一一你会想要对自己说:‘我的人生中犯了个多么可怕的错误。’而且你会开始想象一种不同的生活,一种你原本可能拥有的更好的生活。........但是,时光是不能倒流的。个人是不能永远沉溺在可能的状况中无法自拔的。你应该明白你所拥有的并不比大多数人更差,或许还更好些,应该要心存感激才是。”
【经典语录】
01、我感受较深的是,我们这一代人首先认识到所有先人曾忽视的事实:世界上的许多重大决策事实上不是简单地在公众场合里制定出来的,也不是在经过寥寥数日而又完全置于公众舆论和新闻界关注之下的国际会议期间讨论出来的。更多情况下,发生争论,以及得出重要的决定是在这个国家的豪宅内那隐蔽而又静谧的氛围中运作的。在公众关注之下、伴随那么多壮观的场面和仪式所发生的一切,常常是发生在类似的豪宅四壁之内经过了几星期,或者是几个月的一切的结论,或者也仅仅是对此的认可罢了。据此,在我们看来,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轮子,以这些豪宅为中心而旋转着。他们那伟大的决策辐射着其它所有的一切人,富人也罢、穷人也罢,都得围着他们团团转。我们每一个人都尽其所能地寻找途径以接近这个中心,这便是我们所有具有职业抱负的人的志向。正如我所说,我们是充满理想主义的一代人,我们所考虑的问题不是简单地如何尽善尽美地发挥自己的特长,而是这样做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我们每一个人均有强烈的欲望去为创建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而且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清楚地认识到,干我们这一行的人实现这一目标最可靠的途径是效力于我们时代的那些伟大的绅士,因为他们手中掌管着文明。
02、“不过,当然了,这也并不意味着偶尔就不会有这种的时候一一在极其孤独的时刻一一你会想要对自己说:‘我的人生中犯了个多么可怕的错误。’而且你会开始想象一种不同的生活,一种你原本可能拥有的更好的生活。比方说吧,我开始想象一种本来可以跟你在一起的生活,史蒂文斯先生。而我想正是在这样的时候,我会为一些琐事而怒不可遏,而离家出走。不过我每次这样做了以后,要不了多久我也就会明白过来一一我的本分就是跟我丈夫在一起。毕竟,时光是不能倒流的。个人是不能永远沉溺在可能的状况中无法自拔的。你应该明白你所拥有的并不比大多数人更差,或许还更好些,应该要心存感激才是。”
03、如此看来,他的建议或许果真是有点道理的,我的确应该不要再这么频繁地回顾往事,而应该采取一种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把我剩余的这段人生尽量过好。毕竟,总是这样没完没了地往回看,总是自责我们当初的生活并没有尽如人意,终究又有什么好处呢?而且对于你我这样的人来说,现实的残酷肯定还在于,除了将我们的命运交付到身处这个世界的轴心、雇佣我们的服务的那些伟大绅士们的手中之外,归根结底,我们别无选择。整日地自寻烦恼,忧心于当初究竟该怎么做又不该怎么做方是人生之正途,又有什么意义呢?你我之辈,只要是至少曾为了某项真实而有价值的事业而竭尽绵薄、稍作贡献,谅必就已经尽够了。我们当中若是有人准备将大部分的生命奉献给这样的理想和抱负,那么毋庸置疑,值得为之自豪和满足的就在于这献身的过程本身,而不应计较其结果究竟如何。